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家社科基金丛书:中国古代哲学经典诠释方法论研究

国家社科基金丛书:中国古代哲学经典诠释方法论研究

1星价 ¥109.5 (7.3折)
2星价¥109.5 定价¥150.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010238982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583
  • 出版时间:2022-01-01
  • 条形码:9787010238982 ; 978-7-01-023898-2

本书特色

本书在总体上设立了四论:“引论篇——中国古代哲学经典与哲学诠释生成之路”“考论篇——中国古代哲学经典诠释方法论范例考察”“综论篇——中国古代哲学经典诠释方法论的基本特性与历史意义”“申论篇——中国古代哲学经典诠释方法论发展特例探究”;力图使上述研究方法与基本思路逐步发挥效用,从而较为实在地彰显出中国古代哲学经典诠释方法论的历史风貌,并且试图在此基础上开启对于中国古代哲学经典诠释方法论发展的延伸考察与探讨。

内容简介

中国古代哲学经典,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生存方式和价值观念,而凭借对哲学经典的诠释进行思想的创造和建构,则是中国哲学发展的主要方式。到了现当代,中国哲人学者更是开创了建构和研究中国古代哲学经典诠释方法论的新局面。正是在这种局面的促进和启发下,本书作者周光庆也追随着参与了这项研究,尝试着提出了中国古代哲学经典的三种方法论,即语言诠释方法论,历史诠释方法论,心理诠释方法论,并以此为基础撰写了本书,以向广大哲人学者请教。

目录

绪言
引论篇 中国古代哲学经典与哲学诠释的生成之路
**章 中国古代哲学观念和哲学诠释观念的发生
**节 中国古代哲学观念的发生
第二节 中国古代哲学诠释观念的发生
第二章 中国古代哲学经典的形成及其基本特征
**节 中华古代文化经典的初创
第二节 中国式的“哲学突破”及其效应
第三节 中国古代哲学经典的生成
第四节 中国古代哲学经典的基本特征
第三章 中国古代哲学诠释的生成发展与基本特征
**节 中国古代哲学经典诠释形成发展概述
第二节 中国古代哲学经典诠释的基本特征
考论篇 中国古代哲学经典诠释方法论范例考察
第四章 老子开创的对“道”之诠释方式
**节 老子对“道”的体悟方式
第二节 老子对“道”的诠释方式
第三节 老子对“道”的诠释效应
第五章 孔子创立的儒学诠释学之核心精神
**节 孔子创立儒学诠释学的时代背景
第二节 以“经”为寄的使命精神
第三节 以“述”为作的创造精神
第四节 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
第六章 孟子“以意逆志”说考论
**节 “以意逆志”说的诗学背景
第二节 “以意逆志”说的理论基础
第三节 “以意逆志”说的理论内涵
第四节 “以意逆志”说的开创意义
第七章 孟子“知人论世"说考论
**节 “知人论世”说的文化背景
第二节 “知人论世”说的理论逻辑
第三节 “知人论世”说的开创意义
第八章 诠释——中国卜筮之书的哲学化道路
**节 建构全新的《易经》文本观念
第二节 创立卦爻象哲学化的诠释方法
第三节 创立卦爻辞哲学化的诠释方法
第九章 《彖传》诠释对《易经》的哲学突破
**节 《彖传》创建的诠释方法
第二节 《彖传》实现的哲学突破
第十章 荀子儒学经典诠释方法论
**节 诠释儒学经典的新型目标
第二节 关于儒学经典的文本观念
第三节 诠释儒家经典的主要方法
第十一章 韩非《老子》诠释目标与方法
**节 融合趋势下的自觉选择
第二节 自觉选择中的“参伍之验”
第十二章 董仲舒建构的《春秋》诠释方法论
**节 对于时代课题的深切感应
第二节 创建名号论
第三节 创建辞指论
第四节 创建事例论
第十三章 《老子》文本与王弼诠释的互动共建
**节 《老子》的召唤力量与王弼的哲学追求
第二节 诠释与经典互动共建的基本方式
第三节 诠释与经典互动共建的主要成果
第十四章 郭象《庄子注》诠释方法论
**节 要其会归而遗其所寄
第二节 顺其章法以探微索隐
第三节 参与论辩以阐发义理
第十五章 朱熹《四书集注》语言诠释方法论
**节 探讨语言诠释的根本性
第二节 揭示语言诠释的指向性
第三节 建构语言诠释的详密有序法
第四节 建构语言诠释的立足语境法
第五节 建构语言诠释的循环反复法
第十六章 朱熹《四书集注》体验诠释方法论
**节 感应新的时代召唤,探寻新的理论依据
第二节 激发体验诠释的切己精神
第三节 开拓体验诠释的上透进程
第四节 实现体验诠释的多重效应
第十七章 朱熹《四书集注》类推诠释方法论
**节 对儒学“格物致知”理论的拓展
第二节 开创拓展以理类推诠释方法论
第三节 开创拓展以情类推诠释方法论
第十八章 朱熹《四书集注》贯通诠释方法论
**节 “理一分殊”与“一以贯之”
第二节 对于同类经典相关理论的贯通诠释
第三节 对于史上各家相关注解的贯通诠释
第十九章 朱熹“四书"诠释中的理学建构
**节 方法促进经典诠释,诠释实现理论建构
第二节 在诠释中实现理气论的建构
第三节 在诠释中实现心性论的建构
第四节 在诠释中实现工夫论的建构
第二十章 王夫之《张子正蒙注》诠释方法论
**节 使命意识中的文本观念
第二节 重建目标下的诠释方法
第二十一章 戴震《孟子》诠释方法论
**节 挑战性的诠释目的
第二节 创造性的诠释体例
第三节 纠偏性的诠释方法
综论篇 中国古代哲学经典诠释方法论的基本特性与历史意义
第二十二章 论争中的哲学经典诠释方法论透视
**节 今古文经学诠释方法论之争
第二节 朱熹陆九渊诠释方法论之争
第三节 戴震在争议中赢来哲学建树
第二十三章 中国古代哲学经典诠释的对话模式
**节 领悟哲学经典诠释的对话模式
第二节 探析哲学经典诠释对话模式的基本结构
第三节 感受哲学经典诠释对话模式的方法之光
第二十四章 中国古代哲学经典诠释方法论的本质属性
**节 考察哲学经典诠释方法论本质属性的基本视角
第二节 既是诠释文本的方法,又是诠释大道的方法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周光庆,湖北黄冈人,1944年生,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汉语历史词汇、语言与文化、中国古典诠释学,先后在《中国社会科学》、《语言文字应用》、《孔子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学报》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60余篇。而代表性学术专著则有:《古汉语词汇学简论》《汉语与中国新文化启蒙》《中国读书人的理想人格》《中国古典解释学导论》《汉语词汇认知·文化机制研究》。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