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122403353
  • 装帧:平装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02
  • 出版时间:2023-03-01
  • 条形码:9787122403353 ; 978-7-122-40335-3

本书特色

《环境材料概论》是一本关于环境材料的书籍,全书总共分为三个部分,第 一部分系统总述了环境材料的概况,第 二部分详细介绍了不同类别的环境材料,第 三部分着重强调了环境材料的绿色设计。本书内容翔实、角度新颖,系统地介绍了各类环境材料的功能和价值。全书总共分为9章,主体部分多角度总结和分析了吸附材料、过滤材料、絮凝材料、电催化材料、光催化材料、催化湿式氧化、环境生物材料的研究现状和未来趋势。 《环境材料概论》可作为环境、材料、生态及相关专业的大学生的教材或教学参考书,也可作为专业工程技术人员的自学教材或参考书,还可供相关专业的科研和技术工作人员参考阅读。本书的可读书性很强,所有关心材料开发和应用的人都可能成为其热心的读者。

内容简介

《环境材料概论》是一本关于环境材料的书籍,全书总共分为三个部分,**部分系统总述了环境材料的概况,第二部分详细介绍了不同类别的环境材料,第三部分着重强调了环境材料的绿色设计。本书内容翔实、角度新颖,系统地介绍了各类环境材料的功能和价值。全书总共分为9章,主体部分多角度总结和分析了吸附材料、过滤材料、絮凝材料、电催化材料、光催化材料、催化湿式氧化、环境生物材料的研究现状和未来趋势。 《环境材料概论》可作为环境、材料、生态及相关专业的大学生的教材或教学参考书,也可作为专业工程技术人员的自学教材或参考书,还可供相关专业的科研和技术工作人员参考阅读。本书的可读书性很强,所有关心材料开发和应用的人都可能成为其热心的读者。

