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030640284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300
- 出版时间:2022-06-01
- 条形码:9787030640284 ; 978-7-03-064028-4
内容简介
本书在介绍环境生物学和环境生态学知识的基础上,从污染物的生物作用过程、生物效应与生态效应三个方面论述环境污染物对生物的影响。从环境物质的生物转化过程、有机污染物的生物降解过程、污染物生物处理和环境生物修复三个方面论述污染物的生物转化降解过程、机理与方法,*后阐述生物与环境的交互作用,提出人类与环境和谐发展。 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环境科学与工程类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教材,也可以供环境科学与工程领域科研和管理人员参考。
目录
前言
**章 绪论 1
**节 环境生物学定义与内涵 1
一、环境概述 1
二、环境生物学的定义 2
三、环境生物学的内涵 3
四、环境污染生物防控 5
第二节 环境生物学与相关学科 7
一、环境生物学与生态学 7
二、环境生物学与毒理学 8
第三节 环境生物学发展历程与趋势 8
一、环境生物学发展历程 8
二、环境生物学发展趋势 9
思考题和习题 11
参考文献 11
第二章 环境生物学基础 12
**节 生物体组成 12
一、细胞形态特征 12
二、细胞结构与功能 13
三、生物大分子 18
第二节 生物生长、生殖、分裂与代谢 21
一、生物生长 21
二、生物生殖 23
三、细胞分裂 25
四、生物代谢 27
第三节 生物遗传、变异与调控 30
一、生物遗传与变异 30
二、生物调控 34
第四节 生物组学 38
一、组学的定义 38
二、基因组学 38
三、转录组学和蛋白质组学 39
思考题和习题 43
参考文献 43
第三章 环境生态学基础 44
**节 生态系统的概念 44
一、生态系统基本组成 44
二、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与食物网 45
三、生态系统中生产和分解过程 46
第二节 生态系统类型 47
一、陆地生态系统 47
二、淡水生态系统 50
三、海洋生态系统 55
第三节 生态系统功能 58
一、物质循环 58
二、能量流动 64
三、信息传递 67
第四节 生物多样性 68
一、遗传多样性 68
二、物种多样性 69
三、生态系统与景观多样性 70
思考题和习题 72
参考文献 72
第四章 污染物环境过程、行为与生物运移 73
**节 环境与污染物 73
一、污染环境 73
二、污染物种类 77
第二节 污染物在环境中迁移转化 88
一、污染物的环境过程 88
二、土壤环境中污染物迁移转化 90
三、水环境中污染物迁移转化 92
四、大气环境中污染物迁移转化 94
五、环境因子对污染物环境过程的影响 96
第三节 污染物在生物体中运移 98
一、生物运移 98
二、生物富集与放大 103
思考题和习题 108
参考文献 109
第五章 污染物的生物效应 110
**节 污染物对生物的个体效应 110
一、污染物与营养性污染物 110
二、污染物与毒物 111
三、污染物的毒性效应指标 116
第二节 复合污染对生物的联合效应 118
一、复合污染 118
二、复合污染联合效应 121
第三节 污染物毒性测试方法 121
一、急性、慢性毒性测试方法 121
二、遗传毒性测试方法 126
三、其他毒性测试方法 130
第四节 环境污染风险评估 131
一、模式生物 131
二、流行病学调查 132
三、健康风险评估 134
思考题和习题 136
参考文献 136
第六章 污染物的生态效应 137
**节 化学污染物影响生态系统的作用模式 137
一、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 137
二、有害结局路径和致毒机制 138
三、典型污染物的生态效应 139
第二节 化学污染物对生态服务功能的影响 144
一、生态服务功能 144
二、环境污染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影响 146
第三节 环境污染生态效应评估 148
一、环境污染的生态效应评估 148
二、生态基因组学技术在环境污染生态效应评估中的应用 152
思考题和习题 157
参考文献 157
第七章 环境物质的生物转化过程 158
**节 生态圈元素生物转化 158
一、碳的生物转化 158
二、氮的生物转化 162
三、磷的生物转化 170
四、其他元素生物转化 172
第二节 生物毒素的形成和作用 180
一、微生物毒素 180
二、植物毒素 181
三、动物毒素 181
第三节 基于生物转化的污染物资源化 182
一、生物质能源化 182
二、绿色化学品生产 185
思考题和习题 190
参考文献 191
第八章 有机污染物的生物降解过程 192
**节 天然有机污染物的生物降解 192
一、石油类污染物 192
二、生物毒素 195
第二节 人工合成有机污染物的生物降解 198
一、农药 198
二、邻苯二甲酸酯 204
三、双酚A 和四溴双酚A 207
四、表面活性剂 209
第三节 持久性有毒有机化合物的生物降解 210
一、多氯联苯 210
二、二英 214
三、多环芳烃 216
四、烷基苯酚 217
五、多溴联苯醚 219
第四节 有机污染物生物降解的影响因素 220
一、生物活性 221
二、化合物结构 221
