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代中国政府与行政(第四版)(新编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当代中国政府与行政(第四版)(新编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1星价 ¥41.7 (8.5折)
2星价¥41.7 定价¥49.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300242446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236
  • 出版时间:2017-03-01
  • 条形码:9787300242446 ; 978-7-300-24244-6

内容简介

本书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系统论述了当代中国政府与行政的相关内容,具体包括当代中国政府的权力机构及其相互关系、行政区划体制、中央政府、地方政府、行政监督体系与监督机制、政府决策与政策、行政法制、经济管理、财政体制与财政管理、公共安全事务管理、外交事务管理、科教事业管理等。

目录

第1章 当代中国政府概述
1.1 国家与政府
1.2 国家形式
1.3 政府特征与政府职能

第2章 当代中国政府的权力结构及其关系
2.1 政党与政府
2.2 人民代表大会
2.3 国家元首
2.4 国家军事机关、审判机关与检察机关

第3章 当代中国的行政区划体制
3.1 行政区划体制及其特点
3.2 我国的城市行政区划体制
3.3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3.4 我国的特别行政区制度

第4章 当代中国中央政府
4.1 中央政府的组成和职权
4.2 中央政府的机构设置及演变
4.3 中央政府的领导体制

第5章 当代中国地方政府
5.1 当代中国地方政府概述
5.2 省级人民政府
5.3 地级市人民政府
5.4 县级人民政府
5.5 乡级人民政府

第6章 当代中国行政监督体系与监督机制
6.1 行政监督思想与监督体系
6.2 权力机关的监督
6.3 司法监督
6.4 政党的监督
6.5 社会与公民的监督
6.6 行政系统内部的监督
6.7 加强我国监督体系建设,促进监督机制的完善
6.8 党的十八大以来行政监督体制的改进

第7章 当代中国政府的决策与政策
7.1 决策与政府决策
7.2 政府决策权力与决策领导体制
7.3 政府决策的过程
7.4 政府决策事例分析

第8章 当代中国人事管理制度与政策
8.1 政府干部人事制度的内容与特点
8.2 国家公务员制度
8.3 公务员管理制度的进一步完善

第9章 当代中国行政法制
9.1 中国的行政法
9.2 中国政府法制工作
9.3 中国的行政立法
9.4 中国的行政执法
9.5 中国的行政司法

第10章 当代中国政府的宏观调控政策及对经济事务的管理
10.1 政府经济管理职能的界定与认识
10.2 政府宏观调控部门及其职能
10.3 政府宏观调控的目标与手段
10.4 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

第11章 当代中国政府财政体制与财政管理
11.1 财政管理的含义与作用
11.2 财政管理体制及其变革
11.3 国家预算体制
11.4 政府财政收入及其管理
11.5 政府财政支出
11.6 预算外资金及其管理
……

第12章 当代中国政府对公共安全事务的管理
第13章 当代中国政府对外交事务的管理
第14章 当代中国政府对教育、科技事业的管理

附录 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务院组织机构图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节选

