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68089265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54
  • 出版时间:2022-12-01
  • 条形码:9787568089265 ; 978-7-5680-8926-5

本书特色

1、世界研学旅游组织组织编写,校企合作方式编写,由学院教授与行业营地基地操盘手联合编写 2、本书不仅适合作为高校学生教科书,也适合作为研学旅行从业者、管理者的案头工具书。

内容简介

本书详细介绍了研学旅行的产生历史和发展现状,探讨了研学旅行的理论基础、运行体系和课程设计的方法要点,并分别论述了研学旅行实施主体、服务机构、基地营地、专业人员等各部分的组成与职责,让学生、读者对研学旅行能有一个完整的了解。此外,书后还附录了一些关于研学旅行的政策文件,方便学生了解国家对研学旅行行业的支持与要求。本书包含如下章节:绪论、**章研学旅行发展历程、第二章研学旅行的理论基础与价值意蕴、第三章研学旅行的要素体系、第四章研学旅行的实施体系、第五章研学旅行的课程体系、第六章研学旅行的基(营)地、第七章研学旅行工作人员、第八章研学旅行的安全管理、第九章研学旅行活动效果的评估、第十章当代研学旅行组织及行业标准、第十一章研学旅行发展趋势及其影响因素。

目录

**章 研学旅行的发展历程
**节 中国研学旅行的发展历程
第二节 国外研学旅行发展历程
第三节中国研学旅行政策
第二章 研学旅行的理论基础与价值意蕴
**节 国内外相关理论
第二节 研学旅行的内涵与特征
第三节 研学旅行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第三章研学旅行的要素体系
**节 研学旅行的要素体系
第二节 研学旅行主体
第三节 研学旅行客体
第四节 研学旅行介体
第四章 研学旅行的实施体系
**节 研学旅行的服务机构
第二节 研学旅行的服务体系
第三节 研学旅行的保障体系
第五章 研学旅行的课程建设
**节 研学旅行课程开发
第二节 研学旅行课程目标
第三节 研学旅行课程内容
第四节 研学旅行课程实施
第五节 研学旅行课程评价
第六章 研学旅行的营地
**节 研学旅行营地的内涵
第二节 研学旅行营地的建设
第三节 研学旅行营地的运营管理
第七章 研学旅行工作人员
**节 研学旅行工作人员概述
第二节 研学旅行导师
第八章 研学旅行的安全管理
**节 研学旅行安全管理概述
第二节 研学旅行安全管理的内容
第三节 研学旅行安全问题和突发事件的处理
第九章 研学旅行活动课程评价
**节 研学旅行活动课程评价
第二节 研学旅行活动课程效果评价方法
第三节 研学旅行活动课程评价管理
第十章 当代研学旅行组织及标准制定的探索
**节 研学旅行组织
第二节 研学旅行标准制定的探索
第十一章 研学旅行发展趋势及其影响因素
**节 世界研学旅行发展趋势及其影响因素
第二节 中国研学旅行发展趋势及其影响因素
展开全部

