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没有主人公的叙事诗(阿赫玛托娃传)

没有主人公的叙事诗(阿赫玛托娃传)

1星价 ¥40.3 (7.2折)
2星价¥40.3 定价¥56.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15411781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215
  • 出版时间:2022-09-01
  • 条形码:9787515411781 ; 978-7-5154-1178-1

本书特色

阿赫玛托娃既是平凡的、入世的,又是高贵、安静和伟大的,她为普通人的活着赢得了一份尊严。荣辱不惊的生活态度成就了她与时间对峙的傲骨。每当灾难来临的时候,她并不沮丧,也不会自怨自艾,而是以一种平静的心态来面对,表现出一种隐忍、克制,但绝不放弃的精神。 ——汪剑钊

内容简介

本书是国内俄罗斯文学研究尤其是阿赫玛托娃研究专家汪剑钊教授的研究力作。全书向读者呈现了享誉国际的俄罗斯有名女诗人阿赫玛托娃的传奇人生。 传主阿赫玛托娃被公认为“俄罗斯诗歌的月亮”,是白银时代*有名的女诗人。1989年诗人百年诞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特别将其命名为“阿赫玛托娃年”。阿赫玛托娃生活在动荡的年代,但保持了一种和谐的健康心态,历经苦难却从不丧失对生活的信心。本书真实、客观再现了这位抒情女诗人艰辛坎坷的一生,同时也叙述了她的诗文创作历程。书中内容翔实,文字朴实,对读者了解俄罗斯白银时代的诗人有所帮助。

