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工业化经济分析

中国工业化经济分析

1星价 ¥81.2 (7.0折)
2星价¥81.2 定价¥116.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100221412
  • 装帧:70g纯质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313
  • 出版时间:2023-05-01
  • 条形码:9787100221412 ; 978-7-100-22141-2

本书特色

中国工业化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变革过程,巨大的规模、大跨度的变迁和纷繁的现象,使这一进程跌宕起伏,金碚的就是一部专门论述中国工业化问题的力作。本书以世界经济发展为背景,运用西方现代经济学的种种分析模型,通过大量翔实的经验资料,对中国工业化进行了系统而细致的实证分析,深刻地揭示了一系列内在经济关系及其政策选择与制度演进的因果联系,高度概括出中国工业化的历史轨迹和主要特征,较为完整地再现了中国工业化过程的全貌。

内容简介

本书以世界经济发展为大背景,运用翔实的经验资料,对中国工业化进行了系统而细致的实证分析,并且深刻地揭示了一系列内在经济关系及其与政策选择与制度演进的因果联系。中国所走的是一条十分独特的工业化道路,但是由于其自身规模的巨大和历史内容的特别丰富性,中国工业化过程中也包含了具有世界性意义的普遍规律,本书在大量统计数据的支持下,运用种种分析模型,在较高的逻辑抽象度上刻画了中国工业化的历史轨迹和主要特征,从而使纷繁复杂的具体现实获得了经济理论上较完整的再现,丰富了工业化理论,充实了工业化研究的分析方法,也为研究其他各国工业化提供了一个可以借鉴的分析框架。

目录

第1章 经济发展与工业化
1.1 发展的主题
1.2 工业化与工业社会
1.3 社会经济制度与工业化
1.4 中国工业化

第2章 工业化的经济分析基础
2.1 经济发展过程的渐进与激变
2.2 工业化研究的参照系原理
2.3 动态分析的基本逻辑
2.4 均衡与非均衡
2.5 理论模型的基本结构

第3章 经济增长及其结构特征
3.1 增长与波动
3.2 经济增长的产业结构分布
3.3 经济增长的地区结构分布
3.4 经济增长机制及其模式转换

第4章 经济增长中的公私经济关系
4.1 定义与分类
4.2 社会主义经济的经典模式
4.3 传统体制下的经济模式
4.4 体制改革以来的现实经济模式
4.5 公经济与私经济并存的二元市场机制
4.6 公经济与私经济并存的产权制度

第5章 物质资源的供给机制
5.1 资源开发与工业化
5.2 工业化**阶段的资源供给机制
5.3 工业化第二阶段的资源供给机制
5.4 走出困境的道路

第6章 人口资源与劳动就业
6.1 劳动供求分析的基础
6.2 人口大国工业化的难题
6.3 劳动资源的传统配置机制
6.4 劳动资源配置机制的转换
6.5 劳动资源配置机制的新模式

第7章 筹资与投资
7.1 高积累与加速工业化
7.2 工业化**阶段的筹资机制与投资体制
7.3 模式转换
7.4 横向筹资机制的生成

第8章 技术进步、创新机制与产业组织
8.1 推动工业化的非资源因素
8.2 中国工业化的技术选择和技术进步
8.3 技术进步机制与制度创新机制
8.4 产业组织结构与产业组织政策

第9章 宏观经济特征的历史演变
9.1 体制背景: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9.2 从短缺经济到过剩经济
9.3 从数量扩张、金融膨胀到稳定通货
9.4 从封闭经济走向开放经济
附录 海峡两岸经济交流的态势与前景
主要参考书目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金碚,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委员会执行委员、工业经济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经营报》社社长。1982年获法学学士,1984年获经济学硕士,1989年获经济学博士。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评审委员。在产业经济学和企业理论等研究领域建树颇多。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