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常用黎药药理学

包邮常用黎药药理学

¥48.4 (8.1折) ?
1星价 ¥48.4
2星价¥48.4 定价¥60.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030719188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152
  • 出版时间:2022-03-01
  • 条形码:9787030719188 ; 978-7-03-071918-8

本书特色

介绍了多种海南特色黎药药材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现代应用及不良反应,重点阐述了黎药的药理作用产生机制及物质基础。可为黎药现代化提供参考。

内容简介

本书对常用黎药的现代药理学研究进行了整理,内容包括概论和各论两部分,概论部分介绍了黎药理论和黎药起源、传承与发展,各论部分对黎药名、别名、来源、化学成分、临床应用进行了介绍,包括胆木、裸花紫珠、沉香、降香、广藿香、高良姜、莪术、三叉苦、山苦茶、牛耳枫、水蓼、角花胡颓子、胡椒、海南青牛胆、海南裂叶山龙眼、薜荔、益智、乌檀、鸡矢藤、鸦胆子、两面针、海金沙、海南砂仁、槟榔、海南大风子、马齿苋、石菖蒲、石韦、对叶百部、马鞭草、广东金钱草、灰牧荆等三十余种黎药。

目录

目录
沉香1
胆木6
莪术11
番木瓜17
高良姜22
广藿香27
胡椒32
降香38
角花胡颓子43
裸花紫珠48
牛耳枫52
山苦茶56
水蓼61
三叉苦66
海南青牛胆69
海南裂叶山龙眼71
薜荔73
益智76
鸡矢藤83
鸦胆子88
两面针93
海金沙99
海南砂仁104
槟榔107
海南大风子111
广金钱草114
马鞭草117
马齿苋122
百部126
石韦130
牡荆135
石菖蒲139
展开全部

