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559848680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408
- 出版时间:2022-06-01
- 条形码:9787559848680 ; 978-7-5598-4868-0
本书特色
在一百多年的电影史中,诞生的导演多不胜数,而卓别林、塔可夫斯基、小津安二郎、伯格曼、布列松、侯麦、罗西里尼、希区柯克是其中绕不开的八个名字。作者选择这八大传奇导演为评论对象,对于他们的个人生活简史和电影作品做了纵深的评述,读之可了解导演们的艺术人生,亦可获得鉴赏品味经典影片的指引。 1.主题明晰,并非泛泛而谈,而是选取每个导演鲜明的特色、独特的角度、经典的作品,进行解读和探究。立足文艺理论、电影批评等视野,兼以个人的阅读和生命体验,富于思辨,却不失情感的抒发,评述不乏深度而不显枯燥,配以经典剧照,图文并茂。 2.本书从导演延至作品,既可看作一部人物传记合集,去了解八位导演的艺术生涯;还可以看作一份影片推荐手册,做选取优质影片的参考指南。
内容简介
散文家、电影评论家赵荔红选取世界上著名的八位导演:卓别林、塔可夫斯基、小津安二郎、伯格曼、布列松、侯麦、罗西里尼、希区柯克为评论对象,对八位导演的个人生活简史和电影作品做了纵深的评述,既根基于对现实生活的透彻理解、扎实的文学艺术理论、电影史以及电影美学理论,同时具有作者本人的主观判断:作为一个散文作家,讲究修辞,看待电影文本有其独特的眼光和视角。有意思的是,本书之所以名为《七个半导演》,是因为作者只喜欢半个希区柯克。
目录
001 人性的,*人性的
——卓别林及其电影世界
055 无法解释又千真万确
——塔可夫斯基的电影
115 小津安二郎的十个关键词
199 伯格曼的怕与爱
253 布列松是个例外
307 侯麦眼中的中产阶级女子
343 那杀身体不能杀灵魂的
——评罗西里尼电影的一个视角
379 无人揭开的悬念
——希区柯克的电影手法
399 后 记
节选
人性的,*人性的 ——卓别林及其电影世界(节选) 能够引起人兴趣的,只有一个,那就是人。 ——帕斯卡尔 一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我在南方小城读书,课余,*爱的是看电影。在一个封闭的黑暗空间,秘密地沉浸着、放纵着自己,与荧屏上的人同哭同笑、同喜同悲,跨越时空,经历不一样的人生,或丰沛迷人,或跌宕起伏。从黑暗影院出来,站在阳光鲜艳的南方街市,人车流淌,喧声扑面,有短暂的眩晕,恍如隔世。我的一个同班同学,叫一平,她的父亲是县人民影剧院经理,她的家,就在影剧院边上。有了这个便利,只要放电影,我就去看,哪怕是逃课。我总是提早去,先待在一平的小房间,两个女孩,一起缩在床上,絮絮说话——一平那时头发细黄,穿小领子小碎花宽腰衬衫,小脸总挂着一缕忧伤,笑容在她薄薄的唇边一闪而过。电影开始了,灯全暗下,厚厚门帘垂放下来,神奇的白色光柱,从一个方形空洞打出来,投射在白色幕布上。我和一平,猫一般钻进影剧院——居然能找到空位,暗喜 ;更多时候,座无虚席,我俩就站在*末一排,或两边走道,直站到电影结束——那时,我的理想是当影剧院的领位员,拿着手电筒扫来扫去,很是威严,想看多少电影,就能看多少——因为一平父亲,我们不必担心会被领位员赶出去,满可以放心大胆、美美地看完电影。若是一平不在,又恰好放映我很想看的电影(其实什么电影我都想看),便咬咬牙,买票进去。一张票1毛5分或2毛钱,要花去我当月的大半零花钱,但买票看电影的感觉真是太好了——啊哈,我终于占据了一个宽宽大大的座位,陷进去,窝在那儿,真希望自己从此长在那个位置上。 那时候看的电影,印象*深的,是查理·卓别林(Charlie Chaplin,1889—1977)的。后来认识到,卓别林的电影的经典性在于:年少时的喜欢是直接的感性的,有了一定的知识、阅历、品鉴能力后,再去看,无论是熟悉的重复,还是新奇的解读,都令我一如既往发自内心地欢喜。