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吴国平操盘手记:主力建仓策略(第4版)

吴国平操盘手记:主力建仓策略(第4版)

1星价 ¥34.8 (6.0折)
2星价¥34.8 定价¥5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17848080
  • 装帧:80g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96
  • 出版时间:2022-05-01
  • 条形码:9787517848080 ; 978-7-5178-4808-0

本书特色

好的股票虽然中长期来说具有良好的成长性,但也难逃系统性风险或其他难以规避的风险造成的阶段性调整。因此,要想实现利润*大化,除了选好股之外,何时建仓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书以建仓为主题进行深入探究,从主力思维的角度揭示主力资金的建仓过程,对建仓时机的选择、个股的阶段性表现特征、主力资金的惯用手法等都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使投资者借由对主力建仓动作的判断而跟着主力建仓,具有很强的实战指导意义。 吴国平老师在股票市场博弈多年,读者可以将这本书作为进入股票市场的敲门砖,跟随吴国平老师的思路,逐渐建立自己的盈利体系。

内容简介

本书紧紧围绕主力建仓这一主题,分别从主力建仓思维、主力建仓综合研判、针对主力建仓的策略、主力建仓操盘案例解析等方面展开论述。

目录

01主力建仓思维 先发制人,建立底仓 /

4 无人问津处,潜流在暗涌 /

6 价值体现前,勇敢去潜伏 /

9 时间与空间的权衡 /

13 操盘手记 /

16 借力大盘,控制成本 /

20 割肉盘与短线客 /

21 貌似无“庄”的假象与本质 /

30 对比大盘与个股的波动,读懂波动的语言 /

31 操盘手记 /

61 让场外资金读懂自己 /

65 形态的重要性 /

66 构筑想象空间 /

72 辩证地看形态 /

76 操盘手记 /


02主力建仓的综合研判 建仓前的“庙算” /

93 市场大格局 /

94 市场运行脉络 /

95 个股的历史品性 /

96 剖析对手盘 /

98 建仓的策略选择 /

103 操盘手记 /

105 股东透视 /

109 股东研究 /

109 主力追踪 /

110 操盘手记 /

112 盘面特征 /

116 分时图与成交量 /

116 换手率 /

119 建仓时期的上下影线和缺口 /

134 操盘手记 /

157 建构形态 /

160 圆弧底 /

160 头肩底 /

161 V 形底 /

162 操盘手记 /

03主力建仓的操作策略 仓位控制和资金管理

169 应对主力建仓的策略 /

172 仓位控制和资金管理 /

174 操盘手记 /

180 要有大格局的视野 /

183 心态的重要性 /

183 五种性格弱点在股市投资者身上的体现 /

184 操盘手记 /

190 市场永远是对的 /

193 尊重市场的运行规律,把握市场运行脉络 /

193 市场没有神仙,知错能改,学会止损 /

206 操盘手记 /

04主力建仓操盘案例分析 ——如何寻找主力建仓的蛛丝 精诚铜业——激流暗涌的黑马股 /

215 从细节入手,跟踪主力的动向 /

227 操盘手记 /

展开全部

节选

