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201184487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91
- 出版时间:2022-06-01
- 条形码:9787201184487 ; 978-7-201-18448-7
内容简介
《青年政治学概论》坚持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因应新时代复合型高素质青年政治人才培养的现实需求,专项分析与探讨不同国家和地区青年民众的政治作用及其政治影响。 该书吸收国内外已有教学与科研成果的框架与结论,参照高校教材的相关标准及体例格式进行编排,其内容主要包括青年政治学导论、青年政治参与、青年政治体系、青年政治心理、青年政治思想、青年政治社会化、青年政治发展、青年政治与世界未来。该书所涉及的青年政治学既可以作为政治学、国际政治学、管理学、新闻学、社会学等相关专业的特色课程,也可以作为面向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公共选修课程,以期与各类高校、党校、团校及科研院所教学育人的实际需要相适应,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
目录
**节 青年政治学的基础概念
一、研究范式的转变
二、学科基础的关联
三、政治内涵的界定
四、“青年”范畴的厘清
五、理论学科的创建
第二节 青年政治学的发展与研究方法
一、青年政治学的历史
二、青年政治学的现实
三、青年政治学的研究方法
四、青年政治学的社会价值
第二章 青年政治参与
**节 青年政治参与的基础概念
一、青年政治行为与政治参与
二、青年政治参与的主要特征
三、青年政治参与的类型
四、青年政治参与的主要途径
五、青年政治参与的影响因素
第二节 青年政治参与的作用与发展
一、青年政治参与的政治作用
二、青年政治参与的社会价值
三、青年政治参与的历史与现实
四、青年政治参与的未来展望
第三章 青年政治体系
**节 青年政治与国家
一、青年政治与国家本质
二、青年政治与国家政权组织形式
三、青年政治与国家结构形式
四、青年政治与国家机构
第二节 青年政治与政治组织
一、青年政治与政党基本特征
二、青年政治与政党制度
……
第四章 青年政治心理
第五章 青年政治思想
第六章 青年政治社会化
第七章 青年政治发展
第八章 青年政治与世界发展
参考文献
后记
节选
(一)青年政治心理是青年民众对社会政治现象的感性认知 作为社会精神现象,青年政治心理是青年民众作为社会成员,在一系列社会政治生活和政治实践中,历经政治制度、政治事件、政治人物等历史与现实、国内及国外的各类影响与刺激,对于自身所面对与认知的各类政治事物的精神反映。鉴于青年民众一般正处于政治社会化的成长进程之中,以及作为政治心理较之政治思想的相对“浅显”特性,因此青年政治心理是一种尚未形成政治思想体系而处在所谓“游离”状态亦即并未成熟的心理状态,属于非理论化抑或正处于理论化进程的青年社会心理的较低层次或较低阶段。青年政治心理这种反应通常是经验性、直观性或感受性的,其中所包含的青年民众相关的政治情感、政治动机、文化传统、风俗习惯和个人兴趣爱好等,都是青年民众作为社会成员对政治生活及政治现象的各类直观感受和感知。如,世界上很多国家都要求民众对本国的国旗、国歌等代表国家的标志性符号,依照相关的法律法规或者政治习俗表示应有的尊敬。这种尊敬的具体表现就是在奏国歌、升国旗时,包括青年民众在内的各界民众要保持应有的礼仪与尊重,禁止任何形式的不敬行为或不庄重行为。就青年民众整体而言,这些规定或做法将会逐步使其在心理上对国歌、国旗等政治符号及其代表的国家政权、政治制度等逐渐形成较为直观的感受和感性的认知,进而逐步形成基于国歌、国旗的青年政治心理。作为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青年民众对各类政治事件、政治人物、价值观念等的政治感性认识,青年政治心理的感性认知特点主要体现为:其一,青年政治心理基于青年个体的认知与感受而自发形成。在日常生活、学习、工作及各类相互交流交往中,无论是作为青年整体还是青年个体,是作为“自然人”还是“政治人”,是处于政治社会化的起步期还是成长期,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青年民众具备一定的政治意识、能够思考和认知自身所处的社会环境及遇到的各类政治现象,是其自身所应当掌握的基本政治能力及基本政治素养。青年民众的这些认知与感受,可能产生各种青年个体的某种“一时的高于他们的情感的平均强度”①。在现实中,这些自发形成的感性认知甚至会伴随产生一些理性思考或为理性思考不断累积感性材料,并将作为政治认知与政治思考,为青年政治社会化进一步深入而不断累积经验。 其二,青年政治心理是青年民众对于各类政治现象的感性认知。作为青年民众对于各类政治表象的感觉和感知,即不同国家和地区青年民众对于政治现象的表面状态和发展状况的感觉和感知,青年政治心理在内容范畴具有认识上的肤浅性特点,也可以说是青年民众对各类政治关系的较直接、具体、非理论化的精神反映,尚未能够触及各类政治现象、政治事件的深层内核及其本质。