目录

**章

生活和灵感的源泉 001

第二章

座钟里的布谷鸟 017

第三章

她命中注定要下地狱 035

第四章

美多么可怕 053

第五章

风儿像海妖一样在歌唱 071

第六章

爱情像烙铁和烈火 087

第七章

诽谤到处追随着我 103

第八章

谁敢相信我是一个疯子 119

第九章

石头一样的判决词 131

第十章

迟到的春天像一位寡妇 147

第十一章

声音在空气里燃成灰烬 163

第十二章

作为世间一切的见证 179

尾声:融入“自己的尘土” 197

阿赫玛托娃年谱 205

主要参考书目 213


展开全部

节选

**章 生活和灵感的源泉 1889 年 6 月 23 日(俄历 11 日),在黑海沿岸城市敖德萨近郊的大喷泉海岸的某栋小别墅里,海军机械工程师安德烈·安东诺维奇·戈连柯全家迎来了一个新生命。为了纪念小女孩的外祖母安娜·叶戈罗夫娜·莫托维洛娃,她被命名为安娜。 由于来自爱琴海的祖母的缘故,这位小女孩身上有希腊血统,这从她成年以后笔挺而稍显隆起的鼻梁可以得到确凿的证明。俄罗斯的“萨福”甚至在血缘上都得到了来自莱斯博斯岛第十位缪斯的遗传,它自然为其技艺上的私淑提供了便利。母亲茵娜·埃拉兹莫夫娜的家庭渊源可以推溯到名震欧亚的成吉思汗或帖木儿。她的外曾祖母普拉斯科维亚·费多谢夫娜·阿赫玛托娃出身于辛比尔斯克的阿赫玛托夫家族, 这一家族的祖先便是金帐汗国的阿赫玛托大汗。根据历史学家卡拉姆辛考证,一位俄国刺客在夜间杀死了正在帐篷里安睡的阿赫玛托大汗,从而结束了蒙古人对古罗斯的统治。此后,每年的这一天,俄罗斯人都会聚集在莫斯科的司列坚斯克修道院,高举十字架圣像,纪念本民族获得自由和解放的盛大事件。大汗的后人有不少留在了俄罗斯,其中一位郡主于 18 世纪嫁给了西伯利亚颇有名望的地主叶戈尔·莫托维洛夫,也就是小安娜的外曾祖父。 不满周岁,安娜便随父母来到了北方,在巴甫洛夫斯克居住了短暂的一段时间后,全家迁移到了著名的皇村。她在那里一直生活到十六岁。于是,这座充满了诗意传说的小城深刻地烙印在她早年的记忆中。 皇村现名普希金城,位于圣彼得堡的南郊,它是历代沙皇的行宫所在地。皇村始建于 1708 年,经过彼得大帝和伊丽莎白女皇的规划与修缮,在 18 世纪中叶形成了初具规模的皇家园林。到了叶卡捷琳娜二世时期,建造了富丽堂皇的叶卡捷琳娜宫,并对整个园林进行了扩建,增修了不少亭台楼阁, 基本奠定了现在的规模。俄罗斯的很多诗人,如杰尔查文、茹柯夫斯基、莱蒙托夫、丘特切夫、安年斯基、古米廖夫等在俄罗斯诗歌史上占有显赫地位的人物,都以曾在皇村生活或学习的经历为值得夸耀的荣誉,而那些无缘在那里居住的诗人们,也大多将它看作俄罗斯诗歌的帕纳斯山,一直心存虔诚和敬畏。 普希金在他的《皇村回忆》里表示,美丽的皇村是“北方的天堂”。他如是描述心目中的皇村:绿草如茵,轻风送爽,白雾笼罩着葱茏的树林,林荫深处的溪水发出淙淙的流淌声,瀑布跌落在嶙峋的山石上,仿佛一条条碎玉镶成的小河,仙女们在湖泊里沐浴嬉戏,泼溅着慵懒的水花,叶卡捷琳娜宫安静地矗立在夜幕下,宫殿的上空,安谧的月亮,仿佛一只高傲的天鹅,在银色的云朵中游弋……因此,普希金又把它命名为“缪斯之城”,看作自己的精神故乡。 他在另一首诗《十月十九日》中歌吟道: 无论命运把我们抛向哪里, 无论幸福将我们带到何处, 我们还是我们:整个世界是——异乡, 只有皇村是我们的故国。 生活在这座小城里,安娜极其自然地把自己的命运与俄罗斯诗歌的伟大传统联系在一起。对皇村的热爱与对普希金的敬仰留给了她无尽的诗歌记忆,驱使她在日后写出了不少与之有关的作品,如《在皇村》: 黝黑的少年在林荫道上徘徊, 漫步湖畔,愁肠百结, 一个世纪了,我们还在怀念 那窸窸窣窣的脚步声。 刺人的松针绵密地 铺满低矮的树墩, 这里放过他的三角帽, 一卷破旧的帕尔尼诗集。 在《皇村颂》中,她将皇村比作自己“生活和灵感的源泉”,诗人渴望用画家夏加尔描绘故乡威帖布斯克的笔墨来描写皇村。 在皇村期间,安娜一家有很长时间租住在寡妇商人舒哈尔金娜的公寓里。这栋房子位于宽街一角和别兹缅内胡同的拐角处。幼年时,小女孩住在一层,稍年长一些,便搬到了二层。她对房间里的糊墙纸感到很好奇,喜欢一层又一层地去剥除它们,直到露出*里层的红色墙壁。她在这里制造过无数童真和青春的梦幻,但她印象*深的则是人们送葬的队伍,它们与《黑桃皇后》中伯爵夫人的葬礼十分相似:一群小男孩用天使般的嗓音唱着安魂曲,新鲜的绿叶和干枯的花束盖满了灵柩,神父们手持提灯和香炉,庄严而缓慢地行进, 灵柩的后面是一身戎装的近卫军军官——他们给人的感觉就像是渥伦斯基的兄弟,再往后便是轿式马车,里面坐着身份显赫的老太太和她们的随从。成年以后,安娜觉得,这个场面是整个 19 世纪某些大葬礼的一部分,普希金的那些年轻的同时代人便是这样被埋葬的。 在安娜的记忆中,童年是灰色的,它缺少很多孩子所拥有的玫瑰色,没有什么玩具,没有玩伴,没有叔叔、阿姨带来的惊喜,她甚至觉得自己不过是别人的呓语和幻梦,是别人镜子里的影像。孤独培养了安娜身上敏感、早慧的性格。据说,她两岁就能记事。或许是觉得女儿自小就多愁善感的缘故,父亲戈连柯戏谑地称她为“颓废派诗人”。这个戏言日后却成了现实。十一岁时,她不仅开始在母亲记录家庭收支的账本上写自传,而且还写出了生平**首诗。 不过,相对皇村诗意的外部环境而言,安娜所在的家庭氛围并不适合一个诗人的成长。不知何故,父亲似乎对诗歌存有明显的敌意,在获悉女儿意欲成为诗人的时候,他竟然请求安娜不要玷污他的姓氏。安娜对此的回答是:“我不需要你的姓氏。”结果,女诗人戈连柯尚未诞生便宣告夭折。而阿赫玛托娃,作为一个典型的东方姓氏,占据了俄罗斯诗歌史中光辉的一席。 她的童年所接触到的诗歌作品简直少得可怜,家中唯一的一本诗集是《涅克拉索夫诗选》。涅克拉索夫是 19 世纪俄罗斯的著名诗人,他的作品语言朴素,基调沉郁,在《昨天下午,五点多钟》一诗中,他以十分简洁的语言对被侮辱、被损害的下层妇女寄予了深刻的同情: 昨天下午,五点多钟, 我走过了干草广场, 一个女人在忍受鞭打, 那是一名年轻的乡下姑娘。 她的胸腔没有发出一丝声音, 只有皮鞭在抽动,呼啸…… 我对缪斯说:“看呀, 那就是你亲生的姐妹!” 他的其他名篇,如《谁在俄罗斯能过上好日子》《铁路》《大门前的沉思》《夜晚,我奔驰在黑暗的大街上》《红鼻子雪大王》等都流露出强烈的民主主义意识,开创了俄罗斯“公民诗”的写作传统。1920 年,阿赫玛托娃针对一份问卷调查作了这样的答复: 您喜欢涅克拉索夫的诗吗? ——喜欢。 您怎样评价涅克拉索夫的诗歌技巧? ——涅克拉索夫无疑掌握了写诗的艺术,这一点从他的小诗特别明快,任何时候都不会写得乏味和平庸而获得证明。 童年时您怎样看涅克拉索夫? ——涅克拉索夫是我**个阅读和喜爱的诗人。您的创作可曾受过涅克拉索夫的影响? ——在某些诗作里。 您怎样评价涅克拉索夫对人民的爱? ——热爱人民是他创作的唯一源泉。 您怎样看待涅克拉索夫是不道德的人这一流行观点? ——这一观点根本改变不了我对涅克拉索夫的看法。 在看过上述问答以后,我们便不难理解,早期擅长“室内抒情诗”的阿赫玛托娃如何能够在晚年写出《安魂曲》和《没有主人公的叙事诗》等作品;几乎可以肯定的是,这位遭受了生活磨难和见证了严酷历史的女诗人,在她那敏感心灵的土壤中,早早地埋下了一颗关注人类命运的悲悯的种子。

作者简介

汪剑钊,诗人、翻译家、评论家。1963年10月出生于浙江省湖州市。现为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诗歌学会常务理事、俄罗斯文学研究会理事等。出版有《中俄文字之交》《二十世纪中国的现代主义诗歌》《俄罗斯现代诗歌二十四讲》《诗歌的乌鸦时代》《比永远多一秒》《汪剑钊诗选》《俄罗斯黄金时代诗选》《俄罗斯白银时代诗选》等作品数十种。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