先发制人,建立底仓 完成标的的选择只是万里长征的**步,对于主力资金而言,接下来*重要的就是用米下炊——何时下、下多少的问题,也就是选择时机入场及建立底仓的问题。 时机的选择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就算是一个再好的标的,通常也难敌市场的系统性风险,虽然是金子总会发光,但这个过程难免会让人背负不少压力,而且该压力本身并非不可避免。如果一开始就背负太大的压力,无疑将会对投资者的情绪或既定的策略产生干扰。当然,对于主力资金而言,其运作一般都会被一套严格的纪律制约着,以避免非理性行为或重大错误的产生,但这样做或多或少会影响利润的*大化。所以对于买点的把握至关重要,需要深思熟虑,不轻易出手,出手必运作到底,一般来说这些都是资金管理者遵循的思路,因为他们懂得时机的重要性及严肃性。 为何众多投资者难以从市场中盈利,反而亏损居多?很大原因在于众多投资者操作的随意性及缺乏纪律性。在随性的思维模式指导下,行动*终结果的 80%将是惨淡收场,不得善终。对于为何随性操作或频繁操作大多会让人受伤,其中缘由我们将在后面的章节中重点阐述。当然,了解了主力建仓思维和建仓时主力惯用的一些手法后,读者对其中的缘由也能略知一二。 对比个人投资者,机构投资者具备个人投资者无法企及的很多优势,如资金、技术信息、专业水平等,这些优势能让主力资金常常先知先觉,先人一步,占据相对主动有利的位置。后知后觉或看不懂其中缘由的投资者很可能被市场,也就是被主力资金牵着鼻子走,这是常见的市场现象。众多投资者追涨杀跌、拼命厮杀,*终回过头来才发现,自己仍在原地踏步,或走进了旋涡无法自拔。要想做到与主力资金同步,先知先觉,并不是一件易事,可以说,一般投资者难以企及,一时的同步有可能,长期如此几乎不可能,因为市场里没有神仙。追究其中缘由,存在很多方面的原因,既有主观的人为方面的原因,也存在市场本身运行规律等客观方面的原因。 主观人为方面的原因,主要是指主力资金的运作手法。众所周知,看到一只好的标的,对于有限的资金而言,谁都希望能够用有限的资金买到更多的股票。而在资金有限的条件下,唯一的办法就是个股单价下降,这样我们才能用有限的资金买到更多数量的个股,以上便是考虑买入价格的问题。对于个人投资者如此,对于机构投资者更是如此。其实换位思考一下就不难理解,作为主力,在已经选好了相关的目标标的的前提下,接下来要做的是什么?毫无疑问就是寻找合适的买点,力争在有吸引力的价位上建立仓位,有吸引力的价位就是主力资金考虑的重点。怎样才能找到有吸引力的价位?主要从以下两方面来考虑:一方面从公司的价值来考虑,即当下价格与内在价值水平情况;另一方面从当下市场环境和本身技术面来考虑。总体来说,在重点考虑上述两方面后,要做到在别人贪婪的时候感到恐惧,在别人恐惧的时候贪婪。 无人问津处,潜流在暗涌 “无人问津”在很大层面上是市场极度恐慌或绝望的表现,市场达到无人问津的程度时 ,市场情绪往往接近冰点,此时一般都是大跌或大跌后的低迷整理期,此时市场失去了赚钱效应,或更多地处于深度套牢的状态,无法动弹,时间久了,人们甚至对市场不屑理会,从而造成市场一潭死水的局面。然而表面上看起来一潭死水的市场,其内在真的如此吗?对于大众来说,眼见为实,能够看到的东西确实是*有说服力的,人们很有可能把摆在眼前的现象深深地印入脑海,植入内心深处,从而不约而同地认为市场果然不景气。这是绝大部分投资者的正常思维模式,但事实果真如此吗?表面现象真的是内在本质的真实反映吗?若果真如此,为何大部分人的观点都是错误的呢?市场为何总是逆大众心理而为呢?要是大部分人的看法是对的,为何市场上大部分人都不能盈利,而只有极少的人能盈利呢? 