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关闭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030395818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264
  • 出版时间:2020-08-01
  • 条形码:9787030395818 ; 978-7-03-039581-8

内容简介

本书内容丰富,阐述详细,对于从事化学教学研究**线的教师和教学研究人员有着较高的实用价值:①作者将原理、方法、技术的介绍和化学教育教学中要研究的的实际问题相结合,主要章节围绕实际问题而展开;②在介绍方法的同时注意分析数据所说明的问题;③书中提供了大量的研读材料、化学教育教学研究中的实际例子以及有关的计算机程序。

目录

目录
前言
**章 化学科高考 1
**节 高考与教育测量 1
一、高考的历史沿革 1
二、教育测量 3
第二节 化学科高考与能力层次 5
一、化学科高考改革回顾 5
二、化学科高考的特征 6
三、考试的分类 7
四、化学科高考的能力和层次要求 8
第三节 标准化考试及试题命制要求 11
一、标准考试 11
二、考试大纲 12
研读材料: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化学) 12
三、标准化试题命制的基本要求 14
第四节 化学科高考的试题 16
一、客观性选择题 16
研读材料:猜测校正公式 20
二、主观性化学计算题 21
研读簡对评分法 21
三、限制性填空/简答 题 21
四、信息给予题 23
第五节 考试结果的整理与描述 24
一、考试的教育功能 24
二、考试结果的收集与整理 26
研读材料:数据的类型 27
三、考试结果数据的描 述 30
第二章 考试的质量评价 36
**节 考试与教育目标 36
一、教育(教学)目标与考试目标 36
二、教育目标分类 37
研读材料:《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描述目标水平的词语 39
第二节 考试结果贿效性 39
一、效度的概念 40
二、内容效度 40
三、积差相关系数 42
研读材料:相关系数的平均数 46
四、效标关联效度和结构效度 47
第三节 考试结果可靠性 48
一、内部一致性信度 48
二、评分者信度 50
三、等级相关系数 50
研读材料I :信效度的理论意义及两者关系 53
研读材料II:利用肯德尔和谐系数计算评分者信度 55
第四节 考试的项目分析 55
一、雌分析 56
研读材料:多重选择题难度的校正 56
二、点双列相关系数 59
研读材料:二列相关系数 60
三、K分度分析 60
研读材料I:考试的信度与试题区分度的关系 62
研读材料II:目标参照性考试的试题分析 62
第五节 考试理论的进展 62
一、雛测麵论 62
研读材料:概化理论简介 65
二、题目反应理论介绍 66
研读材料:拉什模型简介 69
三、认知诊断评价与测量的结合 70
第三章 测量结果的报道 71
**节 概率与正态分布 71
一、概率 71
二、正态分布 73
研读材料:二项分布 76
第二节 百分等级和百分位数 80
一、百分等级 80
二、百分位数 84
研读材料:从原始数据资料求中位数以及中位数与均数的比较 85
第三节 转换分数及应用 86
一、Z分数 87
二、多科成绩的总评定 88
三、T分数 89
研读材料:原始分数正态化 91
第四节 等级计分及等级的数量化 92
一、正态分布计分 92
研读材料:教学班级的均分和标准差控制 94
二、质量等级的数量化 95
第四章 测量资料的定性分析 98
**节 化学教育科研中的定性方法 98
一、定性分析的特点 98
二、定性分析的过程和注意点 99
三、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的比较 101
第二节 访谈法与出声思维法 103
一、访谈法 103
二、出声思维法 104
第三节 编码技术与问题行为图 107
一、编码技术 107
二、问题行为图技术 109
第四节 概念图技术 112
一、概念图及其发展 112
二、概念图的结构和类型 115
三、概念图的评估方法 117
第五章 化学课堂教学评价 122
**节 教学目标确立的评价 122
一、教学目标的特点 122
二、教学目标的表述 123
第二节 教学内容处理的评价 125
一、同课异构的“同”与“异” 125
二、不同视角的同课异构 127
研读材料奇妙的二氧化碳”同课异构的评价案例 130
第三节 教学技能使用的评价 132
一、导入技能 133
二、结束技能 139
三、提问技能 142
研读材料:课堂提问技能的评价案例 147
第六章 学生个体发展评价 152
**节 学习过程的质性评价 152
一、学习档案袋 152
二、Z管理图 155
第二节 个体发展趋势的量化评价 157
一、一元线性回归分析 157
研读材料:回归系数的实际检验过程 162
研读材料:剩余标准差 164
