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303284658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217
- 出版时间:2023-05-01
- 条形码:9787303284658 ; 978-7-303-28465-8
内容简介
关注人的价值观状况,重视对人尤其是儿童青少年的价值观教育和引导,既是当代学校教育面临的紧迫任务和复杂挑战之一,也是教育领域回应时代和人的成长需求的重要方式之一。本书直面当代儿童青少年的成长需要和学校价值观教育现状,基于情感教育理论观点和旨趣,对价值观与人的关系进行哲学考察,并基于人的生命和存在现象立论“情感作为价值观形成的基础”这一理论观点和命题,本研究关注具体人与特定情境之间的互动,并由此阐发学校在儿童青少年价值观教育中的变革和努力的方向。
目录
引言 人的价值观近况及其教育难题
**章 价值观与人的情感性存在
一、价值作为人的存在体悟和生命现象
二、价值感受通达社会共同价值观
第二章 情感与价值观形成
一、对“价值观形成”的社会历史考察
二、情感的重要性
三、价值观形成:从教育走向学习
第三章 价值观学习与情感培育
一、价值观学习:复杂的生命教育实践
二、重新理解教育的地位与作用
三、培育与价值观相关的基础性情感品质
第四章 情感性课堂与学科教学育人
一、情感性课堂及其育人指向
二、学科与教学中价值观的情感性显现
三、教学设计凸显价值观的情感纬度
第五章 教师情感人文素养与价值观教育
一、价值观教育中的教师:情感缺失及其改观
二、教师情感人文素养:“以生命相教”的情感秘密
三、提升教师的情感人文素养
第六章 现代生活变迁与情感环境育人
一、现代生活与儿童青少年的价值观状况
二、价值观教育的“个体—环境”互生模式
三、情感性班集体:学生价值观学习的精神家园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王平,教育学博士,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情感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兼任中国陶行知研究会教育与情感文明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入选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培养对象、南京师范大学“中青年领军人才”青年学术骨干培养对象。主要从事情感教育哲学、道德教育、教师教育等领域的研究,先后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在《教育研究》《教育学报》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研究成果获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江苏省教学成果一等奖等奖项。
本类五星书
本类畅销
-
女性生存战争
¥29.9¥66.0 -
从白大褂到病号服:探索医疗中的人性落差
¥18.4¥39.8 -
世界尽头的咖啡馆
¥16.7¥45.0 -
我们内心的冲突
¥14.4¥42.0 -
自卑与超越
¥18.1¥39.8 -
偏见
¥17.8¥56.0 -
书影三叠:人文学术访谈录
¥19.6¥58.0 -
咬文嚼字大赛场
¥12.2¥35.0 -
冬季里的春闱:1977年恢复高考纪实
¥25.0¥75.0 -
通向春天之路:巴勒斯坦的生生死死
¥23.0¥49.0 -
人际交往心理学
¥13.0¥38.0 -
说文解字-影印本
¥13.2¥38.0 -
咬文嚼字二百问
¥11.2¥32.0 -
性心理学
¥18.4¥58.0 -
中国人的名·字·号
¥10.0¥28.0 -
乡土中国-彩色插图版
¥15.7¥39.8 -
生活的科学
¥10.0¥36.0 -
如何阅读不同的文本
¥14.0¥36.0 -
乡土中国
¥13.2¥26.0 -
通俗社会科学二十讲-民国学术文化名著
¥6.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