残酷的结果表明,表面现象在很大程度上并不是内在市场规律的真实反映,可以说更多的是一种假象或至少不能真实反映内在。为何如此呢?其实从博弈的角度来看,我们很容易找到问题的答案。很多投资者或许从来没有想过博弈这个问题。众所周知,股票市场有很大的煽风效应,很多投资者之所以入市,是由于受到别人的影响或看别人很容易就赚到了钱。人们只看到了光鲜的一面,而没有看到残酷的一面,就像捡宝似的冲了进来。至于为何看不到残酷的一面,这是因为人性本是如此,谁都会尽量把自身成功的一面示人,与别人分享成功的喜悦。人们在市场上尝到一点甜头时,就会迫不及待地向别人讲述成功的经过,而当出现亏损的时候却只字不提,当作没有这回事。这也就是为何刚进来的投资者都拥有美好的愿景和十足的信心,只有亲身经历了失败才知道原来炒股并不简单。市场表面光鲜诱人,内在却布满了荆棘,就像前面我们分析过的,表面看起来无人问津的市场,其内在并不像我们看到的那样,道理是相通的。 不仅是刚入市的投资者会这样,入市后大部分投资者也依然无法在此起彼伏的市场中认清现象的本质,更多的是看到股价涨了就采取买进的策略,看到跌了就采取卖出的策略,也就是所谓的追涨杀跌,按自己的情绪行事,博弈(包括心理面、资金面等)之类的可能想都没有想过,这是市场的常见现象。但主力资金则不得不考虑博弈,而且要善于运用博弈来达到自身运作的目的。上述所说的为何市场表象很大程度上并不是市场内在本质的真实反映,除了受自身先入为主的思想影响外(看到市场的这种现象并认为事实本身就是如此),*主要的原因还在于主力资金运作的相对隐蔽性。表面上无人问津,其实暗流在涌动,如果投资者按照这个表面现象得出看起来符合逻辑的预判,结果经常会使人失望。 “无人问津处,暗流在涌动”,很大程度上就是“人弃我取,人取我弃”的思路,这是主力惯用思路,也是主力资金选取适宜买点的绝好机会。不知投资者有没有听过这样一则故事: 曾经有个和尚,他不懂得什么技术面、基本面,也不懂得经济分析,他却成了资本市场的佼佼者,成为为数不多的能在市场中盈利的人,有人大惑不解:为何自己整天用心研究却得不到应有的回报,局外人却能获利颇丰?于是他前去请教和尚,当问及其为何能够成功时,和尚回答道:“我确实不怎么懂得市场的运行规律,也不能预测接下来将会发生什么,但我佛慈悲,当我看到大家都抛弃手中的股票时,我就尽自己所能买下了,而当大家挤破头蜂拥而至时,我就卖给他们了,结果就成了现在这样。” 不管这个故事是真是假,我想它告诉了我们“人弃我取,人取我弃”的深刻道理,同时也告诉我们,资本市场并不是付出努力就有回报的(当然不努力是肯定得不到回报的),如果只知道一味地努力而没有正确的思想指导,即对市场本质没有应有的理解,再怎么努力也无济于事。 我们都知道,水还没煮开的时候,水面非常平静,几乎看不到什么动静,水下其实已经在冒泡了,而当水面沸腾的时候,这壶水已经烧开了。事物的发展规律是类似的,市场的运行又何尝不是如此?表面上无人问津的时候,很有可能有暗流在涌动,重心在曲折中慢慢地抬高,等真的有大动作时,人们开始亢奋,很有可能这波行情要告一段落了。这也是行情总是在极度恐慌时发生转机,在谨慎时推进,在疯狂中结束的原因。 先发制人,建立底仓 完成标的的选择只是万里长征的**步,对于主力资金而言,接下来*重要的就是用米下炊——何时下、下多少的问题,也就是选择时机入场及建立底仓的问题。 时机的选择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就算是一个再好的标的,通常也难敌市场的系统性风险,虽然是金子总会发光,但这个过程难免会让人背负不少压力,而且该压力本身并非不可避免。如果一开始就背负太大的压力,无疑将会对投资者的情绪或既定的策略产生干扰。