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030740861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B5
- 页数:392
- 出版时间:2023-04-01
- 条形码:9787030740861 ; 978-7-03-074086-1
内容简介
本书是《大数据与人工智能伦理研究丛书》的一本。该丛书是目前国内专享的专门研究人工智能伦理的系列出版物,集中反映我国学者的近期新*重要的研究成果,有助于推动国内该研究方向的发展和学科建设,形成我国在该领域的学术话语权。希望有助于解决人工智能面临或将面临的道德难题,推动人工智能伦理政策的完善。研究伦理审查制度的建立是当代中国社会科学研究制度建设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是中国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健全科技伦理治理体制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本书聚焦大数据时代中国社会科学研究伦理审查制度,通过深入访谈和问卷调查等实证方法系统了解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者、管理者及潜在参试者对研究伦理审查制度的认识与态度、担心与困惑、需要与障碍以及推进与建设。以国内外知名高校相关制度为案例,结合历史文献梳理,提出大数据时代中国社会科学研究伦理审查原则及制度建设的基本框架。
目录
丛书序 郭东明/i
序 建立健全社会科学研究伦理治理体系 李伦/v
第1章 导论 001
1.1 研究背景 001
1.2 研究概要 004
1.3 章节安排 005
第2章 社会科学研究伦理审查制度发展进程 007
2.1 导言 007
2.2 研究伦理审查制度的萌芽期 007
2.3 研究伦理审查制度的建立期 009
2.4 研究伦理审查制度的发展期 021
2.5 研究伦理审查制度在社会科学研究中的建设现状 023
2.6 研究伦理审查制度在中国的研究与演进 027
2.7 小结 035
第3章 社会科学研究伦理审查制度的理论来源及其对制度建设的启示 037
3.1 导言 037
3.2 规范伦理学及其对社会科学研究伦理审查制度建设的启示 037
3.3 生命伦理学及其对社会科学研究伦理审查制度建设的启示 052
3.4 小结 058
第4章 研究方法 059
4.1 导言 059
4.2 研究方法概述 059
4.3 访谈的五个阶段 061
4.4 访谈数据分析 069
4.5 问卷调查 071
4.6 问卷数据分析 077
4.7 研究伦理 082
4.8 小结 082
第5章 中国社会科学研究伦理意识现状 083
5.1 导言 083
5.2 基本研究伦理意识 083
5.3 研究选题阶段涉及的相关伦理问题 092
5.4 研究设计阶段涉及的相关伦理问题 105
5.5 研究实施阶段涉及的相关伦理问题 117
5.6 数据保护和结果发表阶段涉及的相关伦理问题 142
5.7 主要结论 157
第6章 中国社会科学研究伦理审查制度建设现状 162
6.1 导言 162
6.2 制度建设现状 162
6.3 参试者对制度建设的认识与态度 175
6.4 参试者对制度建设的困惑与担心 214
6.5 参试者对制度建设的需求与认为目前存在的障碍 219
6.6 参试者对制度建设的推进与建议 233
6.7 从审查者的角度看制度建设 248
6.8 小结 279
第7章 中国特色社会科学研究伦理审查制度建设的建议 283
7.1 导言 283
7.2 研究结论 283
7.3 中国社会科学研究伦理审查制度建设的建议 291
7.4 本研究的局限性 300
7.5 未来研究方向 301
参考文献 303
附录 310
附录一 《纽伦堡法典》 310
附录二 《世界医学会赫尔辛基宣言—人体医学试验之伦理原则》 313
附录三 《贝尔蒙报告》 328
后记 360
图目录
图2-1 符合伦理的科学研究三主体 018
图4-1 研究方法示意图 061
图4-2 Nvivo10分析文本导入 070
图4-3 开放式编码 070
图4-4 研究各阶段伦理意识相关问题基本图形 078
图4-5 伦理审查制度相关问题基本图形 079
图7-1 中国社会科学研究伦理审查制度的基本框架 295
表目录
表4-1 小组焦点访谈参试者信息表062
表4-2 访谈邀请信 062
表4-3 课题信息表 063
表4-4 知情同意书 064
表4-5 访谈提纲 064
表4-6 国内研究者和管理者参试者信息 065
表4-7 海外攻读博士学位研究者参试者信息 066
表4-8 境外获得博士学位研究者参试者信息 067
表4-9 审查者参试者信息 068
表4-10 审查者英文访谈提纲 068
表4-11 访谈时长及记录字数汇总 069
表4-12 问卷调查对象基本信息 071
表4-13 问卷调查对象所在机构研究伦理审查制度建设现状 072
