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普法战争:德意志帝国建立

普法战争:德意志帝国建立

1星价 ¥98.9 (5.5折)
2星价¥98.9 定价¥179.8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13939751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716
  • 出版时间:2023-04-01
  • 条形码:9787513939751 ; 978-7-5139-3975-1

本书特色

昆廷·巴里所写的《普法战争》在刻画战斗细节时相当到位,这对于读者理解战争的整体进程非常有益,特别是看似强大的法国陆军为何会被击败,以及德意志联军如何一步步取得胜利。 ——《军事历史》 普法战争深刻影响了欧洲大陆之后数十年的历史,甚至间接导致两次世界大战爆发。而这本书之所以值得被推荐,一部分原因是它告诉了你普法战争的来龙去脉,另一部分原因则是你能从中探究为何这场战争会造成如此巨大的影响。 ——《泰晤士报》

内容简介

本卷主要讲述的是普法战争第二阶段,即老毛奇率领军队与法兰西国防政府继续作战。德军包围巴黎后并没有立即攻城,而是逐步夺取斯特拉斯堡、梅斯等关键城市,并在不同地区对抗敌卢瓦尔河集团军、北方集团军、东方集团军,以及分布各地的法兰西自由射手(由此发生了一系列战役)。 到战争末尾阶段,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在凡尔赛镜厅加冕为德意志帝国皇帝,统一的德意志国家宣告建立。随后不久,德意志一方击败法兰西国防政府,取得战争胜利,普法战争结束。

目录

*一章 通往巴黎之路 *二章 围攻 第三章 战至*后 第四章 “我们房子的钥匙” 第五章 舍维伊 第六章 奥尔良沦陷 第七章 梅斯 第八章 库尔米耶 第九章 分遣军的行进 第十章 施托施 第十一章 死亡或胜利 第十二章 韦尔德 第十三章 博讷拉罗朗德 第十四章 卢瓦尼—普普里 第十五章 第二次奥尔良战役 第十六章 亚眠 第十七章 博让西 第十八章 第戎和贝尔福 第十九章 阿吕埃河战役 第二十章 老毛奇在凡尔赛 第二十一章 勒布尔歇和阿夫隆山 第二十二章 勒芒大作战 第二十三章 利萨因河 第二十四章 巴波姆与佩罗讷 第二十五章 轰炸巴黎 第二十六章 圣康坦 第二十七章 停战 第二十八章 一个集团军的悲剧 第二十九章 和平 第三十章 作为军事指挥官的老毛奇 附录一 法第13军战斗序列(1870年9月中旬) 附录二 法第14军战斗序列(1870年8月31日) 附录三 普第3集团军及马斯河集团军的兵力(1870年10月31日) 附录四 法第15军战斗序列(1870年10月12日) 附录五 普第14军战斗序列(1870年10月初) 附录六 普第4预备师战斗序列(1870年10月初) 附录七 法第16军战斗序列(时间约为1870年11月中旬) 附录八 普第2集团军战斗序列(1870年11月15日) 附录九 梅克伦堡-什未林大公所指挥分遣军的战斗序列(1870年11月15日) 附录十 法第17军战斗序列(1870年11月末) 附录十一 法第18军战斗序列(1870年12月初) 附录十二 法第20军战斗序列(1870年11月末) 附录十三 普第3集团军战斗序列(1870年11月30日) 附录十四 普马斯河集团军战斗序列(1870年11月30日) 附录十五 法第2巴黎集团军战斗序列(1870年11月8日) 附录十六 普第1集团军战斗序列(1870年11月15日) 附录十七 法第21军战斗序列 附录十八 法北方集团军战斗序列(1870年12月23日) 附录十九 法第25军战斗序列(1871年1月末) 附录二十 法第19军战斗序列(1871年1月末) 附录二十一 法东方集团军战斗序列(1871年1月伊始) 附录二十二 普军进攻巴黎的炮兵及工程兵人事表 附录二十三 普南方集团军战斗序列
展开全部

