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030715517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198
- 出版时间:2022-04-01
- 条形码:9787030715517 ; 978-7-03-071551-7
内容简介
本书系统介绍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镇化生态转型的概念、指标体系、理论方法与应用实践。首先开展生态社区居民消费碳排放调查与影响评估,核算城乡居民碳排放水平并探究其影响因素,测算全要素碳排放效率与碳减排潜力,并构建城市可持续发展模拟模型。然后,在四个典型案例区(京津冀地区、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和成都平原区)开展实证研究;兼顾落实生态文明建设与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将城市适宜性管理方案落实到城市和社区两个层面。*后,提出城市和社区生态适应性管理措施。 本书适合从事城市化、生态环境、区域发展、城市管理等领域的研究人员阅读,也可作为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地理相关专业研究生及相关人员的参考书。
目录
前言
第1章 绪论 1
1.1 生态社区与生态城市建设 1
1.1.1 快速城镇化促进了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 1
1.1.2 快速城镇化带来了巨大的生态环境压力 2
1.1.3 生态文明思想指引着当前社会经济发展 4
1.1.4 社区与城市建设是提升人类社会福祉的关键 5
1.2 生态社区与生态城市研究 7
1.2.1 生态转型发展研究渐成热点 7
1.2.2 生态环境影响评估日益加强 7
1.2.3 生态效率和绩效分析逐步深入 8
1.2.4 生态适应性管理探讨日渐深化 9
1.3 本书的章节安排 10
1.4 本章小结 12
参考文献 13
第2章 城镇化生态转型理论方法 16
2.1 生态社区相关概念及进展 16
2.1.1 生态社区的概念 16
2.1.2 生态社区的建设 17
2.1.3 生态社区的评价 19
2.1.4 生态社区的发展 21
2.2 城市生态管理相关概念及进展 26
2.2.1 城市生态管理相关概念 26
2.2.2 城市生态管理模式 28
2.2.3 城市生态管理的方法 32
2.2.4 城市生态管理的进展 36
2.3 城镇化生态转型理论及途径 38
2.3.1 城镇化生态转型概念 38
2.3.2 城镇化生态转型理论 39
2.3.3 城镇化生态转型途径 40
2.3.4 城镇化生态转型趋势 46
2.4 城镇化生态转型研究方法与进展 49
2.4.1 城镇化生态转型研究方法 49
2.4.2 城镇化生态转型分析模型 51
2.4.3 城镇化生态转型评价指标 52
2.4.4 城镇化生态转型研究进展 53
参考文献 55
第3章 京津冀地区城镇化生态转型 61
3.1 京津冀地区城镇化生态转型现状及趋势 61
3.2 居民消费碳排放测算及影响分析 62
3.2.1 居民消费碳排放测算模型 63
3.2.2 居民消费碳排放评估结果 68
3.2.3 基于消费端的碳减排政策建议 74
3.3 碳排放效率及减排空间评价 75
3.3.1 碳排放效率及减排空间评价模型 75
3.3.2 碳排放效率及碳减排潜力评价结果 79
3.3.3 基于生产端的碳减排政策建议 86
3.4 本章小结 86
参考文献 86
第4章 长三角地区城镇化生态转型 88
4.1 长三角城镇化生态转型的现状及趋势 89
4.2 社区居民消费碳排放评估 91
4.2.1 社区居民消费碳排放的作用机理 91
4.2.2 社区居民消费碳排放的核算模型 91
4.2.3 社区居民消费碳排放的影响因素 95
4.2.4 社区居民消费碳排放的评估结果 100
4.3 城市环境绩效及转型发展评估 101
4.3.1 城市环境绩效及转型发展的作用机理 102
4.3.2 城市环境绩效及转型发展的评估模型 104
4.3.3 城市环境绩效及转型发展的评估结果 107
4.4 本章小结 116
参考文献 117
第5章 珠三角地区城镇化生态转型 119
5.1 珠三角地区城镇化生态转型现状及趋势 119
5.2 工业系统能源环境全要素生产率变化及分析 122
5.2.1 能源环境全要素生产率评估模型 123
5.2.2 工业能源环境全要素生产率评估 125
5.2.3 产业能源环境全要素生产率评估 129
5.2.4 能源环境生产技术和产业布局优化 130
5.3 社会经济系统能源环境全要素生产率变化及分析 131
5.3.1 社会经济系统能源环境全要素生产率评估模型 132
5.3.2 社会经济系统能源环境全要素生产率变化趋势 134
5.3.3 社会经济系统能源环境全要素生产率影响因素 137
5.4 广州城镇居民楼能源消耗及碳排放量评估 139
5.4.1 能源消耗及碳排放评估模型构建 140
5.4.2 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量核算 142
5.4.3 能源消耗和C〇2排放量结果估算 146
5.5 本章小结 148
参考文献 149
第6章 成都平原区城镇化生态转型 150
6.1 成都平原区城镇化生态转型现状及趋势 150
6.2 城市化效率评价与分析 153
6.2.1 城市化效率评价模型构建 153
6.2.2 城市化效率变化趋势分析 156
6.2.3 城市化效率影响因素识别 159
6.3 城镇化可持续发展评价 160
6.3.1 城镇化可持续发展模型构建 160
6.3.2 城镇化可持续发展模拟分析 165
6.3.3 城镇化可持续发展趋势预估 171
6.3.4 城镇化可持续发展情景预测 173
6.4 本章小结 178
参考文献 179
第7章 城镇化生态转型发展与展望 181
7.1 生态社区建设发展与展望 181
7.1.1 生态社区建设实践经验 181
