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030725462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B5
  • 页数:272
  • 出版时间:2022-08-01
  • 条形码:9787030725462 ; 978-7-03-072546-2

本书特色

★ 临床科研设计的核心要素 ★ 临床科研设计的原则 ★ 临床科研的统计分析 ★ 临床科研中的数据管理 ★ 讲解系统,案例丰富

内容简介

本书共分为11章,从临床研究的一般理论扩展到各类研究设计的概述、基本原理、分类、设计与实施、统计分析、报告规范等方面。内容主要包括临床研究的一般理论(绪论、临床科研设计的核心要素)、临床研究的各类设计方法(随机对照试验、非随机对照试验、队列研究、病例对照研究、描述性研究、真实世界研究),根据疾病发生发展过程出现的临床研究设计方法,如病因与危险因素研究、诊断性研究、预防研究设计、治疗性研究设计、预后研究设计,其他相关的临床科研设计内容,如量表的研制方法、系统综述与Meta分析、临床研究中的数据管理、临床研究的伦理学考虑等。本书能够为广大临床医师和相关科研工作者提供有益借鉴。

目录

目录
第1章 绪论 1
**节 临床研究概述 1
一、临床研究的概念与特点 1
二、临床研究的基本程序 2
第二节 临床研究设计的核心要素 5
一、临床专业设计的三大基本要素 5
二、科学性设计的五大原则 11
三、伦理学设计 12
第三节 临床研究的设计方案 17
一、试验性研究设计 17
二、观察性研究设计 18
第四节 临床研究的注册 19
一、临床研究注册概述 19
二、临床试验注册的意义 19
三、临床研究注册的内容和要求 20
四、临床研究注册的注册库和机构 21
第五节 临床研究的偏倚及控制 22
一、选择偏倚 23
二、信息偏倚 25
三、混杂偏倚 26
四、偏倚的控制 27
第2章 临床研究的科学性设计 30
**节 对照原则 30
一、对照原则的概念及实现方式 30
二、常见的对照方法 31
三、中医(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的对照设计 32
第二节 均衡原则 33
一、基线与基线可比性 33
二、均衡原则的实现方法 34
三、基线资料的重要性 35
第三节 随机原则 36
一、随机分组的基本原则 36
二、常见的随机分组方法 36
三、随机分组的编程方法 38
四、中医临床研究的随机分组策略 39
第四节 重复原则 40
一、研究对象的代表性 40
二、研究对象对处理因素反应敏感且稳定 40
三、足够的样本量 41
第五节 盲法原则 48
一、盲法设计的主要类型 48
二、中医临床研究的盲法考虑 48
三、双盲临床研究的实施 49
第3章 临床研究的统计分析 60
**节 临床资料的统计学描述 60
一、变量的分类 60
二、资料的分类 61
三、计量资料集中趋势的描述 61
四、计量资料离散趋势的描述 62
五、计数资料的描述 64
六、生存资料的描述 65
七、统计表 66
八、统计图 68
第二节 临床资料的组间比较 71
一、统计方法概述 71
二、t检验 72
三、方差分析 73
四、秩和检验 74
五、卡方检验 75
六、生存分析 76
第三节 统计学关联分析 76
一、统计学关联分析选择原则 77
二、直线相关分析 77
三、等级相关分析 77
四、线性回归分析 78
五、Logistic回归分析 78
六、Cox回归 78
第四节 统计分析计划 79
一、统计分析计划的制订程序 79
二、统计分析计划的内容 79
三、统计分析报告 82
第五节 常用的统计分析软件 83
一、SAS软件简介 83
二、SPSS软件简介 84
三、R软件简介 85
四、Stata软件简介 85
第4章 临床研究中的数据管理 87
**节 数据管理概述 87
一、数据管理的定义 87
二、数据管理的国内外现状 88
第二节 原始数据收集工具设计 89
一、病例报告表的设计 89
二、调查问卷的设计 90
第三节 数据管理的基本要求 92
一、数据管理的人员要求 92
二、数据管理的主要内容 93
三、临床研究数据档案 98
第四节 数据管理软件系统 100
一、数据管理系统的选择原则 100
二、电子数据管理系统 100
三、电子数据管理中的标准应用 104
四、EpiData软件 112
第5章 试验性研究设计 113
**节 随机对照试验 113
一、随机对照试验的定义 113
