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代艺术——18世纪至今艺术的美学和哲学

现代艺术——18世纪至今艺术的美学和哲学

1星价 ¥63.2 (8.1折)
2星价¥63.2 定价¥7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100092593
  • 装帧:70g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496
  • 出版时间:2012-10-01
  • 条形码:9787100092593 ; 978-7-100-09259-3

内容简介

本书对十八世纪至今的艺术进行了美学与哲学层面的思考,检视了以康德、尼采、海德格尔等大家为代表的美学和哲学观念,对艺术的本质进行了独特的探讨。对从18世纪到20世纪初期的艺术哲学进行了犀利的批评,慎重而理智地呼吁人们用一种富有弹性的新方法来对待艺术。

目录

前言 思辨的艺术哲学家(阿瑟·C.丹托)
引言

**部分 什么是哲学美学?
**章 分析美学的康德式绪论
在不表述具体目的情况下对趣味和终极性的判断
自然美和人造美:艺术的地位
天才与趣味
康德和浪漫主义艺术作品
美学、元美学和艺术理论

第二部分 思辨的艺术理论
第二章 思辨的艺术理论的诞生
诗作为形而上学的扬弃(诺瓦利斯)
从哲学到诗
诗的思辨理论
问题
作为思辨计划的文学之历史(弗里德里希·施莱格尔)
历史论
文学
文学的理论和历史
作为有机体的文学
古代与现代
文类的理论
第三章 艺术的体系(黑格尔)
艺术
艺术、哲学与宗教
哲学地认识艺术:体系与历史
作为有机体系的艺术
艺术
艺术之艺术:诗歌
第四章 迷狂想象还是宇宙小说?
从神秘阐释学到艺术救赎(叔本华)
艺术的位置
从艺术到各门艺术
从疏离的艺术到哲学智慧
真理的虚构与虚构的真理(尼采)
以形而上学为本质行为的艺术
艺术的系谱
艺术与权力意志
第五章 艺术作为存在之思(海德格尔)
海德格尔与浪漫主义
艺术与存在真理
艺术作为历史基础与迷幻的偏差
诗与思
阐释实践
结语思辨传统误解了什么?
……

人名索引
概念索引
译后记
展开全部

节选

  《现代艺术:18世纪至今艺术的美学和哲学》:  我们这里不能考察这种分裂,我只限于简单陈述其几个基本方面;只有这样艺术理论领域里的延续性才会显露出全部意义。就叔本华的美的哲学与尼采的早期创作而言,这种延续性规模相当大。尼采成熟之作的情形更悖谬一些;在他创作《人性的,太人性的》的时候,他严厉地批评了思辨的艺术理论的假设,之后,他还是在他的哲学中对其重新加以介绍,只不过形式上有所改变。  一般来说,叔本华与尼采从根本上反对浪漫主义-理想主义传统可以表现为两点:  1.这是逻各斯哲学传统。即一种自明的思维模式。自明即宇宙的本体论结构在自我认识的行为中完成(中间通过人性作为精神实体)。无论我们站在浪漫主义一边思考,认为理性话语与绝对精神之间的对等只能通过无限趋近实现;还是相反,遵照黑格尔的主张,认为绝对认识只能在哲学系统中,以实际存在的方式实现,两种情况都有赖于话语。哲学的,或诗学的话语,来实现真实与自我认识的对等。根据这个观念,就自我显现而言,世界秩序基本上是目的性的,充分认识的对象就是精神的丰富性。至于宇宙的客观物质性与人的感觉本性,都属于表面现象,因此注定要融入精神本质之中。相比之下,对于叔本华来说,人类从原始时代起就是生活在客观物质空间的感觉存在客观物,而且如每一种存在客观物一样,服从意志的铁的律令。意志是一种自生自灭的宇宙力量,是本真自我之客观物,现象界的绝对他者,因此,也是再现世界的绝对他者。它逃离所有理性认识,且不可再现。充其量:即使是以整体性再现认识宇宙的哲学,也没有能力一路回到它的*终基础。至于一般认识,情况就更糟,一般认识仅仅是服务于意志的简单工具而已,因此,只具备实用价值。  尼采尤其强调第二个方面:如果认识,哲学认识除外,也是为意志服务,那么,真理概念本身就出问题了。很有可能真理*终不过是有用的虚构,因为它是通过外部的而不是内在的标准加以检验的。我们认为那些其结果取悦于我们的、把我们引向成功的真理,等等,就是真实的。我们的“真理们”仅仅是工具,我们借以体验和创造生活的工具;它们的地位是实用的而不是本体论的。  由于拆除了对理性的信念,叔本华与尼采哲学话语的理想不再可能是推论、展现;相反,却是描述一个有关生活的基本直觉的问题:意志是至关重要的事实。目的也发生了变化,不再是探求纯粹认识,而更多的是温习智慧。哲学必须唤醒它的信徒们,把他们置于危机之中,让他们出现在不真实的存在中(叔本华的摩耶幻觉的面纱),将他们引向要么放弃意志而生存(叔本华),要么相反,强化意志为权力(尼采)。  2.哲学话语的地位与功能上存在的对立,在人性观方面产生了进一步的结果。理想主义——这里忠实于浪漫主义本原——视人性为可无限完善的有机客观物,由一个个注定要统一成一个集体的精神体的特殊历史群体组成。如我们所见,这就是历史的末世观之所在。相反,叔本华不承认人性中包含什么,人性只是生客观物规定的身份而已,即,历史地超越意志的客观化身份。从这个意义上说,把他的思想说成是肉体的哲学而不是主体的哲学,是恰如其分的。站在明确地反对黑格尔的立场,他认为集体历史主体的概念前后矛盾,并拒绝接受:“因为只有个体,而不是人类种族具有实在的、即时的意识统一性,生活过程的统一性只是一个虚构而已。除此之外,如同自然界一样,只有客观物种是真实的,类只是个抽象概念而已。所以在人类种族中,只有个体以及他们的生活过程是真实的,种族与种族的生活只是抽象的客观物而已。”这就是激进地拒斥历史主义的由来。叔本华认为历史主义与任何真正的哲学思想都不兼容:“每当历史教导我们不同的时间具有不同的事客观物时,哲学便协助我们洞见到一切都没有改变,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也是。的确,人类生活的本质,如一般意义上的自然界一样,在每一个出现的时刻都给出了全貌,因此,只需要对其深入地理解,以便穷尽认识。”后来,他又解释道:“所有那些对世界过程,或者如他们所说的历史过程,作如此构建的人,都没有抓住一切哲学的基本真理,即不管什么时候一切都一样,所有的变化、兴起都只是表面的;只有理念是永恒的,时间即理想。”  ……

作者简介

  让-马里·舍费尔,巴黎国家科学研究中心主任,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艺术和语言研究中心成员。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