经典电影好比一棵大树,每年都能看它抽出新叶开出花朵,而树还是那棵树。 1936年,《摩登时代》上映后不久,各种评价声音喧沸,卓别林不愿受干扰,索性“逃离”美国,出访中国,结识了梅兰芳、马连良等艺术家。埃德加·斯诺回忆说,1936年他在延安给毛泽东讲述《摩登时代》场景,毛泽东笑得眼泪都流出来了。1954年,日内瓦会议期间,卓别林放映《城市之光》给周恩来看,次日周总理宴请他,两人相谈甚欢;卓别林也观看了桑弧导演的《梁山伯与祝英台》,大为赞赏。有了这些友好接触做铺垫,更因卓别林被认为具有左翼倾向,他也就成为中国大陆*早引介的美国导演之一。须知,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之前,在中国大陆上演的译制片,大多是苏联、东欧或朝鲜电影,美国影片,除了卓别林的,就只有希区柯克的。1977年,88岁的卓别林辞世。为了纪念他,中国大陆陆续译制放映了一批卓别林的电影,我在南方小城观看的,便是这一批译制片,包括《寻子遇仙记》(1979年译)、《摩登时代》(1978年译)、《大独裁者》(1979年译)。 往后岁月中,我又陆续看了卓别林的大部分影片,包括早期的众多喜剧短片,而几部长片代表作,不知道看过多少遍。有人说他看了40遍《城市之光》,我是相信的。*近一次,我看的是《流浪汉先生》,是一部关于卓别林的纪录片,有对卓别林的家访场景,有卓别林从青年到晚年的珍贵的生活资料,有著名的影像片段。以前我*喜欢《城市之光》和《舞台生涯》,觉得这两部片子情感高尚、色调忧郁却不失明朗向上的精神。对《摩登时代》的理解,随年龄增长、认知加深,则有很大的变化——此片被认为具有左翼倾向,故*早被译介到中国,但是,设若将此片仅仅定位为处理阶级关系,描绘工人阶级对资产阶级剥削的反抗,显然是不够的。而《凡尔杜先生》,我*早看的时候,并不喜欢,就像这部影片首映后票房惨淡一样,因为在此片中,观众熟悉的滑稽的小个子流浪汉不见了,主人公是一个杀人犯;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几乎将这部电影忽略了,认为是卓别林的电影中*不重要的一部,直到年过半百,重看这部电影,才惊讶地体会到它的异乎寻常的深刻。 未经世事之时,看卓别林的电影,只觉得好笑、滑稽,充满欢乐。稍稍长大,再看,笑了也哭,感知温暖,也体会到悲悯。每次看到同样的细节,比如《寻子遇仙记》中玻璃匠夏尔洛与儿子逃避警察那场戏,儿子皮球般滚到父亲身边,好似有根线牵着,父亲拿脚踢开他却如黏糖怎么也甩不掉,都要笑 ;看《城市之光》中盲女摸着流浪汉夏尔洛的手,“认”出他,说“是你”,都要哭。卓别林及其电影世界,到底有怎样的魅力,能让不同年龄、不同文化层次的观众全都哈哈大笑,或抹着眼泪,反复看多少遍,也不厌倦?至今想来,技艺娴熟至于无的状态,似乎还不那么重要。*重要的是,他的心,如此柔软,满含对人、对世界的爱与深情,他是如此深刻地洞察世界、预知未来,如此深切地体会到人性之种种…… 是的,正是卓别林的电影,让年少的我,*早体会到爱、温暖、怜悯,让那个南方女孩知道快乐本源于悲伤,而悲伤都是为了寻求无尽欢乐;也正是卓别林的电影,让年过半百的我,渐渐衰老的我,体会到爱人与被爱,体会到更多的孤寂、四处弥漫着的不安与恐惧……在我写下这些文字时,我的眼前浮现出那个戴圆礼帽的小个子男人,羞涩地笑着,女性化,神经质,似乎超越了时间,又似乎定格在某个时间点;他扬着眉毛,瞪着圆眼睛,好似《舞台生涯》中,临终的卡尔维罗,大睁着眼睛,望向观众席,那双眼睛,充满如此多的渴望与新奇,如此深情,如此孤寂,如此惊惧…… 二 卓别林的电影具有怎样的魅力,能够让人反复观看而不厌倦?一些桥段、噱头,哪怕看过许多次,哪怕失去了噱头本身的新奇感,观众一样会喜滋滋地等待与那些噱头的重逢,在同样的桥段,爆发出同样的哈哈大笑,就好像一个戏曲票友,一听台上唱到熟悉的段落,就会打着节拍摇头晃脑跟着哼唱。