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302596370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304
  • 出版时间:2022-01-01
  • 条形码:9787302596370 ; 978-7-302-59637-0

本书特色

图书特色●内容充分体现职业特点与岗位能力要求。本书编者通过调研各类型组织公共关系岗位的工作内容,了解人才市场上公共关系相关岗位的工作职责与任职资格,概括并提炼了公共关系工作的主要任务。本书针对各任务,分析相应的能力点与知识点,不仅提供*基本的理论知识,还通过任务引领、案例导入、课堂分析与讨论、任务实训、内容小结、课后自测、课外拓展等内容,激发学生自主探索的兴趣,可以帮助学生锻炼技能,建构知识体系。 ●整体设计上采用模块化、任务式结构框架。全书分六大模块,模块一-、模块二奠定公共关系实务所需的理论与技能基础,其余模块根据工作内在逻辑排列,每个模块细分为不同的任务,全书共21个任务,基本覆盖公共关系工作的主要内容。本书内容覆盖面广,任课教师可根据实际需要,自由地选择、排列、组合,体现了新型“活页式”教材可灵活配置的典型特点。 ●具体编写体例力争创新实用。 每个任务包含任务描述、目标与成果、案例导入、相关知识、课堂讨论、任务实训、课后自测、课外拓展等板块,配合课程标准、微课视频、案例库、习题库、活动库、试题库等线上数字资源,便于教师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混合式教学、翻转式课堂等创新教学模式,可操作性强。 ●结构合理、逻辑清晰,语言表述流畅、生动,简明易懂。 随书赠送配套资源:微课视频、教学大纲、电子教案、多媒体课件和习题参考答案,获取地址见书前言二维码。教材服务QQ:1815317009.

内容简介

本书深入贯彻教育部关于加强与改进教材建设的系列意见和要求,打破学科体系、知识本位的束缚,以行 业标准、职业标准、教学标准为引领,根据企业岗位规范与任职要求,提炼公共关系的主要工作任务,并以公 关工作基本流程为逻辑主线,将不同模块的任务串联起来,任务之间既各自独立,又内在关联。在纸质教材之 外配以在线精品课程、数字化教学资源等,是一本可以线上线下结合使用、具有“活页式”特点的立体化新形 态教材。 全书分六大模块,共21 个任务,基本覆盖公共关系工作的主要内容。每个任务包含案例导入、相关知识、 课堂分析与讨论、任务实训、内容小结、课后自测、课外拓展等内容,配合课程标准、微课视频、案例库、习 题库、活动库、试题库等线上数字资源,便于教师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混合式教学、翻转式课堂等创新教学模 式,可操作性强。本书结构合理、逻辑清晰,语言表述流畅、生动,简明易懂。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文秘专业、人力资源管理、行政管理、市场营销、电子商务、物流管理、靠前贸易、 商务英语、旅游管理等相关专业学生学习公共关系实务课程的教材,也可供在职人员培训、学习或参考。