节选

**节 中国研学旅行的发展历程 中国自古就有游学之风,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其历史与思想可追溯至先秦诸子百家的游学活动。“游学”一词较早见于《史记·春申君列传》的“游学博闻”[1 吕思勉.吕思勉读史札记(上)[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681-682.]1,后见于《论语》的“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2 杨伯峻译注.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5:67.]2,《庄子·刻意》的“教诲之人,游居学者之所好也”[3 陈鼓应注释.庄子今注今译[M].北京:中华书局,2007:393.]3,陶渊明《饮酒》诗中的“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经”,《礼记》云“君子之于学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4 陈戍国.礼记校注[M].长沙:岳麓书社,2004:134.]4,《辞源》上的游学即“周游讲学;外出求学”[5 辞源,修订本[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994.]5。所谓游学即行为主体通过旅行、旅游的方式,以提高道德修养、陶冶情操、增长见识、实现政治抱负等为主要目的的异地求知、修身、交友、救国等性质的积极活动,是传统学习和教育的一种方式。“游”与“学”二者存在着辩证关系,游是途径,学是目的,游学既不是单纯地旅行,也不是简单地学,是求知、修身、入仕、交友、救国等的重要途径,是在非惯常环境[6张凌云.旅游:非惯常环境下的特殊体验[J].旅游学刊.2019,34(09):3-5.]6下的体验式学习。 首先提出游学理论的是先秦时代的诸子百家,尤其是儒家与道家。他们既是游学的*早实践者,又是游学理论的构建者。儒家和道家的游学理论不仅为人们普遍接受,而且一直影响和指导着中国的游学活动。儒家游学的中心理论是仁学之游与比德之游。 “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孔子主张在欣赏自然美的同时,将其类比为人的美好品德。荀子“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庄子主张在大自然中游学,边游边学,在游中学;在社会中游学, 游于人事, 学有所得;在精神上游学,游心,畅志。道家游学的中心理论是逍遥游,即游学者应去观览万事万物的自然真貌、人生与自然的真谛。 一、古代游学 中国古代的游学时间较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770年。游学是*为传统的学习和教育方式,被历代各阶层人士所重视,在中国古代社会产生重要影响,真正实践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古训。 (一)古代游学内容 中国古代游学活动时间跨度从春秋战国时期一直到明清时代,游学内容丰富,游学目的明确,游学规模不断扩大。大致可以分为游说增识游学,重在求师访道, 实现政治理想;修身比德游学,畅游自然,修身养性;稽古访志游学,实现人生价值。科考探险游学,成就人生理想。 中国古代游学开始于春秋战国时期,此后各朝各代都呈现出不同的游学活动。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士人游学络绎不绝,游学活动逐渐兴盛起来。孔子、孟子、荀子周游各地,宣传仁义礼乐;苏秦斡旋于山东六国之间,推行“连横”学说;张仪穿梭于秦、楚、齐等国,推行“合纵”政策;晋公子重耳的游学避祸;游说之盛的四大公子——赵国平原君、齐国孟尝君、魏国信陵君、楚国春申君纳贤养士,游说治国平天下。秦汉时期游学和经学密切联系,出现了士家子弟通过游学学习经学,获取仕途。游学丰富了众多学子、士人知识、阅历,也成就了许多名人名著,如“二十而南游江、淮,上会稽,探禹穴,窥九疑,浮于沅、湘,北涉汶、泗,讲业齐、鲁之都,观孔子之遗风,乡射邹峄,厄困鄱、薛、彭城,过梁、楚以归”的司马迁。魏晋南北朝时期,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玄游”、“仙游”、“佛游”,游学寄情、寄理于自然,代表人物:阮籍、稽康、向秀、刘伶、阮咸、王戎、山涛、葛洪、陆修静、陶弘景、朱士行、法显。隋唐时期,游学演变为漫游南北、山水田园游以及佛游的求学、求仕、体验游的“大壮游”,代表人物:李白、杜甫、王维、玄奘。两宋的游学奉行“游中未敢忘忧国”、“景物理趣、明性见理”的游学理念,代表人物:王阳明、朱熹。元代出现了盛行一时的游学之风,儒学之游、从师之游、书院义塾之游兴盛起来。明代形成了求知自然山水和探索科学奥秘的游学之风,其代表人物主要有李时珍、徐光启、宋应星、徐霞客。清代形成了重实学、讲致用的游学之风,同时游学国外也是当时典型的游学方式,代表人物顾炎武、潘来、颜元、李恭、容闳、张之洞等。 (二)古代游学影响 中国古代游学和研学旅行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外延上有所区别和不同:首先参与者不同,游学是在现代教育之前就存在的,是权贵、精英的专项权利,是社会的一种需求,表明了一种社会地位。而研学旅行是大众化、普世的权利,是学校教育的延伸和补充。其次规模不同,游学是小规模的,一个人或者几个人。学校的研学旅行是团队出行,集中体现在团队中的行动和能力。游学和研学旅行在内涵和目标上是一致和相通的:古代游学以游历方式,以游历名山大川,拜访名流名人作为主要内容,以增进见识,完善人格,丰富人生阅历为目标的活动。研学旅行是实践的一种形式,强调的是旅行中学习,帮助中小学生了解国情、热爱祖国、开阔眼界、增长知识,着力提高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1、游学对游学主体的影响和价值。游学对游学主体产生重大影响,主要体现在锻炼身体,陶冶情操,磨炼意志,广交师友,掌握知识,培养才能,施展政治抱负等方面。