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关闭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109293489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98
  • 出版时间:2022-06-01
  • 条形码:9787109293489 ; 978-7-109-29348-9

内容简介

本教材以茶叶审评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主,系统介绍茶叶检验标准和检验方法以及茶叶理化审评试验研究的进展和成果。教材内容组织注重学科的系统性、科学性,在具体内容上既注意与有关前后课程的相互协调与衔接,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在阐述上力求简明清晰、深入浅出,以提升教学效果。此次修订教材的篇章结构未作大的变动,主要是根据茶业行业这几年修订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对相关内容作了调整和优化,对文字细节作了进一步润色,使精品教材更臻完善。

目录

第五版前言 **版前言 第二版前言 第三版前言 第四版前言 绪论 一、茶叶审评与检验的重要性 二、茶叶审评与检验的发展 三、茶叶审评与检验课程的特点及学习方法 复习思考题 **章 评茶基础知识 **节 评茶设备与要求 一、评茶室的要求 二、评茶用具 第二节 茶叶扦样 一、扦样的意义 二、扦样的方法 第三节 评茶用水 一、用水的选择与处理 二、泡茶的水温 三、泡茶的时间 四、茶水的比例 第四节 评茶程序 一、把盘 二、开汤 三、嗅香气 四、看汤色 五、尝滋味 六、评叶底 复习思考题 第二章 茶叶品质形成 **节 茶叶色泽 一、茶叶色泽的化学物质基础 二、影响茶叶色泽的主要因素 三、茶叶色泽类型 第二节 茶叶香气 一、茶叶香气的化学物质基础 二、影响茶叶香气的主要因素 三、茶叶香气类型 第三节 茶叶滋味 一、茶叶滋味的化学物质基础 二、影响茶叶滋味的主要因素 三、茶叶滋味类型 第四节 茶叶形状 一、茶叶形状的化学物质基础 二、影响茶叶形状的主要因素 三、茶叶形状 复习思考题 第三章 茶叶品质特征 **节 绿茶品质特征 一、炒青绿茶 二、烘青绿茶 三、烘炒结合型绿茶 四、晒青绿茶 五、蒸青绿茶 第二节 黄茶品质特征 一、黄芽茶 二、黄小茶 三、黄大茶 第三节 黑茶品质特征 一、湖南黑毛茶 二、湖北老青茶 三、广西六堡茶 四、普洱茶(熟茶) 五、四川边茶 第四节 青茶品质特征 一、武夷岩茶 二、闽北青茶 三、闽南青茶 四、广东青茶 五、台湾青茶 第五节 白茶品质特征 一、不同品种白茶 二、不同产品花色白茶 第六节 红茶品质特征 一、红条茶 二、红碎茶 第七节 再加工茶品质特征 一、花茶 二、紧压茶 三、其他再加工茶 复习思考题 第四章 茶叶标准 **节 标准概述 一、标准与标准化基础知识 二、我国茶叶标准的历史与现状 第二节 茶叶标准 一、茶叶国家标准 二、国外茶叶标准 第三节 茶叶标准样 一、毛茶标准样 二、加工标准样 三、贸易标准样 四、标准与标准样的转换 第四节 茶叶标准的制定 复习思考题 第五章 茶叶感官审评 **节 感官审评的生理学基础 一、感觉概述 二、视觉 三、嗅觉 四、味觉 五、触觉 第二节 审评项目与审评因子 一、外形审评 二、内质审评 第三节 毛茶审评 一、绿毛茶审评 二、红毛茶审评 三、青毛茶审评 四、老青茶审评 五、黑毛茶审评 六、白毛茶审评 七、级外毛茶审评 八、毛茶干度感官测定 九、假茶的鉴别 第四节 精茶审评 一、绿茶审评 二、工夫红茶审评 三、红碎茶审评 四、青茶审评 五、白茶审评 第五节 再加工茶审评 一、花茶审评 二、压制茶审评 三、速溶茶审评 四、袋泡茶审评 五、粉茶审评 第六节 评茶术语 一、评语及其说明 二、评语中常用名词与辅助词 第七节 评茶计分 一、对样评茶 二、对样评分 复习思考题 第六章 茶叶物理检验 **节 特定物理检验 一、粉末、碎茶检验 二、含梗量检验 三、非茶类夹杂物检验 四、成品茶包装检验 五、对茶叶过度包装的限制 六、茶叶衡量检验 第二节 一般物理检验 一、茶叶容重检验 二、茶叶比容检验 复习思考题 第七章 茶叶化学检验 **节 特定化学检验 一、茶叶水分检验 二、茶叶灰分检验 三、茶叶水浸出物检验 四、茶叶粗纤维检验 五、茶多酚与儿茶素类检验 六、茶叶农药残留检验 七、茶叶重金属检验 八、砖茶氟检验 九、茶叶冠突散囊菌检验 第二节 一般化学检验 一、茶黄素与茶红素检验 二、茶叶游离氨基酸及茶氨酸检验 三、茶叶咖啡碱检验 四、红碎茶品质化学鉴定 五、绿茶滋味化学鉴定 复习思考题 附录 茶叶感官审评方法(GB/T 23776—2018) 主要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