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关闭
河西走廊水利史文献类编·疏勒河卷(全2册)

河西走廊水利史文献类编·疏勒河卷(全2册)

1星价 ¥673.5 (7.5折)
2星价¥673.5 定价¥89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030738677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875
  • 出版时间:2022-11-01
  • 条形码:9787030738677 ; 978-7-03-073867-7

内容简介

本书涵盖地方志、奏折、文集、碑刻、考察报告、报刊、历史档案、工程计划书、文史资料、口述材料以及当代重要水利文献等十类文献。每章开始有文献概述,对本章文献的版本、内容、选取理由、整理标准、渊源关系及史料价值进行概述。本书前言对流域水利开发史与本书编写情况进行了说明,附录则包括水利开发大事记与图版。全书统一排印,正文以校注形式加入"编者按"对原文的格式、文字、数据等问题进行说明。全书60%的内容为首次刊布。

目录

目录
“河西走廊水利史文献类编”总序
《河西走廊水利史文献类编 疏勒河卷》序
“河西走廊水利史文献类编”前言
《河西走廊水利史文献类编 疏勒河卷》叙记
《河西走廊水利史文献类编 疏勒河卷》凡例
上册
壹敦煌文书类文献1
本类文献提要2
地志类文书3
社会经济类文书11
贰方志类文献19
本类文献提要20
嘉庆大清一统志(节录)22
甘肃通志(节录)26
甘肃新通志(节录)32
甘肃通志稿(节录)38
重修肃州新志(节录)41
敦煌县志(节录)54
重修敦煌县志(节录)60
安西县采访录(节录)91
创修安西县志(节录)93
玉门县志(节录)103
叁传统私家著述类文献105
本类文献提要106
敦煌随笔(节录)107
西域水道记(节录)117
肆考察报告与游记类文献141
本类文献提要142
马达汉西域考察日记(节录)143
亚洲腹地考古图记(节录)152
祁连山水源查勘报告书(节录)237
伍碑刻类文献245
本类文献提要246
陶公新建昌马河大桥碑记247
赤金断水碑248
陆民国工程类文献249
本类文献提要250
疏勒河流域灌溉工程规划书251
玉门昌马河旧渠整理工程计划书272
敦煌党河流域旧渠整理工程计划书282
安西疏勒河中游截引地下水工程计划书291
玉门安西昌马河流域地下水灌溉工程计划书301
敦煌党河流域地下水灌溉工程计划书308
柒民国报刊类文献315
本类文献提要316
农林部托办关外三县小型农田水利317
勘修敦煌南湖黄水坝318
敦煌工作站改安西工作站319
捌民国档案类文献321
本类文献提要322
1946—1947年安西玉门水利冲突档案324
1948—1949年安西玉门水利冲突档案370
敦煌安西县内水利事务档案395
水利勘测与水利工程档案415
下册
玖双塔水库档案文献431
本类文献提要432
工程计划433
会议记录447
报告与总结562
其他施工文献606
拾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其他档案文献623
本类文献提要624
流域水利工作文献625
骨干水利工程文献637
县级水利工作文献710
拾壹民间收藏水利文献777
本类文献提要778
伟大的双塔水库779
赤金峡水库**期工程总结784
拾贰口述文献793
本类文献提要794
2015年耆老座谈会纪要795
2017年耆老座谈会纪要804
拾叁补遗815
本类文献提要816
赤金头渠水源碑记817
判定赤峡十三道口岸818
附录819
疏勒河流域水利开发大事记820
展开全部

