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565670954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340
- 出版时间:2022-09-01
- 条形码:9787565670954 ; 978-7-5656-7095-4
本书特色
本书涉及丰富而具有学术与实用价值的声景个案研究实例,书中提及和收录的珍贵原始资料为相关研究提供了难得的史料,国内同类综合性的跨学科的理论专著或译著尚不多见。丰富的声音、图片和地理方面的文本资料也让本书成为音乐、旅游与摄影爱好者的藏本。 本书的主要译者是邓志勇(声景学与音乐学)与刘爱利(声景学与地理学),其中邓志勇负责序言、第三部分、第四部分及尾声部分与附录的翻译工作,刘爱利负责前奏部分、**部分与第二部分及间奏部分的翻译工作,*后由康健教授负责全书的审校工作。该中文译本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民族旅游地声音遗产的代际认同差异及机制研究”(项目号:41871130)、北京市青年燕京学者培育对象资助项目“声景设计与声景音乐的基本原理”(批准号:012155674700)的部分成果,后又由首都师范大学教务处教材出版基金资助得以出版。 *后,诚挚地感谢R穆雷·谢弗博士、伊莲娜尔·詹姆斯女士(MsEleanor James)与阿卡纳出版公司(Arcana Editions)为本书提供中文翻译版权,感谢首都师范大学教务处、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与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为本书提供出版支持,感谢以下参与本书翻译校对工作的老师和同学。他们分别是来自哈尔滨工业大学的巴美慧、李忠哲、王露莹、王若涵、杨笑音、张焱、赵巍;来自天津大学的贾怡红、朱国风;来自首都师范大学的韩雪、楚恩惠、戴旭俊、侯爽、王岱威、袁亦佳、白丹枫、佟铠丞、董珂欣、钟竞乐、巨占杰。感谢首都师范大学的崔津玮同学参与本书的图文编辑及其文字翻译工作。感谢蔡梦、吴粤北和曹本冶老师,以及家人和朋友对本书翻译的支持与帮助,并以此书献给我可爱的刚刚来到这个世界的女儿文詹。 当世界繁华成一种喧嚣,当感知被越来越多的物欲所干扰,当我们浪迹于城市逐渐被浮华所包裹,当我们回到故乡却再也不能被曾经的记忆所拥抱。
内容简介
《声景学:我们的声环境与世界的调音》(The Soundscape: Our Sonic Environment and the Tuning of the World)的原著者是加拿大著名的生态学家与作曲家R穆雷·谢弗(R Murray Schafer),英文原著于1977年首次出版,后由于影响巨大,于1994年再版。该书首次系统性地从理论构建的高度提出了声景的基本概念、基本思想、基本分析与设计方法,是一本同时涉及声景学、地理学、历史学、文化学、人类学、音乐学和信息科学领域的学术理论著作。虽然离原著首次出版已近五十年,但该书仍是世界范围内整个声景学科与声音生态学科的奠基性著作,是声学与声景学相关科研和应用领域的必读书目。 全书内容共分为七个部分20节,分别为: 导论:该部分论述了声景的基本概念、基本思想与观点,指出声景是一种强调听者、环境与声音之间互动关系的、一种强调社会与文化信息感知的声生态学意义上的声环境。 **部分:**类声景。该部分以“高保真声景”与“低保真声景”理论入手,论述了*基本的**类声景(包括自然声景、自然界中生物的声景、自然生活环境中的声景)的定义、类型及其对于声音环境的重大意义,并以风声、水声、鸟叫声等为例分析了该类声景的典型声学特征。 第二部分:后工业声景。该部分以“低保真声景”的理论分析了从工业革命至电气革命时期典型城市的声景特征及其与社会文化信息的关联。 间奏部分。该部分以音乐学的视角阐述了由音乐感知过渡到声景感知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及其理论方法。 第三部分:分析。该部分借用形态学、符号学与音乐学的部分理论集中论述了声景的标识、分类与感知分析等方法,为声景研究提供了方法论支持。 第四部分:走向声学设计。该部分从声音生态学、人耳听觉、地理学等角度讨论了声景声环境设计的可能性与基本设计手法,并创新性地提出了声学社区的概念。 尾声部分。该部分介绍了原著者的“超音乐”和宇宙球体育乐原景。 本书涉及丰富而具有学术与实用价值的声景个案研究实例,书中提及和收录的珍贵原始资料为相关研究提供了难得的史料,国内同类综合性的跨学科的理论专著或译著尚不多见。丰富的声音、图片和地理方面的文本资料也让本书成为音乐、旅游与摄影爱好者的藏本。 本书的主要译者是邓志勇(声景学与音乐学)与刘爱利(声景学与地理学),其中邓志勇负责序言、第三部分、第四部分及尾声与附录的翻译工作,刘爱利负责导论、**部分与第二部分及间奏部分的翻译工作,*后由康健教授负责全书的审校工作。该中文译本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民族旅游地声音遗产的代际认同差异及机制研究”(项目号:41871130)、北京市青年燕京学者培育对象资助项目“声景设计与声景音乐的基本原理”(批准号:012155674700)的部分成果,后又由首都师范大学教务处教材出版基金资助得以出版。