节选

阿登·布霍尔茨教授曾在自己《老毛奇及德意志的三场战争1864—1871年》的介绍性论文当中表示“老毛奇是一个(在近现代军事史上)比迄今为止任何人都要杰出得多的人物”。为了佐证这一观点,他将老毛奇在德意志统一战争中所取得成就,同当时(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的时代背景紧密联系起来,明确地提出了这样一个观点:自**次世界大战爆发以来,现代社会的普遍观念已经被俾斯麦时代之后的历史进程深刻影响,以至于在研究如下问题时——德意志统一及老毛奇的三场战争——也无法脱离后来纳粹德国及犹太大屠杀的可怕时代进行独立思考。 于是,为了正确评价老毛奇的生平及作品,人们有必要从19世纪的时代背景出发,辩证地思考他对于普鲁士及德意志,还有他对于战争理论及其实践的影响。这位普鲁士总参谋长正如阿登·布霍尔茨教授指出的那样,是“这样一种新生代人物的*初一批典型:高度现代化的、自制的、受过充分技术教育的职业化军官”。而他(的身份及地位)事实上还远不止这些——凭借自身广博的才智,再加上普鲁士军事机器很大程度上因他而取得的惊人成就,老毛奇在后续数十年的时间里彻底主宰了欧洲的专业军事思维。他彻底改变了武装力量的训练、管理、备战的基础,以及该如何指挥统御这些武装力量进行战斗的方式。其担任普鲁士总参谋长期间恰逢欧洲科学技术的大发展,而这些技术进步产生的影响是如此之大,以至于当他离任时,整个世界军事格局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老毛奇在现代军事思想家中几乎是独一无二的,因为他不仅能设计辩证出一套连贯的军事哲学,同时还能在*大规模的舞台上(普奥及普法战争)将其付诸实践。在老毛奇的整个职业生涯里,他始终致力于对战争进行严格而彻底的研究,这是因为(当时的时代背景决定了)战争必须在一个全新的工业化时代进行。他清楚地预见到技术上的进步,已经使许多在先前几个世纪里都未曾改变过的组织及战术方面的基本原则变得彻底过时。而他的研究还因为自己对于同时代欧洲其他国家军队,在作战期间(如克里米亚战争)应对新战争环境的实践经验的密切关注而收获了与时俱进的新情报。 老毛奇在创建一个能够有效管理现代化军队复杂结构的总参谋部方面所取得的成就,一直以来都是军界各方深入研究的课题。迈克尔·霍沃德教授在他那本关于普法战争的权威史学作品当中,对这一问题所进行的总结可以称得上是比任何人都强: 他的工作主要构成不在于创新,而在于为参谋军官的选拔及训练引入一些伟大管理者或学者所应具备的个人奉献精神及堪称无情的高(选拔)标准。事实上,老毛奇那深思熟虑的性情、兴趣爱好的广度以及外表上的精致朴素,都仿佛在说明他应该是一位来自艺术或文学领域的人物,而非来自军营。他受到手下军官的爱戴和尊敬,而这种尊重的感情是出于一种(后者同老毛奇之间)更类似师徒,而非上下级的关系。从气质上看,老毛奇是个开明的人道主义者,但通过*为严格的自律,他已经让自己成为世间所有军事专家当中*为准确且*为严格的那一个,同时还以自己的形象(作为标准)训练出了整个普鲁士总参谋部。 老毛奇特别仰仗依赖的正是总参谋部里这群被称为“半神”的杰出人物。他们所受的全面训练(的有效性)已经在1864年及1866年的两场战争中得到充分证明。他们同老毛奇之间的密切关系给了这位总参谋长莫大的专业支持,而这种支持可以说是极少数伟大指挥官才能享受到的。但是,尽管老毛奇本人在他的几乎整个军事生涯中都在参谋部内部工作,他还是能做到完全熟知地面战争的现实情况,并清楚地掌握了军事成功所依赖的一切编制组织及后勤方面的要素。他甚至始终未曾忘记自己在1839年尼西卜(Nisib)一战中惨败的首次实战经历。此外,他还像阿登·布霍尔茨所观察到的那样,“对于战场态势有着近乎用指尖触碰的敏锐感觉,这便是他的第六感”。 由老毛奇一手完善的军事架构在1870—1871年的普法战争期间经历了*为严峻的考验。整场战争期间,老毛奇对构成普鲁士军队的部队及个人执行其所肩负任务的能力表现出了完全放心的信赖态度,哪怕他们的对手是外界眼中一直以来的欧陆**大军事力量。 对处在不同时代不同环境中(进行军事指挥活动)的伟大指挥官进行盲目比较——这*终只会是徒劳之举。不过,老毛奇在德意志统一进程当中的胜绩之巨显然不言而喻,无论从哪一个角度看,他都完全有资格被视为军事史上真正伟大的指挥官之一。其中一部分要归功于他在普法战争期间的执行决策,但这只不过是足以说明他成功运用了自己一手发展出来的战争原则;另一部分应归功于老毛奇所遭遇的对手,但*为重要的是他的手下所取得的成就——他们在这位总参谋长的指挥下,接连参与经历了一系列戏剧性战役并为之有所牺牲,*终在短短几周时间内彻底击败法兰西第二帝国,接着在另一场性质截然不同的战争中完全摧毁了国防政府的军队。

作者简介

作者:昆廷·巴里,生活于苏塞克斯郡。他在自己漫长的职业生涯中始终保持着对于军事及海军史的浓厚兴趣,对于1848—1871年间的历史(尤其是三场德意志统一战争史)有着相当程度的研究,迄今已出版十余部著作。 译者:王骏恺,上海人,军事史爱好者,主攻方向为15—19世纪世界史,已出版译作《俾斯麦战争中的普鲁士军队:1860—1867》《普法战争:法兰西第二帝国覆灭》。 汪枫,安徽人,历史学硕士,曾参与国家社科基金特别委托项目“中国周边国家对华关系档案收集及历史研究”,著有《北欧雄狮:古斯塔夫二世传》《南美大陆的战火:三国同盟战争》等,译有《决胜波罗的海:瑞典帝国百年战史:1611—1721》。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