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关闭
最后的天子门生--晚清进士馆及其进士群体研究

最后的天子门生--晚清进士馆及其进士群体研究

1星价 ¥102.2 (7.0折)
2星价¥102.2 定价¥146.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100155694
  • 装帧:70g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454
  • 出版时间:2017-12-01
  • 条形码:9787100155694 ; 978-7-100-15569-4

本书特色

适读人群 :历史研究者他们的双眼见过清朝的銮辇,辛亥的硝烟;见过民国的扰攘,敌寇的入侵;见过政权的更替,斯文的远离。他们在时代洪流中的所学所思、所做所言、所喜所忧、所惧所惑,伴随了一个王朝、一个国家、一个族群,走过跌宕起伏、一波数折的未竟转向。

内容简介

本书以晚清进士馆及所涉进士群体为切入点,尝试将制度研究与人物研究进行结合。制度研究考其设计、运作及流变,人物研究则兼顾群体及个体。具体言之,制度方面先辨析晚清革废科举、改试西学的制度设计与运作得失,以为铺垫;而后厘清进土馆筹设、过渡、建立、运作、停办、改组、善后及其影响诸细节;再及于进士留学、归国考选及授职迁转的制度鼎革及其意涵。人物研究方面,通过详考癸卵、甲辰两科进士清未至民国期间的活动与经历,探讨近代中国巨变对传统文化精英群体的冲击,以及该群体如何因应并影响此种变革。作者李林从细处入手解析,大处着眼观照,尝试突破新政十年及清廷成败的视域,将其置诸近代中国剧烈的文化、政治与社会转型中进行考察,以期在制度变迁与社会变革中,观照末代天子门生独特而曲折的生命与心路历程。

目录

绪 论

一、天子门生的恩荣与困境

二、论题旨趣与研究范围

三、相关研究回顾述评

四、考察视角及研究方法

五、征引史料说明

**章 进士、经史与西学——清末科举改制及癸卯、甲辰进士群体总论

小引 千年科举的绝响

**节 对策与八股

一、文体源流

二、废八股、试策论的论议与曲折

第二节 晚清改试策论及士子的因应

一、改试策论的落实

二、学校与考生的因应

第三节 癸卯、甲辰两科会试考题与答卷分析

一、借闱开封

二、**、第三场命题依据及试题简析

三、第二场西学政治艺学策题分析

四、考生应对西学政治艺学策举隅试析

第四节 癸卯、甲辰两科会试考官与评核标准

一、科举改制与考官的困境

二、癸卯、甲辰科会试阅卷情形

三、“圣贤矩矱”与“中体西用”