表4-14 调查问卷中研究伦理意识相关题目 073
表4-15 调查问卷中制度建设相关题目 074
表4-16 问卷调查对象年龄分布 075
表4-17 问卷调查对象性别分布 075
表4-18 问卷调查对象所在地分布 075
表4-19 问卷调查对象所在机构分布 075
表4-20 问卷调查对象工作职责分布 076
表4-21 问卷调查对象*终学历分布 076
表4-22 问卷调查对象职称分布 076
表4-23 问卷调查对象*终学历与职称交叉分析结果 076
表4-24 问卷调查对象*终学历所属学科分布 077
表4-25 研究各阶段伦理意识相关问题的效度分析结果 079
表4-26 伦理审查制度相关问题的效度分析结果 080
表4-27 研究各阶段伦理意识相关问题的信度分析 081
表4-28 伦理审查制度建设相关问题的信度分析 081
表5-1 基本研究伦理意识调查题目 084
表5-2 基本研究伦理意识相关题目调查结果 084
表5-3 工作职责不同的被调查对象基本研究伦理意识得分情况 086
表5-4 工作职责不同的被调查对象基本研究伦理意识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 086
表5-5 *终学历不同的被调查对象基本研究伦理意识得分情况 086
表5-6 *终学历不同的被调查对象基本研究伦理意识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 086
表5-7 职称不同的被调查对象基本研究伦理意识得分情况 087
表5-8 职称不同的被调查对象基本研究伦理意识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 087
表5-9 *终学历所属学科不同的被调查对象基本研究伦理意识得分情况 088
表5-10 *终学历所属学科不同的被调查对象基本研究伦理意识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 088
表5-11 所在机构不同的被调查对象基本研究伦理意识得分情况 088
表5-12 所在机构不同的被调查对象基本研究伦理意识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 089
表5-13 是否有一年以上境外研究经历的被调查对象基本研究伦理意识得分情况 089
表5-14 是否有一年以上境外研究经历的被调查对象基本研究伦理意识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 089
表5-15 研究选题阶段涉及的相关伦理问题调查题目 093
表5-16 研究选题阶段伦理意识相关题目调查结果 093
表5-17 第20题以*终学历作为自变量的交叉分析结果 094
表5-18 第22题以工作职责作为自变量的交叉分析结果 095
表5-19 第22题以*终学历作为自变量的交叉分析结果 095
表5-20 工作职责不同的被调查对象在研究选题阶段伦理意识得分情况 096
表5-21 工作职责不同的被调查对象在研究选题阶段伦理意识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 096
表5-22 *终学历不同的被调查对象在研究选题阶段伦理意识得分情况 096
表5-23 *终学历不同的被调查对象在研究选题阶段伦理意识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 097
表5-24 职称不同的被调查对象在研究选题阶段伦理意识得分情况 097
表5-25 职称不同的被调查对象在研究选题阶段伦理意识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 097
表5-26 *终学历所属学科不同的被调查对象在研究选题阶段伦理意识得分情况 098
表5-27 *终学历所属学科不同的被调查对象在研究选题阶段伦理意识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 098
表5-28 所在机构不同的被调查对象在研究选题阶段伦理意识得分情况 098
表5-29 所在机构不同的被调查对象在研究选题阶段伦理意识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 099
表5-30 是否有一年以上境外研究经历的被调查对象在研究选题阶段伦理意识得分情况 099
表5-31 是否有一年以上境外研究经历的被调查对象在研究选题阶段伦理意识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 099
表5-32 研究设计阶段涉及的相关伦理问题调查题目 105
表5-33 研究设计阶段伦理意识相关题目调查结果 106
表5-34 第14题以工作职责作为自变量的交叉分析结果 107
表5-35 第26题以工作职责作为自变量的交叉分析结果 108