目录

目 录

第1章 电子政务概述 001

1.1 电子政务的产生与发展 001

1.1.1 电子政务产生的背景 001

1.1.2 世界电子政务的发展历程 002

1.1.3 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动因 003

1.1.4 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历程 005

1.2 电子政务的相关概念及其业务模式 008

1.2.1 电子政务的概念 008

1.2.2 相关概念辨析 009

1.2.3 电子政务的业务模式 010

1.3 电子政务的特征及影响 011

1.3.1 电子政务的特征 011

1.3.2 电子政务的影响 013

1.4 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现状 015

1.4.1 目前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特征 015

1.4.2 我国进入“互联网+政务服务”新阶段 017

第2章 电子政务系统 021

2.1 电子政务系统规划 021

2.1.1 电子政务系统规划概述 021

2.1.2 电子政务系统规划内容 023

2.1.3 电子政务系统规划步骤 024

2.2 电子政务系统建设 025

2.2.1 电子政务系统建设的原则 025

2.2.2 电子政务系统建设框架 026

2.2.3 我国电子政务系统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028

2.2.4 我国电子政务系统建设的措施 029

2.3 电子政务系统标准体系 031

2.3.1 电子政务标准化概述 031

2.3.2 电子政务标准化的重要性及特征 032

2.3.3 电子政务体系框架 033

2.4 电子政务系统项目管理 035

2.4.1 电子政务系统项目管理的要素 035

2.4.2 电子政务系统项目管理的内容 035

2.4.3 电子政务系统项目管理的影响因素 037

2.5 电子政务系统运维管理 039

2.5.1 电子政务系统运维管理概述 039

2.5.2 电子政务系统运维管理现状 040

2.5.3 电子政务系统运维管理的问题 041

2.5.4 电子政务系统运维管理的对策建议 042

第3章 政府信息资源管理 044

3.1 政府信息资源管理概述 044

3.1.1 政府信息资源的概念和特点 044

3.1.2 政府信息资源的分类和来源 046

3.1.3 政府信息资源管理的含义及其原则 048

3.1.4 政府信息资源管理的形成与发展 050

3.1.5 我国政府信息资源管理概况 051

3.2 政府信息资源开发利用 052

3.2.1 政府信息资源开发和利用概述 052

3.2.2 我国政府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 054

3.2.3 针对我国政府信息资源开放利用的政策建议 055

3.3 政府信息资源的整合与共享 057

3.3.1 政府信息资源整合与共享概述 057

3.3.2 政府信息资源整合的内容 059

3.3.3 政府信息资源共享的意义 060

3.3.4 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模式 061

3.3.5 政府信息资源整合共享机制的完善 063

第4章 电子政务安全 068

4.1 电子政务安全相关概念 068

4.1.1 我国电子政务安全背景 068

4.1.2 电子政务安全相关概念 068

4.1.3 电子政务安全特性 069

4.1.4 电子政务安全技术 070

4.2 电子政务安全风险管理 075

4.2.1 电子政务安全风险的概念 075

4.2.2 电子政务安全风险管理的关键环节 076

4.2.3 电子政务安全风险管理的方法 077

4.3 电子政务安全管理 081

4.3.1 我国电子政务安全管理现状 081

4.3.2 电子政务安全管理体系 082

4.3.3 电子政务安全管理面临的威胁及其改进策略 085

第5章 电子政务保障体系 088

5.1 电子政务保障的要素 088

5.1.1 技术保障 088

5.1.2 产品保障 090

5.1.3 资金保障 093

5.1.4 人才保障 095

5.1.5 需求保障 097

5.2 电子政务保障体系的特性 098

5.2.1 完整性 098

5.2.2 组织性 099

5.2.3 异步性 100

5.2.4 可变性 101

5.3 电子政务保障体系构建 102

5.3.1 电子政务保障体系建设的着力点 102

5.3.2 完善我国电子政务保障体系建设的具体措施 103

第6章 电子政务法律法规 106

6.1 电子政务法律法规概述 106

6.1.1 电子政务立法的基本原则 106

6.1.2 建设电子政务法律法规体系的意义 107

6.2 国外电子政务法律法规建设情况 108

6.2.1 美国 108

6.2.2 日本 111

6.2.3 澳大利亚 114

6.3 我国电子政务法律法规建设情况 116

6.3.1 信息公开与隐私保护法 116

6.3.2 电子商务法 117

6.3.3 网络信息安全法 118

6.4 我国电子政务法律法规体系完善 120

6.4.1 我国电子政务法律法规建设存在的难点和重点 120

6.4.2 我国电子政务法律法规建设存在的问题 122

6.4.3 我国电子政务法律法规的解决方案 123

第7章 电子政务与服务型政府 126

7.1 新公共服务理论与服务型政府理论 126

7.1.1 新公共服务理论概述 126

7.1.2 服务型政府概述 128

7.1.3 新公共服务理论对中国服务型政府构建的启示 130

7.2 电子政务的政府基础 132

7.2.1 政府基础的本质属性 132

7.2.2 政府基础的基本要素 134

7.2.3 政府基础的构建途径 136

7.3 电子政务与服务型政府建设 138

7.3.1 电子政务促进服务型政府形象优化 138

7.3.2 电子政务促进服务型政府职能转变 139

7.4 电子政务反腐败治理 141

7.4.1 反腐败治理对服务型政府的重要性 141

7.4.2 电子政务与反腐败工作的关系 142

7.4.3 电子政务环境下反腐败工作的特点 144

7.4.4 电子政务在反腐败中的效用 144

第8章 互联网经济时代电子政务发展 147

8.1 互联网经济时代 147

8.1.1 “互联网+”经济的含义 147

8.1.2 互联网经济发展 148

8.1.3 互联网经济的特征 150

8.2 互联网经济时代政府治理新模式:智慧治理 150

8.2.1 智慧治理:政府治理模式变革的新选择 150

8.2.2 互联网经济时代智慧治理的驱动机制探析 152

8.2.3 互联网经济时代政府改革创新的困境 153

8.2.4 互联网经济时代政府改革创新的优化路径 155

8.3 互联网经济时代新融合:电子政务与电子商务 157

8.3.1 电子商务概述 157

8.3.2 电子政务与电子商务的区别 158

8.3.3 电子政务与电子商务相互促进发展的原理 159

8.4 互联网经济下国际贸易环境变化 160

8.4.1 自由贸易与贸易壁垒 160

8.4.2 新贸易保护主义概述 161

8.4.3 互联网经济贸易产生的积极影响 164

8.4.4 互联网经济的税收管理 165

第9章 电子政务绩效评估 170

9.1 电子政务绩效评估概述 170

9.1.1 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内涵 170

9.1.2 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重要性 172

9.1.3 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原则 174

9.2 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模式与方法 175

9.2.1 电子政务绩效评估模式 175

9.2.2 电子政务绩效评估方法 178

9.3 国外电子政务绩效评估体系 182

9.4 我国电子政务绩效评估指标体系 185

9.4.1 政府自身开展的绩效评估 185

9.4.2 第三方开展的绩效评估 187

第10章 国外电子政务发展概况和经验借鉴 190

10.1 国外电子政务发展概况 190

10.1.1 英国 190

10.1.2 美国 193

10.1.3 新加坡 194

10.1.4 日本 196

10.2 国外电子政务经验借鉴 199

第11章 我国数字政府的发展规划和远景目标 203

11.1 我国数字政府发展规划 203

11.2 我国数字政府远景目标 207

参考文献 211


展开全部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