第五节 癸卯、甲辰两科殿试对策略析

第六节 癸卯、甲辰两榜进士:人数、籍贯及年龄统计分析

一、两榜进士人数与清代历科比较

二、两榜进士籍贯分布

三、两榜进士年龄分布

小结 新酒与旧瓶

第二章 从庶常馆到进士馆——晚清议开官智、变革铨法与进士馆的创设

小引 进士唱酬忆当年

**节 明清庶吉士制度及其变革

一、庶吉士制度

二、晚清庶吉士教育的变革

三、癸卯、甲辰进士的朝考授职

第二节 晚清“开官智”的动议与共识

第三节 京师大学堂仕学院与仕学馆

一、京师大学堂仕学院的筹设

二、“壬寅学制”与仕学馆的开办

第四节 仕学馆的教学与考试

一、仕学馆课程与教材

二、仕学馆教习与教学

三、仕学馆考试与授职

第五节 进士馆的开设与生源

一、进士馆的开设

二、进士馆生源问题及变通办法

小结 学与仕之间

第三章 官立、官办与官读——进士馆的课程设置、日常管理及教学活动

小引 “老爷”式学生

**节 进士馆的课程设置

第二节 进士馆的管理架构及管理制度

一、进士馆管理架构及设员

二、进士馆庶务、学务管理规制

第三节 进士馆的师资力量

第四节 进士馆管理与教学的困境

第五节 进士馆毕业考试与授职奖励

一、毕业考试情形

二、考生名单、得分与授职统计

三、授职情况分析

第六节 进士馆的停办与改组

小结 “三位一体”的学馆

第四章 天子门生的留学教育——日本法政大学与晚清进士集体东游的展开

小引 从末科进士到高院院长

**节 西洋不如东洋:清末留日教育的兴起

第二节 法政大学清国留学生法政速成科的开办

一、速成科的开设及其旨趣

二、速成科章程的变更及相关班级的开设

第三节 法政速成科学生人数及晚清进士留学群体考论

一、速成科学生人数考辨

二、速成科学生类别及籍贯

三、晚清留学大潮中的进士群体

第四节 法政速成科的课程、师资及教学活动

一、速成科章程变更与课程改革

二、速成科师资队伍分析

三、速成科汉文讲义及教科书的刊发

四、速成科学术类课外活动简析

五、速成科考试检验及学科程度试探

第五节 进士留日经费、政治议题及速成科的停办

一、进士留学经费及其经济状况

二、“革命”与“立宪”问题

三、“速”与“成”之间

小结 遥望东土资津梁

第五章 新学、新政与新业——进士馆学员归国考试及癸卯、甲辰进士晚清经历考察

小引 太史苦编教科书

**节 重新“归班”:进士馆游学学员归国考试及授职奖励

一、进士馆游学毕业考试章程的拟订与施行

二、进士馆游学学员归国考试名单、成绩及授职

第二节 服务教育:癸卯、甲辰进士与晚清书籍编译及新式学堂

一、供职学部编译图书局

二、译介其他新学书籍

三、服务新式学堂

第三节 厘革财政:癸卯、甲辰进士与清末财政清理

第四节 襄赞法政:癸卯、甲辰进士与清末宪政改革

一、癸甲进士与晚清修律及宪政编查

二、谘议局及资政院中的癸甲进士

第五节 宣统三年冬季《职官录》所见癸卯、甲辰进士任职

一、京职任职情形

二、地方职任职情形

三、整体任职品级分析

小结 变局中的分化

第六章 民国、“敌国”与故国——辛亥后癸卯、甲辰进士的流动与志业试探

小引 吾自著书君治国

**节 进退之间:“成功阶梯”的中断与延续

一、辛亥前后的过渡与抉择

二、《民国职官年表》及《民国职官年表外编》所见癸甲进士任职

三、职场人脉:以《旅京同年录》的刊刻为例

第二节 末代遗民:政治与文化身份的坚守与困境

一、“恢复祖业”的尝试与挫败

二、“海角孤臣”的退守与活动

三、政治认同、文化身份与人际网络

第三节 各随其志:癸卯、甲辰科三位进士的民国经历

一、黄为基:“一无是处”的学生、官僚、律师、记者

二、叶景葵:于金融、实业、藏书皆卓然成家

三、袁嘉谷:左文、庄旨、释理、儒心

第四节 癸卯、甲辰进士史部撰述事业举隅

一、癸甲进士与光宣两朝编年史籍三种

二、癸甲进士与《清史稿》的纂修印行

三、癸甲进士与地方史志修纂

四、癸甲进士个人史著代表举隅

第五节 晚岁:1949 年后的癸卯、甲辰进士

小结 现实巨变与“意义世界”