表5-36 工作职责不同的参试者在研究设计阶段伦理意识得分情况 109
表5-37 工作职责不同的参试者在研究设计阶段伦理意识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 109
表5-38 *终学历不同的参试者在研究设计阶段伦理意识得分情况 109
表5-39 *终学历不同的参试者在研究设计阶段伦理意识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 110
表5-40 职称不同的参试者在研究设计阶段伦理意识得分情况 110
表5-41 职称不同的参试者在研究设计阶段伦理意识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 110
表5-42 *终学历所属学科不同的参试者在研究设计阶段伦理意识得分情况 111
表5-43 *终学历所属学科不同的参试者在研究设计阶段伦理意识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 111
表5-44 所在机构不同的参试者在研究设计阶段伦理意识得分情况 111
表5-45 所在机构不同的参试者在研究设计阶段伦理意识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 112
表5-46 是否有一年以上境外研究经历的参试者在研究设计阶段伦理意识得分情况 112
表5-47 是否有一年以上境外研究经历的参试者在研究设计阶段伦理意识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 112
表5-48 研究实施阶段涉及的相关伦理问题调查题目 117
表5-49 研究实施阶段伦理意识相关题目调查结果 118
表5-50 第11题以年龄为自变量的交叉分析结果 119
表5-51 工作职责不同的被调查对象在研究实施阶段伦理意识得分情况 119
表5-52 工作职责不同的被调查对象在研究实施阶段伦理意识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 120
表5-53 *终学历不同的被调查对象在研究实施阶段伦理意识得分情况 120
表5-54 *终学历不同的被调查对象在研究实施阶段伦理意识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 120
表5-55 职称不同的被调查对象在研究实施阶段伦理意识得分情况 121
表5-56 职称不同的被调查对象在研究实施阶段伦理意识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 121
表5-57 *终学历所属学科不同的被调查对象在研究实施阶段伦理意识得分情况 121
表5-58 *终学历所属学科不同的被调查对象在研究实施阶段伦理意识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 122
表5-59 所在机构不同的被调查对象在研究实施阶段伦理意识得分情况 122
表5-60 所在机构不同的被调查对象在研究实施阶段伦理意识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 122
表5-61 是否有一年以上境外研究经历的被调查对象在研究实施阶段伦理意识得分情况 123
表5-62 是否有一年以上境外研究经历的被调查对象在研究实施阶段伦理意识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 123
表5-63 信息表内容 130
表5-64 数据保护和结果发表阶段涉及的相关伦理问题调查题目 142
表5-65 数据保护和结果发表阶段伦理意识相关题目调查结果 142
表5-66 工作职责不同的被调查对象在数据保护和结果发表阶段伦理意识得分情况 143
表5-67 工作职责不同的被调查对象在数据保护和结果发表阶段伦理意识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 143
表5-68 *终学历不同的被调查对象在数据保护和结果发表阶段伦理意识得分情况 144
表5-69 *终学历不同的被调查对象在数据保护和结果发表阶段伦理意识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 144
表5-70 职称不同的被调查对象在数据保护和结果发表阶段伦理意识得分情况 144
表5-71 职称不同的被调查对象在数据保护和结果发表阶段伦理意识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 145
表5-72 *终学历所属学科不同的被调查对象在数据保护和结果发表阶段伦理意识得分情况 145
表5-73 *终学历所属学科不同的被调查对象在数据保护和结果发表阶段伦理意识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 145