二、化学学习进步倾向的定量评价 165
第三节 化学实验操作技能测评 167
一、动作技能领域的教育目标分类 167
二、化学实验操作技能教学目标学习水平分类 168
三、化学实验操作技能的测量与评价 169
第四节 化学学习中学生情感测评 172
一、情感领域的教育目标分类 172
二、化学教育中情感目标分类 173
三、化学教学中情感领域目标建构 174
第七章 教学实验结果评价 177
**节 总体水平的估量 177
一、标准误差 177
二、总体平均成绩的区间估计 178
三、t分布 179
研读材料:其他总体参数的置信区间 180
第二节 两对照集体水平的比较 181
一、假设检验 181
研读材料:两类错误 184
二、两均数差异比较 184
第三节 多个集体水平的同时比较 188
一、F分布 188
二、方差分析 190
研读材料:方差分析的条件 193
三、多个集体水平的同时比较 193
第四节 两因素方差分析介绍 194
―、2×2实验设计 194
二、双因素方差分析的一般格式 197
第五节 调查计数与比率的评量 198
一、比率的区间估计 198
二、两比率差异的比较 199
三、计数数据的评量 202
第八章 SPSS的使用介绍 205
**节 SPSS基本操作 205
一、基本操作 205
二、数据的描述与转换 207
第二节 均值检验 210
一、单一样本均值检验 211
二、两独立样本均值差异检验 212
第三节 相关分析 214
研读材料:偏相关的计算公式 216
研读材料相关的计算公式 219
第四节 线性回归分析 220
一、线性回归分析原理 220
研读材料:标准化回归系数 223
二、用SPSS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225
第五节 因素分析 228
一、因素分析原理 229
研读材料:高师化学系课程分析 232
二、用SPSS进行因素分析 234
主要参考书目 239
附录 241
附表1 正态分布表 241
附表2 t值表 245
附表3-1 F值表(单侧检验)(a=0.05)  246
附表3-2 F值表(单侧检验)(a=0.01)  248
附表4 值表 250
附表5 积差相关系数显著性临界值 251
附表6 等级相关系数显著性临界值 252
展开全部

节选

**章化学科高考 办教育一定要讲求效果。人们如果想要了解教学方针和日常教学活动中学校以及教师所采取的措施在教育对象一学生身上所产生的实际效果,或是客观评价学生的知识、能力水平并预测学生能否在将来的某种学习或工作中获得成功,进而选拔人才或安排合适的能发挥其特长的工作,就要进行考试或测验。 测验是一个应用较广的概念。所谓测验是指在对教育对象进行定量化测定的过程中,由一定数量的项目试题组成的工具,借助这种工具可以测量人的某项品质(包括能力、兴趣、性格等)或学习掌握程度。测验以试卷为主要特征。考试作为一种术语,多用于教育上较正式的被社会所承认的场合下的测验,如“高考”不称“高测”,“公务员考试”不称“公务员测验”。此外,考试还与教学要求密切相连。考试之前一般有复习准备阶段。 考试制度是社会制度的一部分。因为高考是实现社会分工的重要环节,所以高考成为我国越来越多的考试中影响*大的考试。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来临,每年一次的高考更是成为我国的“举国大考”。目前,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对人才的规格以及学历的重视程度较以前有增无减,高考的标准巳经成为普通高中教学的强势“指挥棒”,使得学校一切教育教学活动皆以高考为中心、围绕高考来运作。“考什么,就教什么!”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普通高中生的学习,牵制了教育的目的。正因为如此,有必要深人地了解我们的“国考”。 **节高考与教育测量 作为一种大规模的教育考试制度,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National Matriculation Tests,NMT,简称高考)创立于1952年。“文化大革命”期间停止运行11年(1966年到1976年),1977年才得以恢复,迄今已运行了数十年。高考制度的建立开辟了中国高校招生考试史的新纪元,是体现历史发展方向的重大改革,在世界髙校招生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中国的高考制度建立以来,在促进中学生努力学习、提高民族文化水平、维护社会稳定和公平等方面起了巨大的作用。经过高考的公平竞争,为高等学校选拔了千百万的人才。仅在1977年到2007年的30年间,高考就为国家选拔了3600万人才。 —、高考的历史沿革 1952年是中国高校招生考试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年份,是我国新旧招生制度的分水岭,标志着“高考时代”的开始。 