结 语

一、进士馆的创设及其旨归

二、末代天子门生的际遇与浮沉

三、转型时代的转型群体

附录一 癸卯、甲辰进士基本信息汇总

附录二 进士馆条规

参考文献

索 引

后 记


展开全部

节选

一、进士馆的创设及其旨归 张之洞序《劝学篇》,谓“古来世运之明晦,人才之盛衰,其表在政,其里在学”。中国素有“学而优则仕,仕而优则学”之讲求,帝制后期以科目取士,士人实际上兼系“政”与“学”两者之兴衰。尤其是历经多年寒窗、一路过关斩将而*终金榜题名的“天子门生”,既是高级文官的主要来源,又是传统学术标杆所在,其殊荣与前景举世称羡。至于进士群体中又能优选入翰林院者,则更负清望,明清两代列宰辅、膺疆寄者,多出翰苑。问题在于,晚清中国值数千年未有之巨变,于政于学,都出现从未面对过的局面与元素。既然为政在人,育人由学,教育改革遂为晚清新政要项,因此而有革废科举、拟定学制、兴办学堂、派遣游学等举措渐次展开。对于科举改制,其初步底线可概括为:八股当废不当留,科举可改不可罢,经史宜补不宜弃。实际运作中,改制主线为力图将学校育才功能与科举抡才功能结合,在内部调整的框架下应变。1901 年改制措施发布,时论盛称此后“有学校以造就于先,有选举以拔擢于后,使人才咸出于学堂,而后为士者无无用之学,为官者无不习之事”。然而,制度运作的现实则不尽人意。由八股而策论、由经史而西学的科举改制,仍然难脱“新酒旧瓶”的困境。而新政展开,事务纷繁,需才孔亟,传统对科举取士“学非所用、用非所学”的批评,此时尤见其实。 尽管如此,晚清政府无论从笼络人心,还是稳定时局,抑或重拾权威的角度考量,都不能将进士这一拥有正途*高出身的精英群体弃之不用,但也不可依样照旧全收。因此,特于1904 年在京师大学堂附设进士馆,详定章程,延聘名师,且新科进士免费入馆、厚以廪饩,俾其以速成路径,掌握近代法律、政治、经济、外交知识,以佐新政。因此,进士馆课程的整体设计思路,是在《论语》所谓“果、达、艺”三项从政素质框架内,分别开设相应学科,希望将新科进士既往接受的经史辞章教育革新为西学法政教育。在具体操作上,则力图将传统翰林院的“学馆”与新建大学堂的“学馆”衔接,将传统的人才“分科”具体化为近代的课程“分科”,并将传统资政的“经邦济世”之学与近代西学中“法政经济”学科相糅合。同时,也希望通过切实管课,整顿嘉道以降翰林院庶常馆学业涣散、有名无实的弊病,令新科进士勉力学问,要在“讲求实用之学”,兼求速成和切用。 从选士史的角度而言,进士馆之设,乃废科兴学之际人才选拔和培养体制的改革和过渡举措,乃以学堂速成教育训练科举已成之才的具体尝试。进士馆的设立,标志着天子门生教育的重要转型—从研习经史辞章的翰林院庶常馆系统,过渡到接受法政经济教育的大学堂进士馆系统。从法制史角度而言,以“开官智”为目标的进士速成教育,也拉开了近代中国系统法政教育的帷幕。而后科举立停,进士馆亦因之停办。进士群体负笈东渡,又成中国选官史及留学史上空前盛举—中央政府竟将已获*高功名的文化精英、官员群体的继续教育委诸日本,冀望邻邦成为改革强国之津梁。因此,在制度意义上进士馆的存续时间虽短,但在中国近代政治史、考试史、留学史及法政史上又有其特殊位置。 从科举改制,到设立进士馆,再到派遣游学,以及癸卯、甲辰进士晚清的授职升转,种种制度变革与运作之中,均可得见官僚群体与官僚体制之间微妙的共存与互博。进士群体的出身为旧制所授,其自身亦属于庞大的官僚体制,故而维系旧有体制乃其共通的基本立场。然而,每当制度设计与个体利益抵触之时,官僚个体便会启动抵制推诿之法,以个体理性谋求自己处境*优及利益*大。无论是科举考试由经史八股改为政艺策论,还是令新科进士入进士馆修业,抑或集体遣派留学,都是朝廷对末代天子门生进行教育提升的实际举措。但晚清中央政府与官员群体之间,对“开官智”问题仍然不无分歧。清廷所关注者,主要在于政治的稳定、新政的展开、国祚的延续,因此不惜耗费人力物力,多方创造条件以开其官员群体之智。