7.1.2 生态社区建设理论指导 183
7.1.3 生态社区建设未来展望 184
7.2 生态城市建设发展与展望 187
7.2.1 生态城市建设实践经验 187
7.2.2 生态城市建设理论指导 189
7.2.3 生态城市建设未来展望 193
7.3 城镇化生态转型对策 194
7.3.1 优化国土功能分区 194
7.3.2 加快产业技术转型 195
7.3.3 提升居民环保意识 197
7.4 本章小结 198
参考文献 198
节选
第1章绪论 1.1生态社区与生态城市建设 1.1.1快速城镇化促进了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成为世界上城镇化进程*快的国家之一。《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提出要提升城市资源环境利用效率、推进城市生态综合管理,着力解决城市规划布局不合理、规模结构与城市功能错位、资源利用及生态效率低等问题,进而推进新型城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追求城市健康与高质量发展。 随着中国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快速推进,资源相对不足、环境承载力弱及环境污染严重等城市问题不断加剧,城市中人与环境的矛盾变得尤为突出,城市发展正在对自然界、城市内部及城市间的生态平衡和生态环境产生重大的影响和冲击,使城市生态环境建设与管理面临着严峻挑战。按照世界城市发展规律,中国城市发展已经进入了成长关键期和“城市病”多发期,到2030年我国城镇化水平将达到70%,预计有3亿人进城,将进一步导致圈地扩容、建设用地激增。快速城镇化过程中巨大外部资源压力与生态破坏问题必然影响城镇化发展的质量与效率,因此,如何解决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是实现区域和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首要问题(Turneretal.,2004;胡凯群等,2022)。为保障城镇化的持续健康发展、促进新型城镇化与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顺利推进,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都强调了“生态文明建设”,指出要全力实现绿色、循环和低碳协同,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保护型的国土空间发展格局,发展低碳产业结构,倡导转变居民消费行为及生活方式,建成“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改革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等新格局。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全社会的参与和全方位的保障,城市资源环境效率评估和综合管理机制研究是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内容和重要支撑(赵景柱,2013;王如松等,2014)。因此,把资源环境效率评估和生态综合管理研究融入我国当前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解决城市生态社区布局不合理、规模结构不匹配与城市功能错位等现实问题,发掘城市居民绿色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对促进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提高生态城市管理水平等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和重要的科研价值。 1.1.2快速城镇化带来了巨大的生态环境压力 快速城市化引发了巨大的城市生态环境压力,设施功能不全、集聚辐射力不强、城市规模与等级差异较大及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等问题对新型城镇化的推进造成了一定程度的阻碍。此外,在实施新型城镇化建设、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研究城市社区居民生活消费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以生态化目标为导向,有计划地进行产业路径调整,建立精细化管理系统,可为生态社区适应性管理提供急需的科学决策信息。因此,开展生态社区管理研究,探索城市与社区生态环境的绿色环保发展、社区适应性管理策略,将为推进城市生态综合管理及生态适应性管理提供科学决策信息。 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城镇化进程加快,人们在开发生态环境获取利益的同时,也通过科技的进步和先进的治理手段对生态环境进行优化。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之间客观上存在着极其复杂的交互耦合关系,研究城镇化的生态环境胁迫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际意义。城镇化的生态环境胁迫可分为三个方面:①人口城镇化的生态环境胁迫。人口的生态环境效应与人口密度和生活强度有关。人口密度决定排污水平,生活方式则决定排污水平的变化。生活强度取决于人们的消费水平和生活习惯。人口城镇化对生态环境的胁迫主要通过两方面进行。一是人口城镇化通过提高人口密度增大生态环境压力。一般情况下,人口数量的增长快于城市地域的扩张,城镇化水平越高,人口密度越大,对生态环境的压力也就越大。二是人口城镇化提高消费水平和改变消费结构,使人们向环境索取的力度加大、速度加快。②经济城镇化的生态环境胁迫。