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狩猎聚会——奥地利戏剧家伯恩哈德剧作选(上下)

包邮狩猎聚会——奥地利戏剧家伯恩哈德剧作选(上下)

¥88.0 (5.5折) ?
1星价 ¥88.0
2星价¥88.0 定价¥160.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104051503
  • 装帧:一般铜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846
  • 出版时间:2022-03-01
  • 条形码:9787104051503 ; 978-7-104-05150-3

内容简介

全书精选了奥地利有名小说家、剧作家托马斯·伯恩哈德的7篇剧作:《狩猎聚会》《米奈蒂》《伊马努埃尔·康德》《退休之前》《世界改造者》《抵达目的地》《戏剧人》,在这些作品中,有对人们弱点的揶揄、对世间弊端的针砭、对伤害人性的习俗和制度的抨击和对人生的感悟,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可以得到深刻的启发。

目录

导读 在对“真”的否定中追求“真”


上册

一、狩猎聚会

二、米奈蒂

三、伊马努埃尔·康德

四、退休之前


下册

一、世界改造者

二、抵达目的地

三、戏剧人


展开全部

节选

在戏剧与现实的关系问题上,伯恩哈德虽不否认戏剧是现实生活的反映,但却认为戏剧写作和戏剧表演均不能按照现实生活的本来面目对其进行忠实的、如其所是的反映,亦即不能不加扭曲地反映客观存在的真相,并因而成为一种“虚假”和“欺骗”。 伯恩哈德之所以持有上述观点,主要基于以下三个原因: 1. 在伯恩哈德看来,由于人所必然具有的主观性,即每个人每时每刻都有不同的观察视角,人不可能认识客观存在的真相;人们所说或所写的所谓“真相”实际上均与真相不符,因而也只能是错误的。伯恩哈德的这一思想显然是在其所推崇的叔本华哲学的影响下产生的。 2. 按照伯恩哈德的论述,即便人想说出或写下真相,语言的运用也只能使真相受到歪曲并变为谎言。西方传统的语言观认为语言通过言说“模仿”或“再现”客观事物,但20世纪的西方哲学家几乎不约而同地对此作出批判,而这一点无疑也在伯恩哈德的上述观点中打下了烙印。 3. 依伯恩哈德之见,因为演员不可能与其所扮演的角色真正同一并真正了解角色的生活,所以演员表演出来的东西始终是错误的。可以说伯恩哈德在此抓住了戏剧表演艺术“以人演人”这一关键问题,大胆否定了传统的西方戏剧表演理论,这也体现了盛行于 20 世纪七八十年代的西方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的反叛精神。

作者简介

托马斯·伯恩哈德(Thomas Bernhard,1931—1989)是奥地利著名小说家、剧作家,被视为*为杰出的当代德语作家之一。伯恩哈德自 20 世纪 70年代起以平均每年一部的速度撰写了 18 部篇幅较长的剧作,并且以此斩获了多种德语文学奖。这些剧作在奥地利、德国、法国等欧洲国家的各大剧院频频上演,自 2001年起甚至被搬上了中国舞台。 伯恩哈德戏剧之所以能够产生如此广泛的影响,无疑与其对社会的犀利批判、对人性的深刻揭示及其艺术上的大胆创新密切相关。代表作有《维特根斯坦的侄子》、《历代大师》等。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