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40262617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32
  • 出版时间:2023-05-01
  • 条形码:9787540262617 ; 978-7-5402-6261-7

本书特色

这本散文集描写的地域涉及故乡和异乡,题材包括山水、风景、亲情、友情、童年记忆、生活点滴等,可谓包罗万象。在作者的笔下,可以说山河无处不风景,世界无物不典型,生活无事不入题,文章无言不成理,因此笔力所至,云霞满眼,五彩缤纷,可谓大笔如椽。王海洲先生的散文有自己的风格和特点,自成体系,别树一帜,不仅构思精巧,寓意深刻,而且在语言的把握和运用上也如行云流水,清丽脱俗。

内容简介

《方圆不惑》收录了作者思念故乡、回望军旅、行旅拾贝及热爱祖国的细腻情感。全书分为五章:“念乡,心更切”,抒发作者将故乡与他乡魂牵梦萦的过往描述成如诗如画的记忆;“至亲,情难诉”,借题农村爷爷不懂城里孙女的“佩奇”,以和煦的文字讲述世上无价的亲情;“行旅,不言倦”,反映孜孜不倦的行者对自然的热爱;“知己,何其贵”,记述“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的珍贵情谊;“情意,时正浓”,从携笔从戎的军旅印记,抒发对祖国的一份简爱。这是一本捧起便令人有所感触的散文集,宛如新松,又如清泉,值得一读。