三、环境因素 222
思考题和习题 224
参考文献 224
第九章 污染物生物处理和环境生物修复 226
**节 污染物生物处理 226
一、污水生物处理 226
二、固体废物生物处理 238
三、废气生物处理 240
四、污染物的生态处理 242
第二节 污染环境生物修复 245
一、污染环境的微生物修复 246
二、污染环境的植物修复 249
三、污染环境的动物修复 252
四、富营养水体生态修复 254
第三节 现代生物技术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257
一、微生物制剂 257
二、基因工程菌 260
三、转基因生物 261
思考题和习题 265
参考文献 266
第十章 生物与环境的交互作用 267
**节 污染环境中的生物演替 267
一、淡水环境污染与生物演替 268
二、海洋环境污染与生物演替 269
三、陆地环境污染与生物演替 271
第二节 环境污染与生物适应和变异 272
一、环境污染与生物变异 272
二、环境胁迫和生物抗性 277
第三节 生物改变生存环境 280
一、生物净化污染环境 280
二、生物固碳 284
三、生物导致环境污染 288
第四节 环境与人类健康 291
一、人类在环境中的地位 291
二、环境污染与人类疾病 294
三、可持续发展 297
思考题和习题 300
参考文献 300
节选
**章绪论 本章导读 环境生物学是一门阐述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环境生物学不仅可以用来评价环境质量和污染物的生物效应,而且可以用于治理环境污染。环境生物学是应用生态学,是一门结合生物技术来治理环境污染物的学科,它能有效地控制和治理环境污染,监测和评价环境质量,维护生态系统的平衡,实现人类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本章论述了环境生物学的定义、内涵、作用,还有与相关学科的关系及其发展历程、趋势。 **节环境生物学定义与内涵 一、环境概述 (一)环境的定义 环境(environment)一词的含义在生态学和环境科学中是有差别的。环境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即相对于一个特定的主体而言,环境的一般含义指某一特定生物体或生物群体所处的空间以及对其产生影响的全部外界因素的集合。在生态学中,环境通常定义为生物与其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显然,生态学中环境概念突出环境的自然特性,主体是生物,而环境是与生物(群)体相关的所有外界因素(通常被区分为生物的和非生物的因素两大类)的集合。在环境科学中,一般以人类为主体,环境是指人类所处的空间以及能与人类发生相互作用的全部外界因素的集合,涉及地球表面与人类相关的各种自然要素及其总和。环境科学中的环境概念在保留环境自然特性的同时,强调其人文特性。它既是人类生存所依赖的空间,也是人类开发利用的对象。 环境是人类生存的物质基础,人类的生产、生活等一切活动都离不开自然环境,它与自然生态系统中的结构和功能密切相关。人类通过生产和消费从自然界中获取生存资源,然后又将使用过的自然物质和各种废弃物归还给自然,从而参与了自然界的物质循环和能量的流动,也就是说人类只是自然环境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二)环境问题的产生 人类在发展初期,需求的物质不多,使用大自然的资源有限,砍伐、狩猎等造成的环境问题有限,自然生态系统的恢复能力和正常功能都未遭到过多破坏。随着人类智慧的提高、人口的增加,人类需要的生活物资也相应变多,人类开始发展农业和畜牧业,生存的空间需求变大,人类改造自然环境能力也变强,树木大量砍伐、草原过度放牧、大量圈地饲养动物引起了水土流失、沙漠化、瘟疫等,自然环境发生巨大改变。 18世纪后半叶开始,蒸汽机的发明,代表着**次工业革命的到来,人类的生产能力获得了巨大发展,人类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能力大大提高。在工业生产初期,废水、废气、废渣等无节制排放,人类对此并没有采取相应的处理,环境污染程度不断加剧。另外,相伴而来的都市化进程、农业化和交通运输的发展也引来很多环境问题,使人类生存的环境越来越恶劣。20世纪,震惊世界的八大环境公害事件相继发生,在工业发达的国家,大气、水体、土壤、噪声、核辐射等环境污染对人类的生存造成了巨大的威胁。1972年在斯德哥尔摩召开的联合国**次人类环境会议上,通过了《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宣言》(简称《人类环境宣言》),推动了各国政府和人民积极应对环境问题,维护地球家园,造福全人类。近半个世纪以来,人类一直关注环境污染的治理,开始走向了发展与污染并存、不断治理的时代。由于发展中国家仍需要发展经济,工业是他们的主要发展目标,加上发达国家将本土污染严重的企业都选择性外迁到发展中国家,因此从全球角度来讲,世界环境污染仍然是人类需要解决的问题,温室效应、臭氧层被破坏、雾霾天气频发、酸雨、河流湖泊富营养化、土地沙漠化、固体废弃物增加、生物多样性减少等全球性问题尤为突出。 在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问题中,生态破坏是人类对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引起的,其造成生态失调、生物多样性减少和生产量下降,主要表现为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等。