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关闭
东方的崛起: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哲学思考(第二版)

东方的崛起: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哲学思考(第二版)

1星价 ¥68.6 (7.0折)
2星价¥68.6 定价¥9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76032253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380
  • 出版时间:2022-12-01
  • 条形码:9787576032253 ; 978-7-5760-3225-3

本书特色

《东方的崛起: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哲学思考》这部著作力图把哲学反思与政治意识结合起来,探讨“中国式的现代化”的规律,以反映时代精神,体现当代中国的民族精神。全书分为上、中、下三篇:上篇主要从理论上阐述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规定、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必然性及其客观根据,以及经济较为落后国家社会主义革命必然性的形成及其特征;中篇主要从理论、历史和实践相结合的视角阐述中国社会主义的产生及其必然性,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探索及其历程,改革开放的内在矛盾、根本动力、历史作用和伟大意义;下篇主要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尤其是哲学基础,说明邓小平是当代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开创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者。从理论上再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黄河之水天上来”的必然性,再现“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探索的艰难性,从而将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历程,将一个古老的民族如何在世界东方崛起的“壮丽日出”展示出来。

内容简介

《东方的崛起: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哲学反思》力图把真实的描述和深刻的反思结合起来,把哲学思维力量的穿透力和哲学批判精神的震撼力结合起来,把敏锐的哲学意识和自觉的政治意识结合起来,以揭示中华民族重新崛起在世界东方的秘密,从理论上再现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建立和社会主义改革的历史必然性,说明只有“中国式的现代化”才能把中国引向繁荣富强,从而使社会主义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再造辉煌,中华民族在社会主义改革中实现伟大复兴,再造辉煌。全书共18章,约30万字。 《东方的崛起》获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二等奖,“三个一百”原创图书工程奖。《东方的崛起》英文版已在美国出版。

目录

上编
**章 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与当代中国的实践
一、科学社会主义的科学所在
二、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及其在当代中国的实践
三、面向实践不断发展的理论体系
第二章 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必然性及其历史进程
一、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必然性的客观依据
二、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必然性的实现进程
三、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必然性的全面实现
第三章 落后国家社会主义革命的必然性及其特征
一、马克思对落后国家社会主义革命必然性及其特征的探讨
二、列宁对落后国家社会主义革命必然性及其特征的探讨
三、毛泽东对落后国家社会主义革命必然性及其特征的探讨

中编
第四章 世界历史中的东方社会及其命运
一、东方社会的社会结构
二、“亚细亚生产方式”之谜
三、东方社会的“停滞性”及其历史命运
四、价值尺度的取向与历史尺度的坚守:评价东方社会的两种尺度
第五章 中国:在世界历史中走向社会主义
一、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
二、在世界历史中走向社会主义
三、在世界历史中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
四、社会发展的决定性与人的活动的选择性
第六章 从“中国工业化道路”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一、中国现代化道路的寻觅
二、“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探索
三、“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拓展及其时代特征
第七章 当代中国的三大历史转折
一、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二、从传统的计划经济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三、从封闭半封闭型社会转向开放型社会
第八章 当代中国的改革:“第二次革命”
一、“第二次革命”的基本内涵
二、“第二次革命”的性质和根本任务
……
下编
附录

展开全部

节选

  传统文化依靠自身是不能再生的,而西方文化除了具有全人类意义的因素,更多的是具有西方民族性,以至资本主义性质的东西,它不可能直接成为中国当代文化。出路在于,通过创造性转换,把西方现代文化因素转化为本民族文化更新的内在力量,并通过文化涵化过程把西方现代文化同本国传统文化整合成一种新的文化形态,即中国当代文化。当然,这是一项非常艰难的任务。  传统文化并非一个凝固体,它在世代相传的过程中必然发生种种变异,形成一条“变体链”。但是,这些“变体”之间又保持共同的主题,并同出一源,因而仍有一条共同的链锁连接其间。从整体上和根本上说,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以农业经济为基础,以“严等差、贵秩序”为前提,以“存天理、灭人欲”为修养目标的封建意识形态。在当代中国,力图用这种农业社会的精神文化来统摄工业社会的物质文明,并实现科学、民主和现代化,只能是天方夜谭。任何一种学说,无论其生命力如何强大,也难免要与产生它的时代一起“终结”。  后工业社会理论创始人贝尔认为:“传统在保障文化的生命力方面是不可缺少的,它使记忆连贯,告诉人们先人们是如何处理同样的生存困境的。”①这一观点不无启迪。但是,问题在于,当代社会发展与先人们面临的并不是“同样的生存困境”。生态危机的出现,使古老的“天人合一”说露出了迷人的微笑,但是以“存天理、灭人欲”为内核的“天人合一”说不可能解决当今的生态失衡问题,“重义轻利”的价值观也不是克服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灵丹妙药,如此等等。以儒学为源头的传统文化,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消除“现代化痛楚”和“发展性危机”。当代中国的社会发展不可能从传统文化中找到民族精神的支柱和安身立命之本。  现代化同时又是从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或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在当代中国的社会发展中,传统与现代性的矛盾在经济、社会层面上表现为市场经济取向与原有社会公平结构的冲突。  市场经济是适应生产社会化而产生的现代经济运作模式。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核心和目标,就是建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问题在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不能排除,也不能否定作为市场竞争结果的个人收入差别,相反,它鼓励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先富起来。这就同原有的社会公平结构——“大锅饭”体制发生矛盾与冲突。这种矛盾与冲突实际上是现代经济运作模式同平均主义传统的矛盾与冲突,是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市场经济取向与原有社会公平结构的冲突。  问题还在于,在市场经济取向与原有的社会公平结构的矛盾中,又交织着市场经济与客观的社会公平要求之间的矛盾。无疑,市场经济本身也需要相应的公平,即竞争公平。但是,这种公平强调的是程序,主要是一种竞赛式的公平,它不可能排除和否定竞争结果的差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难以避免作为竞争结果的个人收入的差别,甚至悬殊,以及由劳动者个人天赋、技能的差异所造成的社会财富占有的不均。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共同富裕又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是一种客观的社会公平要求。这就是说,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市场经济与社会公平之间既有兼容性,又有矛盾性。  1984年,世界银行在一份关于中国社会发展问题的报告中指出,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在中国将日趋紧张,甚至可能达到尖锐的程度,中国进行改革必须同时加强必要的政策,以解决公平分配,尤其是援助贫困者的问题。应该说,世界银行的这一“警告”是及时的,只是当时它并未引起我们的重视。实际上,效率与公平“关系紧张”的背后,就是市场经济取向与原有的社会公平结构、市场经济与客观的社会公平要求的双重矛盾。  大量的统计数字表明,当代中国的个人收入平均化和悬殊化在空间上同时存在,而且这种平均化和悬殊化的程度在世界上都十分突出。当代中国的社会发展不仅要打破原有的社会公平结构,而且要充分注意客观的社会公平要求。没有公平的效率是不可能持久的。当代中国的社会发展应在重建社会公平中达到高效率,而不应让社会公平仅仅扮演为提高效率而“兼顾”的角色。这关系到中国现代化的基本价值取向,应当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作者简介

杨耕,哲学博士学位。曾任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教学与研究》杂志社总编辑兼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总编辑;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北京师范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现为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主编。 中央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首席专家。第六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哲学)组长;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学部委员;北京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副主席;中国辩证唯物主义学会副会长,中国马克思恩格斯研究会副会长。 先后被评为教育部跨世纪学科带头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全国新闻出版行业领军人才、中国优秀出版企业家、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先进个人;获中国出版政府奖优秀人物奖、韬奋出版奖。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