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方传承实录/何庆勇师承学堂系列/中医师承学堂

经方传承实录/何庆勇师承学堂系列/中医师承学堂

1星价 ¥45.6 (6.7折)
2星价¥45.6 定价¥6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13274067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44
  • 出版时间:2022-05-01
  • 条形码:9787513274067 ; 978-7-5132-7406-7

内容简介

本书为广安门医院博士生导师何庆勇的第三本书《经方传承实录》,本书的主要内容是:上篇为何庆勇及其硕士、博士、徒弟运用《伤寒论》《金匮要略》方剂治疗临床疑难病的医案实录,下篇为作者的学生介绍运用甘草干姜汤、茯苓杏仁甘草汤、黄土汤等经方的临床经验。

目录

上篇
何庆勇医案
经方两剂治愈反复胸口闷、烦躁、坐卧不安1年案
关键词:虚烦**方;重剂豆豉;坐卧不安**方
经方叠用治愈晨起口干、口苦伴气短、喜长出气4年案
关键词:少阳病欲解时;往来寒热的引申义
重剂起沉疴——治疗反复呃逆2周
关键词:重剂陈皮;重剂竹茹;呃逆**方
学生医案
养亲方——酸枣仁汤合甘麦大枣汤治愈失眠1年余案
关键词:酸枣仁汤;失眠多梦;容易疲劳;2剂好转
同药异治——4剂治愈胃脘发堵1月余案
关键词:枳术丸;枳术汤;食积;化疗后
是药亲尝——经方治愈脱发1年余案
关键词:亲试经方;脱发;多梦;脉虚
小方治慢病——经方治疗鼻鼽案
关键词:麻黄细辛附子汤;桂枝汤;恶风;鼻塞
“旁敲侧击”解烦忧——治疗后背瘙痒、顽固性便秘案
关键词:大柴胡汤;茵陈蒿汤;枳术丸;后背瘙痒;顽固性便秘
效如桴鼓——治疗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案
关键词:黄连黄芩麦冬桔梗甘草汤;银翘散;咽痛;发热
脉证合参治愈失眠伴头痛半月案
关键词:小柴胡汤方证;失眠;头痛
寒温并用治疗失眠多梦2年,月经量少伴经来腰酸胀2月案
关键词:上热下寒;寒热错杂;临证加减
心悸**方——治愈反复心慌4月案
关键词:炙甘草汤方证;煎服法
小方治难症——反复头晕恶心3年,加重伴右上肢疼痛3天案
关键词:苓桂术甘汤证;眩晕
虚劳失眠方——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治愈失眠3年余案
关键词: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入睡困难;噩梦连连;半剂好转
虚劳胃痛方——治愈半夜胃痛1月余案
关键词:半夜胃痛;1剂愈
胆热脾寒方——治愈额头爆痘案
关键词:胆热脾寒;柴胡桂枝干姜汤;额头爆痘
止吐痰涎方——半剂见效案
关键词:呕吐痰涎;《外台》茯苓饮;理中化痰丸;红斑狼疮活动期
小青龙汤治愈反复咳嗽,不闻香臭1月案
关键词:小青龙汤;不闻香臭;多糖缓释
经方叠用治愈反复失眠半年,委屈欲哭半年案
关键词:重剂酸枣仁;重剂浮小麦
经方治愈心悸反复发作2周案
关键词:重剂生地黄;加酒同煎;不治血压,血压自降
……