表5-74 所在机构不同的被调查对象在数据保护和结果发表阶段伦理意识得分情况 146
表5-75 所在机构不同的被调查对象在数据保护和结果发表阶段伦理意识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 146
表5-76 是否有一年以上境外研究经历的被调查对象在数据保护和结果发表阶段伦理意识得分情况 146
表5-77 是否有一年以上境外研究经历的被调查对象在数据保护和结果发表阶段伦理意识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 147
表6-1 社会科学研究伦理审查制度建设现状调查题目 163
表6-2 社会科学研究伦理审查制度建设现状相关题目调查结果 163
表6-3 第29题以所在机构作为自变量的交叉分析结果 164
表6-4 第29题以*终学历所属学科作为自变量的交叉分析结
节选
第1章导论 1.1研究背景 研究伦理审查(research ethicsreview)制度如何建立是当代中国社会科学研究制度建设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研究伦理审查制度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健全科技伦理治理体制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研究伦理问题层出不穷,保护参试者隐私等问题成为新的难题,研究伦理审查制度建设随之进入新的挑战期,需要通过建立科技伦理治理体系、配套法律法规、加大过程监管力度等措施来应对。正是在此背景下,为应对日益增多的国内社会科学研究和国际合作研究中的伦理问题,必须高度重视研究伦理,突破国内社会科学研究领域研究伦理审查方面的思想局限,破解制度缺失难题,为完善中国社会科学研究的规范制度与提升中国社会科学研究的影响力探索路径、建言献策。 研究伦理审查制度的缺失及与此相关的思想观念的局限,是中国社会科学研究现代化与国际化亟须解决的重要问题。目前中国社会科学研究己有长足的进步,并有自己鲜明的指导思想与独*的深厚传统,但是中国社会科学研究在全面现代化与国际影响力方面仍有较大的进步空间。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思想和方针,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正式将“健全科技伦理治理体制”纳入国家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的核心内容,这就要求中国社会科学研究以更加广阔的视野和改革创新的勇气,尽快提升现代化水平。2021年12月17曰,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科技伦理是科技活动必须遵守的价值准则,要坚持增进人类福祉、尊重生命权利、公平公正、合理控制风险、保持公开透明的原则,健全多方参与、协同共治的治理体制机制,塑造科技向善的文化理念和保障机制(新华网,2021)。 研究伦理审查制度是维护相关人员合法权益和保证学术诚信的重要手段。在英美等国,以人为研究对象的研究项目在开题之前都应向所在研究机构或院校提交研究伦理审查申请,经有关伦理审查委员会批准之后方能开始研究(Silverman,2010)。如果参试者是易受伤害的人群,还要继续报请更高一级的伦理审查委员会审批。回顾国外研究伦理审查制度的建立过程,不难看出他们日渐完备的社会科学研究伦理审查制度,是建立在对许多有悖科学伦理道德的案例不断反思、总结的基础之上的,如20世纪50年代芝加哥大学教授进行的“威奇托陪审团研究”(Wichitajury study)。该项目没有遵守基本的学术伦理道德,在陪审团成员、被告和原告均不知情的情况下,用隐蔽的麦克风偷偷录下6个民事案件审理中陪审团审议过程,严重侵犯了当事人的隐私权(Kimmel,1988)。再如华盛顿大学劳德 汉弗莱(Laud Humphrey)的同性恋公共卫生间性行为(tearoomtrade)研究,该项研究因为隐瞒研究的真实目的和暴露参试者的身份而引起争议(Bryman,2015)。为此,国外的研究机构包括高等院校逐渐建立了相应的审查制度,并确保伦理审查委员会运行的独立性,要求审查不受所在研究机构或院校、研究人员及委员会成员个人利益或者经济利益的影响(Economic and Social Research Council,2012)。 新西兰奥克兰大学斯德豪斯(Seedhouse)博士提出了“伦理金字塔网格”,主张从外部法规和行为规范,对个人、群体和社会的影响,对合作规则和道义的遵守,以及对个人自主权利的尊重四个层面分析有关伦理问题(侯俊霞等,2013)。