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代武科考试研究--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李林著

清代武科考试研究--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李林著

1星价 ¥126.0 (7.5折)
2星价¥126.0 定价¥16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101160055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558
  • 出版时间:2022-12-01
  • 条形码:9787101160055 ; 978-7-101-16005-5

内容简介

本书分为三卷:上卷“武科选士总论”循时代线索,探讨武科考试研究之旨趣及其进路,以及历代“以武选士”制度之衍变;中卷“各级武科分论”循层级线索,逐层考述清代武科童试、乡试、会试、殿试之设置,侧重解析其制度变迁、中额变化及群体分布;下卷“武科主题专论”循专题线索,依次考论清代武科进士群体之人数与分布,武科出身之授职与迁转,以及武科考试之弊情与革废;*后综论清代武科设计之理想、现实与功效,藉此略见清代抡才及行政体制中文武之分与旗民之别。

目录



卷上 武科选士总论
**章 武科考试研究之旨趣、意涵及进路
**节 武科研究之旨趣及意涵
第二节 先行研究回顾述评
第三节 史料举隅及研究方法
第四节 结构概要、行文说明及研究展望
第二章 武科考试之前史及其源流
**节 从文武合一到文武分职
第二节 从世卿世禄制到府兵制
第三节 唐代武举制度之创置
第四节 宋、金两代武举之沿革
第五节 明代武举之恢复、延宕及明清之鼎革
第六节 历代武庙、武学与武经述要
本章小结

卷中 各级武科分论
第三章 清代武生之考选、管课及其出路
**节 武童试之基本规制
第二节 武生学额、人数及其地域分布
第三节 武生之管理、训练与考课
第四节 武生之待遇及出路
第五节 缙绅录及《清史稿》所见武生童任职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清代武科乡试规程(会试通例)及武举人群体
**节 武乡试之程期、地点及应考资格
第二节 武乡、会试外场考试项目及评衡标准
第三节 武乡、会试内场考试内容及评衡标准
第四节 武乡、会试之考务人员
第五节 武乡试中额及武举人群体分布
第六节 武乡试发榜、鹰扬宴及题名录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清代武科会试流程、中额及武贡士群体
**节 武会试之程期、场地及应考资格
第二节 武会试科次、中额及录取人数
第三节 武会试中额变化及武贡士之分布
第四节 武会试场后之诸项事宜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清代武科殿试之规程、内容及仪节
**节 武殿试之程期及应试资格
第二节 武殿试之内场考试
第三节 武殿试之外场考试
第四节 带领引见、金殿传胪及授职赏赐
第五节 武进士会武宴及重赴宴筵
第六节 武科金榜、谢恩表、登科录及殊卷刊刻
本章小结
……

卷下 武科主题专论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李林,香港中文大学历史学博士。现任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副教授、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研究员,主要教研领域为中国教育史、近世中国史。著有《*后的天子门生——晚清进士馆及其进士群体研究》(商务印书馆,2017年),获颁上海市第十四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研究论文见于《近代史研究》、《中共党史研究》、《中国文化研究所学报》(香港)、《清华学报》(台湾)、《哲学与文化》(台湾)、History of Education:Journal of the History of Education Society以及Educational Philosophy and Theory等中外学刊。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