1952年6月12日,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全国高等学校一九五二年暑期招收新生的规定》,明确规定自该年度起,除个别学校经教育部批准外,全国高等学校一律参加全国统一招生考试,采取统一领导与分省、市、自治区办理相结合的招生办法。为了便于组织统一招考工作,成立了全国高等学校招生委员会。 1952年8月15~17日,举行**次全国统一高考。每个科目考试时间为1小时40分钟,每个单位时间考两科,国文、数学、化学、中外史地、物理、政治常识、生物、外国语(俄、英)每个考生必须参加所有8个科目的考试。17日安排加试笔试和术科。报考文法财经等院校或系的,政、国、外、史4科分数之和占60%,数、理、化、生4科分数占40%;报考理工农医等院校或系的采计分数的科目比例则正好相反。实行全国统一命题,制定统一的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各大行政区招生委员会组织考试、评卷。 全国**次参加髙考的考生只有5.9万人,录取5.32万人;60年后的2012年,全国参加高考的考生近900万人,录取人数达到了600余万人。 1977年,高校招生恢复统一考试制度,当年报考人数约570万人,录取人数约27万人。自1977年以来的30多年期间,高考在许多方面都实行了改革,高考科目、内容、次数、招生录取体制、命题方式(分省)以及技术环节等都经历了多次变革。有学者认为,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高考至少有14次改革。若把各地的试验也加入,则有22次。这些改革可以分成以下几类。 持续至今有成果的改革(9个):1984年,艺术类等特殊专业招生实行统考+单考;1985年,髙考进行标准化改革,以*大限度控制考试误差,同时招生制度实行不收费的国家计划招生(大多数)和收费的国家调节招生(少数)并存的“双轨制”;1994年到1997年,招生并轨、缴费上学;1999年(4个),网上录取,高校扩招,考试科目变为“3+X”,英语加试听力;2001年,取消考生年龄“不超过25岁”和“未婚”的限制;2003年,高考时间由每年的7月提前至6月。 消失成为历史过程的改革(5个):1981年的“六七模式”——文科考6门、理科考7门;1977年的部分省市高考预选;1991年“三南”(湖南、云南、海南)科目改革;1985年开始的会考;1994年,会考基础上的髙考科目3+2。 经历曲折和反复回到原点的改革(4个):1984年的保送生制度——1999年起规定保送生都必须参加综合能力测试;2000年的春季高考一目前多数省市已经放弃;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采用的标准分计分方法;2002年广西的本专科高考分开考——只实行了一年。 继续进行尝试的改革(5个):2003年开始的自主招生;1985年始于上海、2004年推广的分省命题;2005年始于上海的高职高专单独招考;2006年始于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的面试录取;2007年宁夏等四省(自治区、直辖市)实行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后的首轮新高考[2008年又增加了江苏等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总体来看,技术层面的改革,如髙考时间调整、考试标准化、网上阅卷和录取普遍得到肯定,而涉及高考次数、科目、内容、招生考试主体等制度层面的问题时,争议和反复就会不断出现。实践证明,指导理论正确、先进的改革在实践中不一定是可行的,勉强实行只会失败,只有在条件具备的时候,才能顺利推行。经历过“文化大革命”和废止高考的混乱局面,经过*近数十年的反复比较,虽然绝大多数人认为高考应当继续改革但也认为高考是目前*好的方法。“全面考核、推荐保送”,理论上十分美妙,但其弊端却是谁也解决不了的。因为在一定意义上说,高考是看学生本身的才学本事,推荐则往往复杂得多。 中国人发明考试这种公平竞争的办法,就是用来排除人际关系对于选才的干扰。这种选才方式有利于平民百姓。农村中学师生与一些大城市的专家学者对高考的看法是很不相同的;不同的高考经历和家世背景的人对高考的看法也很不一样。高考可以为较低社会阶层子女(如农村的孩子)提供通过自己奋斗实现改变生存状态的重要机会。 高考是根据我国社会的要求(主要是教育活动的需要)而进行的有组织的选拔人才的活动,当然它也会反作用于社会,尤其是教育。高考通过评价教育结果引导着教育过程进而牵制了教育目的,从目前的情况看,高考教育功能的发挥(对社会的反作用)有凌驾于教育目的之上而对其制约之势。这是需要正视并加以研究解决的,历史上科举制度走向反面的教训值得汲取。 中国是考试的发源地,现代的高考仍然有着科举制度的影子。公元前140年,汉武帝就确定了“察举制'从而正式诞生了考试。所谓“察举”就是经过考察后予以举荐。公元606年(隋炀帝时代)科举制度始见雏形;公元621年,唐高祖使科举制度正式登上历史舞台。