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文详情
  • ISBN:9787108060136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444
  • 出版时间:2022-02-01
  • 条形码:9787108060136 ; 978-7-108-06013-6

本书特色

此书自1992年出版以来,深得读者的喜爱和好评,曾数度荣获重要的学术奖项,堪称中国近代史研究领域的经典。其学术价值主要体现在这样两个方面: 其一,突破原有日益板结而狭隘的史学模式,将“新陈代谢”的主旨,展现为近代社会变迁过程中的丰富多彩的社会内容,为中国近代史研究提供了崭新的范式。 其二,书中所体现的新思维,及提出的诸多新观点深得学术界的认同,并将其不断应用发挥,成为中国近代史研究过程中新思考的起点。其中不少观点对现今的近代史研究仍具有深刻的启迪作用。 总之,此著的影响力正如新版后记二所言:这是一部自成体系,同时又具有思想深度的经典学术著作。不仅得到了学界的高度评价,同时也吸引着大学历史专业的学生们,甚至还成为高中文科生的重要历史参考书。更为关键的是,此书对中国近代史的学术研究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书中所阐发的诸多理念及观点成了今天人们认知中国近代史的常识。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论说鸦片战争之后,中国社会开始越出传统运行轨迹而发生的一系列深刻变化。全书共20章,作者以总揽全局的气度和全新的史学视角,多层次多角度地展现近代中国社会极其复杂的历史图景。本书研究了近代社会结构的演变,从经济、政治结构,到城乡基层组织的变化。探讨了近代社会变化的内部因素,及其外部因素影响下导致的社会习尚的改变。考察分析了深刻影响社会上层的政治、哲学思想及其他各种社会思潮。作者的宽阔视野还关注到社会的其他各个层面,如宗族、行会、会党、人口、移民、社会心理、文学、电影、戏曲等等。书中极富思辨的论述,准确而深广地再现出百年中国的急剧变革。在不同层次的读者群中享有盛誉的这部历史读物,可以作为文学作品来读,也是其一大特色。史诗般的语言贯穿全书,遣词典雅,文采焕然,情感自然流露,富有韵律和乐感。新版增加精选《浮想录》摘编,读者可以从中领悟和探知作者建构新陈代谢史学思想的初衷和基本脉络,以及他对近代中国的深入思考。

目录

序 冯契
   **章 漫长的封建社会
   第二章 东方与西方
   第三章 由盛转衰的清王朝
   第四章 炮口下的震撼
   第五章 天国的悲喜剧
   第六章 十二年之后
   第七章 近代化的一小步
   第八章 城乡社会在演变
   第九章 日本冲来了
   第十章 变与不变的哲学
   第十一章 庚子与辛丑
   第十二章 欧风美雨驰而东
   第十三章 假维新中的真改革
   第十四章 “中等社会”
   第十五章 变革中的两大动力
   第十六章 民变与革命
   第十七章 “揖美追欧,旧帮新造”
   第十八章 山重水复
   第十九章 新文化运动
   第二十章 历史的选择

附录 《浮想录》摘编

后记一

后记二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陈旭麓(1918—1988),湖南湘乡人。原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曾任中国史学会理事,中国现代史学会副理事长。著有《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近代史思辨录》《辛亥革命》《浮想录》等,主编《中国近代史丛书》《宋教仁集》等。 一生致力于中国近代史研究,晚年以提倡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著称。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