二、随机对照试验基本原理 113
三、随机对照试验的三要素设计 114
四、随机对照试验的样本量估算 116
五、随机对照试验的统计分析 117
六、特殊类型的随机对照试验 120
第二节 非随机对照试验 122
一、历史性对照试验 123
二、前后对照试验 123
三、偏好试验和随机知情同意设计 124
四、单组试验目标值法 124
第三节 试验性研究报告规范 126
一、随机平行对照试验报告规范的通用格式 126
二、整群随机对照试验的报告规范的通用格式 127
三、非劣效性和等效性试验报告规范的通用格式 129
四、非随机对照试验报告规范的通用格式 131
五、随机对照试验Meta分析报告规范的通用格式 133
六、临床试验方案的标准条目 134
第6章 观察性研究设计 142
**节 观察性研究共性方法 142
一、医学调查研究的基本程序 142
二、量表的信度、效度检验 145
第二节 队列研究 149
一、队列研究的基本原理 149
二、队列研究的优点与缺点 150
三、队列研究的分类 150
四、队列研究的设计与实施 150
五、队列研究的统计分析 152
第三节 病例对照研究 153
一、病例对照研究的基本原理 153
二、病例对照的优点和缺点 153
三、病例对照研究的分类 154
四、病例对照研究的设计与实施 155
五、病例对照研究的统计分析 157
第四节 描述性研究 158
一、横断面研究158
二、纵向研究 158
三、个案调查 159
四、生态学研究 160
第五节 观察性研究的报告规范 160
一、队列研究的报告规范 161
二、病例对照研究的报告规范 162
三、横断面研究的报告规范 164
四、观察性研究Meta分析的报告规范 165
第7章 疾病诊断研究设计 170
**节 诊断研究概述 170
一、诊断研究的基本概念 170
二、诊断研究的设计要点 172
三、诊断性研究的常用设计方案 173
四、诊断研究常见的偏倚 174
五、诊断性研究设计注意事项 174
第二节 诊断一致性评价 175
一、诊断试验真实性评价指标 175
二、诊断试验可靠性评价指标 177
三、诊断试验的预测指标 178
四、联合诊断试验 178
五、Kappa一致性检验 179
六、连续型资料的一致性检验 180
第三节 ROC曲线分析 181
一、ROC曲线分析的原理 181
二、诊断临界点 182
三、ROC曲线分析的主要内容 182
第8章 病因与预后研究设计 185
**节 病因研究概述 185
一、病因研究的基本概念 185
二、病因的致病效应 186
第二节 病因研究的基本步骤 186
一、观察现象、提出病因假设 186
二、验证病因假设 187
三、推断暴露与疾病之间的因果关系 188
第三节 预后研究概述 190
一、预后研究的基本概念 190
二、预后因素与危险因素的区别 190
第四节 预后研究的设计与分析 191
一、纵向研究 191
二、队列研究 192
三、病例对照研究 192
四、随机对照试验 192
五、预后研究的统计分析 192
六、疾病预后预测模型 194
第9章 疾病防治研究设计 198
**节 疾病防治研究的设计方案 198
一、设计方案的选择 198
二、设计方案选择的考虑要点 200
第二节 防治措施临床有效性的评价 200
一、有效性研究常用的设计方案 200
二、有效性研究效应指标的选择 203
三、有效性研究的评价 204
第三节 临床防治方法的安全性评价 205
一、概述 205
二、安全性评价的内容 205
三、临床安全性评价的方法 206
第四节 临床防治方法的卫生经济学评价 207
一、卫生经济学评价概述 207
二、卫生经济学评价的基本概念 208
三、卫生经济学评价的基本步骤 210
四、临床研究中卫生经济学评价的研究思路与方法 211
五、成本效果分析方法 212
六、成本效用分析方法 213
七、卫生经济学评价方法的联系与区别 215
第10章 真实世界研究 220
**节 真实世界研究概述 220
一、真实世界研究的定义 220
二、真实世界研究的特点 221
三、研究方案的设计和实施 221
四、统计分析方法 222
五、真实世界研究的优缺点 223
第二节 数据挖掘分析 224
一、数据挖掘的定义 224
二、数据挖掘基本步骤 224
三、数据挖掘的常用方法 225
四、常用的数据挖掘分析软件 227
第三节 临床注册登记研究 227
一、临床注册研究兴起的背景 228
二、临床注册研究的特点 228
三、临床注册研究的设计要点 228