节选

沉 香 (别名:蜜香、沉水香) 沉香为瑞香科植物白木香Aquilaria sinensis(Lour.)Gilg含有树脂的木材,味辛、苦,性微温,归脾、胃、肾经,作为传统中药具有行气止痛、温中止呕和纳气平喘等功效,主治胸腹胀满疼痛、胃寒呕吐呃逆和肾虚气逆喘急等症。多呈不规则块状或片状,长3~15cm,直径3~6cm。表面凹凸不平,有加工的刀痕。可见黑褐色的含树脂部分与黄色的木部相间,形成斑纹,其孔洞及凹窝的表面呈朽木状。质较轻,折断面呈刺状,棕色。大多不能沉水。有特殊香气,味苦,燃烧时有油渗出,发浓烟,香气浓烈。以质坚体重、含树脂多、香气浓者为佳。等级依颜色而分,依次为绿色、深绿色、微黄色、黄色、黑色。在燃烧前树脂本身几乎没有香味,随树脂颜色的不同,燃烧时所释放出来的香味有所不同。决定沉香等级的*重要标准为其树脂的含量。沉香树脂极为沉重,虽然原木的比重只为0.4,但当树脂的含量超出25%时,任何形态的沉香(片、块、粉末)均会沉于水。沉香的名称正是出自其沉于水的特质。沉香形成通常需数十年的时间,树脂含量高者更需要数百年的时间,故自古以来沉香的供给远远赶不上需求。近年来由于人们对珍贵沉香趋之若鹜,沉香供给几近枯竭。印度及不少东南亚国家业者尝试人工培植沉香树脂,但因上等沉香生产周期过长,人工培育10~20年只能生产出树脂含量极低的沉香(几乎不含任何树脂)。本品全年均可采收,种植10年以上,树高10m、胸径15cm以上者取香质量较好。沉香中油性足、体质重而性糯者,经精选加工后即为伽南香。沉香 的质量及其化学成分,受到产地的影响,国产沉香主要分布在我国的海南、广东、广西等地,而进口沉香则来源于越南、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等地区。沉香喜生于低海拔 的山地、丘陵及路边,是一种重要的黎药。我国白木香资源较为丰富。然而,由于近年来的过度采伐、香道文化的兴起和沉香工艺品、藏品的盛行,沉香价格逐年攀升,沉香资源愈加紧缺,*终导致伪品或劣质沉香充斥市场,影响临床疗效,甚至存在安全 隐患。 【黎族民间及现代应用】 1. 民间用沉香治疗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等神经退行性疾病,还用沉香复方来辅助治疗食管癌和肠癌、胃癌等。 2. 慢性胃炎:慢性胃炎属祖国医学胃痛、胃痞范畴,西医认为此病多为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导致患者胃黏膜处出现炎症表现,临床服用沉香组方的补脾益气活血止痛方,可治疗慢性胃炎。 3. 恶性肠梗阻:六磨汤加减方用蜂蜜调和成膏剂,外敷肚脐,结合西药可有效缓解恶性不完全性肠梗阻,显效率高,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4. 心脑血管类疾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是一组心肌缺血引起的综合征,是一种严重并有潜在危险的心脏病症。沉香八味丸临床用于治疗心绞痛。 5. 哮喘:支气管哮喘属于具有较高发病率的临床常见呼吸系统慢性疾病,此病的显著性特征为气道反应性增高。临床使用八味沉香散进行治疗,发现患者症状得到较好的控制和缓解。 【常用复方及药对】 (一)常用药对 1. 沉香配附子 二药相伍,阴阳通达,其热自除,治疗冷痰虚热,诸劳寒热。 2. 沉香配阿胶 沉香能降肺气,定喘咳,阿胶能补肺阴,止血出,二药相配,一降一补,治疗肺虚阴亏,火灼肺络,咳嗽咯血。 (二)常用复方 1. 沉香一钱,乌药三钱,茯苓、陈皮、泽泻、香附子各半两,麝香半钱。上为细末,炼蜜和丸如梧子大。治脾肾久虚,水饮停积,上乘肺经,咳嗽短气,腹胁胀,小便不利:每次服用20~30丸,熟水下。本方出自《鸡峰普济方》沉香丸。 2. 沉香磨汁数分,以麦门冬、怀熟地各三钱,茯苓、山药、山茱萸肉各二钱,牡丹皮、泽泻、广陈皮各一钱。水煎,和沉香汁服,治阴虚肾气不归原,本方出自《局方》。 3. 沉香、丁香各30g,陆香15g,麝香3g。将以上4味中药研成细末,每服6g。水煎,去渣,餐后温服,治心绞痛选方。 4. 沉香、木香、枳壳各5g,炒莱菔子12g。水煎去渣,温水送服,治腹胀气喘,坐卧不安。 5. 沉香、木香、丁香、藿香叶、人参(去芦头)、甘草(炮)、白术各30g,白檀60g,肉豆蔻、缩砂仁、桂花、槟榔、陈橘皮(去白)、青皮(去白)、白豆蔻、白茯苓(去皮)各15g,川姜(炮)、枳实(炒)各60g,上为细末。每服6g,入盐少许,用水250mL,同煎至175mL,和渣温服,不拘时候,日进三服。治疗三焦痞滞,气不宜畅,心腹疼痛,呕吐痰沫,胁肋膨胀,噫气吞酸;胃中虚冷,肠鸣绞痛,宿食不消,反胃吐食;五膈五噎,心胸满闷,全不思食者。本方出自《御药院方》卷四沉香降气散。 6. 半夏曲八两(用生姜汁一小杯、竹沥一大盏制),黄连二两(姜汁炒),木香、沉香各一两。具有调和气化、除湿热的功效。主治胸中痰热,积年痰火,无血者。本方出自《张氏医通》卷十三沉香化痰丸。 7. 沉香与木香、槟榔、乌药组成沉香四磨汤,出自《观聚方要补》卷三引《卫生家宝》,具有散寒行气的功效。主治冷气攻心,心腹胀痛,脾胃素弱,食饮易伤,呕逆冷痰,精神不清。 【活性成分研究】 迄今为止,已知沉香中所含的化学成分主要是倍半萜类、2-(2-苯乙基)色酮类及芳香族类化合物,且这些化合物的含量直接决定了沉香的优劣及价值。倍半萜类物质是沉香的主要化学成分,大概种类为20种;色酮类成分是沉香的另一种主要物质,该类化合物特异性强,可以此鉴别其品质。对沉香的研究中,从其乙醇、乙酸乙酯等提取物中共得到8种2(-2-苯乙基)色酮类成分,且沉香四醇的含量可直接反映沉香的品质。从沉香中也得到少量芳香族类成分,如苄基丙酮、2, 4-二叔丁基苯酚、3, 5-二叔丁基苯酚、1-苄氧基-8-萘酚、茴香基丙酮;除以上几种成分,沉香还含有其他类型化合物,如脂肪酸类化合物、二萜类化合物、三萜类化合物、单萜类衍生物及甾体类衍生物。研究发现,不同国家及地区产沉香的化学成分存在明显差异。印度尼西亚进口沉香含芳香族类化合物多、倍半萜类化合物少;倍半萜类化合物为我国海南沉香的主要成分;我国广东沉香中的芳香类物质和倍半萜类物质含量比例接近进口沉香,并且所含的2-(2-苯乙基)色酮类化合物高于进口沉香与海南沉香。 【药理活性及作用机制】 (一)中枢神经系统抑制作用 通过对实验小鼠进行注射戊巴比妥法和抖笼法,发现八味清心沉香散剂和胶囊剂有良好的镇静作用。