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关闭
图文详情
  • ISBN:9787300297422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362
  • 出版时间:2022-02-01
  • 条形码:9787300297422 ; 978-7-300-29742-2

内容简介

  《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精读(新编21世纪中国语言文学系列教材)》共11编凡40章。1~9编以单篇(册)作品为精读对象,文体为小说、散文和戏剧;10~11编为诗歌专题,在精读代表性诗人诗作的同时,简要呈现新诗发展史脉络。  《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精读(新编21世纪中国语言文学系列教材)》打破文学史常规体例,以文本为中心,注重个案分析,讲求原著阅读的“精”与“深”。选取的文本和议题或为文学史上具有“原点”意义的重要命题,或体现重要的文学思潮或文学史征候,或着眼于某一文学主题的流变历史,并以此为纲,形成相互独立却有所呼应的多个单元,整体上形成对现代中国文学历史走向与艺术实践的观照与反省。  《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精读(新编21世纪中国语言文学系列教材)》各章作者均为在相关领域内卓有建树的学者,教材因此该书充分体现出经典选文与前沿研究的结合。同时,由于各章相对完整,可令读者在把握文学作品的同时领会学术论文的写法,既学会分析作品,又激发学术思维。  《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精读(新编21世纪中国语言文学系列教材)》广泛适用于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生、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专业学习,以及高等院校通识教育课程,同时也可为爱好文学与写作的广大读者提供文学鉴赏的引导。

目录

**编 “人”的发现
第1章 《狂人日记》:鲁迅那代人的醒和怕
第2章 《潘金莲》:女性的发现
第3章 《石秀》:情欲的现代言说

第二编 “家”的破碎
第4章 《北京人》:诅咒之祝福
第5章 《离婚》(老舍):暧昧的复调
第6章 《金锁记》:“恐怖”的“日常”
第三编 故乡之“乡”
第7章 《果园城记》:荒原中的诗意
第8章 《青天在上》:另类的乡土情怀
第9章 《人生》:妥协的结局和解放的难度
第10章 《透明的红萝卜》:虚实缠绕中的乡土叙事
第四编 反省“现代”
第11章 《离婚》:吊诡的现代性
第12章 《缘缘堂随笔》:温热的玄想
第13章 《湘行散记》:历史长河中的生命与文化
第14章 《围城》:方鸿渐与钱钟书
第五编 “思”与“诗”
第15章 《灯下漫笔》:暗夜里的思想与写作
第16章 《野草》:鲁迅的“美学”
第17章 《伍子胥》:“断念者”的生成
第六编 性别之维
第18章 《伤逝》:独特的反讽
第19章 《生死场》:“民族”书写中的性别身份
第20章 《我在霞村的时候》:性别的政治与自我的革命
第21章 《无字》:女性化写作与宏大叙事
第22章 《小团圆》:张爱玲的“自白书”

第七编 历史与创伤
第23章 《波动》:死去了的小资时代
第24章 《废都》:颓废的“文人”取代“知识分子”
第25章 《故乡面和花朵》:话语的飞升与意义之虚无
第26章 《受活》:招魂、轮回与历史的开启
第八编 先锋与寻根
第27章 《山南水北》:韩少功的文化焦虑和文化宿命
第28章 《小鲍庄》:语言洪水中的坝与碑
第29章 《棋王》:知青小说如何“寻根”
第30章 《山上的小屋》:恐惧和救赎中的历史讲述
第九编 “新诗”的创造
第31章 语言的革新与解放
第32章 “戴着脚镣跳舞”
第33章 从“青年”到“中年”
第34章 “现实的荒野”

第十编 当代诗歌:见证与愉悦
第35章 “运杨柳的骆驼”与“悬崖边的树”
第36章 “新的转机”
第37章 “八十年代”与“九十年代诗歌”
第38章 “从这里,到这里”
展开全部