四、临床注册登记研究的数据分析 229
第四节 真实世界研究的循证医学证据等级 230
一、医学研究证据的不足现状 230
二、基于诊疗大数据研究的一般特征 231
三、基于诊疗大数据的研究循证医学证据等级辨析 232
四、真实世界研究循证医学证据等级提升策略思考 233
第11章 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 236
**节 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的概念 236
一、系统评价的概念 236
二、Meta分析的概念 237
三、Meta分析的常见类型 238
第二节 系统评价的一般步骤 239
一、建立一个规范化的问题 239
二、制定纳入研究的标准 239
三、检索研究 240
四、筛选研究和研究质量的严格评阅 240
五、收集数据 241
六、分析数据并在可能的情况下进行Meta分析 241
七、解决报告的偏倚 243
八、陈述结果并制作结果摘要表格 245
九、解释结果,得出结论 245
第三节 文献检索 249
一、检索途径 249
二、利用PICO_S制定检索策略 250
三、保存题录和筛选文献 251
四、记录和报告检索过程和结果 252
第四节 RevMan软件使用方法 253
一、进入RevMan 254
二、导入文献 254
三、进行Meta分析 254
参考文献 258
展开全部

节选

第1章绪论 临床科研设计是对临床研究项目进行科学的设计,使之实施后能获得可靠的结论,回答来自临床的科学问题或应用问题。通俗来讲,设计一个临床研究,就是以临床数据为主线讲述一个破绽尽可能小的“故事”以此来证明被提出的研究假设。讲述“故事”的过程是临床研究的基本程序,这个“故事”的主角是临床研究的专业三要素,要做到“破绽小”则需要在研究过程中体现科学性原则、尽量减少研究的偏倚,以临床数据为主线则要求数据来源真实可靠、数据分析方法正确,临床研究以人为研究对象则要求将医学伦理学的考虑放在特别重要的位置。 **节临床研究概述 一、临床硏究的概念与特点 临床研究是以人(尤其是病人)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阐明疾病的病因、诊断、预防、治疗、自然病程及其预后等方面的重要问题,从而认识疾病的本质,并进行有效的防治,达到保障人类健康和促进医学科学进步的目的。临床研究具有如下特点: 1.作为研究对象的人具有社会性,个体差异大,研究条件不易控制,造成偏倚的情况较多。研究对象的个体化差异表现在一般人口学特征、基础疾病、目标疾病严重程度、依从性、社会支持等众多方面,对研究的实施和效应的分析带来复杂性。 2.涉及人的研究,还会涉及医德与伦理学问题。面向人的研究,应首先考虑对人*大程度的保护。比如在方案设计时,明知有害的因素不能人为施加于研究对象,研究项目的开展要得到病人的知情同意,同时为潜在的风险做好医疗应对。临床研究开始前应获得伦理委员会的批准同意。 3.临床研究的内容广泛,涉及的学科众多,所以需要多学科知识的参与。临床科学问题和应用问题的回答,创新成果的取得,越来越多的需要多学科知识的综合应用。与基础研究相比,研究设计更多样,资料收集更全面,统计分析方法更复杂,涉及的学科知识更丰富,质量管理的要求也更高。比如对于多中心临床研究,信息技术已经广泛应用到临床研究的全过程管理中。 二、临床硏究的基本程序 临床研究的基本程序包括选题、设计、试验(或观察)、资料整理分析、临床总结五个基本步骤。临床研究的五个基本程序,环环相扣,缺一不可。选题即提出临床科研假说,确定需要研究的内容和研究目的,后面四个步骤则是证明科研假说的过程。其中设计和数据整理分析两个步骤前后呼应,有什么样的设计,就会对应什么样的数据分析;我们需要做什么样的数据分析,则必须要提前做好相应的设计,才能产生相应的可分析的数据。 1.选题是临床研究的起点,也是关系到临床研究成败和成果大小的关键性问题。临床研究选题的基本过程包括,首先提出临床问题、形成科研假说,然后围绕临床问题进行文献检索和评价,通过对选题创新性、科学性、实用性和可行性原则的综合权衡,*终确立临床研究的选题。临床研究选题的基本原则包括: (1)创新性原则:临床研究选题的创新性原则是指被提出的研究选题前人没有研究过或者仅仅是部分被研究过;同主题的研究过去有学者研究过,但所釆用的研究方法与现在不同,现在釆用了不同的研究方案,如原来是队列研究的,现在用随机对照试验,原来是用动物实验回答机制问题,现在用临床研究来回答应用问题;本次研究增加了新的研究指标,或者釆用了更为高级的统计学方法,获得新的发现等。