企业是经济城镇化的基础单元,分析企业对生态环境的压力可从规模和性质两方面入手。规模分用地规模和经济规模,性质则用能耗和水耗等指标反映。经济城镇化对区域生态环境的胁迫机制表现在改变企业的用地规模或占地密度、引起产业结构的变迁、提升经济总量、增加资源消耗等方面。在经济城镇化过程中,一些行为加大了生态环境的压力,但也存在另外一些行为对压力具有缓解作用,例如经济城镇化能带来更多的环保投资,提高人为净化的能力来缓解生态环境压力;政策干预和清洁生产技术的推广使用使污染排放总量得到控制,从而减轻经济城镇化对生态环境的压力。经济城镇化对生态环境的胁迫机制正是在这样两种相反力量的交互作用下进行的。③城市交通扩张的生态环境胁迫。交通的生态环境效应主要表现在:交通建设引起水土流失和尘土飞扬;交通运输产生噪声污染;汽车尾气带来大气及土壤污染;高架桥对景观的破坏,产生视觉污染。城市交通扩张的生态环境效应机制为,城市交通扩张对生态环境产生空间压力,交通扩张刺激车辆增多,增大汽车尾气污染强度;交通扩张对城镇化产生节奏性的促进或限制并使城镇化的生态环境效应表现出一定的时空耦合节律。 城镇化表现为人口和相关要素向城镇集中的过程,生产和生活方式会发生一定变化,城镇化和生态环境之间有一定的关系。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是一个不断和周围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并对生态环境有一定改造作用。在这个过程中,会对生态、环境产生一定影响,所以相关人员应减弱这种负面影响,增强正面的积极作用。人们的生产生活需要以生态环境为依托,并且会受到生态环境的限制,这是一种双向的互动关系。 18世纪以来,人类步入工业文明,**产业比重稳步下降;第二产业比重先上升,达到高峰后又趋于下降;第三产业比重稳步上升,城镇化正是在此时期逐渐展开(图1-1)。依据各产业的消长关系,工业文明又可分为起飞、加速和完成三个阶段。在起飞阶段,国民经济中农业比重很大,乡村人口占有绝对优势,城镇化水平不高,城乡用地矛盾不突出。农业较少使用农药和化肥,土地开垦密度不大,且大多分布在生态稳定的区域,因此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比较小。在加速阶段,工业化基础逐步建立,经济实力有所增长,城镇对农村劳动力吸引力加大,致使大量人口涌入城市。经济快速发展所带来的生产污染和人口聚集所带来的生活污染在该阶段都迅速增加;同时城市发展对农村用地的争夺,迫使农业向生态条件差的地域推进,加重了农业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第二产业比重在发展阶段先升后降,第二产业比重上升时城镇化水平发展很快,生态环境破坏速度也很快。第二产业比重越过高峰后,第三产业逐渐占据优势,人口向城市聚集的惯性和第三产业发展所带来的巨大的物质和精神诱惑使城市发展速度依然很快。这一时期,城市发展已具备了相当的经济实力,而且随着人们环境意识的提高,清洁技术和环境政策日益受到重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出现高峰,城市生产污染开始下降,并*终使生态环境过程曲线越过峰值后开始下降。城市生态环境的主要问题也开始由“三废”污染转移到人口积聚所带来的拥挤上。在工业文明的第三阶段,第二产业比重继续下降,第三产业比重继续上升,尤其是信息产业的兴起使信息部分替代了物质资源,相当程度地减少了资源消耗和生产污染。该时期城市人口已经超过农村人口,城镇化速度开始放慢。综上所述,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的耦合过程从时间序列上可分为低水平协调、拮抗、磨合和高水平协调四个阶段。城镇化与生态环境时间过程的双指数曲线表述的只是一种大尺度、长时期的一般规律,如果具体到特定区域,曲线的形式不可能如图1-1中所示的那样圆滑,甚至可能出现逆转。 1.1.3生态文明思想指引着当前社会经济发展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这表明了新的发展时期中央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重视。将“生态文明”进行详尽论述,阐明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含义,不仅关系到城市经济的发展与进步,更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发展。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要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健全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回顾我国的城镇化进程,虽然取得了很多成就,但其发展过程本身也引发了诸多环境问题,如空气污染、水污染、资源枯竭、土壤污染等。这些环境问题与生态文明建设原则背道而驰。其实,新型城镇化建设道路应当重视治理生态环境问题,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正确分析我国当前城镇化背景下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按照生态文明的理论与原则,落实“五位一体”的总布局要求,走符合生态文明要求的中国新型城镇化道路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必然趋势。 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城市建设的地位举足轻重。城镇化战略不仅是一种先进的发展理念,还是我国关于社会发展的重大实践。