节选

第28章 《小鲍庄》:语言洪水中的坝与碑王安忆的《小鲍庄》,在“正文”之前有两段文字,分别标为“引子”和“还是引子”。标题“引子”宣告了叙述本身的开始和所述的故事的开始,“还是引子”却延宕了这双重的开始,或者说重复了这双重的开始--“还是”二字有点恶作剧意味,暗示了好戏的迟迟不开场或迟迟不开场的准是好戏。“引子”和“正文”的悖论关系在这里暴露无遗,“正文”的开始被一再延缓却使我们得以滞留于作品的开始之中。“引子”通常被视为无关紧要的可以跳过不读的“闲话”(“闲话休提,言归正传”),却又因其置于篇首且具有先导作用(引者,导也)而不容忽视。“引子”时刻意识到与“正文”的不平等关系,意识到来自量(篇幅)、位置(被排挤到边缘)、身份(“闲话”)等方面的压力,因而摆出一副伪谦卑的高傲姿态。“还是引子”是“引子”的自我强调,“引子”的后援,因而扩大了它与“正文”之间的暧昧的裂痕,使自身的重要性增值。然而,当它这样做的时候,却暴露了自身的分裂和内哄。“引子”被“还是引子”挤到了更加远离“正文”的边缘,成为“闲话的闲话”。“还是引子”则因其对“正文”的僭替而冒犯了阅读的期待,夹在“引子”和“正文”之间左右为难。这样,《小鲍庄》采用了使叙述充分延宕和分裂的策略来开始,实际上显示了自身的“可重读性”--在“引子”、“还是引子”(以及后来的“尾声”、“还是尾声”)与“正文”之间,无数缝隙和空白为生产性阅读创造了可能。我们的解读便从这里开始。一“引子”和“还是引子”是两则“拟神话”(或不妨称之为“伪神话”)。它们叙述了一般神话所包含的那些主题因子:天灾(洪水)、家族的起源、地貌的形成、罪与罚与救赎,等等。神话是凝聚一家族一部落一民族之大希望和大恐惧的一整套象征体系。有关起源的神话解释了人们的来源、生存的合理性、活下去和繁衍下去的根据。有关罪与罚与救赎的神话则解释了人们所面对的种种困境、必须在这些困境中生存的理由和必将摆脱困境的允诺。无论原始神话还是当代神话,都具有这两方面的功能,以维系一个社会体系的运转。《小鲍庄》的拟神话采用了匿名的叙述角度,王安忆解释说:“我想讲一个不是我讲的故事。就是说,这个故事不是我的眼睛里看到的,它不是任何人眼睛里看到的,它仅仅是发生了。发生在那里,也许谁都看见了,也许谁都没看见。”--(《我写》)神话的匿名叙述赋予自身一种神秘的、自然的和理所当然的性质,从而拥有令人敬畏的、毋庸置疑的权威。小鲍庄的村民们不自觉地被笼罩在这个权威的阴影下,用这一套象征体系的符码来解释他们的生老病死、婚丧嫁娶、天灾人祸、仁义道德、善恶美丑。然而正是王安忆自己戳穿了拟神话的匿名叙述性,她在上述引文后紧接着说:“也许,事情从一开始就注定了不会有结果,全是徒劳,因为一个人是永远不可能离开自己的眼睛去看世界的。”这讲的是作家自身的叙述困境,倘若从生活在拟神话权威阴影下的小鲍庄村民的角度来看,那么,一个“拟”字便已昭示了这套符码的人为性,它是否那么天经地义,那么“自然”,都是值得质疑的。当然,只有在受到另一套符码的撞击时,质疑才可能产生,这点我们放在稍后讨论。两个“引子”自行揭示了“神话”或“类神话”的虚构性和人工制作过程:只要我们使用匿名的叙述角度,使用“九百九十九天”、“七七四十九天”一类神秘的数字以及别的习用语汇,来讲述有关起源、罪与罚与救赎的“历史”,就足以建立起一套自行运转的象征体系,来规范人们的言行举止、恐惧和向往。人工创造的神话当然也会被人工改变,“还是引子”里说:“这已是传说了,后人当作古来听,再当作古讲与后人,倒也一代传一代地传了下来,并且生出好些枝节。”又说:“自然,这就是野史了,不足为信,听听则已。”神话在传承过程中受了历史的污染,产生了裂隙,所谓“枝节”、所谓“野史”,都是对符码的溢出和挑战。正如我们重读“正文”时将要发现,这些溢出和挑战无不与“性”有关,又无不带来了“惩罚”,因此,拟神话不仅是关于生存合理性的符码,而且是关于性规范的符码,关于权力结构的符码。