笔者对国外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并结合我国国情和社会科学研究的现状,发现研究伦理审查的重点主要集中在以下五个方面:**,项目研究目的是否有益于人类社会发展;第二,项目是否保证研究的独立性;第三,项目是否评估了参试者可能遇到的危险,并且采取了必要的措施保护参试者免于伤害;第四,项目是否告知参试者该项研究的真实目的和内容,并在参试者完全知情的情况下获得了知情同意书;第五,项目是否*大限度地保护参试者的利益不受侵害,保护参试者的隐私不受侵害,以及自愿参与和自由退出的权利(侯俊霞等,2013)。 目前我国的研究伦理审查制度多限于自然科学领域,尤其是与生命医学相关的项目研究。笔者在开展“中国社会科学研究伦理审查制度建设”研究过程中发现一些社会科学研究者认为社会科学研究不需要进行研究伦理审查,甚至将其视为开展研究的人为障碍。这样的观念不仅是错误的,而且是有害的,甚至是危险的。社会科学研究中经常会遇到各种复杂的、与伦理相关的两难境遇(deWet,2010)。如针对吸毒人员、黑恶势力等特殊人群的“卧底调查”研究比比皆是,但如何在收集真实数据和遵守研究伦理之间找到平衡点,目前仍缺乏必要的理论和法规指导。再如,一些教育研究随意动用学生进行各项实验,打着科学研究的旗号,在学生正式签署“知情同意书”之前即开始收集数据,也没有给予学生自愿参与和自由退出的权利。 随着我国社会科学实证研究,特别是国际合作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的快速增长,急需进行相应的研究伦理审查制度建设,并以此为中心进行相关理论研究。笔者于2020年4月以“伦理审查”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检索到299篇CSSCI期刊文章,进行梳理后发现仅有10篇与社会科学研究相关,其他均为生命医学研究伦理审查。其中我国学者和加拿大学者合作在我国偏远乡村进行了一项质性研究,还曾引发当地道德观念与国外伦理审查制度的冲突问题(李玲,2009)。这一案例暴露了我国在社会科学研究管理方面还存在薄弱环节,需要借鉴国外的社会科学研究伦理审查体系来建立适用于本土文化的伦理审查制度。不过到底如何借鉴,目前还缺乏相关的理论指导,更没有相应的实证研究来支撑。中国社会科学的国际合作研究己经受到伦理问题的挑战,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科学研究伦理审查理论及制度的建立己提上日程。为了社会科学研究与文化工作的进一步繁荣,为了和谐社会的建设,社会科学研究伦理审查制度的建立和推行刻不容缓。 1.2研究概要 我国在社会科学研究管理方面还存在薄弱环节,需要借鉴国外的社会科学研究伦理审查体系来建立适用于本土文化的伦理审查制度。笔者于2015~2020年历时五年完成“中国社会科学研究伦理审查制度缺失与对策”研究,旨在促进中国社会科学研究的公正、诚信与法治化,为有效消除或减少社会科学研究中的矛盾及冲突提供理论与制度依据,提升中国社会科学研究人员、管理机构及其工作人员、社会公众在伦理意识与法律意识方面的自觉性。要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科学研究伦理审查制度,并使其有效运行,必须要以中国广大社会科学研究人员、管理者和潜在参试者相应的伦理意识和素质为基础,了解其对社会科学研究伦理审查制度的认识现状。研究伦理审查制度的建立,还需从研究伦理审查制度的缺失所引发的实际问题出发,对当前中外社会科学研究伦理审查制度建设现状作深入的分析与研究,借鉴国外较为成熟的制度模式,吸取其有益的普适性成分,以期对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科学研究伦理审查制度的建设提出较为全面合理的对策和建议。 本书首先通过对研究伦理审查制度发展历史进行梳理和审视,发现该项制度是随着人类研究伦理意识的逐步提升,以及在对科学研究行为本身和科学技术成果应用的反思基础上逐步建立起来的,经历了萌芽期、建立期和发展期。研究伦理审查制度建设以一定的研究伦理意识觉醒为基础,同时又通过制度的引导提升了研究者、管理者和参试者的伦理意识。 在理论框架构建上,本书尝试从义务论的角度阐释研究者应该将参试者不仅仅当作手段,还要当作目的;从功利主义的角度理解研究者的学术自由应该以尊重参试者的权益为前提;从契约主义的角度说明科学研究是研究共同体成员之间的合作,不能是一种“随心所欲”的自然状态;从德性论的角度去思考如何培养有德性的研究者;从生命伦理学的原则主义出发搭建研究共同体普遍接受的行动指南与准则框架。 笔者在对全国22个省(除台湾外)、3个自治区(除西藏和宁夏外)和4个直辖市开展的问卷调查中发现,我国社会科学研究相关人员的研究伦理意识需要提升,研究伦理教育和培训系统性不足,难以满足研究者应对日益复杂的研究伦理问题的需要。伦理审查的过程可以帮助研究者改进研究设计,规范研究者在实证研究中的行为,提升研究者的伦理意识,是对研究者与参试者的双向保护。