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华先贤人物故事汇 :林则徐

中华先贤人物故事汇 :林则徐

1星价 ¥12.8 (5.8折)
2星价¥12.8 定价¥22.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101155594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136
  • 出版时间:2022-08-01
  • 条形码:9787101155594 ; 978-7-101-15559-4

本书特色

“苟利 生死以,岂因福祸避趋之”,这是林则徐赴戍登程之际,口占示家人的诗句。在中国近代 ,林则徐以“虎门销烟”的壮举,彰显了中华民族反侵略的决心。 本书通过选取林则徐一生中的重要事迹,以通俗流畅的语言,勾勒出这位 爱国文人跌宕传奇的一生。

内容简介

  他们的思想、品德、事迹,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晶。  他们的故事,是对中华民族的禀赋、特点和气质生动、鲜活的阐释。  他们的名字,在五千年中华文明史上光彩夺目。  他们为五千年中华文明史书写了光辉灿烂的篇章。  他们,是中华民族的先贤人物。  林则徐是清朝大臣、爱国政治家。  《林则徐/中华先贤人物故事汇》选取林则徐一生中十一个重要经历,生动再现这位心忧天下的爱国大臣一生中的功绩与沉浮。  林则徐锐意改革,开眼看世界,痛感鸦片危害国家,带领民众虎门销烟,显示了一个政治家的爱国情怀。

目录

导读
书生少年
幕府生涯
出处之间
十年江左
殿前受命
虎门销烟
日至悲谷
西行遣戍
风沙岁月
宝刀未老
大星南落
林则徐生平简表
展开全部

节选

  《林则徐/中华先贤人物故事汇》:  嘉庆二年,十三岁的林则徐应府试获**名,父亲因眼疾在接连秋闱败北后在那年也顺利被选为贡生。第二年,林则徐顺利考中秀才,从此开始了七年的鳌峰书院生活。  福州城于山北麓有座鳌峰坊,坊背靠山,前带水,坊内道路九曲,仿佛真龙盘踞,坊内坐落着福建一省*好的书院——鳌峰书院。书院原为明代四川巡抚邵捷春的故斋。康熙四十六年,巡抚张伯行购下此宅及周边民居,扩建成“鳌峰书院”,书院门口正对着于山鳌峰,寓意独占鳌头之意。张伯行为当时著名的理学家,尊奉程朱,每至一地便积极刊刻名儒文集,大力兴修书院,并延请当地名儒充任山长,遴选全省优秀学子入书院读书,向学子讲授程朱理学之旨。林则徐考中秀才入学鳌峰书院这一年,山长为郑光策。郑光策为福州人,乾隆四十五年进士,平日喜读经世有用之书,早年曾入福康安幕府,后请辞,在家乡兴办书院。嘉庆二年,他主讲鳌蜂书院,继续提倡济世之学,不虚谈性灵。受此影响,林则徐平日除了课习制义、儒家经典,更是通读了史部、子部、集部的大量经典著作,诸如《史记》《汉书》《老子》《庄子》《韩非子》,等等。书院更是人才济济,如梁章钜、杨庆琛等,平日里他们便在一起交流切磋,吟诗唱和。  一日,林则徐从书院归来,刚进家门,听见父亲房内传出阵阵击掌赞叹之声,不禁寻思,不知是哪位长者?心里想着,便已走到了门口。家里还是老样子,虽然父亲选了贡生,自己也中了秀才,但依旧家徒四壁。父子二人也已习惯了这种简朴的生活,加之平日里,父亲时常告诫林则徐要戒奢华、济亲友。林则徐自记事起,就常常看见父亲接济一贫如洗的三伯父。虽然生活不宽裕,父亲却从不屈身乡里那些为富不仁者的高额束脩。进了门,家里坐的是平日的常客,林则徐问过了安,便静静地退在一边。  “古者豪奢之徒酒池肉林,虽一时满足口腹之欲,但终究过眼云烟,落个恶名。那些暴殄天物者,独不闻杜子美‘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乎?”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颜子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不改其乐。昔者范文正公鉴于历代奢侈之陋习,反其道行之,提倡粗茶淡饭,与友人成立真率会。我等何不也依此结成此社,一月数集,以纵谈古今,激扬文字?”  “前几年,希五兄蒙皇帝登基大赦,从迪化归来。此次定要盛邀希五主持,玉成此事。”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起来。其实“真率会”事宜,林希五亦有此意,早先亦和林宾日谈起,无奈昔日时机不成熟。今日大家又提起,想着选个吉日商议此事。林希五,林则徐早先就经常听父亲谈起其丰功伟绩,是位不阿权贵、耿直敢言的人物。乾隆四十五年,福建大旱,农民颗粒无收,流民四野。当权者却让百姓出资买谷入仓。林希五不满政府倒行逆施之举,上书为民请命,此举赢得时人赞誉。使林希五名声大噪者,当属乾隆五十八年揭发按察使钱士椿受贿办理冤假错案。长泰县林、薛两大家族因农田水利问题大打出手,*后造成大规模家族械斗。时为按察使的钱士椿受贿,便颠倒是非,致使十八人蒙冤受屈。百姓迫于淫威,敢怒不敢言。林希五眼里容不得沙子,便揭发钱士椿受贿。结果钱士椿恶人先告状,指鹿为马,将林希五下狱治罪,并胁迫其他士子举证,将他流往迪化。当今圣上登基,大赦天下,林希五得以释归原籍,回来后设馆乡里,依然锐气不减。屡听父亲谈论林希五事迹,林则徐虽未亲自拜谒,心里早已萌生敬意,折服其人品。听到父亲与友人谈论此事,不禁也兴奋起来。真率会如期举行,大家商量制定了《社规二十诗》,反泥古、反守旧、反虚伪。雅集之所暂时定在林希五处,林则徐便随着父亲林宾日,成了真率会的积极参与者。  不知不觉间,林则徐已在鳌峰书院待了七年。时为嘉庆九年,又是三年一次的大比之年。林则徐已及弱冠,鳌峰书院的优良学风,父亲自小的言传身教,使他自信满满,书院老师亦对其期待满满。这日好友郭阶三来,相邀一起到贡院参加乡试。郭阶三与林则徐同岁,两家相距不远,自小就在一起读书,目前在林则徐父亲就馆的文笔书院学习。  ……

作者简介

孙启华,北京大学中文系古典文学专业博士,研究方向为清代文学。苏州大学教师。著有《陈献章诗文集版本源流考》《 太平天国时期的“书厄”及诗歌书写》等。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