但是,目前让我们先来看看另一套与这两则拟神话相纠缠的符码,即关于叙述本身的符码。作家试图用她的两段“引子”和两段“尾声”筑一道“鲍家坝”,在语言的滔天洪水中围起这一段被命名为《小鲍庄》的文字孤岛。如前所述,这道堤坝绝不是“固若金汤”的,在“引子”与正文之间,“引子”与“还是引子”之间,已然存在诸多裂缝,语言的洪水无可阻遏地渗将进来。这就产生了叙述的“罪过”的问题,写作“与生俱来”的原罪便是:我只有写一篇与众不同的作品才合“法”,这从“抄袭”、“模仿”、“雷同”等词的贬抑色彩上可以见出,但既然这作品赖以生存的基础是与其他作品的差异,便也把其他作品的存在包含在了自身内部。作品只有寄生般地依赖于不断排斥其他作品才能确立自己,却证明了其他作品恰恰是它的组成部分,它才会如此急切地驱逐它们于自身之外。它如此警惕地巡视这条界线,然而一旦我们谈论或意识到这条界线,就已经同时涉足界线的两边,就已经超越了这条界线。用语言是不可能在语言的洪水中筑坝的,符码的纠缠宿命地跟随我们这些以写作为生的人。你看到《小鲍庄》这块文字低洼地里,正有多种语言符码的激流在震荡冲撞。这样,《小鲍庄》至少讲了两个互为隐喻的故事,两个关于人与洪水的故事:自然的洪水与语言的“洪水”。二“鲍彦山家里的,在床上哼唧,要生了。”正文再次以“起源”开始,以一个重要人物的诞生开始。这起源却毫无神话色彩,若硬要叫它“神话”的话,也只能称之为“反神话”。现实主义的、麻木的鲍彦山丝毫没有意识到儿子降生的重要性。“不碍事,这是第七胎了,好比老母鸡下个蛋,不碍事,他心想。早生三个月便好了,这一季口粮全有了,他又想。不过这是作不得主的事,再说是差三个月,又不是三天,三个钟点,没处懊恼的。他想开了”。占据他的意识的,是另一套符码的逻辑:口粮(物资分配)和“作不得主”(权力关系)。这使得故事中的英雄人物,大号鲍仁平小名捞渣的降生黯然失色--“就那样”,鲍彦山说。然而,这种平平无奇的起源很快就得到了补偿:在捞渣诞生的同时,鲍五爷唯一的孙子社会子病死了。一死一生,捞渣与鲍五爷之间的神秘的“仁义”关系就此缔结。正是这一关系的发展使得捞渣不仅成为“拟神话”体系的人格化象征,体系的凝聚点,而且成了与另一强有力的体系(我们姑且称之为“当代神话”体系)的连接点、纽结点。捞渣的形象其实是颇有点儿模糊不清的。“一脸厚道相”、“稀稀拉拉的黄头毛”、“这孩子仁义呢”、“**个学期,就得了个‘三好学生’的奖状”,如此而已。他的降生是模糊的,被掩在屋门之后。他的死也是模糊的,“捞渣是为了鲍五爷死的哩”,这只是人们事后的推断。唯一能告知我们他怎么死的鲍五爷,也只是手指着树下喃喃地说:“捞渣,捞渣!”不久就咽了气。有关打捞捞渣的嘈杂的叙述遮掩了他的英雄行为,愈到后来,越来越多的宣传媒介的介入,这行为的“本来面目”就愈模糊了。一事物作为他一事物或一整套事物的表现符号时,就被抽象化、模糊化了。神秘化带来的敬畏感,却是“拟神话”得以运作的需要。“小鲍庄是个重仁义的庄子,祖祖辈辈,不敬富,不畏势,就是敬重个仁义。小鲍庄的大人,送一个孩子上路了。”捞渣的死,使他成为“拟神话”的人格化体现,成为“仁义”的化身。“仁义”符码的运作下,小鲍庄的村民们日子过得安分、知足、平和,当然也伴随着贫穷、蒙昧和封闭。然而一套符码无法自行说明自身,它必须在与他种符码的差异中确证自己。作品是用小鲍庄的几个“外来者”在村中的遭遇来表现这种差异的。来自小冯庄的小伙子拾来,是外来者中的外来者。他在小冯庄时就在“蹊跷”中长大,*终因这“蹊跷”而出走。在小鲍庄,这“蹊跷”又促使他与大他十几岁的二婶相结合。熟悉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的读者,自会用“俄狄浦斯情结”一类符码解释拾来的心理和行为:那个货郎鼓不就是男性生殖器的象征么?大姑给他一耳巴子不就是一种“阉割”行为么?