下篇

学生语录
展开全部

节选

  《经方传承实录》:  孙某,女,18岁。初诊日期:2019年11月6日。  主诉:呕吐痰涎1周余。  现病史:患者1周前因着凉后出现呕吐痰涎,头晕恶心,胸闷气短,纳差,不欲饮食,胃脘胀满,乏力。患者既往有红斑狼疮肾炎病史,其母猜测感冒可能诱发了红斑狼疮肾炎,欲前往协和医院住院,却被告知需要排队等待,患者每日呕吐痰涎,进食困难,每日仅可喝一小碗米汤,仍会恶心呕吐,患者日渐消瘦。其母遂前来询问笔者,是否可以帮忙缓解症状,以待病房有床位之时。  刻下症:每日呕出清水痰涎,颜色清亮,量大质稀,面色(白光)白无血色,饮食难化,头晕恶心,胸闷气短,纳差乏力,腹胀,便溏,舌淡,舌体胖大边有齿痕,苔白,水滑苔,脉濡。  方证辨证:  《外台秘要·卷第八·痰饮食不消及呕逆不下食方九首》曰:“茯苓饮,主心胸中有停痰宿水,自吐水出后,心胸间虚,气满,不能食,消痰气,令能食方。”笔者临床体会到茯苓饮的方证是:不欲饮食,胃脘胀满,胸闷痰多,苔腻。本案患者纳差,不欲饮食,胃脘胀满,符合茯苓饮方证,故辨证为茯苓饮证。  《景岳全书·卷五十八·理中化痰丸》曰:“脾胃虚寒,痰涎内停,呕吐少食,或大便不实,饮食难化,咳唾痰涎。此中气虚弱,不能统涎归源也。”笔者临床体会到理中化痰丸的方证是:恶心呕吐,食少纳差,饮食难化,咳嗽痰涎。本案患者呕吐痰涎,头晕恶心,纳差,不欲饮食,胃脘胀满,符合理中化痰丸方证,故辨证为理中化痰丸证。  诊断:呕吐,茯苓饮合理中化痰丸证。  治疗:方用茯苓饮合理中化痰丸。  法半夏6g(先煎半小时),炒白术12g,干姜6g,枳实12g,人参10g(先煎半小时),茯苓15g,炙甘草6g,陈皮12g,生姜6g。  5剂,水煎服,日1剂。  1剂后,患者自诉已无头晕之感,无恶心呕吐,胸闷气短好转,胃脘满闷感好转,食欲稍有恢复,且当日下午坐车一小时前往医院复查身体,途中也无任何明显不适,并且能进食馄饨或水饺等物,患者及其母亲大喜,感谢笔者。笔者嘱其现患者脾胃仍弱,应少食多餐,并再服3剂。虽症状得到明显控制,但患者肌酐及尿酸等仍处于危险值,笔者嘱患者仍要住院综合治疗狼疮肾炎,之后患者等待了几日后,终于排上床位,遂住院控制狼疮肾炎,住院2周后平安出院。  按语:《外台秘要·卷第八·痰饮食不消及呕逆不下食方九首》曰:“茯苓饮,主心胸中有停痰宿水,自吐水出后,心胸间虚,气满,不能食,消痰气,令能食方。茯苓三两,人参二两,白术三两,生姜四两,枳实二两(炙),橘皮一两半(切)。上六味,切,以水六升,煮取一升八合,去滓,分温三服,如人行八九里进之。忌酢物、桃李、雀肉等。”《景岳全书·卷五十八·理中化痰丸》云:“脾胃虚寒,痰涎内停,呕吐少食,或大便不实,饮食难化,咳唾痰涎。此中气虚弱,不能统涎归源也。人参二两,白术二两(炒),干姜二两(炮),茯苓二两(炙),甘草一两,半夏三两(制)。姜汤煮面糊丸,桐子大。每服四五十丸,白汤送下。”  患者主诉是呕吐痰涎,且痰涎量大质稀,呈清亮之色,加之胃脘部胀满不舒,伴有胸闷气短,笔者认为患者素体孱弱,加之感冒后脾胃功能失司,水液代谢失常,痰饮留滞心下胃脘间,化为痰涎从口鼻而出,观其舌脉及面色,一派虚寒之象,故此选用温中化痰之方,首先考虑的就是理中化痰丸,又想起《外台秘要》中描述茯苓饮“吐水后,不能食”这六个字。*让人担忧的就是,患者不能吃下任何东西,仅靠一小碗米汤度日,其母担忧怕等不到床位,患者可能就会发生危险,所以笔者选择了温中化痰的理中化痰丸,还加上了可以帮助患者能吃下东西的茯苓饮,既究其本,又治其标,双管齐下,果然疗效显著。  《绛雪园古方选注》中说:“《外台》茯苓饮,取四君子有调元赞化之功,加枳实陈皮下气消痰,专治脾经,功兼及胃。”王子接认为《外台》茯苓饮是从四君子汤变化而来的,在四君子汤的基础上加入枳实和陈皮,不仅可下气消痰、调理脾气,还可兼顾胃气。  而赵以德评价《外台》茯苓饮:“呕为痰饮动中,涌而出之。呕尽本当渴,渴则可征支饮之全去。今反不渴,是其饮尚留,去之未尽也。用半夏之辛温,生姜之辛散,散其欲出之饮,则所留之邪自尽矣。半夏、生姜皆味辛,可治膈上痰,心下坚,呕逆,目眩。然悸必心受水凌,故加茯苓以去水,伐肾邪安心神也。后方加入参、枳实、橘皮,此由上、中二焦气弱,水饮入胃,脾不能输归于肺,肺不能通调水道,以致停积为痰,为宿水,吐之则下气因而上逆,是为虚气满不能食。当补益中气,以人参、白术为君;茯苓逐宿水,枳实调诸气为臣;开脾胃,宣扬上焦,发散凝滞,则陈皮、生姜为使也。凡积饮既去,而虚气塞满其中,不能进食,此症*多。”他分析呕后应常见口渴,而茯苓饮证的患者表现是不渴,这是因为痰饮仍在心胸间,未出尽的缘故。半夏辛温,生姜辛散,二者相合共除痰饮。痰饮作祟,易心阳受损,火不制水,易水气凌心,故加入茯苓以利水安神。人参、枳实、橘皮,不仅补益中气,还可助脾之输布,肺之通调水道。全方逐宿水,调诸气,开脾胃,宣扬上焦,发散凝滞,使积饮散去,中气充足,脾胃恢复正常功能。  ……

作者简介

博士,副主任医师,副教授。师从我国著名中医、中西医结合专家、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中西医结合学科评议组召集人、中华中医药学会副会长王阶教授 。现工作于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心内科。  先后主持或参加***科研课题11项:作为课题负责人主持国家自然基金项目1项:《运脾化浊法干预血脂异常大鼠microRNA-33调控脂肪细胞因子信号通路的研究NO. 81202803),作为学术骨干参加国家自然基金项目3项,作为主要完成人之一参加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证候规范及其与疾病、方剂的基础研究――冠心病心绞痛病证结合的诊断标准与疗效评价体系研究》,参加国家“十五”科技攻关课题1项,参加国家“十一五”科技重大专项课题2项,作为学术骨干参加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重大新药创制”课题2项。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