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关闭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030722003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28cm
  • 页数:208页
  • 出版时间:2022-07-01
  • 条形码:9787030722003 ; 978-7-03-072200-3

本书特色

本教材坚持课程思政,将增加了医者仁心模块,对学生进行医德医风教育,更新了大量彩图,并配有数字化资源。

内容简介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第5版)》涵盖病理学和病理生理学内容,是在第四版的基础上根据现行教学标准,依据新指南和卫生标准修订而成。本次修订部分章节进行了调整和更新,使新教材更加系统化,以利于广大师生教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第5版)》共22章,前14章为总论部分,重点叙述疾病的基本形态、功能、代谢变化;后8章为各论部分,主要叙述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病理临床联系、结局等。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正文中穿插有链接模块;为加强课程思政,增加了医者仁心模块,对学生进行医德医风教育;为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教材采用案例式引导编写,并在章末附有目标检测。教材使用大量彩图,图文并茂。《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第5版)》配套数字化资源,读者可通过多种途径访问“中科云教育”平台获取数字化课程学习资源。

目录

目录
绪论/1
第1章 疾病概论/4
第2章 细胞、组织的适应、损伤与修复/8
第1节 细胞、组织的适应/8
第2节 细胞、组织的损伤/10
第3节 细胞、组织损伤的修复/15
第3章 局部血液循环障碍/21
第1节 充血/21
第2节 出血/23
第3节 血栓形成/24
第4节 栓塞/26
第5节 梗死/28
第4章 水、电解质代谢紊乱/31
第1节 水、钠代谢紊乱/31
第2节 钾代谢紊乱/35
第3节 镁代谢紊乱/37
第5章 炎症/39
第1节 炎症的基本病理变化/39
第2节 炎症的类型及病理变化特点/43
第3节 炎症的临床表现、结局和意义/46
第6章 酸碱平衡紊乱/50
第7章 发热/56
第8章 缺氧/60
第9章 休克/65
第10章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72
第11章 应激/76
第12章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80
第13章 黄疸/83
第14章 肿瘤/87
第1节 肿瘤的基本特征/87
第2节 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的区别、肿瘤的命名和分类/94
第3节 癌前病变、异型增生、原位癌及早期浸润癌/96
第4节 肿瘤的病因学、发病学和预防原则/98
第5节 常见肿瘤举例/100
第15章 心血管系统疾病/105
第1节 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105
第2节 原发性高血压/110
第3节 风湿病/112
第4节 感染性心内膜炎/114
第5节 心瓣膜病/115
第6节 心功能不全/116
第16章 呼吸系统疾病/121
第1节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121
第2节 支气管哮喘和支气管扩张症/125
第3节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126
第4节 肺炎/127
第5节 肺尘埃沉着病/132
第6节 呼吸系统常见肿瘤/133
第7节 呼吸功能不全/135
第17章 消化系统疾病/139
第1节 胃炎/139
第2节 消化性溃疡病/141
第3节 阑尾炎/143
第4节 病毒性肝炎/143
第5节 肝硬化/146
第6节 酒精性肝病/149
第7节 消化系统常见肿瘤/150
第8节 肝性脑病/153
第18章 泌尿系统疾病/157
第1节 肾小球肾炎/157
第2节 尿路感染/162
第3节 泌尿系统常见肿瘤/163
第4节 肾功能不全/165
第19章 内分泌系统疾病/171
第1节 甲状腺疾病/171
第2节 糖尿病/174
第20章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176
第1节 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疾病/176
第2节 中枢神经系统肿瘤/177
第21章 生殖系统疾病和乳腺疾病/179
第1节 女性生殖系统疾病/179
第2节 男性生殖系统疾病/187
第3节 乳腺疾病/188
第22章 感染性疾病/192
第1节 结核病/192
第2节 伤寒/197
第3节 常见性传播疾病/199
第4节 寄生虫病/202
第5节 其他感染性疾病/205
主要参考文献/209
目标检测选择题参考答案/210
展开全部