青年政治心理的所谓“肤浅性”特点,一方面与不同国家和地区青年的生理与心理特点有关,即青年民众在生理层面和心理层面一般而言均处于较快速的成长期,无论是主观方面还是客观方面均需要一定的时间来逐步成长与成熟;另一方面则与青年自身政治社会化的阶段性有关,即青年民众的各类政治认知尚处于政治社会化的早期或者初始阶段,需要逐渐完善和成熟。就政治认知和政治发展的层次而言,青年政治心理是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青年民众对政治生活较为直观的、不够深刻的、经验的、感性的、低层次的反映形式,其对青年民众政治生活的反作用往往是自发的、无意识的。 其三,青年政治心理是青年民众包含非理性因素的独特精神现象。青年政治心理通常带有浓重的感性色彩,是没有经过理性思考或深度理性思考的政治意识,属于青年政治意识的低层次部分(其高层次部分则为青年政治思想),其非理性的因素较多。青年政治心理的这种非理性因素主要表现为:作为对一定时期的社会政治生活和政治关系产生的政治心理倾向,青年政治心理是自发的、不系统的直接反映,是不定型的、纷繁复杂的,是尚未形成理性思考与政治理论、在不同国家和地区青年民众中较为普遍与相似的政治心理动向或态势。青年政治心理中,存在着凭借满腔政治热忱而形成的政治忠诚、政治情感与政治信仰,也存在政治狂热、政治偏执。同样,青年政治心理也存在各类政治心理的模糊、含混与游离现象,包括不同国家和地区青年民众的信仰虚化、道德混沌、心理抑郁、精神危机等。尤其是网络时代,互联网与现实世界交织的青年民众时常会形成“微政治心理”。(二)青年政治心理显示青年民众作为特定利益主体的利益倾向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青年民众的价值观在发展过程中深受当时外部环境的影响,形成反映当时社会环境特色的代际文化群体;同时,随着外部环境不断变化,逐步塑造并*终形成了存在诸多差异的政治倾向、价值观念,通常会导致价值观的“代际差异”。作为带有青年特色的精神现象,青年政治心理反应和展现着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青年民众作为社会成员,对于维护和实现自身群体利益与自身个体利益的关心,以及对于通过包括青年政治参与在内的相关政治途径实现其利益诉求与政治权利的关注。 如果青年民众自身的群体利益及个体利益,包括求学、就业、住房、交通、社会保障以及精神生活等切身利益得不到应有的保障,青年政治心理会驱使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青年民众逐步思考自身对所在社会的政治体系和执政当局的立场,在一定条件下往往倾向于采取相应的政治参与来表达自身的相关利益诉求。随着互联网日益普及而带来的“碎片化”“去中心化”“手机依赖”等为重要特点的“微时代”,在改变世界各国青年政治社会化传统范式的同时,也为青年政治社会化的现代转型带来了冲击,影响到青年政治心理的发展演变。
作者简介
海泽龙,毕业于北京大学囡际关系学院,法学博士。现为山东青年政治学院两岸关系与青年发展研究院院长、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兼任海峡两岸关系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全国台湾研究会理事、察哈尔学会研究员、上海环太国际战略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山东省海峡两岸经济文化发展促进会常务理事等。曾经受邀赴美国亚特兰大、日本东京和中国台湾地区等地进行学术交流。出版《青年政治学:理论与实践》等专著,在国内外期刊及学术会议发表论文多篇:主持或参与国家社科基金、中共中央统战部、国务院台办及山东省委省政府相关课题十多项。
-
毛泽东选集(全四册)
¥73.1¥97.5 -
为什么是中国(九品)
¥29.0¥58.0 -
毛泽东选集(普及本)(全四册)
¥52.8¥81.0 -
走向海洋(八品)
¥16.2¥59.8 -
兄弟连-纪念版
¥19.0¥38.0 -
论共产党员的修养
¥2.3¥5.5 -
马克思主义:赞成与反对
¥9.5¥35.0 -
走向海洋
¥16.1¥59.8 -
秘密访问-中美关系破冰亲历
¥9.0¥28.0 -
中国的婚姻与家庭
¥15.1¥39.8 -
(平装)二战战史
¥11.7¥45.0 -
毛泽东选集-(第三卷)
¥14.6¥18.0 -
浴血荣光
¥16.2¥45.0 -
步兵攻击:隆美尔手绘插图珍藏本
¥13.5¥45.0 -
国之脊梁:中国科学家的家国天下
¥37.7¥59.8 -
1793乾隆英使觐见记(九品)
¥9.8¥39.0 -
中国抗日战争史简明读本
¥12.3¥30.0 -
共产国际与广州国民政府关系史
¥16.8¥56.0 -
孙子兵法
¥11.5¥36.0 -
温家宝谈教育
¥20.7¥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