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关闭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122409737
  • 装帧:平装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42
  • 出版时间:2022-07-01
  • 条形码:9787122409737 ; 978-7-122-40973-7

本书特色

中医药学是由中华民族原创,富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与诊疗手段的医学。千百年来,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学习中医药学,不仅仅是民族中医文化传承的内在要求,更是提高个人医疗卫生保健水平的重要途径。中医基础理论是整个中医药学术体系的奠基石,是整个中医药学理论与临床实践经验知识体系的灵魂。它所包含的概念、原理、理论、思维方法与内在逻辑贯穿于中医药学术体系的各个学科。学习了它,你就具备了学习任何一门中医药学科理论及技能的知识基础,并且掌握了判断一些理论与技术是否是“真中医”?是否适合自己及家人的“金标准”。也许有人会说,我学中医药知识,直接从《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等经典学起就可以了,这样的认识没有错误。但经典中的核心内容都是散在的、不系统的,表述往往也是晦涩的,一般人很难在有限的篇章学习中,迅速掌握其思想精髓。而中医基础理论将经典所蕴含的世界观、方法论、思维方法、诊疗逻辑等进行了提炼、整理、总结,并做了系统地、完整地现代语言描述,更有利于我们迅速掌握中医药学的概念、原理、理论与思维方式,让我们得到了一把学习经典的“金钥匙”,先基础理论再经典的学习顺序,更能提高学习效率。

内容简介

《一学就会的中医学基础》共分为九章。其中:**章“绪论”和第二章“中医学的哲学基础”介绍了中医药的经典著作,中医学的基本特点与思维方法,中医学的哲学基础——气一元论、阴阳学说、五行学说;第三章“气血精津液”阐述了气、血、精、津液的概念及其生理功能;第四章“脏腑经络”阐述了心、肝、脾、肺、肾的生理功能及其与体液志窍六腑的关系,以及奇恒之腑与经络学说;第五章“病因”、第六章“发病与病机”讲述了六淫、疫疠、七情等致病因素,发病原理及邪正盛衰、阴阳失调、气血津液失常等基本病机;第七章“诊法”、第八章“辨证”,论述了四诊所得到的症状、体征的诊断意义,以及八纲辨证、气血津液辨证、脏腑辨证等辨证方法;第九章为“预防与治则”。全书以现代语言系统、完整地介绍了中医药学的概念、原理、理论与思维方式,配图多样化,以期满足“零基础”自学者的需求。 《一学就会的中医学基础》适用于中医学基础的初学者,可作为中医药类相关专业的教材,也可供中医药学相关专业人士参考使用。

目录

**章绪论 001

一、奠基之作 001

二、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 003

三、中医学的主要思维方法 005



第二章中医学的哲学基础 008

**节气一元论 008

第二节阴阳学说 009

一、阴阳的基本概念 009

二、阴阳的特性 010

三、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011

四、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013

第三节五行学说 016

一、五行的特性 016

二、五行的生克乘侮 018

三、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020



第三章气血精津液 025

**节气 025

一、气的含义 025

二、气的运行 026

三、气的生理功能 027

四、气的分类 028

第二节血 032

一、血的生成 032

二、血的运行 032

三、血的生理功能 032

第三节精 033

一、精的含义 033

二、精的生成 033

三、精的生理功能 034

第四节津液 035

一、津液的含义 035

二、津液的生成、输布与排泄 035

三、津液的生理功能 036

第五节气血精津液间的关系 037

一、气与血的关系 037

二、气与津液的关系 038

三、血与津液的关系 038

四、精与气、血、津液的关系 039



第四章脏腑经络 040

**节藏象学说 040

一、概述 040

二、五脏 044

三、六腑 060

四、奇恒之腑 067

五、脏腑之间的关系 069

第二节经络学说 077

一、概述 077

二、十二经脉 079

三、奇经八脉 083

四、经别、经筋、皮部、别络 087

五、经络的生理功能和临床应用 089



第五章病因 093

**节外感病因 095

一、六淫 095

二、疫疠 104

第二节内伤病因 105

一、七情 105

二、饮食失宜 107

三、劳逸失度 110

第三节病理产物性病因 112

一、痰饮 112

二、瘀血 115

第四节其他病因 117



第六章发病与病机 118

**节发病 118

一、正气 118

二、邪气 119

三、环境与发病 119

第二节病机 120

一、邪正盛衰 121

二、阴阳失调 124

三、气血津液失常 133



第七章诊法 139

**节望诊 140

一、望神 140

二、望面色 143

三、望形态 145

四、望头颈肢体皮肤 146

五、望排出物 147

六、望舌 148

第二节闻诊 155

一、听声音 155

二、闻气味 159

第三节问诊 159

一、问寒热 159

二、问汗 163

三、问疼痛 166

四、问饮食 169

五、问睡眠 171

六、问二便 172

七、问经带 177

第四节切诊 179

一、脉诊 179

二、按诊 188



第八章辨证 191

**节八纲辨证 193

一、表里辨证 193

二、寒热辨证 196

三、虚实辨证 199

四、阴阳辨证 201

第二节气血津液辨证 204

一、气病辨证 204

二、血病辨证 208

三、气血同病辨证 211

四、津液病辨证 212

第三节脏腑辨证 214

一、心与小肠病辨证 215

二、肺与大肠病辨证 219

三、脾与胃病辨证 222

四、肝与胆病辨证 225

五、肾与膀胱病辨证 229

六、脏腑兼病辨证 231

第四节其他辨证 233

一、六经辨证 233

二、卫气营血辨证 235



第九章预防与治则 238

**节预防 238

一、未病先防 238

二、既病防变 239

第二节治则 240

一、治病求本 240

二、扶正祛邪 240

三、三因制宜 241



主要参考书籍 242
展开全部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