临床研究的选题是否有具有创新性可通过文献检索来获悉。 (2)科学性原则:临床研究选题的科学性原则是指被提出的研究选题必须符合科学发展规律,科研假设具有科学的理论基础或实践依据,针对科研选题有合适的研究方法进行科学的研究设计,研究结果的解释具有科学逻辑性。科学性原则是先进性和创新性的前提,在临床研究选题过程中体现科学性原则就是尊重医学发展的客观规律,尊重病人的生命健康,提高临床研究的效率,减少失败的机会。研究选题有一定的前期工作基础则有助于对研究选题科学性的判断。 (3)实用性原则:临床科研选题的实用性原则是指该选题是本学科、本专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符合研究者本人或本学科今后的主流研究方向,研究的开展能解决或回答本专业实际的医学问题,创新的方法今后有推广应用的前景。研究选题应尽量围绕发病率高、致残率高及影响病人寿命和生存质量明显的疾病进行,这样才更有利于攻克疑难病症,更好地为人类健康服务,满足社会的需要。选择切实影响临床工作中病因、诊断、治疗和康复的医疗问题,具有明确的研究价值,研究结果能够直接指导临床实践,提高临床诊治效果。临床选题的实用性原则本质上是要求临床研究选题应以临床问题为导向,而不是为了研究而研究。 (4)可行性原则:临床研究选题的可行性原则是指研究者有能力和有条件开展研究,有足够支撑研究开展的研究资源(如病人数量、实验条件等),设置的研究周期既能符合医学专业的一般规律,同时又在研究者可控的范围之内。研究者具备研究方案实施所需的时间、人力、物力、财力及其他相关信息和技术支持等的条件。在制订研究方案时,应根据研究目标合理规范设计研究方案,并对研究方案进行可行性分析和论证,以确保临床研究能顺利开展,按照计划完成研究任务。 2.设计即围绕所选定的临床问题设计可以回答该临床问题的研究方案。设计的内容包括科研目标和科研假设的设计,纳入合适的研究对象,选择合适的研究因素,选择合理的效应指标,以及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试验性研究或者观察性研究。设计阶段的关键点在于如何用科学的方法来回答科研假说,同时又能确保研究的开展具有可操作性。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临床专业内容设计、解决偏倚问题的科学性原则设计、医学伦理学的设计和数据处理、质量保证、统计方法的设计。 (1)研究目标和理论假设的设计:选题确立以后要设计具体的研究目标和研究假设,对具体回答临床问题进行细化。通过文献检索,在查阅研究领域的学术进展、前人的研究工作基础上,同时收集相关的研究参数,比如其他同类研究中,与本研究所用到的对照组干预措施相关的疗效资料等,为样本量估算做准备。 (2)设计方案的选择:根据研究目标、研究假设和备选研究方案实施的可行性,选择合适的研究设计方案。常见的研究设计方案有:随机对照试验、非随机对照试验、队列研究、病例对照研究、横断面研究、纵向研究、生态学研究等。每一种研究设计方案都有论证强度和可行性方面的差异。选择研究设计方案时,应在实施可行的前提条件下,尽可能选择具有较高论证强度的设计方案。 (3)研究对象的设计:根据研究目标,按照一定诊断标准确定临床研究的目标人群,在此基础上设计相应的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以进一步确定合格的研究对象样本,以确保研究对象的可靠性和同质性。纳入研究的对象范围不宜过大,范围过大则会出现个体差异大和同质性差的问题;但研究对象范围过小,则不容易收集到足够多的样本量,影响临床研究的进度。因此,研究对象诊断标准、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的设计应做好权衡,在确定之前*好事先做一个临床预实验来评估一下可行性。 (4)合适样本量的估算:研究对象的数量是研究设计的重点之一。在一项临床研究中,如果样本量太少,则不能得出有统计学的意义的结果;如果样本量太多,则研究资金、工作量、病人来源、研究周期、伦理学等方面都可能存在问题。为了使临床研究的样本量恰到好处,则可以通过样本量估算的方法来确定*佳的样本量。样本量估算的依据通常包括:①具有研究指标的总体均数^或总体率n的估计值;②第I类错误的概率;③第n类错误的概率;④总体标准差0;⑤容许误差或检验的差值s。