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圣俗之间:从韦伯到福柯

包邮圣俗之间:从韦伯到福柯

¥55.7 (7.4折) ?
1星价 ¥55.7
2星价¥55.7 定价¥75.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100206808
  • 装帧:70g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208
  • 出版时间:2022-11-01
  • 条形码:9787100206808 ; 978-7-100-20680-8

本书特色

古典社会学理论中宗教诸议题的一次广博深入的阐释实践,具有可观的学术价值。 本书梳理和汇通从涂尔干、西美尔、韦伯到贝拉、福柯等社会学各大家关于宗教的诸多论题,是宗教社会学领域在中文世界中的一本较为全面、深入的解释性著作,具有可观的学术价值。 本书梳理、分析、汇通、归纳了古典社会学理论中关于宗教的诸多论题,尤其以涂尔干、西美尔、韦伯、贝拉、福柯等的经典理论为阐释的根底,同时博引宗教学语义场所辐射到的宗教原典、经院哲学、教会法案、文学等话语体系,丰富并巩固了全书的论证机理,是宗教社会学领域在中文世界中的一本较为全面、深入的解释性著作,具有可观的学术价值。

内容简介

本书为宗教社会学著作,重点围绕涂尔干、西美尔及卢梭、康德自然哲学等著述,论述了从韦伯到福柯以来宗教社会学涉及的宗教与知识论、宗教与货币、宗教与法律等诸多论题。**章《以涂尔干与西美尔为中心》,重点论述了涂尔干与西美尔的宗教社会学中的“上帝”以及宗教是如何可能的等问题;第二章《宗教与知识论》,论述了涂尔干的知识论中的宗教与概念以及原始分类与科学的同源性等;第三章《宗教与货币》,论述了宗教与货币的形式相似性等问题;第四章《宗教与法律》,论述了中世纪欧洲教会法中的主教问题、查理曼到封建时代的政教关系等;第五章《宗教与秩序》,论述了约伯问题、自由与幸福、弑父之路、人神的悲剧等;第六章《宗教与权力》,讨论了宗教社会学中的权力、福柯权力理论中的基督教、权力技术与自我技术以及对宗教经济学的思考等问题。第七章为全书结语。

目录

导论 现代世界中的宗教 一、自然与历史 二、卢梭的历史哲学:从自然状态到社会状态 三、康德的历史哲学:大自然的天意 四、现代世界的诞生 五、宗教社会学:从韦伯的新教命题谈起 **章 “上帝死了”之后的宗教问题:以涂尔干与西美尔为中心 一、上帝死了 二、宗教的真实性 三、引进新神:涂尔干与西美尔的宗教社会学中的“上帝” 四、宗教是如何可能的? 五、圣俗之分 第二章 宗教与知识论 **节 涂尔干的知识论:宗教与概念 一、引言 二、原始分类与科学的同源性 三、范畴 四、概念与人性的双重构造 第二节 西美尔的相对主义 一、引言 二、相对主义与形式社会学 三、韦伯与西美尔的一个比较 四、相对主义的核心:互动 五、宗教与社会 第三章 宗教与货币 **节 宗教与货币的形式相似性之一:信仰 一、引言 二、宗教信仰 三、对货币的宗教信仰 四、宗教信仰还是系统信任? 第二节 宗教与货币的形式相似性之二:统一性 一、货币与社会分化 二、货币与个体自由 三、货币的统一功能 四、现代人的疏离感 第四章 宗教与法律 **节 中世纪欧洲教会法中的主教问题 一、引言 二、教会法中的主教 三、从查理曼到封建时代的政教关系 四、主教的“权威” 五、结语 第二节 公民宗教与西方政治思想中的法律 一、贝拉的公民宗教理论 二、上层建筑:《圣经》中的上帝与自由主义 三、基础结构:公民德性与个人主义 四、道德的政治 第五章 宗教与秩序 **节 伊凡的抗议 一、约伯问题 二、自由与幸福 三、弑父之路 四、人神的悲剧 第二节 秩序化论证:以帕森斯、贝格尔与格尔茨为例 一、帕森斯论秩序 二、权力的秩序化 三、贝格尔、格尔茨:意义与符号 第六章 宗教与权力 **节 宗教社会学中的权力问题 一、霍布斯问题的失衡 二、秩序的权力化 三、布尔迪厄的启示 第二节 福柯权力理论中的基督教 一、引言 二、灵魂是身体的监狱 三、基督教忏悔实践的双重意义 四、主体解释学:权力技术与自我技术 五、对宗教经济学的思考:以福柯的权力理论为视角 六、灵魂技术学 第七章 宗教个体化的两种模式 一、制度宗教内部的个体化模式 二、非制度宗教的个体化模式 三、两种个体化模式之间的关联 四、结语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邵铁峰,哲学博士,深圳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有宗教学、中西文化比较等。出版专著《西美尔的宗教理论研究》等,在《世界宗教研究》《世界宗教文化》《道风》《哲学与文化》等刊物上发表论文二十余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两项。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