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过两遍的路:我研究中国历史的旅程

走过两遍的路:我研究中国历史的旅程

1星价 ¥37.1 (5.7折)
2星价¥37.1 定价¥65.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20196994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340
  • 出版时间:2022-05-01
  • 条形码:9787520196994 ; 978-7-5201-9699-4

本书特色

★ 《在中国发现历史》《历史三调》作者柯文的又一力作 ★ 堪称西方汉学界划时代作品 ★ 为中国历史研究者们提供新方法

内容简介

美国学者柯文在中国史研究领域声名卓著, 其专著《在中国发现历史》《历史三调》等 受到中国学者的广泛关注。 这部柯文先生治学中国历史六十载的回忆录, 生动讲述了这位近90岁高龄学者的 学术生涯及学术思想的发展之径, 其间还穿插了他与导师费正清、史华慈 及美国和中国学界同行的交流, 以及出版专著时那些不为人知的故事。

目录

中文版前言ⅰ

致谢ⅲ

序言1

**章开端1

第二章王韬:清末变革之法30

第三章下一步:《在中国发现历史》47

第四章《在中国发现历史》:幕后故事66

第五章中国中心观的局限91

第六章多重过去:《历史三调》107

第七章《历史三调》:研究、写作、出版过程127

第八章从义和团到越王勾践:意料之外162

第九章局内人与局外人问题:《与历史对话》184

第十章故事的力量:《历史与大众记忆》208

第十一章当时与现在:两重历史232

附录:作者论著254

注释263

索引305

图片目录

图0.1少年时代的作者无忧无虑,但似乎已经着迷于更远的地方3

图1.1费正清在坎布里奇多年的家门前3

图1.2史华慈5

图1.3费正清在怀特纳图书馆自己的书房讲学7

图1.4两位哈佛博士期间的同学易社强和易劳逸在台北一家餐馆吃饭,1961年11

图1.5我女儿乔安娜坐人力三轮车往返托儿所,1961年台北14

图1.6与朋友在一家台湾餐馆唱歌,1961年16

图1.7与梅兆赞一起表演中文剧,1961年台北21

图2.1王韬31

图3.1孔飞力61

图4.1与林同奇68

图6.1天津之战117

图7.1与汪熙在上海,2003年11月131

图7.2在上海发表演讲,2003年11月131

图7.3与路遥在济南,2011年10月137

图7.4拳民火烧教堂146

图7.5天津之战中的义和团首领曹福田153

图8.1杨嘉昌,《五月的忙人》164

图8.2国耻之痛167

图8.3国耻图170

图8.4与李欧梵在香港一家餐馆扮作黑帮老大178

图8.5与华志坚、张彦在香港一家酒店共进早餐,2017年11月183

图9.1勾践尝夫差粪便192

图9.2“卧薪尝胆”图193

图9.3金龙香烟广告195

图9.4国耻种类表197

图9.5绍兴吼山风景区入口横幅204

图9.6绍兴越王殿勾践壁画205

图10.1与文基贤在香港大学教职员工餐厅,2017年11月211

图10.2彼得罗维奇·涅戈什素描画像217

图10.3全身铠甲、高骑骏马的圣女贞德,莱昂纳尔·戈尔捷所作雕版画,1612年219

图11.1在纽约市与我的四个子女参加庆祝我姐姐芭芭拉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柯文(Paul A. Cohen),1934年生,美国麻省卫斯理学院亚洲研究及历史荣休教授,哈佛大学费正清东亚研究中心研究员。1955年进入哈佛大学,师从费正清及史华慈。研究兴趣包括清史、中国思想史、中西关系史、历史编纂学、国家主义、批判性历史与公众记忆之间的冲突。其代表作包括《中国欲基督教:传教运动与中国排外主义的发展》(1963)、《在传统与现代性之间:王韬与晚清改革》(1974)、《在中国发现历史:中国中心观在美国的兴起》(1984)、《历史三调:作为事件、经历和神话的义和团》(1997)、《与历史对话》(2009)、《历史与大众记忆》(2014)等。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