但官员群体摇曳于“学”与“仕”之间,多数所在意者不在自身知识水平及行政能力对整体政局的影响,其个体理性所关心的主要还是仕途前景问题,此亦人情之常。 当然,由于晚清局势复杂多变,加之决策所依赖信息的不全以及个体认识和判断的局限,这种“理性选择”未必能导向*优方案和效果。纵观进士馆创办全程,作为*高政治权威所在的清廷、承担制度规划的中枢官员、负责实际执行的馆中教员职员,以及作为改制对象和受教者的进士群体各方之间,虽然有相互依赖的共通利益,但是实际也各怀其志,反复博弈的结果就是开办进士馆的预期成效被削弱。对于末代进士群体而言,需要直面的问题也很现实和迫切:学问与仕途如何兼顾,新旧知识结构怎么衔接,朝廷/ 国家前途与个人命运能否调和。晚清中国在这些分歧中展开改革,使得许多看似设计较好的制度措诸实践时,遭遇不少困境。比如,科举改制中,*终采用的是“旧瓶装新酒”的套路;进士馆官立、官办、官读“三位一体”的现实,使其未能避免所谓“科举时代的劣根性”及“老爷式学生”的弊病;而留学教育的展开,也因求之太速以致良莠不齐,程度参差。 二、末代天子门生的际遇与浮沉 癸甲进士可谓同时代读书人之幸运者,赶上科举“末班车”而成为末代天子门生。然而,他们也赶上一个仕途壅滞的晚清时代,更是一个前所未遇的变革时代。朝考授职后,他们或入翰林院为庶吉士,或签分各部为学习主事,或分发各省为即用知县,其实大多并无实缺。其后或入进士馆修业,或在阁部学习历练,或在地方办学理政,或派遣出洋游学,辗转于各职位之间,辛苦候缺。癸甲进士在清末阶段的任职,呈现出“整体严峻”、“比较优势”与“内部分化”并存的事实;清末官制改革,加之两科进士多有新学经历,对其补缺晋升有利。不过,其中仍约有半数尚未轮得实缺,清朝已被推翻。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他们的仕途就此终结。从帝制到共和的政体转换中,连接该进士群体仕途的阶梯并未被完全阻断。尽管旧朝已没,政体已新,但他们毕竟拥有进士出身这一关键“象征资本”,加上前清政界的任职资历,以及新旧皆备的教育经历,让其中善于因应者成功过渡,华丽转身,从天子门生变为民国精英。进士群体在传统中国的“成功阶梯”上,已近登顶;进士馆教育和留学经历,又有助接上新的“成功阶梯”。部分进士成功连接前后阶梯,进入民国后不仅能保持原有地位,甚至在社会纵向流动中继续上升。当然,此途之外,亦有部分进士选择继续忠于清室,不仕民国,乃至为“复辟”南北奔走;或有进士投身新闻、法律、教育、金融、实业等,发挥其所长;又或乡居著述,教学育人,募化劝善。凡此种种,不一而足。乃至直到1949 年新政权建立,仍有部分健在进士继续出仕,或以其他方式发挥影响。 癸甲进士政治立场与政治认同之转向与分化,亦颇微妙而曲折。作为科举正途遴选的“天子门生”,他们理应食君之禄、忠君之事;作为帝国庞大官僚体制内的成员,他们整体也倾向维系既有体制的存续。当然,其间时势也在不断发生变化。进士馆派出留学人员兼有官僚和留学生双重身份,其外出留洋,不免接触革命思想,可能影响其政治取向。不过,他们此时也还是尽量维护现有秩序,因为他们本是旧有体制的受益者。今日研究似不宜为了符合后定之论,过早、过分拔高部分进士的“政治觉悟”;当然也不宜因此而苛责于人,谓该群体“革命性”不足、不肯与旧体制彻底决裂云云。以他们的经历和身份而言,此种艰难而缓慢的转型才是他们在那个时代中的真实境遇。实情如此,必至渐见立宪无望,革命蜂起,其政治立场才随之逐渐转变。其间,从天子门生、钦命职官到民选议员、国民代表等,癸甲进士的政治身份和认同开始发生微妙转变。少数进士开始将其“忠爱之诚”做出忠于一家一姓、一朝一人与忠于一国一群、职事大政的区分。传统意义上君即国、朝廷即国的观念,逐渐遭遇到来自内部的严峻挑战。新知阶层逐渐“判国家与君主为两途”,成为清廷不愿接受但不容忽视的事实。*终,部分影响甚大的“天子门生”也站到天子对面,转而倾向同情革命,乃至与革命党人合作,共同助成清朝灭亡。此种“种瓜得豆”的结局,确非改革之所乐见。当然,如果跨越新政十年及清廷成败的论域,则可发现晚清改革对近代中国转向与国家建构的重要意涵。