目录


**辑 念乡,心更切

桥市非市若市 002

桥市三题 005

心中的春天 012

随荷而去 015

秋染故园 017

多彩水乡 019

家乡的清水粽子 021

庭院里的大槐树 024

黄花菜 026

门前的压水井 029

桥市人“过早” 031

又闻银杏黄 034

地摊买桃遥想 036

跛子炸的爆米花 038

忆盒饭飘香 041

无腊货冇年味 043

第二辑 至亲,情难诉

“牛铃声”里有“佩奇” 046

来客杀鸡 048

“漳郎” 050

那株扦插的三角梅 052

父亲的习惯 055

那一次缺席 057

父亲的“八一”情怀 059

书房里的两双布鞋 061

打火把夹黄鳝 063

我欠外婆一句永别 066

那只兰草酒杯 068

儿童节的礼物 070

母亲的灯盏 072

父亲的生日 074

回念渔趣 076

祖母的橘子罐头 079

我送母亲智能手机 081

那棵盆栽银杏树 083

军娃二胎 086

父亲的梦 088

第三辑 行旅,不言倦

洪湖赏荷 092

踏青屏山茶园 094

百草园四章 097

水上茶乡 099

走进蔡家堡 102

白塘湾听海 104

踏春“闽南西藏” 106

赤茅峰的鸟鸣声 108

桂峰因古而贵 110

烟雨高峰谷 113

暮春登大芹山 115

山乡步云村 117

季秋登云洞岩 120

灵龙谷幽境 122

游憩三峡大坝 125

美人树花开 127

百草园春晨 129

金色石井 131

初登梁山 134

风过柚海 137

古堡盼新生 139

金光闪耀金鸡山 141

登山闲趣 144

龙门场的“a ba”声 146

采柑生趣 149

第四辑 知己,何其贵

廿念不忘 152

尘封的汗酸味 154

“橙”意 156

方圆之间 158

追念望城岗 160

东哥,冬歌 163

我和“大余”倾盖如故 166

敦厚的“狐狸” 168

火龙果花开 170

球场之悟 172

将飘逸风格进行到底 174

回味阿嬷的花生 176

“苏哥”的篮球人生 179

粗中有细的“阿瘦” 181

唐老师的黄挎包 183

“零度”先生 186

烙在心底的笑脸 188

书写优美弧线 191

刘师傅的咸水鸭 193

如“铁”金银 195

街边裁缝 197

“飞人”牙医 200

那朵凋零的白荷花 202

第五辑 情意,时正浓

独爱中国红 206

漳州的水 208

逢“9”更喜不自胜 210

春思 212

沙洲甜蔗有“风格” 214

追云 216

后记 218


展开全部

节选

桥市非市若市 入秋不久,不经意听到经典影片《红日》插曲《谁不说俺家乡好》,顿时,一股莫名的乡愁涌上心头。 时间如白驹之过隙,二十五个春秋弹指一挥间。离乡背井的这些年,家乡桥市的发展日新月异,而我每次短暂的探亲仅能珍藏有限的记忆。但在这些有限的记忆里,无论视觉还是感觉,这个地处江汉平原南端、位于洪湖西岸的水乡小镇,始终沐浴在改革开放的春风里,努力奔跑在镇强民富的征程上。 小时候,我便十分好奇,这里为何叫桥市?父母说老人都这么叫的,并没有告诉我想要的答案。直至今日,我依然对桥市这个名称饶有兴趣。据有限史料记载,桥市公社1975 年由朱河公社拆一为三而来,1984 年改为桥市区, 1987 年改为桥市乡,1995 年改为桥市镇。桥市更早的历史沿革,我已无从厘清来龙去脉。 对于出生在农村的孩子来说,进城逛街是何等的渴望。在我幼小的心灵里,桥市理所当然有集市。我怀揣向往,**次跟母亲去桥市街,可谓心花怒放。依河而建的集市好不热闹,*先吸引我眼球的是糖果、麻花、水果零食摊,还有几根竹竿、一块遮阳布支起的面摊。看见神秘的电影院铁门紧锁,我只能望洋兴叹。而桥头供销社的繁华似乎与我无关。百余米的街,路面坑洼不平,稍不小心就会绊脚摔跤,或者溅一身泥水;路两侧的商铺五花八门,有的甚至破旧不堪,但人头攒动,人声鼎沸。**次上街,虽大饱了眼福,却只能悻悻离去。 儿时关于桥市的记忆,更多的是河港交叉,鱼池星罗,农田棋布。村庄有青砖黑瓦、风车石臼,有小院篱笆、短巷砾径;田野有河塘交错、田垄阡陌,有麦浪油菜、蜂飞蝶舞;河塘有小桥流水、杨柳拂堤,有鱼儿嬉戏、蛙鸣虫吟——好一幅江汉平原水乡油画跃然眼前。 在那个美丽的水乡小村,每到春暖花开时,小伙伴们一起抓蝌蚪、捉泥鳅,把欢声笑语洒在开满紫云英的田野上。缤纷夏日里,孩子们三五成群去掏鸟窝、采桑葚、摘莲蓬,把童年的脚步印在荷塘边和树林里。金色的秋天里,帮大人收完谷子后,在月光下的晒谷场稻草垛里捉迷藏,一身露水却不觉得冷。寒冬腊月,光着脚丫在没过膝盖的雪地里堆雪人、打雪仗,用小木凳在河面上滑冰……一年四季尽情享受无限的童年乐趣。 当我出门求学,客居他乡后,桥市的童趣离我越来越远,远得偶尔会有陌生感。幸好每次回乡探亲,汽车从朱河驶入桥市界的那一刻,亲切感便油然而生。更令人欣慰的是,这些年家乡一贯坚持“水产强镇、水活富民”的经济发展思路,充分发挥资源优势,改造开发低湖田,变低湖田为回形地,变避水农业为载水农业,念水经、唱渔戏、大做“水”文章,收效明显。 年复一年,一代又一代桥市人栉风沐雨、砥砺奋进,用智慧与汗水书写一个个逐梦新篇章。这一个个美丽新篇章在脚下,在眼里,在每一位乡亲的脸上,更在他们的心坎里。