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华艺术论丛.:第26辑:戏曲历史剧与乡村剧及其他

包邮中华艺术论丛.:第26辑:戏曲历史剧与乡村剧及其他

¥48.6 (7.1折) ?
1星价 ¥48.6
2星价¥48.6 定价¥6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67144606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64
  • 出版时间:2022-06-01
  • 条形码:9787567144606 ; 978-7-5671-4460-6

内容简介

  戏曲界近年来为找不到新的课题而痛苦,本期刊登的周茜的论文,能给我们一些启示。她近几年致力于清末民初的文化遗民与京剧发展关系的研究,成绩显著。有关文化遗民与京剧的关系,个案的研究较多,而对其进行整体考察的还不多见。事实上,没有这批文化遗民的支持,很可能出现不了以“四大名旦”为代表的20世纪上半叶京剧界的演艺盛况。因此,文化遗民与京剧的关系这一课题值得深入、持久地研究。  本刊的第25辑为“新中国戏曲史研究”专辑,共刊发了35篇论文,在学界与戏曲界引起了积极的反响。而“新中国戏曲史”这个大课题下,现有9个国家哲社艺术学重大项目课题组和1个国家哲社艺术学重点项目课题组正在研究,所以,《中华艺术论丛. 第26辑, 戏曲历史剧与乡村剧及其他》也开了一个专栏,以发表这些课题组阶段性成果的代表作。  总的来看,这一辑的论文,有新视角、新材料、新观点,值得阅读。

目录

戏曲历史剧研究
专栏主持人语
影响的焦虑:新历史主义思潮与新时期以来的历史剧创作
历史剧《芝龛记》融通观念的文化解读——兼论历史剧的评价问题
论《桃花扇》对历史剧创作的创新
范钧宏的历史剧创作及其艺术特色
主体间性视域下的戏曲历史剧叙事之时间逻辑

农村题材戏曲现代戏研究
专栏主持人语
农村题材精品豫剧的成功经验
本体与新变:近年江苏红色农村题材戏曲考察
论顾锡东的农村题材现代戏创作
戏曲电影《李贞还乡》中的女革命者形象浅析
精品战略机制下的浙江农村题材戏曲创作及走向

新中国戏曲史研究
专栏主持人语
“戏·歌·话”三重角力下福建戏曲音乐创作的转型(1977-2000)
戏曲行业民俗的变迁与发展——安徽民营剧团戏曲演出调查报告
论20世纪80年代以来秋瑾题材的戏曲创作
现代京剧《海港》音乐的创新
论冯纪汉对豫剧发展的贡献
戏曲史上不可磨灭的重要一笔——北京曲剧《茶馆》对艺术经典的再演绎
步入天门——贵州铜仁苗哨溪村“开天门”仪式调查

传统新论
专栏主持人语
谁为主导——从陈墨香、荀慧生恩怨看编演关系
从体例结构上的差异看南曲九宫谱的流变
文学、宗教与政治:《桃花扇》仪式叙事中的神道设教与儒道互补
晚清传奇《白头新》本事考述及艺术价值判断
王罐《双蝶梦》《秋虎丘》传奇所表现的观念
陕西易俗社人才培养目标及实现路径
民国年间《申报》戏曲广告与班社演出宣传
从民国时期传统书场的繁荣看当代曲艺的活态传承
现实与幻想:傀儡戏剧的“第二世界”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朱恒夫 · 主编 朱恒夫,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戏曲学会常务理事、上海戏曲学会副会长。出版过16部戏曲理论著作,在海内外学术界有着广泛的影响,和上海大学出版社有着深度合作的关系。 聂圣哲 · 主编 聂圣哲,现任长江平民教育基金会主席,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副会长,四川大学苏州研究院执行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哈尔滨工业大学、同济大学、上海戏剧学院等校兼职教授。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