民国肇建后,统合该群体的旧有体制已不复存在,他们的政治认同进一步分化。其中有总体支持民国而内部再分派系者;有企图复辟帝制而视民国为“敌国”者,乃至有投敌附伪而身败名裂者;其间,又有在国共两党及中间各派选择与斡旋、辗转进退者。其群体内部的复杂分化远甚前清时代。时代世局之迁移大势,诚有为个体及群体难以逆料和逆转者。 1949 年新政权的建立,再次给在世的癸甲进士带来新的升沉机缘。他们部分继续在新政府内任职,且不乏身居高位者;多数进入中央及地方文史馆系统,继续本行,发挥余热;亦有部分不复出,或僻居乡里,行迹难考;或客于他乡,流寓海外,度过晚年岁月。其出处与动向,总体延续其民国时期的政治立场,亦有重新选择者,均受到新政权建立前后的时势与政策影响。由于该群体特殊的进士乃至翰林、鼎甲身份,加之其中部分人物在1949年后的活动与名望,在当时的官方宣传中,他们也常被当作新政权优待旧式知识分子,以及旧知识分子政治选择、接受改造、发挥余热、拥护政策的深具象征意义的例证与型范。历经登科后数十年的风雨沧桑,癸甲进士在世者日渐凋零故去,*后的“天子门生”群体也逐渐走入历史。经过后世的历史记忆和书写选择,在国族、革命、现代化这类“宏大叙事”的话语中,他们的经历有些被重构和诠释,其形象再次渐趋清晰,但或样貌已非;有些则被有意或无意地尘封遗忘,以致其自金榜题名后,具体形迹已斑驳难考。行之未远的末代“精英”尚且如此,历史书写中“民众”的失真、失语与湮没,更可推见。 三、转型时代的转型群体 帝制的终结与民国的肇建,无疑是近代中国历史的重大转折。作为末代天子门生的癸甲进士,可谓“转型时代的转型群体”。他们既背负着旧时代的深刻烙印,又要面对新时代的各种挑战。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精英的代表,他们在近代中国社会转型和过渡阶段的变化和动态,亦为近代中国社会变迁的缩影,同时也对社会变迁产生深刻影响。科举的废除,导致联系国家与知识精英的大动脉被切断,“一方面使得吟哦四书五经、牢守功令、恪遵伦理纲常的旧精英顿时失去凭借,同时也逼使这些漂浮流动的人才面向许许多多可能的事物”。清末以降,由于传统四民社会逐渐解体,新的社会职业、分层出现,进士群体亦参与其中,其横向流动范围不断扩大。癸甲进士或因游学,或因教学,或因仕宦,或因营商,或因流亡,足迹远届港台、南洋、日本、欧美等地;在职业分化及地域流动方面,已迥异于独守入仕一途、主要依托故土的传统型士大夫。在社会角色方面,癸甲进士既部分延续传统精英统合与服务乡邦的职能,又在新的公共空间及公共事务中发挥影响。 在此时代巨变中,癸甲进士无论选择如何出处,都既需要努力应对难称完满的现实世界,同时又要尽力维系日渐失落的“意义世界”。从政治立场及政治行动来看,辛亥后他们中只有少部分坚持做清朝的“政治遗民”;但从文化认同和文化心理来看,他们中绝大部分都是传统文化的“文化遗民”。毕竟,他们历经数十年的研习和浸淫,精通传统经史之学既成为他们的晋身资本,也形塑了其文化心理和文化品位。在“中体”与“西用”二分的巨变时代,中学更是他们安住身心、寄托情感的重要支撑。在转型时代,他们不断尝试融通各种传统思想资源,赋予其新义,以便能在用世、养身与治心之间有所依归,并维系其已受挑战的“意义世界”不致彻底坍圮。在此过程中,传统同乡、同年、同僚、同志、同族等关系不断叠加重组,形成一张张复杂宏阔的人际关系网络,以塑造新的身份,维系群体认同,并伴随他们在时代巨变中升降浮沉。 传统中国的近代转向,需要面对的不仅是现实世界内物质层面与制度层面的建设问题,还有更加深层的“意义世界”重建问题。清季民初中国社会的剧烈激荡与变革,外层物质文化、中层制度文化与底层思想文化的变迁,其实并不同步。改试西学策论后,考官阅卷仍然坚持“圣贤矩矱”;留日进士剪辫易服,也还要仰赖旧有功名与政体;癸甲进士入民国后,主要还在维系传统的“意义世界”。凡此种种,都可看出社会各个层面文化的变迁并不均质,步调也难于一致。