其中I类和n类错误的概率通常是固定的,而其他指标则与具体的每一项研究内容直接相关,可以通过文献查询、临床经验值和预实验来获得。 (5)观察指标和观察期限的设计:观察指标和观察期限的设计是指根据临床研究目标设计用于评价临床效应的指标,并制订这些指标如何进行测量、测量的间隔周期等细节。观察指标及观察期限的设计,必须结合统计分析计划,进行周密考虑,如果在统计分析阶段发现少收集了某些指标或特定的指标某个时间点的测量值,再想补充这些指标往往就很困难了。 (6)资料分析方法的设计:资料分析方法的设计是指根据临床资料特征选择正确的资料分析方法。这个阶段其实就是统计分析计划阶段。在设计这一部分内容的时候,要基于前面几个部分内容的设计,源于前面部分的设计所产生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资料分析方法的设计通常包括研究人群的划分、临床一般资料的描述,基于研究假设的统计学检验,以及多因素分析方法的应用。 (7)质量保证措施的设计:由于临床研究的复杂性,在研究的全过程均有可能存在造成研究结果偏离真实值的情况,需要针对可能发生的各种偏倚和混杂因素提前设计好预防和应对措施,使获得的临床研究数据能得到足够的质量保证。质量保证措施的设计包括:准确可靠的数据测量方法保证数据能准确测量,科学的数据记录和流转机制保证数据能准确记录,研究方案中对选择偏倚、测量偏倚和混杂偏倚有相应的控制方法。 3.试验(或观察)是指根据设计的试验性研究或观察性研究开展相应的试验和观察工作。这是围绕研究方案具体实施临床研究的过程,即针对合适的研究对象,施加或者观察相关的研究因素,收集相关的研究资料。根据研究设计的类型,可釆用前瞻性或者回顾性的方式进行研究资料的收集。试验和观察开展前,应提前设计好相关的资料收集表格(如调查表、病例报告表等),明确各类数据的取值范围和记录精度,严格遵循临床的实际情况,釆集完整的研究数据。在此阶段对各种临床状态进行测量。测量是指使用科学的方法和技术来发现和度量发生在环境中和人体中的某些效应。测量的内容包含了研究对象特征、研究因素和效应指标等各个方面。测量的方法包括仪器设备、调查表、量表、体格检查等,必须注意在测量过程中使用敏感的、准确的测量方法和技术,这对获得真实可靠的资料至关重要。为保证测量的标准化,在同一项临床研究中,对相同指标要釆用统一标准的测量方法,对于由研究者主观完成的测量指标,需要对不同研究者进行统一培训,以保证测量方法的一致性。 4.资料整理分析资料整理是对收集到的临床研究资料进行核查和清理,以保证临床研究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分析可行性。为了保证临床研究数据的质量,可借助数据管理工具(如电子数据管理系统、Epi-data软件等)进行数据过程管理和质量管理。数据分析则是指根据研究数据的特征,根据统计分析计划的提前设计釆用合适的统计学方法进行统计分析,全面展现临床研究数据的统计分析结果。针对所测量和收集的资料,按照研究方案预设的规则进行统计分析;因临床研究资料的复杂性,统计分析需要同时考虑不同的数据集、混杂因素等的影响,必要时釆用协方差分析、CMH卡方检验等,以保证统计分析的科学性。 5.总结是以统计分析结果为基础,比对事先提出的科研假设,结合临床专业知识进行专业层面的研究结果讨论,对临床科研假说进行回应,明确是否验证了科研假说,形成了临床研究的结论,后续可进一步形成临床科研论文。临床研究往往是多效应指标的研究,在进行专业评价时,应对利弊同时进行评价,避免片面结论。 以上临床研究的基本程序,可归纳为临床研究方法学的核心是设计(Design,D)、测量(Measurement,M)、评价(Evaluation,E),简称DME。DME贯穿了临床研究的全过程。 第二节临床研究设计的核心要素 临床研究设计的核心要素包括三个方面:临床专业设计的三大基本要素、科学性设计的五大原则和伦理学设计,三者相互协调配合,在充分考虑实际操作和伦理学可行性的前提下,尽可能多的遵循科学性原则,*终形成三者协调统一的临床研究设计方案。 一、临床专业设计的二大基本要素 临床专业设计的三大基本要素是研究对象、研究因素和效应指标。每一项临床研究的科研假说都可以由这三个基本要素组成。比如,要研究某降压药治疗高血压是否有疗效的临床科研选题中,高血压病人是研究对象,某降压药是研究因素,血压值是效应指标。通过将某降压药(研究因素)作用于高血压病人(研究对象),观察血压值(效应指标)是否下降来说明降压药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