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虫洞书简7:给青少年的52堂人生规划课

虫洞书简7:给青少年的52堂人生规划课

¥22.0 (4.4折) ?
1星价 ¥24.4
2星价¥24.4 定价¥49.8
全场折上9折期间 满39元包邮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16832929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208
  • 出版时间:2022-06-01
  • 条形码:9787516832929 ; 978-7-5168-3292-9

本书特色

1.名师力作 著名作家王溢嘉专为青少年而写,他从无数伟人身上撷取智慧的灵光,感悟生命的灿烂与奇迹,汇集成52篇情真意切的文章,为青少年指引一条通往心灵的路。 2.写作参考 48个名人故事,52篇生命感悟,每一篇文章都是指导青少年创作高分作文的优质范本,为青少年呈现高分作文的典型事例、深刻立意、精妙构思,帮助青少年全方位、高效率地提升写作水平! 3.广泛推荐 抖音百万粉丝主播语文山水、元梦妈妈、叛逆妈妈胡水、嘉森学长、老爸育女心经、可老师、宝宝老师、微笑爸爸张凯、梁大官人等各大主播力荐,人均推荐销量过万册! 4.影响深远 这52篇文章也是指引青少年审视自我,规划人生的地图。问世近二十年,成就无数传奇人生的奇迹之书,帮助无数青少年找到努力的意义,拼搏的勇气,前进的方向!

内容简介

谁的青春不迷茫? 当所有人告诉你要努力的时候,你是否知道努力的意义?是否能鼓起拼搏的勇气?只因你从未真正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所以才找不到前进的方向。 王溢嘉从无数伟人身上撷取智慧的灵光,感悟生命的灿烂与奇迹,汇集成52篇情真意切的文章,为青少年指引一条通往心灵的路。这52篇文章既是指引青少年审视自我,规划人生的地图,激励青少年大胆选择,不断拼搏,创造无悔的人生!同时,这些文章也是指导青少年创作高分作文的优质范本,为青少年呈现高分作文**的典型事例、深刻立意、精妙构思,帮助青少年全方位、高效率地提升写作水平!