晚清新政主要致力的,更多还是针对中层制度层面进行改革。透过进士馆的个案也能看出,清廷其实对此不遗余力、用心良苦,但未收其效,已失其政。科举革废,帝制终结,使“制度化儒学”失其依托。但是,“‘制度化儒学’的寿终正寝,并不表示中国文化的消亡,甚至也不表示儒学的消亡”。传统儒家在制度层面的瓦解,并不意味着其在文化层面和社会层面的影响完全消失。制度的儒家已然终结,但文化的儒家尚在延续;经学化的儒家已经退场,而子学化的儒家尚有新境。透过考察进士馆的设立运作及癸甲进士的升降浮沉,亦可得见中国近代转向中制度建构的努力与曲折,以及文化传统的断裂与延续。 今天,北京孔庙和国子监—帝制后期儒家的*高“神圣空间”,已辟为面向公众开放的博物馆,游人如织。大成门外的廊檐下,静静伫立着198通元、明、清进士题名碑,讲述着这些传统文化精英曾经的毅进与恩荣。其中,即有光绪癸卯科及甲辰恩科进士题名碑。甲辰题名碑旁,特以铜牌镌字,曰“末科进士题名碑”,并以中英对照的文字略述始末,其中特别举称“新中国**、二届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沈钧儒—来自浙江秀水的二甲进士,清末民国时期的宪政志士,新时期的政法领袖。题名碑上有关沈钧儒的信息,或因后人特意琢磨,去除尘障,显得格外清晰。其前后左右的“同年”们,姓名与籍贯大多已斑驳难辨。除了少数人物之外,癸甲进士群体的经历与事迹大多已渐行湮没;而那些冰冷的碑石上所镌刻的名字,其实无不曾为鲜活之生命体。依据甲辰进士题名碑旁铜牌的标识,此碑应属自助导览机讲解范围。当不同语言、文化及知识背景的过客云集,各自细听导览机讲述“末科进士题名碑”的来龙去脉,时空悬隔,背景参差,游客各自体味想必亦大异其趣。前人笔记尝云:“甲辰为清代末科会试。自隋唐以来之科举制度,至此而历数告终。此榜多知名之士,以之结科举之局,颇不落莫。”诚然如是。癸卯、甲辰进士中颇多引领风会的人物,他们的双眼见过清朝的銮辇,辛亥的硝烟;见过民国的扰攘,敌寇的入侵;见过政权的更替,斯文的远离。他们在时代洪流中的所学所思、所做所言、所喜所忧、所惧所惑,伴随了一个王朝、一个国家、一个族群,走过跌宕起伏、一波数折的未竟转向。

作者简介

李林,1986年生,贵州黔西人,香港中文大学历史学博士,现为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教育史、明清政治及文化史。发表论文有《从经史八股到政艺策论——清末癸卯、甲辰科会试论析》(《中国文化研究所学报》第55期)、《“开化”与“殖民”两套诠释话语的论争与困境——兼与John E. Herman教授商榷》(《“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80期)、《晚清进士馆研究——天子门生的转型困境与契机》(台湾《清华学报》新44卷第1号)、《清代武生学额、人数及其地域分布》(《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科版》2015年第3期)、《清代武生的管理、训练与考课(《史学月刊》2015年第12期)、《清代武科乡试中额及武举人群体结构试探》(《史林》2016年第6期)、《“救日”与救国——1901年辛丑日食的政治史及文化史意蕴》(《清史论丛》第33辑)、“Education, Culture, and Politics: The Evolution of Chinese Education at 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1911-1941”(History of Education:Journal of the History of Education Society,Vol.46,4)。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