目录

第1章绪论1.1环境材料基础11.1.1环境材料的起源11.1.2环境材料的定义21.1.3环境材料的分类31.2环境材料的研究内容41.3环境材料在环境保护中的重要性61.4环境材料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9复习思考题11第2章吸附材料2.1吸附概述122.1.1吸附的概念122.1.2吸附的类型122.1.3吸附机理132.1.4吸附理论模型142.2吸附材料的分类172.2.1碳质吸附材料172.2.2无机吸附材料182.2.3有机吸附材料182.2.4生物吸附材料182.3吸附材料的表征192.3.1物理表征202.3.2化学表征212.3.3吸附材料的评价指标212.4碳质吸附材料概述222.4.1活性炭222.4.2碳纳米管292.4.3石墨烯322.5其他吸附材料352.5.1沸石352.5.2活性氧化铝382.5.3吸附树脂39复习思考题40第3章过滤材料3.1过滤材料概述413.1.1过滤机理413.1.2过滤材料的性能433.1.3过滤材料的分类443.2零维过滤材料453.2.1石英砂滤料453.2.2磁铁矿滤料463.2.3陶粒滤料473.2.4锰砂滤料483.3一维过滤材料493.3.1纤维束滤料503.3.2纤维球滤料513.3.3彗星式纤维滤料523.3.4旋翼式纤维滤料523.4二维过滤材料533.4.1机织物滤料533.4.2针织物滤料553.4.3非织造滤料553.5三维过滤材料573.5.1多孔陶瓷滤料573.5.2多孔金属滤料593.5.3蒙脱土613.5.4沸石滤料613.5.5无烟煤滤料62复习思考题62第4章絮凝材料4.1絮凝的概念及原理634.1.1絮凝的概念634.1.2絮凝基本原理644.2絮凝剂的分类与对比654.3无机絮凝剂664.3.1铝系絮凝剂664.3.2铁系絮凝剂694.4有机絮凝剂734.4.1人工高分子有机絮凝剂734.4.2天然高分子絮凝剂754.5微生物絮凝剂774.5.1微生物絮凝剂的定义与种类774.5.2微生物絮凝剂作用影响因素784.5.3微生物絮凝剂的应用与展望794.6复合型絮凝剂804.6.1无机-无机复合型絮凝剂814.6.2无机-有机高分子复合型絮凝剂824.6.3有机-天然高分子复合型絮凝剂824.6.4复合型微生物絮凝剂844.7纳米絮凝剂844.7.1自身纳米级絮凝剂844.7.2纳米复合型絮凝剂85复习思考题86第5章电催化材料5.1催化剂的理论基础875.1.1催化剂的概念875.1.2催化的反应进程885.1.3催化剂的种类及性能指标895.2电催化材料的理论基础905.2.1电催化的工作原理905.2.2电催化材料的分类925.2.3电催化性能的影响因素945.3电催化电极的制备955.3.1电极的组成955.3.2涂层钛电极的制备技术975.3.3化学修饰电极的制备技术1015.4电催化材料的性能分析1045.4.1电催化材料的表面形貌表征1045.4.2电催化材料的结构表征1055.4.3电催化材料的电化学分析方法1075.4.4电催化降解污染物的分析方法111复习思考题114第6章光催化材料6.1光催化材料概述1156.1.1光催化材料发展简介1156.1.2光催化的工作原理1166.1.3光催化材料的分类1176.1.4光催化性能的影响因素1206.2光催化材料的制备和改性方法1246.2.1光催化材料的制备方法1246.2.2光催化材料的改性方法1266.3光催化材料在环境中的应用1306.3.1光催化材料在降解气态污染物中的应用1306.3.2光催化材料在降解废水污染物中的应用1326.3.3光催化材料在深度处理中的应用1346.3.4光催化材料在其他方面的应用1356.4光催化材料发展展望136复习思考题137第7章催化湿式氧化材料7.1催化湿式氧化的理论基础1387.1.1催化湿式氧化概述1387.1.2催化湿式氧化的分类1397.1.3催化湿式氧化的基本原理1407.1.4催化湿式氧化的动力学研究1427.1.5催化湿式氧化的影响因素1437.2催化湿式氧化的催化剂1467.2.1催化剂的分类1467.2.2催化材料的载体1497.2.3催化剂的制备1497.2.4催化剂的失活1527.2.5催化材料的研究展望1547.3催化湿式氧化法的应用1557.3.1处理石化废水1557.3.2处理农药废水1557.3.3处理含酚废水1557.3.4处理垃圾渗滤液156复习思考题156第8章环境生物材料8.1生物絮凝剂1578.1.1生物絮凝剂的起源与发展1578.1.2生物絮凝剂的特点与分类1588.1.3生物絮凝剂的絮凝机理1608.2生物吸附剂1618.2.1生物吸附剂概述1618.2.2生物吸附剂分类1618.2.3生物吸附剂的吸附机理1628.2.4影响生物吸附剂的因素1638.3生物降解材料1648.3.1生物降解材料的概述1648.3.2生物降解材料的分类1658.3.3生物降解机理1668.3.4影响生物降解的因素1668.4生物表面活性剂1678.4.1生物表面活性剂的概述1678.4.2生物表面活性剂的分类1678.4.3生物表面活性剂的理化性质1698.4.4生物表面活性剂的提取1708.5微生物固定化材料1718.5.1微生物固定的方法1718.5.2生物填料1728.5.3生物载体材料176复习思考题178第9章环境材料的绿色设计9.1绿色设计的理念、原则及要素1809.1.1绿色设计的理念 1809.1.2绿色设计的基本原则1819.1.3绿色设计的要素1829.2环境材料的绿色设计方法1839.2.1并行绿色设计方法1839.2.2生命周期评价方法1849.2.3可拆卸性设计与绿色设计数据库1879.3降低材料环境负荷的技术1889.3.1避害技术1889.3.2污染控制技术1899.3.3再循环利用技术1909.3.4补救修复技术 1919.3.5清洁生产技术1929.4环境材料绿色设计案例1979.4.1水处理悬浮填料绿色设计1979.4.2塑料垃圾桶的绿色设计198复习思考题200参考文献201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马杰,1981.10生,副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 2009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获材料学博士学位,2010年进入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工作,2015年赴美国阿克伦大学进行访学。主要从事环境功能材料的合成及其对水中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的去除研究,在高效碳基吸附材料的合成、改性及污染物吸附特性和作用机制方面开展了系列工作。近5年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及多项省部级课题的实施。累计发表论文70余篇,其中 SCI论文40余篇,EI论文10余篇,影响因子累计213.56,累计引用960次,其中ESI(Highly Cited Paper)入选论文3篇;在Chemosphere和Front. Mater. Sci.发表特邀综述等,受邀撰写外文专著“Applications of Carbon Nanotubes”, “Smart Materials for Waste Water Application”,“Nanometrials for Water Remediation”, “Advances in Nanotechnology”中有关环境功能材料在环境和能源中应用的相关内容,授权中国发明专利9项,公开24项。独立及合作指导博士研究生4名,硕士研究生14名,在读研究生7名;目前担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同行评议专家”,“科技评价与评审系统专家”,“上海市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信息化平台评审专家”及“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评审专家”等。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