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著作权之道——从印刷机到数字云

著作权之道——从印刷机到数字云

1星价 ¥59.5 (7.0折)
2星价¥59.5 定价¥85.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100219594
  • 装帧:70g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373
  • 出版时间:2023-05-01
  • 条形码:9787100219594 ; 978-7-100-21959-4

本书特色

适读人群 :知识产权相关专业及从《著作权之道——从印刷机到数字云(知识产权名著译丛)》就著作权之于美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影响,提供了一种充满思辨而又引人入胜的分析;作者兼具法学家与小说家的才情,使得本书不失学理而又饶有趣味。在这次全面更新的第二版中,作者扩写了关于著作权法*新发展以及在转换过程中所面临问题的讨论。本书新版向读者介绍在当下与将来的著作权法律和政策上的争论,包括以作品生产者为中心转向强调消费者的技术性转换,以及从专有权转向对这些权利的限制与例外的法律转换。

内容简介

本书由美国很好的知识产权法专家保罗?戈斯汀所著(2019年全新推出的第二版)。戈斯汀教授在书中分析了著作权之于美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影响,内容既深入浅出、引人入胜,又充满睿智、简洁透彻。从18世纪的著作权法,到数字时代著作权问题的将来,戈斯汀教授对于著作权人与使用人所面临的挑战进行了通盘研究。尤其是书中通过对若干标志性案例――图书馆复印期刊案、家庭录像案、《哦,漂亮女人》歌曲改写案、Napster案、谷歌图书馆案等――进行的精要解读,全面展示了著作权制度应对科技变革的诸种情形,反映出著作权法不断演进的特点以及它对于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意义。本书第二版对副标题以及部分章节有实质性改写,特别是全新添加了*后一章,从而将讨论范围扩展至著作权法的近期新发展与时代转变。作者细致而批判性地审视了“与免费竞争”的挑战,以及著作权与互联网平台相遇所带来的“改变格局的后果”。

目录

致谢

第1章 著作权的形而上学

第2章 著作权思想史

第3章 花五十块钱收十块

第4章 私人复制

第5章 两种著作权文化

第6章 “技术问题要由技术来解决”