环境污染是人类活动所引起的环境质量下降而有害于人类及其他生物的生存和发展的现象。环境污染的产生有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当环境本身的自净速度比不上被污染的速度时,环境就受到了污染。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这两类问题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环境问题的实质是人类活动超出了环境的承受能力,对其所赖以生存的自然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产生了破坏作用,导致人与其生存环境不协调。 二、环境生物学的定义 (一)生物与生物学 生物是随着地球环境的演化而产生的,是地球环境演化的产物。一切生物都离不开环境,生物必须从环境中获得必需的能量与物质,并且受各种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因此,生物的起源、演化、生存和发展都与环境演变密切相关。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及其机理和规律的学科。地球上各种生物及其运动都是生物学的研究对象,由于地球上生物种类繁多,形态结构复杂,生活习性多样,所以生物学的研究内容非常广泛。 (二)环境生物学 目前,几个较为典型的环境生物学(environmental biology)的定义为:①是生态学的分支学科,以A.G.Tansley提出的生态系统概念作为主要的理论基础;②是研究生物与受人类干扰的环境之间相互作用规律及其机理的科学,是环境科学的一个分支学科;③主要研究异常环境条件与生物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④是研究受污染环境与生物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⑤是研究人类干预造成的异常环境与生物相互作用规律及机理,并应用生物学理论和方法控制污染、监测和评价环境质量、维护系统健康和人类生命系统稳定的一门学科。 环境生物学是环境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同时也是一门具有交叉性、边缘性以及综合性的学科,研究内容繁多,涉及的学科领域广泛,对于环境生物学的研究内容、研究对象、研究目的和研究任务等内容,仍有分歧和争论。 现在,环境生物学的定义是研究生物与受人类干扰的环境之间相互作用规律及其机理的科学,是环境科学与工程的一个分支学科。受人类干扰的环境是指人类对生态系统造成的污染和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破坏和影响,主要是对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如森林乱砍滥伐、草原过度放牧、稀有资源的不断开采等。现在一般将环境生物学狭义理解为污染环境生物学。它以研究受污染的生态系统为核心,向两个方面发展,从宏观上研究环境中污染物对生态系统产生的影响及其反作用,从微观上即在细胞和分子水平上研究污染物对生物产生毒害的作用和机理。另外,也要结合其他相关学科(如污染生态学、环境毒理学、环境生物技术、保护生态学),探索新的知识,发展新的技术和方法,从微观、动态、机理、调控等多个方面推动环境生物学的发展,以便人类更有效地评价环境质量、控制污染、恢复和管理环境。 三、环境生物学的内涵 (一)环境生物学的研究内容 环境生物学的研究对象是被人为干扰的环境条件以及在此环境中的生物。为了合理利用有限环境资源,人类采用科学方法抑制和避免不良自然现象对环境的不利影响,促进人类和环境能够沿着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稳步前进。 环境生物学主要研究内容包括环境污染引起的生物效应和生态效应及其机理,生物对环境污染的适应及抗性机理,利用生物对环境进行监测、评价的原理和方法以及自然保护等;生物或生态系统对污染的控制与净化的原理与应用;自然保护生物学和生态学及生物修复技术,以及探索生物包括人与自然的关系等。其目的在于为人类维护生态系统健康,保护和改善其生存与发展的环境,合理利用自然和自然资源,为研究受污染环境的治理提供科学基础,促进环境和生物相互关系的和谐发展,以利于人类的生存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二)环境生物学的学科特点 (1)具有学科交叉性和综合性的特点。环境生物学涉及环境科学、生物学、生态学、医学、生理学和地理学等众多学科领域。环境本身就是一个多因素构成的复合体,影响因素众多,这就决定了环境生物学本身具有各种学科综合交叉的显著特征。另外,作为一门新兴的交叉性学科,环境生物学围绕环境和生物这两个基本研究实体对象,应用相关学科的理论和原理开展研究。 (2)具有显著的基础理论性特点。环境生物学自身的学科性质决定了该学科具有典型的基础理论性,即环境生物学学科理论知识本身就是自然知识的基础知识。人们应用环境生物学原理和方法,对相关的环境污染进行修复和治理,还可以将其应用到环境污染监测和评价中,为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服务。 (3)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由于环境生物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其研究的对象和内容随着人类认识水平的提高和发展而变化。特别是随着各种新技术手段的出现、新的生物学理论的提出,环境生物学中相关内容必定发生相应的变动和发展。现代卫星遥感技术的出现,使得环境生物学研究范围扩大到整个地球;电子显微技术的出现,使得环境生物学可以在生物分子、细胞、组织和器官水平上开展深入研究。总之,随着时代进步,人类对环境和生物认识水平和研究手段的不断提高和发展,环境生物学必将,在宏观和微观两个生态层次水平上不断进步。 (三)环境生物学的任务 21世纪以来,环境问题的不断出现引起了各个国家的关注,环境生物学作为环境科学的一个分支,也在不断发展中应对各种新出现的环境问题。 (1)阐明环境污染的生物学或生态学效应。在分子到生态系统各级水平上探索环境污染的效应及其作用机理,研究并发展环境质量的生物学监测与评价的方法,探索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与机理,这是认识环境问题的过程,可为进行有效的环境管理、解决环境问题提供科学依据,这也是进行其他环境科学研究的基础。 (2)探索生物对污染环境净化的原理,提高生物对污染净化的效率。在自然环境中,由于环境具有一定的环境容量,污染物一般会通过物理、化学和生物作用,逐步得到净化。但目前环境污染状况日趋严重,仅仅依靠天然自净能力已无法及时地或充分地净化环境中污染物。因此,环境生物学需要探索生物降解污染物的过程和分子机理,研发利用生物进行大气、水和土壤污染治理的技术方法,提出如何利用生物技术和生态学方法进一步提高生物对污染的净化能力,探明生物与环境协同发展的途径。 (3)探讨自然保护生物学和恢复生态学的原理与方法。了解在人类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人类对自然资源更新能力的影响或危害程度,探索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途径,保护生物多样性,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四)环境生物学的研究方法 环境生物学是一门基础理论性学科,同时也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是一门涉及学科范围广的综合性学科,所以它形成了自己的一套研究方法体系。 (1)室外调查和试验法。对破坏或污染的环境进行现场实地调查和试验,通过对各种环境因子的测定、调查和研究,来探索、完善环境生物学,是环境生物学中*重要的研究方法之一。只有通过室外调查才能真正了解污染物在环境中的迁移、分布、转化和归宿及其生物效应,也只有通过现场试验(中试规模)才能真正检验某项生物净化技术的可靠性和可操作性及需要解决的问题。实际上很多污染净化技术如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氧化塘等都是通过对自然净化现象的观察而总结出来的。 (2)实验室试验研究。在实验室中,通过控制各种影响因素模拟污染物对自然环境污染的过程,探索污染的生物效应和生物净化过程等机理。实验室处于人工可控情况下,具有很强的稳定性和可重复性,各种影响因素便于控制,能及时调整研究方案,是研究生物学的主要方法之一。当然,实验室也有不足之处,它毕竟与自然环境是有差异的,某些自然因素不易被控制,很多自然过程还难以在实验室重现,将实验室得出的结果应用到室外环境还需进行多次模拟、整合,以保证试验的准确性。 (3)模拟预测。将试验数据利用公式得出结果,并经过计算机软件的数学模型处理,得出概括性的结果,从而对发展趋势进行预测。经过多次的现场试验数据和参数的选择,得到不断更新的拟合度,并根据拟合度获得*佳的模型,环境模拟不仅能预测污染物在环境中的变化规律,而且可以模拟污染物对生物的效应和在水体、土壤中降解转化的规律,从而为分析环境质量演变规律提供理论依据。 在实际的研究过程中,采取什么样的研究方法,往往取决于研究本身,包括具体研究内容、研究目的和要求达到的效果、实验条件的约束、
-
铁道之旅:19世纪空间与时间的工业化
¥20.7¥59.0 -
金属材料及热处理
¥46.1¥72.0 -
实用电气计算
¥64.2¥88.0 -
中国传统民俗文化:建筑系列:中国古代桥梁
¥20.9¥58.0 -
嗨印刷工艺(Vol1烫印)(精)
¥147.4¥268.0 -
西门子S7-1200 PLC项目化教程
¥39.4¥54.0 -
变频器维修手册
¥69.3¥99.0 -
装配化工字组合梁设计
¥88.0¥160.0 -
气动系统装调与PLC控制
¥29.1¥39.8 -
高聚物粘结及其性能
¥34.8¥120.0 -
液压控制系统
¥12.7¥31.0 -
汽车风云人物
¥13.5¥50.0 -
品牌鞋靴产品策划-从创意到产品
¥26.5¥42.0 -
城市桥梁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手册-(含光盘)
¥61.6¥78.0 -
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实施手册
¥16.4¥39.0 -
航空发动机限寿件概率损伤容限评估概述
¥67.8¥88.0 -
天才武器
¥42.0¥60.0 -
中国再制造进展
¥88.5¥118.0 -
中国烹饪工艺学粤菜教程
¥48.4¥59.8 -
蓝色水星球 重新思考我们在宇宙中的家园
¥59.8¥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