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552035766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360
- 出版时间:2022-09-01
- 条形码:9787552035766 ; 978-7-5520-3576-6
本书特色
全书图文并茂,包含了大量珍贵的历史图片。通过解读一个街区的演变,把街区成长与上海城市的历史、共和国的发展结合起来,以“街区成长”这一独特视角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光辉历程、伟大成就和宝贵经验展现在读者面前。全书史料考究,依据严谨,叙述通俗易懂。
内容简介
本书为“城市更新与人文遗产.上海系列”丛书之一,对北站街区的成长与历史变迁进行了深入细致地研究。 本书以位于苏州河畔的“北站街区”为研究对象,依循其形成脉络与演变逻辑,从独特的视角揭示苏州河与近代上海城市崛起的关联性。作为苏州河核心区域的一段河流,位于“公共租界之中区”,随着苏州河沿岸的开发,这里从*初的码头林立,到后来成为仓储中心、工厂重地。清末,沪宁、沪杭甬等铁路开通后,这些码头连同苏州河航道,与铁路上海北站(当时北站被称为“京沪交通之总枢纽”)形成有效的水陆互动格局,更有力地推动了这一区域的城市化进程。本书紧扣北站街区在形成与发展中的特点,突出商贸活动中的“码头”角色,社会文化演进中的“源头”地位,进而解析这一区域特有的人口结构、经济样态与功能嬗变,从中彰显“北站”的文化内涵与街区特色。
作者简介
马学强 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博士。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主要从事中国城市史、区域史等研究。在各类学术刊物发表论文百余篇。出版的主要著作有《从传统到近代:江南城镇土地产权制度研究》《江南席家:中国一个经商大族的变迁》《出入于中西之间:近代上海买办社会生活》《八百里瓯江》等。参与主编的有《千年龙华》《阅读思南公馆》《上海的城南旧事》《上海城市之心》《从工部局大楼到上海市人民政府大厦》《总目与研究》《上海石库门珍贵文献选辑》等二十余种。 近年来主持“百年名校·江南文脉”研究丛书(商务印书馆陆续出版10种)、“城市更新与人文遗产·上海系列”(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等已出版8种)。先后承担多项国家和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多项成果获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张秀莉 复旦大学历史学博士,上海财经大学理论经济学博士后。现为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所研究员、党总支副书记、当代史研究室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中国近现代社会经济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已出版专著《币信悖论:南京国民政府纸币发行准备政策研究》《国际视野下的南京国民政府纸币政策研究》,译著《移民企业家——香港的上海工业家》。《上海普陀城区史》主编、新修《上海通史》第13卷主编、《总目与研究》副主编、《海外中国当代史研究理论前沿》副主编、《国家战略与地方经验》副主编。合著有《上海金融业与国民政府关系研究(1927—1937)》、《出入于中西之间:近代上海买办社会生活》、《上海工人生活研究(1843—1949)》、《卢湾城区史》、《上海:城市嬗变及展望》(上卷)、《中国太平发展简史》、《西风东渐》、《国家战略与上海发展之路(1949—2019)》、《正道沧桑:上海龙华革命纪念地研究》、《码头与源头——苏州河畔的北站街区》等。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上海哲社规划课题1项,参与各类重大课题多项,主持或参与横向课题多项。 李东鹏 历史学博士,上海文化广播影视集团有限公司博士后工作站、上海交通大学博士后流动站联合培养博士后,副研究馆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城市史、影像史。
-
消寒图:珍重待春风
¥20.7¥58.0 -
中国通史
¥16.3¥45.0 -
人类酷刑简史
¥21.1¥59.0 -
西北史地丛书:冯承钧西北史地论集
¥22.8¥68.0 -
你不知道的古人生活冷知识
¥15.7¥49.0 -
安史之乱
¥24.1¥68.0 -
中国近代史
¥16.3¥39.8 -
万历十五年
¥16.3¥25.0 -
发明里的中国(平装)/九说中国
¥9.0¥25.0 -
明朝那些事儿:第陆部日暮西山
¥8.9¥29.8 -
显微镜下的大明
¥28.0¥52.0 -
小字白劳-李零自序集
¥23.1¥65.0 -
明朝那些事儿大结局 第七部
¥9.9¥29.8 -
西北史地丛书(第三辑):辛卯侍行记
¥22.8¥68.0 -
宋朝文人的朋友圈
¥21.1¥59.0 -
正说明朝十六帝
¥16.9¥49.8 -
三国史话
¥13.6¥42.0 -
名师讲堂文物精品与文化中国
¥27.5¥78.0 -
终局之地:南明那些事儿
¥28.6¥68.0 -
中国历史速记图表
¥10.9¥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