×
大学生网络行为与教育引导的实证研究

包邮大学生网络行为与教育引导的实证研究

¥40.8 (7.2折) ?
1星价 ¥40.8
2星价¥40.8 定价¥56.8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67651296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08
  • 出版时间:2022-01-01
  • 条形码:9787567651296 ; 978-7-5676-5129-6

本书特色

在网络信息时代背景下,本书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问题导向,遵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研究思路,综合运用思想政治教育学、伦理学、社会学、传播学等多学科交叉研究的方法,在对当代大学生网络行为现状和网络行为教育引导现状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探索高校开展大学生网络行为教育引导的路径,尝试构建大学生网络行为评价体系。通过对大学生网络沟通交往行为、网络论坛行为、网络游戏行为、网络信息浏览行为、网络购物行为、手机上网行为等网络行为现状的调查,概括总结出大学生网络行为的主要特点与发展趋势,重点分析大学生网络行为失范的主要表现及其成因,为大学生网络行为的教育引导提供一些对策和建议;着力分析高校、家庭以及社会参与大学生网络行为教育引导的现状,力求在高校创新与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提高大学生网络行为教育引导的实效性乃至提升大学生的全面素质等方面有所突破。

内容简介

本书结合问卷调查结果,在对大学生的网络沟通交往行为、网络论坛行为、网络游戏行为、网络信息浏览行为、网络购物行为、手机上网行为进行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归纳出大学生网络行为的主要特点。大学生网络行为的主流是积极健康的,总体上呈现出发展方向因时而变、遵规意识不断强化、手机上网日渐盛行、网络沟通日益增多、个性特征愈加凸显、行为失范持续存在的发展趋势。大学生网络行为失范及其教育引导已引起学校、家庭和社会的重视,教育引导的过程应坚持虚实结合、主体间性、主动传播、榜样激励等基本原则。大学生网络行为教育引导的路径主要有引导大学生遵规意识的自我强化、强化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作用、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改善大学生的网络生存环境以及运用大学生网络行为评价体系等。

目录

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述评
三、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章 相关基本问题的界说与考察
一、网络行为与网络行为失范的概念界说
二、互联网对大学生影响的辩证考察
三、网络虚拟社会中大学生的行为与道德
四、大学生网络行为与教育引导调查问卷的设计与实施

第二章 大学生网络行为的现状分析、主要特点与基本趋势
一、大学生网络行为的现状分析
二、大学生网络行为的主要特点与基本趋势

第三章 大学生网络行为失范的主要表现与成因分析
一、大学生网络行为失范的主要表现
二、大学生网络行为失范的成因分析

第四章 大学生网络行为教育引导的现状考察
一、高校开展大学生网络行为教育引导的现状考察
二、家庭开展大学生网络行为教育引导的现状考察
三、社会宏观调控与监督管理的现状考察
四、大学生网络行为教育引导存在的主要问题与成因分析

第五章 大学生网络行为教育引导的主要目的、基本原则与路径选择
一、大学生网络行为教育引导的主要目的
二、大学生网络行为教育引导的基本原则
三、大学生网络行为教育引导的路径选择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朱琳,法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任安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党委副书记。长期从事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针对大学生在网络空间的行为表现、行为失范及其教育引导对策等进行了深入研究,发表研究论文10余篇,主持厅级、省级项目各2项。多次被评为优秀辅导员、优秀党务工作者、优秀指导教师等。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