目录
作者简介
原著者简介:R穆雷?谢弗(R Murray Schafer,1933—2021),于1933年出生在安大略省(Ontario)萨尼亚市(Sarnia),就读于多伦多皇家音乐学院(the Royal Conservatory of Music in Toronto),曾在奥地利和英国学习,并担任不列颠哥伦比亚省西蒙?弗雷泽大学的传播学研究教授(Professor of Communication Studies at Simon Fraser University in British Columbia)。作为一名作曲家,谢弗以各种形式创作音乐,其中大部分是实验性音乐。他以其音乐作品获得了多个奖项与基金,包括加拿大议会奖(the Canada Council)、弗洛姆音乐基金(the Fromm Music Foundation)、科斯维茨基音乐基金(the Koussevitzky Music Foundation)以及古根海姆助理研究基金(Guggenheim fellowship)。 邓志勇,广西柳州人,声学博士,建筑学硕士、舞台科技艺术专业硕士,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广西艺术学院外聘硕士生导师,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中央美术学院外聘教师,英国谢菲尔德大学建筑学院及音乐系访问学者,德国伍珀塔尔大学声学研究中心访问学者,美国杜兰大学人文学院音乐系访问学者,AES国际音响工程协会会员、美国国际噪声控制工程学会副会员,北京音乐家协会会员;在国际学术会议与各级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50余篇,主持和参与多项guojiaji与省部级科研项目;曾参加北京五棵松奥运篮球馆、上海世博会城市之窗主题馆及主持深圳交响团音乐厅等重要观演建筑的扩声系统及建筑声学设计。研究领域包括声景学、音乐声学与数字媒体艺术,对Sound Design及舞台剧也颇感兴趣。 刘爱利,首都师范大学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副教授,博士,国家文化和旅游部青年专家,中国管理科学学会旅游管理专业委员会委员, 研究方向为旅游开发与区域规划、旅游声景、遗产旅游。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旅游局规划重点项目、国家文化和旅游部青年专家人才培养项目、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北京市教委科技计划面上项目等科研项目十余项, 发表各类学术论文60余篇,主持和参与各类区域规划项目40余项。
-
古今中外桥梁
¥20.4¥68.0 -
不穷之景园林情韵
¥8.9¥28.0 -
庭院造园艺术——浙江传统民居
¥15.9¥59.0 -
中国古代建筑概说-大家小书
¥15.4¥28.0 -
冷眼看建筑
¥9.9¥24.0 -
走向新建筑
¥22.3¥42.0 -
宋《营造法式》研究史
¥33.7¥99.0 -
城市规划资料集(光盘版)(11DVD)
¥636.4¥1480.0 -
中国建筑史
¥49.0¥89.0 -
建筑园林文化趣味读本
¥16.8¥56.0 -
图解日本老宅
¥28.2¥88.0 -
禅都物语---京都历史建筑图说
¥18.1¥49.0 -
西泽立卫对谈集
¥14.4¥48.0 -
走遍华夏-一本书读懂中国古城
¥11.4¥38.0 -
中国城池史
¥19.2¥48.0 -
19世纪末-21世纪初的欧洲建筑
¥52.4¥138.0 -
明清建筑二论 斗栱的起源与发展
¥19.2¥32.0 -
建筑艺术·世界经典建筑
¥9.0¥30.0 -
人气小店设计解解剖书(八品)
¥12.5¥39.0 -
和谐栖居-齐鲁民居户牖
¥12.0¥4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