主要活性成分为缬草烯酸成分;沉香油对小鼠具有镇静作用,表现为吸入沉香油小鼠的自主活动随用药时间的延长逐渐减少。沉香还能抑制小鼠自主活动,协同戊巴比妥钠阈上和阈下催眠实验及自主活动实验研究表明,“通体结香技术”所产沉香能够延长实验小鼠睡眠时间,具有镇静催眠作用。 (二)镇痛作用 沉香在传统中药中被归为行气药,具有行气止痛之效。在实验中,对健康雌性小鼠进行传统的热板法研究,即给药前测定痛阈值后,以沉香醇提取物连续给小鼠灌胃7天后再次测定痛阈值,发现给药后小鼠的痛阈值明显提高。采用醋酸所致小鼠扭体法,发现沉香正丁醇部位具有良好的镇痛作用。在含有沉香的复方药中,三十五味沉香丸具有明显提高小鼠热板法痛阈值的作用,各剂量组均能减少醋酸所致小鼠扭体次数,具有明显的镇痛作用。 (三)止咳、抑制哮喘作用 对沉香醇提取物进行止咳平喘实验研究,发现给予沉香醇提物后能延长小鼠的咳嗽潜伏期并减少咳嗽次数。用磷酸组胺对豚鼠造成哮喘样刺激,发现给予沉香醇沉物后可延长组胺性哮喘豚鼠呼吸困难的潜伏期,具有平喘作用。 (四)抗肿瘤和细胞毒作用 沉香精油在裸鼠体内对HCT116结肠癌细胞皮下肿瘤有明显的生长抑制作用;沉香中的β-石竹烯对HCT116[结肠癌,半抑制浓度(IC50)=19μmol/L]、PANC-1(胰腺癌,IC50=27μmol/L)和HT29(结肠癌,IC50=63μmol/L)表现出选择性抑制增殖作用;作用机制研究表明,其通过核缩合和断裂途径诱导凋亡,包括线粒体膜电位的破坏;此外,还对结肠癌细胞的克隆形成、迁移、侵袭和球体形成具有抑制作用。有研究表明从人工沉香中分离出的7个化合物,在人类癌症细胞系(BEL-7402、K562和SGC-7901)中显示了对人类胃细胞系SGC-790的细胞毒性;沉香精油对人乳腺癌细胞MCF-7具有细胞毒活性;此外,研究还发现,沉香中的2-(2-苯乙基)色酮二聚体类化合物对人髓系白血病细胞系K562也有较弱的细胞毒性。 (五)抑菌、抗菌、抗氧化作用 沉香中β-石竹烯具有良好的抑菌活性,对6种人类致病菌、2种真菌(蜡样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根霉菌和瑞氏木霉)的生长均具有抑制活性,且对革兰氏阳性菌的抑菌活性强于对革兰氏阴性菌;沉香挥发油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显著的抗细菌活性;有研究从国产人工打洞沉香中分离得到20个倍半萜类化合物、16个2-(2-苯乙基)色酮类化合物和8个其他类化合物并测定了其抑菌活性,结果表明,10个化合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烟草青枯病菌的生长有抑制作用,3个化合物仅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有抑制作用,2个化合物对烟草青枯病菌的生长有抑制作用。对过氧化氢致鼠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单克隆细胞损伤的研究表明,沉香挥发油对过氧化氢诱导的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单克隆细胞氧化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六)抑制乙酰胆碱酯酶活性作用 阿尔茨海默病等神经退行性疾病和乙酰胆碱酶活性相关。对从沉香中分离得到的60个倍半萜类化合物和47个2-(2-苯乙基)色酮类化合物进行抑制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研究,结果表明,30个倍半萜类化合物和21个2-(2-苯乙基)色酮类化合物可不同程度地抑制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这为沉香民间用于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等神经退行性疾病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七)改善心肌缺血作用 采用沉香的复方制剂八味清心沉香散剂和胶囊剂作为实验药品,给心肌缺血模型大鼠灌胃,发现两者均可明显降低大鼠心肌缺血程度;通过对大鼠心肌冠脉结扎再灌注,发现实验药品可明显抑制再灌注引起的心肌损害所导致的血清酶升高。八味沉香散通过减慢心率发挥抗心肌缺血的作用。八味沉香散还可以通过上调B细胞淋巴瘤-2(Bcl-2)基因、下调兔抗人单克隆抗体来抑制缺血后心肌细胞凋亡,从而对缺血心肌损伤发挥保护作用。 (八)解痉作用 沉香经水提醇沉纯化后,对小鼠腹腔注射给药,然后进行墨汁灌胃和腹腔注射新斯的明,发现墨汁在小鼠肠道内的移动速度明显降低,说明沉香能缓解新斯的明引起的肠道平滑肌痉挛。另一实验证明,沉香甲醇提取物对正常小鼠和腹腔注射新斯的明小鼠的肠道转运均有抑制作用,且这种抑制作用呈剂量依赖性,说明沉香甲醇提取物具有肠道解痉作用,以上作用机制可能与阻断毒蕈碱受体、激活钙通道和调节一氧化氮合酶(NOS)-一氧化氮(NO)-环磷酸鸟苷(cGMP)途径有关。 【毒理作用及不良反应】 1. 对消化系统的影响:大剂量使用时,可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中毒症状。 2. 偶可出现皮肤过敏反应等。 【临床使用禁忌】 1. 阴亏火旺人群慎服沉香。 2. 气虚下陷者慎服沉香。 3. 阴虚气逆人群切忌服用沉香。 参 考 文 献 董梅月,杨中一,马祯,等,2020. 国产沉香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 山东中医杂志,39(2):189-194. 国家药典委员会,2020.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年版)[M].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霍会霞,2019. 沉香的化学成分分析及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机制研究[D]. 北京:北京中医药大学. 霍会霞,孙慧,张云封,等,2018. 中药沉香的药理作用和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