节选

壹敦煌文书类文献   本类文献提要   敦煌文书是疏勒河流域水利史文献极富特色的组成部分,为研究中古时代中国水利事业,特别是干旱区水利事业提供了珍贵的一手文献。然而在此将相关文书全部搜罗并非编者可以胜任。敦煌文书中固然有以P.2507《水部式》为代表的纯粹水利文书,但更多的则仅是在其他主题文书,特别是社会经济文书中有所涉及,如P.3559《唐天宝年代敦煌县差科簿》中有关于水利设施管理人员的记录,P.4640《归义军时期布纸破用历》中记载在泉流、湖泊、河渠等处赛神活动及所用花费等。在这些文书中,水利相关信息仅占很小部分,径直析出不免支离破碎、全篇照录必然喧宾夺主。另一方面,几代中外学者在充分利用、深入解读各类文书中细碎水利史料的基础上,围绕中古时期敦煌地区的水系渠系状况、水利管理制度、水利与社会生活等主题已产生极为丰富的研究成果。这些成果的结论系通过各种复杂细致的考证勾稽方始得到,并非将原始文献一一列举后便其意自明。因此,编者在《河西走廊水利史文献类编?疏勒河卷》中有选择地收录部分敦煌文书,其意图绝非在于刊布新史料,而在于向读者直观展示疏勒河流域水利史文献的悠久性、丰富性与珍贵性。   本类文献收录敦煌文书有两类。**类为地志类文书,包括P.2005《沙州都督府图经卷第三》、S.788《沙州志》、S.367《沙州伊州志》、P.2691《沙州归义军图经略抄》、 S.5448《敦煌录》等,其书皆成于唐与五代时期。这些文书以记载地理信息为主,编者重点对其中涉及的中古时期敦煌地区河流湖泊信息进行节录。第二类为社会经济类文书,涉及水利活动的各种丰富内容。著名的P.2507《水部式》与P.3560《敦煌水渠》,分别记录了中古时期国家与地方两个层面的水利管理;节录之S.4373《癸酉年六月一日硙户董流达园硙所用抄录》写于公元913或973年,系寺院所属硙户汇报其支出的清单,体现了碾硙(水磨)这一重要水利设施及其所属河渠的所有与维护情况。P.4003《壬午年十二月十八日渠社转帖》写于公元982年,与P.4017《渠人转帖》一起生动展示了敦煌水利组织“渠社”的具体运作细节。P.3943《宋开宝四年五月一日内亲从都头知瓜州衙推汜愿长等状》则反映了瓜州僧俗试图将治水有功的官员作为神明祭祀的努力。   考虑到本书读者的阅读习惯以及与全书风格保持一致,本单元采用简化的文书整理规范。整理符号方面,用“/”表示原文书分行,用“』”表示前缺、用“『”表示后缺。文字缺漏或难以识别的,以“□”代替,每“□”表示缺一字。原文书缺字但经校勘研究可推断的,用“[]”进行补入。对于经学者反复校勘指出的错字予以径改、衍字予以径删,不再注明。   地志类文书   P.2005沙州都督府固经卷第三(节录)   [甘泉水]『   美草,更□□口『   水,又西流八十里,与峡『   美草,又西北流入峡谷,『   流瀑布,桂鹤逍『   蔽亏日月,深『   里,不生草木,中有『   春之后,仲夏『   秋后即下,向人『   无杂鸟,水无『   者不过数寸『   曲多野马、[牦]牛『   狼虫豹,窟穴其『   里至紫亭镇,西三『   烽,又西北六十里至山阙烽。水东即是/鸣沙流山。其山流动无定,峰岫不恒,俄然/深谷为陵,高崖为谷。或峰似危削,孤岫如/画;夕疑无地。朝已干霄。中有井泉,沙至不掩;/马驰人践,其声若雷。其水西,有石山,亦/无草木。又东北流八十里,百姓造大堰,号为/马圈口。其堰,南北一百五十步,阔廿步,高二/丈,总开五门,分水以灌田园。荷锸成云,决/渠降雨,其腴如泾,其浊如河。