当然,对于主力资金而言,其运作一般都会被一套严格的纪律制约着,以避免非理性行为或重大错误的产生,但这样做或多或少会影响利润的*大化。所以对于买点的把握至关重要,需要深思熟虑,不轻易出手,出手必运作到底,一般来说这些都是资金管理者遵循的思路,因为他们懂得时机的重要性及严肃性。 为何众多投资者难以从市场中盈利,反而亏损居多?很大原因在于众多投资者操作的随意性及缺乏纪律性。在随性的思维模式指导下,行动*终结果的 80%将是惨淡收场,不得善终。对于为何随性操作或频繁操作大多会让人受伤,其中缘由我们将在后面的章节中重点阐述。当然,了解了主力建仓思维和建仓时主力惯用的一些手法后,读者对其中的缘由也能略知一二。 对比个人投资者,机构投资者具备个人投资者无法企及的很多优势,如资金、技术信息、专业水平等,这些优势能让主力资金常常先知先觉,先人一步,占据相对主动有利的位置。后知后觉或看不懂其中缘由的投资者很可能被市场,也就是被主力资金牵着鼻子走,这是常见的市场现象。众多投资者追涨杀跌、拼命厮杀,*终回过头来才发现,自己仍在原地踏步,或走进了旋涡无法自拔。要想做到与主力资金同步,先知先觉,并不是一件易事,可以说,一般投资者难以企及,一时的同步有可能,长期如此几乎不可能,因为市场里没有神仙。追究其中缘由,存在很多方面的原因,既有主观的人为方面的原因,也存在市场本身运行规律等客观方面的原因。 主观人为方面的原因,主要是指主力资金的运作手法。众所周知,看到一只好的标的,对于有限的资金而言,谁都希望能够用有限的资金买到更多的股票。而在资金有限的条件下,唯一的办法就是个股单价下降,这样我们才能用有限的资金买到更多数量的个股,以上便是考虑买入价格的问题。对于个人投资者如此,对于机构投资者更是如此。其实换位思考一下就不难理解,作为主力,在已经选好了相关的目标标的的前提下,接下来要做的是什么?毫无疑问就是寻找合适的买点,力争在有吸引力的价位上建立仓位,有吸引力的价位就是主力资金考虑的重点。怎样才能找到有吸引力的价位?主要从以下两方面来考虑:一方面从公司的价值来考虑,即当下价格与内在价值水平情况;另一方面从当下市场环境和本身技术面来考虑。总体来说,在重点考虑上述两方面后,要做到在别人贪婪的时候感到恐惧,在别人恐惧的时候贪婪。 无人问津处,潜流在暗涌 “无人问津”在很大层面上是市场极度恐慌或绝望的表现,市场达到无人问津的程度时 ,市场情绪往往接近冰点,此时一般都是大跌或大跌后的低迷整理期,此时市场失去了赚钱效应,或更多地处于深度套牢的状态,无法动弹,时间久了,人们甚至对市场不屑理会,从而造成市场一潭死水的局面。然而表面上看起来一潭死水的市场,其内在真的如此吗?对于大众来说,眼见为实,能够看到的东西确实是*有说服力的,人们很有可能把摆在眼前的现象深深地印入脑海,植入内心深处,从而不约而同地认为市场果然不景气。这是绝大部分投资者的正常思维模式,但事实果真如此吗?表面现象真的是内在本质的真实反映吗?若果真如此,为何大部分人的观点都是错误的呢?市场为何总是逆大众心理而为呢?要是大部分人的看法是对的,为何市场上大部分人都不能盈利,而只有极少的人能盈利呢? 残酷的结果表明,表面现象在很大程度上并不是内在市场规律的真实反映,可以说更多的是一种假象或至少不能真实反映内在。为何如此呢?其实从博弈的角度来看,我们很容易找到问题的答案。很多投资者或许从来没有想过博弈这个问题。众所周知,股票市场有很大的煽风效应,很多投资者之所以入市,是由于受到别人的影响或看别人很容易就赚到了钱。人们只看到了光鲜的一面,而没有看到残酷的一面,就像捡宝似的冲了进来。至于为何看不到残酷的一面,这是因为人性本是如此,谁都会尽量把自身成功的一面示人,与别人分享成功的喜悦。