通过游学的有志之士在古代社会崭露头角,活跃在不同领域。 2、游学对社会的影响和价值。游学促进了学术交流和文化传播;在一定程度上引导社会积极向上,并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 3、游学对世界的影响和价值。古代游学验证了知识和生活的密切关系,实践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理念,展示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实践教育和直接经验起到了良好示范作用,是研学旅行的理念和逻辑渊源。中国古代是*先在世界范围内提出游学概念、游学理论,并进行了游学实践,蕴含中国传统文化精髓和理论,为世界贡献了中国智慧和方案。 (三)古代游学典型代表 1、游说增识行者——孔子 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中国古代的“天纵之圣”、“天之木铎”,中国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 万世师表,儒家始祖孔子其人物和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孔子游学可以堪称我国古代研学的典范,其游学精神表现在三个方面:游学求道,塑造自我;游仕布道,实现自我;游心悟道,超越自我。孔子游学准则为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孔子游学内容为:近游观——重人伦文化:父母在不远游;远游观——志在四方:桑弧蓬矢,志在四方;尚古观——信而好古,述而不作;与民同乐——贤者与民同乐,故能乐其乐;山水比德说——智者乐水,仁者乐山。 孔子聪明好学、博学好礼。“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学无常师,先后问礼于老聃、学鼓琴于师襄子、访乐于苌弘等。学习中“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不断揣摩和练习,达到*好。随师襄子学鼓琴《文王操》,从“未得其数,未得其志”,反复钻研,体会琴曲的内涵,一直练习到他看到文王的形象在乐曲中表现了出来。孔子常将祭祀用的礼器(俎豆)摆设起来,练习行礼、演礼,注重生活实践。孔子曾做过文书,担任过委吏(管理仓库)、乘田(管理牧场),后来被任命为中都宰,升任为司空,后又升任为大司寇,一直到升任为代理宰相,兼管外交事务。事无大小,孔子均能做到近乎完美。为官时期的孔子一直保持学习的习惯,学以致用。孔子教育思想博大精深,通过广泛而深入地教育实践,言传身教地践行各种教育原则和教育理念。孔子提倡读书人去郊游,以修身养心,陶冶灵性同时提倡读书人游学、游说,去锤炼意志,实现抱负。孔子以实际行动践行“天下归仁”,试图改变“战乱四起,礼乐崩坏”的社会局面,率众弟子周游列国,辗转于卫、曹、宋、郑、陈、蔡、叶、楚等地,行走中宣传礼乐文化,实践教化之道。周游列国的过程就是一次次研学旅行,重点体验生存之道、生命之道。孔子通过与众弟子之间的教学互动,注重社会事物之教授,言传身教,探索了许多教学方法,对后世教育具有借鉴价值。孔子周游列国的活动堪称世界游学的先师和典范。 基于研学旅行内涵,概括孔子教育思想有以下几点: 教育内容的丰富性和全面性:“六艺”皆技能,孔子的六艺指礼、乐、射、御、书、数。礼即行为习惯、礼仪程序(德育教育);乐即音乐、舞蹈、诗歌(美育教育);射即射箭技术(体育教育);御即驾驶马车的技术(技能教育);书即指书写、识字、作文(劳动教育);数即理数、气数规律(智育教育)。从中可以看出孔子的六艺皆技能,寻求教育的全面发展和综合提高。他主张“以德育人”,把“德”的内容分为道、德、仁、艺四个层次,“志于道”是*高准则,“据于德”是具体表现,“依于仁”是具体内容,“游于艺”是实际运用。更加重视和强调道、德、仁、艺等核心素养的有机统一和因材施教。 教学方法的独特性和引导性:孔子在教学中强调循循善诱、因势利导。如《论语·颜渊》中的“以友辅仁”的环境熏陶育人法;《论语·颜渊》的“内省不疚”的自我教育法;《论语·述而》的“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的实践教育法以及《论语·雍也》的“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和“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不耻下问”的求学姿态。可见孔子教学中更加注重教学环境和教学氛围,主张在实践中获取知识。 教学环境的社会性和体验性:《论语·述而》中有“德之不修, 学之不讲, 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孔子看重教育的社会性、体验性,采用“视思明”、“听思聪”、“闻一知二”、“闻一知十”、“举一反三”、“能近取譬”、“告诸往而知来者”等教法,坚持“默而识之”、“一以贯之”、“由博返约”。要求学以致用,学习所得必须见之于行动, 将知识运用到政治生活和道德实践中去。孔子还强调“传”与“习”的重要性, 特别强调“传习结合”,尤其看重“习”。温习、练习、实习中获取新知。

作者简介

杨振之,男,1965年4月生,重庆市人,博士,四川大学旅游学院教授,旅游管理专业博士生导师、文化遗产与旅游开发专业博士生导师。四川大学中国休闲与旅游研究中心主任。杨振之教授研究领域广泛,主要研究方向为旅游规划、城乡规划、风景区规划、景区管理与目的地营销等。曾主持或参与多项国家重点课题,著述成果丰富。“512”汶川地震发生后,受国家旅游局、四川省人民政府委托,主持了《四川汶川地震灾后旅游业恢复重建规划》,其成果被纳入国务院编制的《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产生了深远的社会影响。已出版专著10部,发表学术研究论文30余篇,学术成果近300万字。提出了“形象遮蔽”与“形象叠加”的理论,“前台、帷幕、后台”的理论、旅游的“符号化”与符号化旅游的理论、旅游功能区规划、原乡规划等理论,广受业界关注和好评。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