节选

绪论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pathology and pathophysiology)是研究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形态、功能和代谢的改变)和经过的医学基础学科。通过学习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可以认识和掌握疾病的本质及发生、发展规律,为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护理提供科学依据。   (一)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在医学中的地位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是重要的医学基础课程,也是沟通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桥梁学科,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的研究方法(如尸体剖检、活体组织检查、细胞学检查等)可对疾病做出诊断,为临床认识疾病本质、解释临床症状、判断患者预后提供理论依据。   (二)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的研究方法及其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   1.尸体剖检(autopsy) 简称尸检,是通过肉眼或借助放大镜、量尺、显微镜等工具对所检标本及其病变性质(大小、形状、色泽、重量、质地、表面及切面、与周围组织的关系等)进行观察、测量、取材和检查等,对死者遗体进行的病理剖检。其目的:①确定疾病的诊断,查明死因;②及时发现传染病、地方病和新发生的疾病,为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护理提供科学依据;③接受并完成医疗事故的鉴定、明确责任;④广泛收集病理学教学标本,供教学使用等。   2.活体组织检查(biopsy) 简称活检,指从患者身体的病变处取出小块组织,以便制成病理切片,观察细胞和组织结构变化,做出病理诊断的检查。临床常应用活检确定疾病的诊断,了解病变范围、发展趋势,验证及观察疗效,估计患者预后。活检对良、恶性肿瘤的诊疗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细胞学(cytology)检查 即通过各种方法采集病变组织的细胞,涂片染色后进行显微镜观察,做出细胞学诊断。临床常用的细胞学检查:①脱落细胞学检查,如痰涂片、阴道分泌物涂片等;②印片细胞学检查,如体表溃疡、手术切除的新鲜组织等直接用玻璃片印沾病变的细胞进行检查;③刷片、刮片细胞学检查,即与外界相通的内脏器官借助内镜取出细胞进行涂片,如食管、胃、肠、子宫颈、膀胱、肺等;④穿刺细胞学检查,常用于深部组织病变,利用细针头穿刺取出病变部位的细胞进行检查。此方法具有设备简单、操作简便、患者痛苦小等优点,广泛用于疾病(尤其是肿瘤)诊断、健康普查及为细胞培养提供标本等。   4.分子生物学技术 常用于研究细胞受体、离子通道、细胞信号转导及细胞增殖、分化和凋亡调控等在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采用分子生物学技术识别与克隆疾病相关基因,检测基因结构及其表达、调控异常等可进一步揭示疾病的本质。医院病理科建立分子生物学技术室,发挥着对临床疾病的鉴别诊断、治疗指导作用。   5.动物实验 指利用动物模型在实验过程中对所施加因素的反应、表现及发生的变化获取科学数据的实验。但是,动物实验只能作为研究人体疾病的参考,不能将动物实验结果直接应用于人体。   6.组织和细胞培养(tissue and cell culture) 即自人体或动物体内取出某种组织或细胞,在体外用适宜的培养基进行培养,动态观察在各种疾病因素作用下,细胞、组织病变的发生和发展,如抗肿瘤药物对肿瘤细胞生长的影响等。   (三)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的观察方法   1.肉眼观察(大体观察) 主要通过肉眼、各种衡量器具对所检标本的大小、形状、色泽、重量、质地、表面及切面、病灶特性及硬度等进行观察及检测的方法。如通过观察手术后切口愈合、体表变化情况等,了解患者状况,判断患者的疾病进展、预后等。   2.组织学和细胞学观察 将肉眼确定的病变组织取材后,经固定、包埋制成切片,或将脱落细胞制成涂片,经不同方法染色后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常用苏木精-伊红染色(HE染色)。通过分析和综合病变特点,可做出疾病的病理诊断。   3.超微结构观察 运用透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对细胞的内部及表面超微结构进行更加细微的观察,即从亚细胞(细胞器)和大分子水平了解细胞的病变。由于放大倍率过高,观察具有局限性,常需结合大体观察和组织学观察才能做出正确判断。   除以上常用观察方法外,还有组织化学和细胞化学、原位分子杂交、放射自显影技术、显微分光光度技术、流式细胞术、图像分析等技术方法,运用这些新的研究方法和技术,可对疾病发生、发展的规律获得更为深入的了解。   (四)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的学习方法   1.重视总论与各论之间的密切联系。总论是学习各论的基础,学习各论的同时,要不断地复习总论,应注意两者的密切结合。   2.动态认识疾病的发生、发展变化,重视病变局部和整体的联系。同一疾病的不同时期,其病理变化不同,观察大体和切片标本均只是病理过程中某一时期的病理变化,应注意动态认识,前后联系。局部病变可累及全身,但又受整体所制约;全身性疾病也可以局部病变表现为主。因此,在认识和处理疾病时,既要注意局部,又不能忽视整体。   3.重视形态、结构、功能和代谢之间的相互联系。通过形态、结构的改变,去理解功能、代谢的变化,再由功能、代谢的变化,去联想形态的改变,全面认识病变的本质。    4.重视理论课与实验课的联系,重视病理变化与临床联系。注意大体标本、病理切片、动物实验的观察,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应用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知识解释临床表现,由临床表现联系其病理变化。   5.重视与相关学科的联系,如正常人体形态结构、人体的功能和代谢特点等,以判断疾病状态下机体的各种变化,理解其发生机制;重视对本学科名词术语的理解和掌握。   总之,在学习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时,要独立思考、综合分析、认识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病理临床联系、病理过程和转归,通过标本观察、动物实验、多媒体教学等手段,提高学习效果。   (五)病理学的发展简史   人类自诞生之日起始终与疾病共存,我国西汉时期的医学巨著《黄帝内经》、隋唐时代巢元方的《诸病源候论》、南宋时期宋慈的《洗冤集录》等对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在西方,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名医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等提出了火、水、空气和土地四大元素为基础的体液学说,创立了液体病理学。1761年,意大利医学家莫尔加尼(Morgagni)通过大量尸体解剖,创立了器官病理学(organ pathology)。19世纪中叶,随着显微镜的发明和使用,德国病理学家鲁道夫 菲尔绍创立了细胞病理学(cytopathology),这一理论的提出,对医学科学的发展做出了划时代的贡献。随着科学发展,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体系逐渐完善,各个分支学科如解剖病理学、组织病理学、细胞病理学、超微结构病理学等快速发展。近年来,分子病理学、遗传病理学及免疫组织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等的理论发展和技术应用,也极大地推动了传统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的发展。   一、名词解释   1.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2.尸体剖检 3.活体组织检查   4.细胞学检查    二、单项选择题   1.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重点研究疾病过程中的(  )   A. 形态、功能、代谢变化   B. 功能、代谢变化    C. 病理临床联系    D. 细胞学变化   E. 解剖学变化   2.确诊疾病病变性质*常用的病理学研究方法是(  )   A.尸体剖检B.活体组织检查    C.细胞学检查 D. 动物实验   E.免疫组织化学检查   3. 确诊肿瘤*常用的病理学研究方法是(  )   A. 尸检B. 活检   C. 细胞学检查D. 动物实验   E. 免疫组织化学检查   4.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的观察方法是指(  )   A.肉眼观察   B.组织学和细胞学观察   C.超微结构观察   D.组织化学和细胞化学观察   E.以上都是   (丁运良)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