  《当代中国政府与行政(第四版)》:  7.3.1 发现问题,确定决策目标  政府决策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在党和国家的各项工作中,每一个时期和每个部门都会产生许多问题,如人口问题、环境污染问题、社会治安问题、贫穷问题、失业问题、交通问题、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农民负担过重问题、基础教育落后问题等。这些问题中既有局部性问题又有全局性问题,既有长期性问题又有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但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作为决策问题而进入决策议程。决策问题有以下特点:  (1)决策问题是社会公共问题。公共问题既不是个人问题,也不是某些人或某个团体的个别问题,而是关系到绝大多数人的,并能够产生普遍效果的问题,如一个时期国家的发展计划,政府的财政、税收政策,环境与经济发展问题,等等。  (2)决策问题是被社会大多数人认识到的,并与大多数人的利益有直接关系的问题。有些社会问题尚处于萌芽状态,或没有得到普遍的关注,或者说还没有直接影响到大多数人的直接利益,这时的社会问题也不会成为决策问题而进入决策议程。  (3)决策问题是政府决策机关或政府有关领导人意识到并认为有必要采取行动加以解决的问题。有些问题虽然也引起许多人的关注,但是由于信息和沟通渠道不畅,或者受其他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没能得到决策机构或决策者的重视,从而也不能成为决策问题。  决策问题进入决策议程需要以下因素的促进作用:一是问题本身的明朗化程度。二是问题所带来的社会压力,在西方国家称为压力集团的力量,在我们国家主要是代表人民群众的各团体和部门的建议,如人民代表提出的议案、人民群众的来信来访等。三是一些突发事件和社会危机的产生,如自然灾害、地区冲突、民族问题、人为的重大事件等。一旦引起了社会和政府的极大关注,则可以尽快进入政府决策议程。  发现社会问题并对问题的性质做出正确的判断是对决策者的基本要求。发现问题的过程就是及时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过程。党和政府在决策过程中非常重视信息渠道的畅通,具体讲,决策信息的来源渠道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决策者直接收集信息。党和国家领导人及政府各级领导干部、公务人员通过下基层调查研究收集**手材料和信息。开展调查研究、了解民情和社会情况是我党的优良传统之一。只有经常到基层、到生产**线去调查研究,才能获得感性和直观的认识,这对于及时发现问题、做出决策判断是非常重要的。  (2)通过建立在各级党政机关内部的信息机构来收集信息。各级党政机关为了了解情况也建立了信息收集机构,并配备了相应的工作人员,如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各部、委,省、市、县的党政机关都建立了信息机构,其主要职责是为各级领导决策提供及时、准确和有针对性的信息,是各级领导机关和各级领导决策必不可少的信息机构。另外,政府机关还建立有专门的信息中心和信息管理系统,如全国公安计算机信息系统、国家税务信息系统、国家经济指标信息系统、中国统计信息系统、中国教育信息系统等。  (3)通过各种咨询与参谋机构获得决策信息。政府机关建立的咨询机构或社会科学研究机构都直接或间接地承担着为政府决策提供信息和方案咨询的任务,如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其主要任务就是研究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开放中的全局性、综合性、战略性、长期性、前瞻性以及热点、难点问题,为党中央、国务院提供政策建议和咨询意见。另外,还有中国社会科学院以及各大高校、研究机构等。  (4)通过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信息渠道了解人民群众的心声。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议案和提案工作,由人民代表反映人民群众对政府决策和政策制定与执行的看法、建议与批评,通过议案和提案的集中程度可以使各级领导机关和决策者及时地了解和发现带有全局性、战略性以及急迫性的问题,以作为重要的决策问题进入决策程序。另外,通过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各个专门委员会组织的各项专门调查来获得信息。  (5)通过新闻媒体获得信息。广播、电视、各种报纸杂志是重要的信息机构,它们及时地反映和报道各种社会事件和社会问题,这些问题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对政府工作的看法、愿望和希望,而这正是决策部门和决策者获得决策信息的重要渠道。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新闻纵横》,新华通讯社的《新华每日电讯》《半月谈》等是领导决策信息的重要来源。  (6)通过民情、民众信息渠道获得决策信息。决策者可以通过信访机构了解民众的要求,并及时获得对社会稳定与发展有直接影响的苗头性和倾向性信息,引起警觉和高度注意,以便及时做出相应的决策。另外,还可以通过各种社会调查机构对社会问题进行专门的调查,这些有针对性的调查研究报告也是决策的重要信息来源。  总之,决策部门和决策者通过以上渠道发现国家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分析和判断明确决策目标和决策方向。  决策目标就是在一定环境条件下解决问题所要达到的结果和目的。对决策目标的要求一是目标要明确,对于要解决什么问题、达到什么效果、通过什么样的手段来达到目的,做到心中有数;二是目标要可行,即通过对环境和自身条件的分析确定具有现实可行性的决策目标;三是目标要具有可衡量性,既要包括可衡量的质量和效益标准,也要包括具体的量化标准。  ……

作者简介

  魏娜,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地方政府发展战略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人民大学人文北京研究中心副主任,北京志愿服务发展研究会副会长。主要研究领域为政府改革、城市管理、社区管理和志愿服务;主要讲授“社区管理”“公共行政学”“公共管理”等课程。先后有《社区组织与社区发展》《当代中国政府与行政》《社区管理原理与案例》《经验·价值·影响:2008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志愿者工作成果转化研究》等专著和教材十多部出版;两次获得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第八届和第十二届)。    吴爱明,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行政管理学教研室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公共管理理论与实践、中国政府与政治、电子政务等。独著、合著有《公共管理理论与实践》《政府改革》《领导执行力》《服务型政府职能体系》《公共管理学》《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当代中国政府》《电子政务》《中国电子政务》《国外电子政务》等。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