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关闭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20399739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453
  • 出版时间:2022-08-01
  • 条形码:9787520399739 ; 978-7-5203-9973-9

内容简介

  《《论语》英译原理研究》提出应建构出适应历史需要的儒学翻译学,将中华文化思想精华运用于翻译研究之中,推动翻译研究走出后现代虚无主义的困境,*终建立起新的“跨文化的人的构成”的理论系统,以促使翻译研究的理论建构走向“中国化”道路。并以此为思想导向,致力于儒家思想的方法论的探索及其在《论语》英译之中的系统性运用。

目录

**章 绪论:儒家翻译学的意义和作用
**节 思路的可行性:“求放心”的意义
第二节 翻译研究的处境及其问题
第三节 儒家翻译学的趋向及其任务
第四节 儒家思想的负载词、关键词和核心词与本书的研究重心
第五节 “中国译论”的建构与儒家翻译学的内德打造:尼采的“透视主义”与儒家的“感通”
第六节 安乐哲的“中庸”focusing the familiar的“透视主义”问题
第七节 “中庸”之导向、《论语》英译原理研究与本书的探索课题

第二章 “心”丢了以后:《论语》中“一以贯之”的今译和英译问题初探
**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一贯之道”:传统疏解中的“心与理”与现代疏解中“心”的缺席和“理性”的登场
第三节 今译的问题:没有“心”的“思想”与只见“理性”的“学说”、“原理”
第四节 英译之中的“一贯之道”:“原理”的霸权与“线索”的暴敛
第五节 英文亦需之“心道”:“一以贯之”之三重意蕴及其仁化循环和自我回归
第六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思之心”英译的原理研究
**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儒家之“思”的意义
第三节 三种“常识”之于儒家思想的(跨文化)传译
第四节 “心”的传译需要“极其原理”
第五节 “诗教”与英译之“心”
第六节 本章小结:跨文化交流需走上心心相印的“恕道”
……

第四章 求放心以成中庸的英译:以“民鲜(能)久矣”为个案
第五章 从“绘事后素”的理解看《论语》英译的方法论问题——与鄢秀、郑培凯商榷
第六章 《论语》之中“仁”的英汉译解原理简论
第七章 儒家的“回环道路”与《论语·学而》章的今译和英译
第八章 “圣人气象”如何再现?——论《论语》的“心源”导向的跨文化英译
第九章 夫子“作与不作”的历史意义与跨文化英译原理研究
第十章 “闻一知二”的子贡跨文化英译形象的原理初探
第十一章 子路的“知与不知”三层意蕴的中庸之道跨文化译解初探
第十二章 中庸解《论语》及其跨文化问题:以“两端”为例
第十三章 《论语》英译要求中庸的回归:以“异端”的处理为例
第十四章 《论语》英汉译“天”与“德”的缺席:中庸解“子以四教”
第十五章 结论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蔡新乐,文学博士,深圳大学外国语学院特聘教授,兼任南京大学和河南大学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文学理论及翻译学。发表论文百余篇,出版译著、专著二十余种,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一项。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