他摇着货郎鼓离开大姑不正意味着他离开“男孩”的角色走向“父亲”的角色么?二婶不正提供了使他的压入无意识的恋母欲望得以释放的可能么?他在二婶家中的被虐狂式的勤快不正标明了他的再度被“阉割”么?如此等等。但是生活在“仁义”神话中的小鲍庄村民并不晓得这一套神乎其神的现代理论,鲍彦川(二婶已故的丈夫)的本家兄弟们就知道用扁担和拳脚交加来阐释这一切。连村长也觉得:“这是小鲍庄百把年来头一桩丑事,真正是动了众怒。”当然,在弗洛伊德主义与“仁义”神话之外,还有第三套解释系统,那就是乡里的“公断”:“照婚姻法第几第几条,寡妇再嫁是合法的,男方到女方入赘也是合法的。从此,拾来在小鲍庄有个合法的身分,不用躲着人了”。法管住了扁担,这是两套符码的权力关系,但是拾来在小鲍庄里的地位仍然不佳,仍然有待新的转机来临。小鲍庄的第二个外来者是小翠子:“这丫头太聪明了”,她会凄凄切切地唱《十二月》,又拒不与已经二十六七岁的老大建设子圆房,倒跟排行老二的文化子好上了。这对收养了她的鲍彦山家里的来说,颇有点“不仁义”。倘若要被“仁义”神话的规范所容纳,她就得重复村里众娘们已经重复了千百年的同一个老故事。而且,首要的代价是她的能说能唱的能力的被剥夺--“甭唱了,没脸没皮的,唱什么!”渐渐的,小翠子便不唱了。嗓子也像喑了似的,哑哑的,连说话都懒得说了。这是“仁义”符码的一大特点:单词的贫乏。尤其是男人们,全都笨嘴拙舌,少言寡语:“就那样”、“哪能”、“管”,几乎就足以应付一切日常会话。妇女们在其余方面的地位卑下,却仿佛在语言能力方面得到补偿,伶牙俐齿,风风火火,享受着一种口腔快感。当然,小翠子必须在成为“建设子家里的”之后,她的伶牙俐齿才能合法化,因此,她跟文化子的“一句去一句来的拌嘴”,就无疑属于越轨。小翠子也只好出走了事,直到“重读”古老故事的时机来临。第三个外来者是鲍秉德家里的--武疯子。说她是外来者可能有点牵强。“这娘们中看却不中用。……怀了有三四胎,胎胎是死的。暗地里就有人说怪话:兴许是做姑娘时不规矩来着,生下第五个死孩子时,疯了。疯了以后,那怪话才没有了。说疯子的怪话就太不厚道了。”娘们之“用”是繁衍鲍家子孙的,否则,再“仁义”的语言系统里,也难免有“怪话”。也许,“怪话”原是这套符码的有机组成部分。逃出这“怪话”的途径有二:失去理智,或者自杀。武疯子的悖论是:当她恢复理智时,她只好在“怪话”的无名重压下自杀;当她浑浑噩噩天真无邪地活着时,她以失去理智获得人们的“厚道”相待。她的存在昭示了“仁义”神话有关“中看/中用”、“正传/怪话”、“清泠/疯”等二元对立的标准,昭示了其中的正价值对负价值的排斥或容忍。鲍秉德说:“一日夫妻百日恩,到这份儿上了,我不能不仁不义”。他不仅繁衍子孙无望,而且背负起“仁义”的枷锁,“一日比一日话少,成了个哑巴。”语言能力的剥夺乃是重读能力的被根本“阉割”。

作者简介

杨联芬,中国人民大学杰出学者特聘教授。代表性论著有《晚清至五四:中国文学现代性的发生》(专著)、《浪漫的中国:性别视角下激进主义思潮与文学(1890-1940)》(专著)、《孙犁:革命文学中的“多余人”》(论文)、《“恋爱”之发生与新文学观念变迁》(论文)等,专著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多次获得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张洁宇,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著有《荒原上的丁香——1930年代北平“前线诗人”诗歌研究》《图本郁达夫传》《独醒者与他的灯——鲁迅细读与研究》《民国时期新诗论稿》《历史的诗意——中国现代文学与诗学论稿》等专著。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