换句话说,卓别林使了一些“巫术”(电影语言),激起观众的共鸣,产生一种“回声”效果。那么,他到底运用了哪些技艺或电影语言,又何以能在观众心中产生“回声”效果呢? 1. 自然而然 卓别林在拍摄电影之前,早已是个技艺娴熟的喜剧演员。他5岁代母登台演唱,八九岁参加“兰开夏八童子”剧团巡演,12岁到24岁间是一些戏剧团的签约演员,且已小有名气。与其说他具有表演天赋,毋宁说是多年的舞台经验令其技艺臻于完善。卓别林的逗笑,是自然而然完成的,不带技艺痕迹。譬如在《马戏团》里,夏尔洛是一个搬道具的勤杂工,一个跑龙套、留用察看的实习演员,他很认真地搬道具,却由于笨拙,自然而然就将一切搞糟了 ;但他依旧很认真地完成一系列糟糕动作,越认真越糟糕,他真诚地笨手笨脚,真诚地惊慌失措,动作变得滑稽、可笑、夸张。台下观众哈哈大笑,夏尔洛兀自真诚地很委屈很无辜…… 《马戏团》中笨拙的勤杂工夏尔洛其实是该团台柱。卓别林借此剧批评戏剧舞台上的一些流行套路,不过是些程式化的搞笑。他认为,好的喜剧演员不必遵循僵硬教条,应该松弛,即兴发挥,靠想象力取胜。一旦想象力衰竭,就无法达到喜剧效果。卓别林一生*恐惧的,就是无法逗笑观众。《城市之光》上映时,他躲在观众席,惶惶不安,“终于出现了**个镜头。我的心快提到嗓子眼儿了。那是一个塑像纪念碑揭幕典礼的滑稽镜头,这个镜头引得观众们发出了笑声,而且笑声越来越高,*后变成哄堂大笑。听到电影院回荡着的笑声,我的一切疑虑和恐惧都开始烟消云散。在接连放映了三本(一本约15分钟放映时间,三本就是45分钟)的过程中,观众们的笑声一直没有间断过。我想哭,又忍住不跟着观众一起笑,我知道自己抓住了观众的心”(《卓别林自传》)。《舞台生涯》中的卡尔维罗,一生都献给舞台,一旦无法逗笑观众,生命也就终结了。 卓别林的逗笑,滑稽而荒诞,却是符合生活逻辑的,他的想象力是扎根在生活土壤中的,脱离生活的搞笑就是他所反对的僵硬的套路与程式,不能感动自己,又如何能感动观众?观众没有能力说出的生活体验,卓别林以夸张、荒诞的方式再现出来,明明他是在演戏,却是那么自然而然,让人感觉那不是戏,那就是生活。卓别林不过是个生活的细心观察者,只将生活细节放大,自有其滑稽可笑之处。观众哈哈大笑之余,重新触摸到生活本身,情感油然而起,会心而笑,这就达到了“回声”效果。而卓别林对生活之荒诞滑稽的描述,对人物行为的嘲笑,又往往是温暖的、善意的、节制的,有时还是悲伤的。
作者简介
赵荔红,散文作家,电影评论家。著有散文随笔集《宛如幻觉》《意思》《回声与倒影》《*深刻的一文不名者》《世界心灵》《情未央》,电影评论集《幻声空色》等。合作主编有《中国书写:二十四节气》《假如听见喵喵叫》。曾获紫金·江苏文学期刊优秀作品奖——《雨花》文学奖、林语堂散文奖等。现居上海。
-
齐白石国画山水精品-经典画库
¥8.1¥30.0 -
书法非常道-五千年书法名流轶事
¥17.4¥58.0 -
梵·高手稿-精装
¥35.3¥138.0 -
齐白石草虫册页精品-经典画库
¥10.2¥30.0 -
千刃千眼
¥19.0¥56.0 -
纯艺术--欧洲电影(原始冲动影像视觉的内在张力)
¥8.9¥29.8 -
张大千国画精品-经典画库
¥8.1¥30.0 -
花与女组画
¥2.9¥4.8 -
友妖经
¥18.4¥68.0 -
中国历代经典名帖集成:唐人摹兰亭序三种
¥2.2¥8.8 -
观众心理美学
¥8.1¥29.8 -
一白书画印
¥22.0¥88.0 -
吠月:萩原朔太郎诗集
¥24.7¥55.0 -
艺术创造学/余秋雨
¥16.6¥52.0 -
百年画坛钩沉
¥28.5¥68.0 -
吴小如戏曲随笔集补编(八品)
¥7.9¥18.0 -
焦小健-当代艺术家
¥22.9¥89.0 -
摄影一本通
¥14.9¥49.8 -
在好莱坞图谋不轨:伯顿谈伯顿(八品)
¥15.4¥49.8 -
世界摄影艺术之旅
¥19.0¥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