加以节气/少雨,山谷多雪,立夏之后,山暖雪消,雪/水入河,朝减夕涨。其水又东北流,册里至/沙州城,分派灌溉:北流者名北府渠,东流者/名东河水;南流者二道:一名神农渠,一名阳开渠;州西北/又分一渠,北名都乡渠;又从马圈口分/一渠,于州西北流,名宜秋渠。州城四面水/渠侧,流觞曲水,花草果园,豪族士流,家/家自足。土不生棘,鸟则无。五谷皆/饶,唯无稻黍。其水溉田即尽,更无流/派。/   苦水   右,源出瓜州东北十五里,名卤涧水。直西,流至瓜州/城北十余里,西南流一百廿里,至瓜州常乐县南山/南,号位苦水。又西行卅里,入沙州东界故鱼泉驿/南。/西北流十五里,入常乐山。又北流,至沙州阶亭驿南,即向西北流,至廉迁烽西北廿余里,散入沙卤。/   独利河水   右,源出瓜州东南三百里,流至沙州敦煌县东南界。雨多即流,无雨竭涸。/   悬泉水   右,在州东一百卅里,出于石崖腹中。其泉,傍出细/流,一里许即绝。人马多至,水即多,人马少至,水/出即少。《西凉异物志》云:“汉贰师将军李广/利,西伐大菀,回至此山,兵士众渴之,广利乃以掌/拓山,仰天悲誓,以佩剑刺山,飞泉涌出,以济三军。人多皆足,人少不盈。侧出悬崖,故曰悬泉。”/   七所渠   宜秋渠,长廿里。   右,源在州西南廿五里,引甘泉水。两岸修堰十里,/高一丈,下阔一丈五尺。其渠下地,宜种晚禾,因号为宜/秋渠。/   孟授渠,长廿里。   右,据《前凉录》:敦煌太守赵郡孟敏,于州西南十/八里于甘泉水都乡斗门上开渠溉田,百姓蒙赖,/因以为号。/   阳开渠,长一十五里。   右,源在州南十里,引甘泉水,旧名平渠。据《前凉/录》:刺史杨宣移向上流,造五石斗门,堰水溉/田。人赖其利,因以为号。/   都乡渠,长廿里。   右,源在州西南一十八里,甘泉水马圈堰下流/造堰,拥水七里;高八尺,阔四丈。诸乡共造,/因号都乡渠。/   北府渠,长册五里。   右,源在州东三里甘泉水上中平河斗门。为其渠/北地下,每年破坏,前凉时,刺史杨宣以家粟万斛/买石修理,于今不坏。其斗门垒石作,长册步,阔三丈,/高三丈。昔敦煌置南府、北府,因府以为渠名。/   三丈渠,长五里。   右,源在州东三里甘泉水上。于平河斗门南、向东修/堰,穿渠一十三里。其渠,阔三丈,因以为号。/   阴安渠,长七里。   右,在州西南六里甘泉水上。据《前凉录》:敦煌太守/阴澹,于都乡斗门上开渠溉田,百姓蒙利而安,/因以为号。/   一所壕堑水,阔册五尺,深九尺,壕绕城四面。   右,其壕西南角有一大泉,分为两道流,绕城四面周匝,至东北隅合流北出。去城七里,投入大河。/   三所泽   东泉泽   右,在州东册七里。泽内有泉,因以为号。/   册里泽,东西十五里,南北五里。   右,在州北册里。中有池水,周回二百步,堪沤麻。众/人往还。因数里为号。/大井泽,东西册里,南北廿里。   右,在州北十五里。《汉书?西域传》:汉遣破羌将军/辛武贤讨昆弥,至敦煌,遣使者按行,悉穿/大井,因号其泽曰大井泽。/   二所堰马圈口堰   右,在州西南廿五里,汉元鼎六年造,依马圈山造,/因山为名焉。其山周回五十步。自西凉已后,甘[泉]水湍/激,无复此山。/   长城堰,高一丈五尺,长三丈,阔二丈。   右,在州东北一百七十里,堰苦水以溉田。承前造/堰不成,百姓不得灌溉,刺史李无亏造成,百/姓欣庆。无亏,汉丞相蔡之后,自陇西从徙居/幽州之范阳。五代伯祖司空诉尚后魏世祖/舅平阳王杜超女。后为公主忆长安城,世祖/于范阳为主筑长安城,俗号“长安城李”。