同时笔者发现,研究伦理审查制度具有本土适应性问题,不能简单照搬西方的研究伦理审查制度,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科学研究伦理审查制度必须与中国现有的法律制度、伦理规范、行政管理相适应;刚性的制度必须与柔性的管理及人的素质互相支撑、互相适应,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科学研究伦理审查制度建设必须与学者素质的提升与管理者管理水平的提高相互动。 为更好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建议将中国社会科学研究伦理审查制度纳入国家科技伦理审查制度建设之中。考虑到研究伦理审查的特殊性和专业性,建议研究机构应建立专门的研究伦理审查委员会,根据专业特点和研究方法进行风险评估,多通道开展审查,同时通过常规教育和专题培训加大对研究人员研究伦理意识的培养。本书提出适合中国社会科学研究伦理审查的四个原则:价值正向原则、保护弱者原则、学术独立原则和尊重权利原则。在此基础上提出中国社会科学研究伦理审查制度建设的五个层次基本框架。 1.3章节安排 本书共分为7章。 第1章,导论。介绍了本书的研究背景、研究概要和章节安排。 第2章,社会科学研究伦理审查制度发展进程。梳理了社会科学研究伦理审查制度形成的历程及发展现状,分析其普遍规律与文化特色,为中国社会科学研究伦理审查制度的建立和实施提供理论框架和制度借鉴。 第3章,社会科学研究伦理审查制度的理论来源及其对制度建设的启示。首先从义务论、功利主义、契约主义和德性论这四个规范伦理学分支的核心思想,分别汲取对本研究的启示,然后结合生命伦理学中的“原则主义”,从研究共同体中的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协调,来综合论述各理论对伦理审查实践的影响。 第4章,研究方法。在对整项研究进行研究方法概述后,详细描述了访谈的五个阶段对象选取的途径和理由,访谈问题的设计和流程,以及访谈数据分析过程。继而对问卷设计、发放、回收及调查对象人员结构分析结合图表进行了详细介绍。*后对本项研究中遵守的研究伦理问题进行了反思。 第5章,中国社会科学研究伦理意识现状。结合问卷调查(n=1093)和深入访谈(n=24)结果,梳理了目前中国社会科学研究伦理审查制度建设现状的前提一研究伦理意识现状。结合参试者对研究过程不同阶段涉及的研究伦理问题的认识,归纳出制度建设需关注的重点。 第6章,中国社会科学研究伦理审查制度建设现状。以问卷调查量性数据和深入访谈质性数据为基础,梳理中国社会科学研究伦理审查制度建设现状,归纳调研对象对中国社会科学研究伦理审查制度建设的认识与态度、困惑与担心、需求与认为目前存在的障碍,以及推进与建议。 第7章,中国特色社会科学研究伦理审查制度建设的建议。本章结合文献综述和实证数据研究发现,对我国社会科学研究伦理审查制度发展现状、研究伦理意识现状和研究伦理审查制度建设现状给出主要研究结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中国社会科学研究伦理审查制度建设的核心原则和基本框架,为我国研究伦理意识教育和培养给出相关建议。
-
国富论:“现代经济学之父”亚当·斯密的传世名作
¥11.8¥38.0 -
法律常识一本全
¥11.4¥38.0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64开特种纸 红皮烫金版
¥5.8¥18.0 -
论法治与德治:对中国法律现代化运动的内在观察(八品)
¥26.1¥58.0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14.7¥39.8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7¥4.0 -
法律的悖论(签章版)
¥31.4¥49.8 -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2.2¥4.0 -
中国古代司法的精神
¥27.0¥36.0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9.8¥28.0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11.8¥37.0 -
犯罪学
¥23.3¥31.0 -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实用版
¥12.3¥30.0 -
圆圈正义
¥25.3¥46.0 -
从《共同纲领》到“八二宪法”
¥22.6¥58.0 -
《中国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侵权责任编》释义
¥16.0¥50.0 -
民法概要
¥14.9¥48.0 -
民法典
¥20.2¥42.0 -
法医追凶:侦破罪案的214个冷知识
¥37.4¥68.0 -
法治的细节
¥29.9¥4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