第7章 左右为难

第8章 与免费进行竞争

注释

索引

译者后记


展开全部

节选

  《著作权之道——从印刷机到数字云(知识产权名著译丛)》:  其实,伯恩斯可能是想暗示,威廉斯·威尔金斯公司根本不是一个出版商,而只是一个印刷商。他提交作为证据的公司财务报告显示,迄今为止,该杂志的*大支出就是印刷费(《免疫学杂志》1966年的报告表明,该杂志当年的总支出为92306美元,其中将近77000美元用于印刷、邮寄和日常管理支出。只有略多于14000美元用作“编写”与“编辑”费用)。难道威廉斯·威尔金斯公司只是韦弗利出版社的一个附属部门,仅仅是把日常工作与控制它的这家更大的印刷公司进行连接的一个工具吗?  现在轮到伯恩斯来推进他的案件了。在接下来5天多的时间里,他询问了一个又一个证人,将他们的证词指向美国法院在决定是否构成著作权的合理使用时,通常采用的四个衡量要素:被告复制的部分占全部作品的字数比例(这一条有利于帕西诺,因为图书馆复制的是整篇文章);著作权作品的特征(科学类作品特别有利于被认定为合理使用);使用的目的(图书馆对医学研究以及疾病治疗的帮助,这一点也对伯恩斯有利);并且,*重要的是,复印行为对于著作权作品的市场影响(帕西诺在就有关订户流失问题作证时含糊其词,也会对伯恩斯有所帮助)。  伯恩斯的部分证人是本案所涉及文章的作者;另一些则是在医学研究与治疗过程中查阅过威廉斯·威尔金斯公司所出版文章的人。从中可以得出两条信息:威廉斯·威尔金斯期刊的文章作者并不反对图书馆未付报酬而复印他们的作品;研究人员和医生希望能够简便快捷地获得相关期刊文章。如果一位外科医生必须等待重印本——并且重印本并不总能获得——那就意味着在他急需关键信息来拯救生命的时刻,却无法获得相关文字。这样表述尽管有时说得稍嫌极端,但是听起来也跟事实相差无几。艾伦·莱特曼在交叉盘问时,就没有什么成功的机会让伯恩斯的证人发生动摇。  伯恩斯的*后一名证人是罗伯特·布卢姆(Robert Blum),目标针对的是合理使用的第四项要素,即图书馆复印对于威廉斯·威尔金斯公司的市场影响,以及由此带来的损害。布卢姆曾任政府部门的经济学家,他带着统计表格与彩色图表出庭。他在作证时指出,自1960年开始,诉讼所涉及的《医学》《免疫学杂志》和《肠胃病学》等三种期刊的订阅数量的增加速度,远高于全国科学技术工作者的增长数量,并且,威廉斯·威尔金斯公司的收入增加速度,也超过了美国在国民生产总值和在科学研究方面支出的增速。  莱特曼是**次看到布卢姆博士的表格与图表,但他现在必须快速作出一个战略决策,究竟是当场对布卢姆进行交叉盘问,抑或请求法庭延期审理,以便让自己有时间来研究该证词与数据。莱特曼并不具备经济学与统计学的背景,而他认为这些知识可能是在反驳布卢姆的前提与结论时所必需的。但是,身为一名处事机敏的诉讼律师,莱特曼从戴维斯初审法官那里寻找着可能的暗示,而戴维斯看起来似乎在说,若现在进行交叉盘问必有成效。戴维斯初审法官看了看那份可能呈交上诉法院阅读的审判记录,然后说,他会给莱特曼必要的时间,以便其准备对布卢姆进行盘问,但他又补充道,“不过,根据我从他的证词中所能了解的情况,我的印象是,这些分析没有什么内容——当然我的看法也可能是错的,但是我确实没有看到有任何东西,会让你无法在短时间内对证人进行交叉盘问。我既不是经济学家,也不是数学家,但我非常了解他的意思,甚至我已经想到了在交叉盘问时想要提出的问题”。这是莱特曼无法拒绝的一个邀请,实际上就是说,假如他未能提到戴维斯初审法官认为应当提问的那些问题,法院也会帮着提问。  休庭十分钟之后,莱特曼开始进行交叉盘问,他从几个方面向布卢姆提出问题,以期找到证词中的薄弱点——布卢姆选择用以估算威廉斯·威尔金斯公司业绩的指数、伯恩斯在形成其专家证言时可能起到的作用、布卢姆缺乏有关图书馆复印数量的数据。*后,他突然发现了一条提问的线索,而这对于现在正急着观察案件进展的戴维斯来说,显然也是一个重要问题:假如布卢姆事实上拿到了有关图书馆复印的数据,他能否确定威廉斯·威尔金斯公司由于该复印行为而导致了任何的收入损失?布卢姆对此未予回答。由于没有实际数据,他无法回答这个问题。  ……

作者简介

保罗??戈斯汀,国际公认的知识产权专家,斯坦福大学法学院Stella W. and Ira S. Lillick讲席教授。戈斯汀教授著述丰富,业界闻名的有五卷本《美国著作权法》和一卷本《国际著作权法》等学术专著。他曾担任美国版权局技术评估咨询小组负责人,就电子与信息时代的知识产权法等问题在美国国会相关委员会作证,并在著作权相关议题的国际间政府会议上受邀担任专家。戈斯汀教授在文学创作上也颇有成就,迄今已出版5部小说,其中一部获得2013年度法律虚构类作品哈泼李奖(Harper Lee Prize for Legal Fiction)。  译者简介: 金海军,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中国知识产权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知识产权研究会理事。先后毕业于西南政法大学(法学学士)、中国人民大学(民商法学硕士、博士)、华盛顿大学(知识产权法学硕士)。主要著作:《知识产权私权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知识产权实证分析》(知识产权出版社2015年);主要论文:《从戏剧作品论表演者权》,载《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9年第2期;《我国专利、专利产业化的现状及其原因探讨》,《中国软科学》2004年第1期; Reality and Potentiality: Compulsory Patent Licensing in China from a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European Intellectual Property Review, 93-100, Vol. 31, Issue 2, 2009;《论书信上的物权、著作权与隐私权及其相互关系—从“钱钟书书信拍卖案谈起”》,载《法学》2013年第10期;《商标与通用名称问题的消费者调查方法—实证与比较》,载《暨南学报》2013年第10期;《中国知识产权经典案例的统计性分析:以《*高人民法院公报》(1985-2014年)为据》,载《知识产权》2015年第6期;《论实用艺术作品/实用品外观设计的著作权保护:基于美国*新判例的考察》,《中国版权》2018年第1期;《作品分类在著作权法上的意义》,载《中国版权》2019年第3期;主要译作:《现代知识产权法的演进》(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2012年重排版)《知识产权法的经济结构》(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2016年中译第二版)《著作权之道》(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知识产权正当性解释》(商务印书馆2019年)。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