隋时定/氏族,去其“安”字,直为“长城李氏”。/大周圣神皇帝赐无亏长城县开国子,故时/人名此堰为长城堰。/   一所故堤,高三丈,阔三丈五尺。   右,在州东北一百廿步。按《十六国春秋》:嘉兴四年,西/凉王李歆,为沮渠蒙逊战败于酒泉东怀/城,歆死国灭。其弟恂为敦煌太守,与诸子弃/敦煌,奔于北山,蒙逊以索元绪行敦煌太守。绪/行险恶,失于人心。郡人宋承义、张弘,以恂在郡有/惠政,密遣招恂。九月,率数千入于敦煌,索元绪/东奔。宋承义等推恂为冠军将军、凉州刺史。蒙逊遣子德政率众一万攻恂,恂闭门不战。至五年/春,蒙逊率众二万攻敦煌,遗恂书,论以兴亡/之运。恂不答。二月,三面起堤,以水灌城。恂使/壮士千人,连板为桥,潜欲决堤,悉为蒙逊所擒。/将佐等劝恂曰:“今水弥盛,东军来者相继,虽/有熊武之士,决战无所。宜遣使降,因以击之。”/恂遣使请降。逊不许。左长史宋承义、武卫/将军张弘等开门降逊。恂自杀。其堤多毁/灭,唯东面、北面基址少存。/   一所殿,六门,五架,高四丈,东西十七步,南北八步。   右,在子城中,近城南门。据《西凉录》;凉王李翯,庚子/年建造此殿以听政。至今见在,州司以为馆。/   碱卤   右,州界辽阔,沙碛至多,碱卤盐泽,约余/大半。/   三所盐池水东盐池水   右,在州东五十里。东西二百步,南北三里。其盐/在水中,自为块片,人就水里漉出,曝干,并是颗盐。其味淡于河东盐,印形相似。/   西盐池水   右,俗号沙泉盐。在州北一百一十七里。总有四陂,每/陂二亩已下。时人于水中漉出,大者有马牙。/其味极美,其色如雪。取者既众,用之/无穷。/   北盐池水   右,在州西北册五里,东西九里,南北四里。其盐不如/西池,与东盐味同。/   一所兴湖泊,东西十九里,南北九里,深五尺。   右,在州西北一百一十里。其水咸苦,唯泉堪食。商/胡从玉门关道往还居止,因以为号。/   S.788沙州志   [悬泉,县东一百三十里。《凉州异物志》云:汉贰师将军李广利伐大宛还,士众乏渴,广利仰天悲誓],拔佩刀刺山,[飞]泉涌出。[今]人马饮[之],人多水出即多,人少水减,未尝[乏]绝。   东盐池,县东五十里,其盐出水中,自为块,人就水漉出曝干,并是颗盐。味淡于河东者,印形相类。   西盐池,县西北一百一十七里,俗号沙泉盐者,类马牙,其味美,又红色。   欠岩泉   北盐池,县西北册五里,盐味不胜西池。   欠三峗山古迹事、乐傳事   欠投龙事,在沙井   土河,周围州境。汉武帝元鼎六年修,以为匈奴禁限。   凉兴湖泊,县西北一百一十里。余水皆苦,唯此水可饮。商胡从玉门关往来,皆止于此。   欠玉女泉,县西北七十里,蚊龙曾穴此地也。權之,龙乃出,手剑斩。   阚冢,县东廿里。阚驷祖惊之冢。   玉女泉,县西北七十里,蚊龙曾穴此也。唐贞观,刺史张孝恭铸铁灌之,龙乃脱出。手赐子孙,今长安有龙舌氏见存,今有子孙官在言焉。   寿昌县,下,东北去州一百廿里,公廨二百九十五千,户三百五十九,乡一。   右,汉龙勒县。正光六年改为寿昌郡,武德二年为寿昌县,永徽六年废,乾封二年复改为寿昌置县,建中初,陷吐蕃,大中二年,张议潮收复。   寺一,永安   镇二,龙勒、[西关]   堡五,西寿昌、西关   戍三,大水、西子亭、紫金   烽卅四   栅二   镇三   城县,西廿五里,武德八年置。   破羌亭,县东六十五里。记云:汉破羌将军辛武贤破羌戎,于此筑亭,故曰“破羌”。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