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克思主义“革命话语”在中国的建立——基于五四时期社会改造思潮的研究

马克思主义“革命话语”在中国的建立——基于五四时期社会改造思潮的研究

1星价 ¥49.3 (7.3折)
2星价¥49.3 定价¥6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010256610
  • 装帧:平装-胶订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346
  • 出版时间:2023-06-01
  • 条形码:9787010256610 ; 978-7-01-025661-0

内容简介

本书在梳理五四时期社会改造思潮的衍化及其激进化态势的基础上,重点考察五四时期“主义”崛起与“主义时代”的到来、民众意识的发展及民众本位观念的确立、“社会主义”在思想界的话语权势、组织意识的发展与政党思想的形成等具体问题,阐明马克思主义“革命话语”在中国建立的内在逻辑及其历史必然性。本书基于思想史研究的视角,在五四时期社会改造思潮激进化背景下,呈现马克思主义“革命话语”在中国建立的光辉历程及其思想表征,有助于推进“五四”思想史研究及中国现代思想史研究的深化。

目录

自序 导论 **章 五四时期社会改造思潮的兴起 一、社会改造思潮兴起的缘由 二、社会改造方法的多样化态势 三、社会改造目标的多元呈现 第二章 五四时期社会改造思潮的衍化及其激进化态势 一、社会改造思潮的兴起与“社会改造”时代的到来 二、“社会改造”的类型、步骤和目标 三、“社会改造”中思想的分化与激进化态势 第三章 五四时期“主义”崛起与“主义时代”的到来 一、社会改造思潮与“主义”的崛起 二、“主义”在“主义之争”中确立其信仰 三、“主义”的流行与“主义时代”的到来 第四章 五四时期民众意识的发展及民众本位观念的确立 一、“国民”与“平民”范畴的切换及其意义的呈现 二、阶级观念的嵌入与民众相关新范畴的出现 三、思想界对于“群众”意义的认同 四、民众本位观念在思想界中的确立 第五章 五四时期“社会主义”在思想界的话语权势 一、社会主义话语权势的形成 二、社会主义话语权势的主要表征 三、社会主义话语权势中的五四思想界 第六章 五四时期组织意识发展与政党思想的形成 一、五四时期社团兴起与组织意识的增长 二、组织意识在“社会改造”语境中的发展 三、组织意识的升华与政党意识的实践性走向 第七章 五四时期马克思主义“革命话语”的构建及其主导地位的确立 一、十月革命与革命意识在五四思想界的输入 二、马克思主义对中国“社会改造”影响的与日俱增 三、“社会改造”中“革命话语”体系的构建 四、马克思主义“革命话语”主导地位的确立 后记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吴汉全,男,法学博士,二级教授,博导,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016年),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政治学理论、中共党史的研究。现供职于杭州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兼任中国李大钊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学会高等院校教学与研究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及一般项目、教育部规划项目多项在《政治学研究》《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共党史研究》《近代史研究》等刊物发表论文近200篇,出版专著近20部,有多项研究成果获教育部奖和省政府奖。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