剖析我国城镇化的发展历程、发展现状、基本经验及存在的问题,有助于决策者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把握城市发展的一般规律,更新城市发展的理念和思想,以及落实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工作。此外,生态文明建设作为我国现代化建设“五位一体”总布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一个重要的实践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两山论”的深入人心,引领着中国城镇化走进生态文明的新时代。因此,从理论上弄清楚生态文明和城镇化的关系是为了更好地走新型城镇化道路,从而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向着更好、更全面、更健康的方向发展。更为重要的是,将生态文明先进理念全面融入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过程中的方方面面,对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指导我国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及建设美丽中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把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和原则全面融入国家发展建设的各个方面是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至关重要的战略任务之一,也是走符合生态文明要求的新型城镇化道路的必然选择。邓小平同志在1992年的南方谈话中明确提出:“发展才是硬道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呈现出快速发展趋势。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对全国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做出批示时指出:“生态文明建设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石”。因此,应坚持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把生态文明的理念和原则全面融入经济建设全过程的各个方面,把生态文明的理念和原则融入政治建设也是非常重要的方式和手段之一。文化是民族的血脉,也是其生生不息的精神支柱。把生态文明的理念、原则融入我国文化建设过程中的方方面面,是新时期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必然要求和历史选择,可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建设生态文明的价值观,使人民大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不断得到丰富并有质的提升。第二,加强对生态文明相关理论的宣传教育。建设生态文明需要政府的主导力量及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其中。第三,大力发展生态文化产业。生态文化产业是文化产业的一个全新的领域和组成部分,它秉承生态环境保护的主题,主要为群众提供创意性生态文化产品和服务,把生态文明理念、原则融入社会建设中。 1.1.4社区与城市建设是提升人类社会福祉的关键 社区与城市建设是实现城市健康与高质量发展的切实举措,推进新型城镇化和生态社区建设成为国内乃至国际学术界的热点议题。城市社区是人与环境共生的综合体,是践行城市生态文明建设与生态管理的基本可操作单元和重要载体。2014年我国基于中国经济已经步入了“新常态”的历史进程,明确了中国未来城镇化的发展路径、主要目标和战略任务,提出推进新型城镇化和生态文明建设齐头并进、共同发展的方针、政策(陆大道和陈明星,2015),目的是实现健康与高质量的协同发展(方创琳,2014)。这对提升城市生态管理提出了新要求,要求解决生态城市布局、规模结构与城市功能、资源利用及生态效率等方面的现实问题,发挥新型城镇化建设推动生态城市建设的作用(张泽阳和李锋,2016)。这些国家和区域的纲领和战略发展对策是指导我国城市生态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是探索城市生态管理模式的重要力量,为提高城市生态效率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同时也对国家社区与
-
世界贸易战简史
¥16.9¥52.8 -
博弈论
¥9.9¥38.0 -
博弈论
¥12.2¥36.0 -
追赶:世界经济中的发展中国家:developing countries in the world economy
¥13.2¥49.0 -
国富论
¥12.0¥35.0 -
甜甜圈经济学
¥19.7¥58.0 -
经济常识一本全
¥11.2¥35.0 -
元代榷盐与社会(2009/8)
¥9.0¥30.0 -
图解资本论
¥12.0¥46.0 -
中世纪商业合伙史
¥27.0¥49.0 -
(平装)哈佛经济课
¥12.2¥45.0 -
1949-2009-八次危机-中国的真实经验
¥33.6¥55.0 -
国家为什么会失败
¥56.3¥75.0 -
中国经济思想变迁与制度发展概论
¥15.0¥50.0 -
经济学通识-第二版
¥32.5¥58.0 -
博弈论
¥25.9¥49.8 -
经济学通俗读物:北大经济课(受益一生的经济学智慧)
¥8.8¥35.0 -
金钱心理学:财富、人性和幸福的永恒真相
¥38.1¥56.0 -
薛兆丰经济学讲义:来自超过25万人的经济学课堂
¥34.3¥98.0 -
人工智能简史
¥28.0¥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