目录

辑一 │ 这里本来很安静

我为什么在这里

这里本来很安静

你,创造了世界

与自己的甜蜜生活

对时间慈悲

为心灵点一盏灯

真想摆脱它

心中一片海

不欢喜也自在

*后的给予

黑白两无常

和苏格拉底逛商场

放手吧!猴子

辑二 │ 不要虚掷我的美

活在当下之冰块禅

聆听一个女人

星光的教诲

夜车上说故事的人

不要虚掷我的美

在心灵的花园里

牺牲之花

关于上帝的一些消息

祖母的白衫

停止的地方

潮骚之晨

我已经很快乐

漫步在黄昏的烟尘中

辑三 │ 重返梦中之路

抽屉里的小孩

前世恋人

漂流在心河里的梦

炼咖啡术

重返梦中之路

你的真实,我的真实

人生的负片

一根蜡烛的坚持

青春的秘密

流浪者之歌

都是灵魂的孩子

在凡 · 高的麦田中

让你更像你自己

辑四 │ 那在某处等待你的

我们的车站

第四个房间

开启未知密室之钥

那在某处等待你的

午间的冥思

日落十三行

沙丘上的足迹

凌乱的书房

魂来魂又去

走进隐藏的神殿

混沌中的蝴蝶

只是一个旅人

打开那一扇门



展开全部

节选

我为什么在这里 总觉得自己似乎应该在更高雅、更怡人的别的什么地方,做着更有趣、更有意义的别的什么事情…… 很久以前,当我还在台大医院当实习医生时,精神科有一位让我印象非常深刻的中年男性病人。 大部分时候,他只是静静地躺在病床上,或落寞地坐在角落里,根本看不出他是一个被诊断为“妄想型精神分裂症”的病人。但就在我觉得他似乎没有什么异常时,他却出其不意地,仿佛从什么噩梦中醒来一般,惊惶地问:“我为什么在这里?” 然后,他好像变成另一个人似的,睁大眼睛,神色激昂地说,他应该是在黄山或者蒙特卡洛之类的地方。于是,他逢人便问:“这是什么地方?我为什么会在这里?” 他惊惶的脸上写着“迷惑”两个大字。 当时我只是个小小的实习医生,帮不上他什么忙,但觉得他这样的疯癫行径有着别样的魅力,里面好像隐藏了什么深意。 后来,在人生有了更多阅历之后,我才慢慢发现,“我为什么在这里”这个问题其实也是很多人心中的疑问。 正常人为什么也会产生这样的疑问呢?因为我们总觉得自己似乎应该在更高雅、更怡人的别的什么地方,做着更有趣、更有意义的别的什么事情。特别是在听到有人去非洲旅行三个月、有人在北京买了新房、有人到上海投资设厂,而自己居然还在埋头苦写《业绩衰退检讨报告》,每月为交房贷而节衣缩食时,这样的疑问和悲叹就会显得特别真切与磨人。 有人说:“精神病人是人类心灵的雷达站。”他们的心性其实比正常人来得敏感,能够探知、放大多数人类所面临的困境,并口无遮拦地大声说出,或以夸张的行为赤裸裸地呈现大家私密的想法、疑虑与觊觎。前面那位精神病人惊惶地问:“我为什么在这里?”显然就具有这种效果。 今夜,晚餐后我与H的长谈,忽然间又想起那位病人,还有我自己。 H是我大学时代的好友,与我同属喜欢舞文弄墨的文艺青年。我们经常在一起打桥牌、谈卡夫卡、喝闷酒。后来他忽然失联了,几年后才又跟我联络上。 在到以前经常去的七七餐厅吃饭喝酒时,他才跟我说他当年因为有好几科要补考,觉得没意思,干脆就退学当兵去了。退伍后他也懒得再念大学,就到一家贸易公司上班了。学到一些诀窍后,他才觉悟自己不是读书的料,可能更适合做生意,便自己开了一家小公司。但刚开始压力很大,也许因为心里不安吧,他又回头来找大学时代跟他相谈甚欢的我来倾诉衷肠。 老友重逢,我当然是格外高兴,但老实说,我当时心中有点怀疑:他这样做真的会比把大学念完来得好吗? 在那次见面后,我们又有二十年之久失去了联系,大家都已年过半百时,他又意外现身。 想不到他当年的那家小公司如今已成了跨国企业,在美国、加拿大的十个城市都有分公司。他经常在全球各地飞来飞去。听他意气风发地畅谈那次离别后的种种,这让依然在卖文为生的我觉得很是惊讶,但也为他感到高兴。 我想他这次又主动来找我,并非要向我炫耀,而是认为我们曾经是同样的意识体,而渴望我能理解与分享他人生至此的一些感触。 我也对他谈了一些我写作和出版的书,他凝神谛听,露出怀念多年前一位恋人般的神色。我说我想送他两三本书,他连忙说他会自己到书店里去买,改天搭乘飞机回北京时可以好好拜读,看看我现在在想些什么。我很高兴他能这样说,也觉得这不是什么客套话。虽然我们现在已走在完全不同的道路上,但我们依然能像大学时代般相知相惜。 如果我因为看到老友的飞黄腾达而感到失落,怀疑自己的人生是不是有什么地方出了差错,乃至惊惶自问:“我为什么在这里?”那我可能就会像那位精神病人一样,陷入自我迷惑的深渊。我不是没有过类似的迷惑,只是后来想通了。我为H感到高兴,也为自己感到高兴。 隐居瓦尔登湖畔的梭罗,和他的文学好友爱默生曾有过一段轶事。 据说,有一次梭罗因拒缴违背他信念的税款而被关进牢里。爱默生特地赶往探望,他对在铁栏内的梭罗说:“戴维(梭罗的名字)啊!你为什么在这里?”梭罗则看着铁栏外的爱默生,出言反问:“拉尔夫(爱默生的名字)啊!你为什么不在这里?” 梭罗与爱默生虽然相知相惜,但在个性和信念上有着不小的差异,两人过着越来越不同的生活,偶尔还会彼此嘲弄。爱默生温文尔雅、谨言慎行,而梭罗离经叛道、我行我素。你有你的方向,我有我的方向,谁也不羡慕谁。每个人都能为他“为什么在这里”或“为什么不在这里”找到一个令自己安心、信服、自傲的理由。 我为什么在这里?我为什么不在H那里,或H为什么不在我这里?除了个人的才情、际遇外,主要还是来自个人的选择。“我为什么在这里?”因为我自己选择来到这里,我的信仰、我的价值观、我的癖好让我选择来到这里。如果我还相信我自己,看重我的信仰、价值观、才情和癖好,就应该对“我在这里”感到满意。 那些经常问“我为什么在这里”的人,其实他们只是身体在“这里”而已,心思早已飞到他们所羡慕的、别人所在的地方去了,怎么还能说“我在这里”呢?他们真正应该问的是:“我为什么不在这里?这里有什么不好?为什么我要从别人的身上看到幸福?” 夜渐深,我倒了一杯酒,到阳台上纳凉。明月当空,清风徐来。在今夜离去时,H说他要赶回旅馆,等一个美国来的电话,两天后又要飞往北京,真是个大忙人。 想起年轻时代经常和他在这样的夜晚到七七餐厅喝酒的乐事,不胜怀念,我不禁轻轻举起酒杯,在心里说:“H啊,你为什么不在这里?”

作者简介

王溢嘉 著名心理科普作家,台大医学系毕业,先后在《联合报》《南方都市报》等十余家报章杂志撰写专栏,历任《健康世界》月刊总编辑、《心灵》杂志社及野鹅出版社社长等职。著作有《虫洞书简》系列(全8册)、《梦的答案之书》《人性心理学》《生命滋味:实习医师手记》《心灵捕手:弗洛伊德的爱欲推理》等畅销书近50种。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