人们在市场上尝到一点甜头时,就会迫不及待地向别人讲述成功的经过,而当出现亏损的时候却只字不提,当作没有这回事。这也就是为何刚进来的投资者都拥有美好的愿景和十足的信心,只有亲身经历了失败才知道原来炒股并不简单。市场表面光鲜诱人,内在却布满了荆棘,就像前面我们分析过的,表面看起来无人问津的市场,其内在并不像我们看到的那样,道理是相通的。 不仅是刚入市的投资者会这样,入市后大部分投资者也依然无法在此起彼伏的市场中认清现象的本质,更多的是看到股价涨了就采取买进的策略,看到跌了就采取卖出的策略,也就是所谓的追涨杀跌,按自己的情绪行事,博弈(包括心理面、资金面等)之类的可能想都没有想过,这是市场的常见现象。但主力资金则不得不考虑博弈,而且要善于运用博弈来达到自身运作的目的。上述所说的为何市场表象很大程度上并不是市场内在本质的真实反映,除了受自身先入为主的思想影响外(看到市场的这种现象并认为事实本身就是如此),*主要的原因还在于主力资金运作的相对隐蔽性。表面上无人问津,其实暗流在涌动,如果投资者按照这个表面现象得出看起来符合逻辑的预判,结果经常会使人失望。 “无人问津处,暗流在涌动”,很大程度上就是“人弃我取,人取我弃”的思路,这是主力惯用思路,也是主力资金选取适宜买点的绝好机会。不知投资者有没有听过这样一则故事: 曾经有个和尚,他不懂得什么技术面、基本面,也不懂得经济分析,他却成了资本市场的佼佼者,成为为数不多的能在市场中盈利的人,有人大惑不解:为何自己整天用心研究却得不到应有的回报,局外人却能获利颇丰?于是他前去请教和尚,当问及其为何能够成功时,和尚回答道:“我确实不怎么懂得市场的运行规律,也不能预测接下来将会发生什么,但我佛慈悲,当我看到大家都抛弃手中的股票时,我就尽自己所能买下了,而当大家挤破头蜂拥而至时,我就卖给他们了,结果就成了现在这样。” 不管这个故事是真是假,我想它告诉了我们“人弃我取,人取我弃”的深刻道理,同时也告诉我们,资本市场并不是付出努力就有回报的(当然不努力是肯定得不到回报的),如果只知道一味地努力而没有正确的思想指导,即对市场本质没有应有的理解,再怎么努力也无济于事。 我们都知道,水还没煮开的时候,水面非常平静,几乎看不到什么动静,水下其实已经在冒泡了,而当水面沸腾的时候,这壶水已经烧开了。事物的发展规律是类似的,市场的运行又何尝不是如此?表面上无人问津的时候,很有可能有暗流在涌动,重心在曲折中慢慢地抬高,等真的有大动作时,人们开始亢奋,很有可能这波行情要告一段落了。这也是行情总是在极度恐慌时发生转机,在谨慎时推进,在疯狂中结束的原因。

作者简介

吴国平 广东兴宁人。国平集团董事长,牛散大学堂校长,“帮您调研”创始人,股威宇宙创始人。 1998年入市,年少成名,名副其实的“80后”冠军操盘手,多所知名高效投资班主讲导师。 2006年成为“奥运牛市宣言**人”,在“998”牛市战役中获利上百倍,从小散迅速成长为机构和牛散,有几十亿大规模资金运作经验。 2007年被《理财周报》评为“中国理财年度人物”。 2017年开创金融文化分享平台“牛散大学堂”,依托自媒体,打造了从小白到牛散的六大进阶“股威宇宙”体系。旨在培养出更多优秀的投资手和操盘手。该体系的核心为“国平成长理论”,“提前、深度、坚持、大格局”是其九字真经,“成长为王、引爆为辅、博弈融合”是其十二字箴言。 2019年进一步打造“帮您调研”平台。 他善于将实践和理论结合在一起,是致力于推动中国投资者财经证券教育的领头人,是市场价值挖掘者、市场博弈大作手,更是大家的良师益友。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