之后它以其鲜明的特点、强大的生命力和作用力伴随着历代封建王朝活跃在历史舞台上,对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特别是对教育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在实行科举制度的历史阶段中除皇帝、贵族等世袭者外,从中央到地方的绝大多数官员都是科举出身的,也就是说,中国历史上有1300年的时间主要是由科举制度选拔出来的人员管理着。 然而,由于历史的原因,这种系统的、有目的的选拔人才的考试被当成一门科学来研究却是在科举制度逐渐被介绍到西方以后。 二、教育测量 20世纪初的西方,资本主义的大生产迫切需要大量熟练工人与各种专门人才,心理学特别重视个别差异和学习问题的研究,统计学的进步又提供了必要的数学工具。因此西方在引进中国的考试方法以后,便逐渐加以改造,把心理测验理论和统计学、概率论等数学方法引人考试中,重视命题质量分析,把考试内容从中国的重文轻理改为文理结合、全面测量,并且特别注意把考试与现代教育学和现代科学技术结合起来,因而使对考试的研究发展成为一门科学-—教育测量学。 教育测量一般是指对教育现象进行定量化测定,主要研究对教育或训练效果进行测量的原理和方法。通俗意义上的教育测量仅指对学习结果——知识和技能的测量,也可以说主要测量学生在教育教学影响下的心理活动。教育测量学作为一门独立的专门研究考试和测验的教育科学产生于20世纪初的西方,二三十年代兴起,四五十年代定型,六七十年代得以迅速发展。它以现代教育学、心理学和统计学为基础,运用各种测试手段和现代技术,根据教育目标或教学计划,对教育现状、教育效果以及教育对象的学业成就、智能、品格、兴趣、态度、学术倾向等进行科学的测定和评价。教育测验活动的鼻祖是美国的教育心理学之父桑代克(Thorndike),他是当时美国心理测验运动的领导人。桑代克于1904年出版的《心理与社会测量导论》首次系统地介绍了编制测验的原理和用统计方法分析命题质量,他还用科学方法编制了首批标准化的教育测验学科量表。桑代克所说的“凡物的存在必有其数量”和另一位教育测量专家麦柯尔(McCall)补充的“凡有数量的东西都可以测量”这两句话构成了教育测量学赖以生存并发展的哲学基础。目前,世界各国都极为重视对教育测量的研究。 据有关文献介绍,国外对教育测量的研究是极为重视的。例如,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特别是在20世纪50年代后期以来,为大力提高教育质量以便保持其“科技**”的优势,除制定法案外(如1958年的“国防教育法案”和1965年的“中、初等教育法案”)还动用联邦政府的巨款来贯彻这些法案,1975年佛罗里达州以州立法的形式要求举行严格的高中毕业班统,以保证毕业生的质量。后来,这种做法被很多州响应。纽约州议会通过的“测验的真实性法案”中规定,测验必须具备信度和效度资料。这样一来,许多教育工作者和多数的学校就不得不对自己的教育效果作出严肃的评价,重视测验的科学性和对测验的资料分析,从而促进了教育测量的发展。 国外对教育测量的重视还表现在有专业的教育测量队伍,从组织上保证了科学考试制度的实施。例如,英国的剑桥大学考试委员会(UniversityofCambrigeLocalExaminationSyn-dicate,UCLES)创建于1858年,现在世界上有一百多个国家设有考点,每年有数百万人次参加考试。它于1993年11月起陆续在我国开考剑桥商务英语证书(Cambridge Business English Certificate)BEC1、BEC2以及CEIBT(Certificate in English for International Business and Trade,BEC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不少国家和地区也开始建立专管考试的机构,专司编制、组织、评定考试的职能,如美国的教育考试服务社(Educational Testing Service,ETS)就是世界上成立较早的、颇有名气的一个民间考试机构,它是由美国教育理事会(American Council on Education,ACE)、卡内基促进教学基金会(Carnegie Found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Teaching,CFAT)和高等学校入学考试委员会(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Board,CEEB)联合创办的。教育考试服务中心成立于1947年,现在全世界每年都有近千万考生参加它所设计和主持的近百种不同的考试,它的一万多考点分布在世界上176个国家和地区。教育考试服务中心所主持的考试有大型的教育考试,也有各种职业性考试,还有根据用人单位需要而设计的各种临时性测验。例如,专门测验外国留学生英语水平的TOEFL(Test 测验研究能力的研究生资格考试GRE(G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