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11742360
  • 装帧:一般纯质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394
  • 出版时间:2022-09-01
  • 条形码:9787511742360 ; 978-7-5117-4236-0

内容简介

《马克思空间哲学研究》一书是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的结项成果(19FKSB024)。构建马克思空间哲学是回应西方哲学社会科学“空间转向”挑战、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需要,也是破解现实空间问题、重构全球社会空间关系的需要。马克思对空间哲学具有奠基性、原创性和革命性贡献。本书对马克思空间哲学的理论重释,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本书共引言、第 1—6 章和结语三部分构成。引言主要是介绍了马克思空间哲学的理论重释、现实价值、文献综述和创新之处;第 1—6章包括: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社会空间本质论、马克思空间理论的社会逻辑、马克思空间生产理论、马克思对资本空间化的剖析与批判、马克思对劳动空间的现代性批判、马克思空间正义思想;结语主要是阐明了马克思空间哲学的当代出场方式,包括回应西方“空间转向”的理论出场方式和破解现实“空间问题”的实践出场方式。

目录

目 录

引言- 1 -

**节 马克思空间哲学研究的理论重释与现实价值- 1 -

一、马克思空间哲学研究的理论重释- 2 -

二、马克思空间哲学研究的现实价值- 6 -

第二节 马克思空间哲学研究的文献综述- 10 -

一、马克思空间哲学研究的文献回顾 - 11 -

二、马克思空间哲学研究的不足之处- 18 -

三、马克思空间哲学研究的发展趋势- 20 -

第三节 马克思空间哲学研究的创新之处- 23 -

一、马克思空间哲学的学术观点创新- 24 -

二、马克思空间哲学的内容结构创新- 27 -

三、马克思空间哲学的研究方法创新- 31 -

**章 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社会空间本质论-

34 - **节 实践空间的三种立论- 34 -

一、人类整体活动立论- 35 -

二、人类个体活动立论- 39 -

三、人类实践活动立论- 44 -

第二节 实践空间的三态一体- 48 -

一、人化自然空间- 49 -

二、社会关系空间- 53 -

三、历史活动空间- 58 -

第三节 实践空间的三维统一- 63 -

一、物理—地理空间- 63 -

二、社会—经济空间- 69 -

三、文化—心理空间- 73 -

第二章 马克思空间理论的社会逻辑- 79 -

**节 社会的空间叙事- 79 -

一、空间的自然性、社会性和实践性- 80 -

二、生产关系的地理空间叙事- 84 -

三、社会形态的空间界画- 89 -

第二节 空间的社会化形塑- 94 -

一、物质生产空间的城乡分离- 95 -

二、生存发展空间的阶级界分- 100 -

三、全球社会空间的民族差异- 104 -

第三节 社会的空间化厝置- 109 -

一、空间占有格局呈现社会权益分割- 109 -

二、空间筑造轨迹确证社会变迁历程 - 114 -

三、空间栖居方式表征社会制度性质 - 118 -

第三章 马克思的空间生产理论- 124 -

**节 空间生产、空间生产力和空间生产关系- 124 -

一、广义和狭义的空间生产- 125 -

二、空间生产力- 128 -

三、空间生产关系- 132 -

第二节 空间的生产性解读- 137 -

一、空间的生产性建构- 138 -

二、空间的生产力效应- 142 -

三、空间的生产关系效应- 146 -

第三节 空间生产方式的叙事逻辑- 151 -

一、空间生产方式- 152 -

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空间向度- 157 -

三、空间生产方式的理论定位- 161 -

第四章 马克思对资本空间化的剖析与批判- 167 -

**节 资本空间的历史生成- 167 -

一、资本生产空间的形成条件- 168 -

二、资本征服劳动:从“形式从属”到“实际从属”- 172 -

三、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危机及其终结- 176 -

III

第二节 资本空间化的世界交往逻辑- 180 -

一、物理—地理空间的拓展- 181 -

二、社会—经济空间的重构- 186 -

三、文化—心理空间的变迁- 190 -

第三节 资本运动的时空辩证法- 196 -

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时空界限- 196 -

二、资本积累的时间规划与空间规划- 201 -

三、时间叙事与空间叙事的辩证统一- 206 -

第五章 马克思劳动空间的现代性批判思想- 210 -

**节 资本与劳动关系的现代性整体重构- 210 -

一、资本与雇佣劳动的交换关系 - 211 -

二、资本与雇佣劳动的生产关系- 214 -

三、资本与雇佣劳动的分配关系- 217 -

四、资本与雇佣劳动的消费关系- 221 -

第二节 物质变换“裂缝”的空间效应- 225 -

一、物质变换“裂缝”的空间转移效应- 225 -

二、物质变换“裂缝”的空间剥夺效应- 230 -

三、物质变换“裂缝”的时空压缩效应- 235 -

第三节 空间“裂缝”的弥合:走向劳动解放的历史必然- 240 -

一、“现实的个人”与劳动空间解放的途程- 240 -

二、资本的空间革命以及资本空间的历史性终结- 244 -

三、劳动空间解放的历史条件和社会样态- 248 -

第六章 马克思的空间正义思想- 253 -

**节 对资本空间非正义性的批判- 253 -

一、对落后民族和国家空间剥夺的批判- 254 -

二、对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生态殖民的批判- 258 -

三、对虚拟资本恶性膨胀和全球经济风险问题的批判- 263 -

第二节 空间正义的诠释维度- 268 -

一、经济空间正义维度- 268 -

二、政治空间正义维度- 273 -

三、文化空间正义维度- 278 -

第三节 空间正义的实现条件- 282 -

一、生产和交往的普遍性趋势- 283 -

二、共产主义的空间革命- 287 -

三、实现劳动空间正义- 291 -

结语 马克思空间哲学的当代出场- 296 -

**节 回应西方“空间转向”的理论出场方式- 296 -

一、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马克思空间哲学出场方式- 297 -

二、捍卫剩余价值学说的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出场方式- 301 -

三、守望自由人联合体的科学社会主义出场方式- 305 -

第二节 破解当代“空间问题”的实践出场方式- 311 -

一、当代中国空间实践的双重维度 - 311 -

二、当代中国空间博奕的价值审视- 315 -

三、当代中国空间生产的历史选择- 318 -

参考文献- 324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李维意,男,汉族,中共党员,1963年10月31日出生,河北省保定市人,现为河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坤舆优秀学者,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科负责人,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和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已经完成国家社会基金课题1项,在研国家社会基金后期资助课题“马克思空间哲学研究”,主持“马克思世界交往理论及其现实意义研究”等省部级课题10多项;主持河北省教育教学改革课题1项,主持河北省研究生示范课“马克思主义哲学史”1门;先后荣获河北省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河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三等奖3项;在人民出版社、科学出版社出版学术著作3部;在《哲学研究》《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中州学刊》等顶级、权威和CSSCI期刊等发表学术论文60多篇。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