这些年来,甲鱼、黄鳝、青虾、螃蟹等名特优水产品总量居全县之首;新兴工业区粗具规模;水泥路愈加宽阔,实现了村村通;风格各异的新式民居鳞次栉比,百姓的家具、家电日益先进,小汽车数量逐年增加;通信网络日渐发达,手机用户十分普遍,光缆、微波可连接海内外;取水长江的自来水厂有效确保了用水安全…… 沐浴在伟大祖国繁荣昌盛的春风里,受益于党的一系列惠农政策,我家也住上了宽敞明亮的四合院,家里买了小汽车,家电、家具更新换代,日子一天比一天红火,父母的收获感、幸福感溢于言表。而身处异地的我,跟家乡的父老乡亲一样,奔跑在迈向小康的伟大征途上,分享着七十年来伟大祖国取得的辉煌成就,幸福与自豪无以言表。 至于桥市的名称来由,是不是因桥上驶车、桥下行船、桥旁经商,集“桥”与“市”于一体而得名,早已无关紧要了。 如今,我虽身在异乡,但我做梦都憧憬着,有朝一日我的家乡桥市,沐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改革发展春风后,真正繁荣发展,升格为县级市——“桥市”,成为洪湖西岸与国家开放城市岳阳隔江相望的一颗璀璨新星。 桥市三题 (一)桥市的桥 不知何年,故乡桥市因桥而形成集市。相传,曾有一位叫王福山的在河网密布之地卖豆腐,因生意兴隆,个人慷慨捐资建木桥一座,木桥两边逐渐形成繁华集市。后来,因桥上驶车、桥下行船、桥旁经商,集“桥”与“市”于一体而得名桥市。 桥市南枕长江,与千年历史文化名城岳阳隔江相望,东临湖北**大淡水湖——洪湖,是洪湖西岸一颗璀璨的水乡明珠。 地处江汉平原南端的桥市隶属荆州市监利县,境内地势平坦,河港交叉,鱼池星罗,农田棋布,是典型的江汉平原水乡小镇。 水乡多水,自然多桥。除了那座衍生地名、具有地标意义的王福山桥之外,还有不计其数的桥横卧在纵横交错的河港之上。儿时印象中的桥,以简易木桥居多,石板桥不多见,拱形桥则更加稀少。 桥市木材资源丰富,简易木桥就地取材而建。稍粗的树做桥墩和桥梁,桥体由多个不太规则的三角形组合固定,桥墩中间较宽,桥下供船只通行。桥两侧没有护栏,桥面由大小厚薄不一的木板拼接铺成。走在桥上,可以从木板缝隙看见桥下的河水。稍用力踩,即嘎吱嘎吱作响。人多的时候,甚至会摇晃。 少有的石板桥只在人居稠密且较窄的河道上可见。桥墩由青砖和石头砌成,桥面由两至三块宽约七十厘米的石板铺就,桥底仅能通行一艘木船。那些油光发亮的石板告诉我,桥上不只是走的人多,而且年深日久。 在我内心,虽然王福山桥历史厚重,石板桥安稳好走,但只有那座上小学必经的破木桥令我记忆犹新。 我的童年没有幼儿园的记忆,只有紫云英花海里捉泥鳅、荷塘采莲、爬树掏鸟窝、秋收后草垛里捉迷藏、冰天雪地打雪仗的乐趣。到了学龄的那个秋天,我背着旧挎包跟二姐直接上一年级。上学**天接受的*大挑战不是陌生的课堂,也不是严肃的老师,而是那座让人毛骨悚然的破木桥。 依稀记得,我刚到桥头,看见河水湍急,几处破损严重的桥面摇晃得厉害,便停步不前。任凭二姐软硬兼施、再三鼓励,原本活蹦乱跳的我也不敢迈步。着急的二姐无计可施。幸好同村一位长辈也要过桥,硬把我夹在腋下带到了河对岸。 上学**天,我便是踩着上课铃声进教室的。在课堂上,我几乎没有心思听老师讲课。课间休息时,我也没有兴致与新同学玩耍交流。在我内心,除了**天读书的陌生感,更多的焦虑是放学后如何过桥回家。 上学时孩子们陆陆续续过桥。而放学则不同于上学,孩子们几乎一窝蜂过河,桥摇晃得更厉害。我依旧站在桥头观望,只见孩子们走在桥上有说有笑,有的甚至跑着追着,尽管桥面摇晃并嘎吱作响,但他们似乎并不害怕。二姐牵着我的手,指着桥上跟我年龄相仿的孩子,鼓励我跟她一起步行过桥。天色渐晚,在二姐的保护下,我鼓起勇气步行过了桥。接下去的几天,有二姐陪伴和同学鼓励,我逐渐克服心理恐惧,并掌握了过桥的要领。 后来,无论汛期涨水淹没部分桥面,雨季桥面湿滑,或者冬天结冰桥面滑溜,我都能从容应对,快乐往返于那座饱经沧桑的木桥,并留下了许多珍贵的记忆。 记得一次夏天放学后,我和几个孩子没有及时回家,脱光衣服私自跑到河里玩水。为避开老师耳目,自作聪明的我们特地躲在桥下玩水。**次自下而上观察木桥,发现桥体因材适用,多为卯榫结构,而铁钉很少,不禁为木匠的设计和精细的做工而折服。不多一会儿,一个熟悉的声音把大家给惊住了。只见老师拿着我们原本挂在桥上的衣服,厉声呵斥我们上岸去他办公室。那次光着屁股罚站接受批评,便成了关于木桥童趣的一个经典。 读三年级时,因更换校区,我不再经过那座木桥。后来,除了走亲戚途经几次,很少再看见木桥的样子。再后来,我身居异乡,不知那座木桥何时结束光荣使命,退出了历史舞台。 现在,家乡桥市发展日新月异,木桥少之又少,取而代之的是各式各样的制式钢筋水泥桥,而且数量越来越多,只有那些珍稀的石板桥依然穿越时空,回望着桥市发展的过往。 或许将来,又有新的桥取代如今的水泥桥,但在那个江汉平原的水乡小镇,必然会发生更多更精彩的关于桥的故事。

作者简介

王海洲,笔名泽润生民,20世纪70年代中期出生于湖北省监利市,1999年携笔从戎,陆军上校退役,军旅作家,现事从政法机关。作品散见于《海外文摘》《解放军报》《政工导刊》《基层政治工作研究》《部队管理》《指挥学报》《人民前线》《荆州日报》《闽西日报》《响水日报》《闽南风》《潮人》《监利人》《漳江文学》等军内外报刊杂志及网络媒体。多篇散文、诗歌入选散文集《四季恋歌》、诗集《歌向远方》。数篇文学作品获奖。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