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22718439
  • 装帧:平装-胶订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383
  • 出版时间:2023-06-01
  • 条形码:9787522718439 ; 978-7-5227-1843-9

内容简介

本书考察了脑机接口技术的缘起和发展,梳理了脑机接口哲学的研究现状,提出基于哲学视角的关于脑机接口的内涵界定和外延分类,在此基础上对脑机接口的本体论、认识论、行动-实践论、价值论、人本论和伦理学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系统探究,尤其是对脑机接口正在带来或行将造就的“以想行事”“心物交互”“心脑互译”“他心通达”等人类存在和认知新方式加以了研讨,对其造成的治疗与增强、风险与获益、知情同意与隐私保护等伦理选择难题进行了分析,由此全面地勾勒出脑机接口作为当代前沿技术所拓展的哲学研究新视野与新图景。

目录

导论 脑机接口拓展哲学新视野 **章 脑机接口的发展及其哲学研究的兴起 **节 脑机接口的发展 一 脑机接口发展中的重要节点 二 重要团队和机构的研究及其成果 三 脑机接口的技术演进逻辑 第二节 脑机接口哲学研究的兴起 一 脑机接口进入哲学视野 二 脑机接口的本体论、认识论和价值论的研究 三 脑机接口的身体哲学和行动哲学研究 四 脑机接口的入学研究 五 脑机接口的伦理研究 六 评介与展望 第二章 脑机接口的技术界定与哲学阐释 **节 技术界定:脑机接口的多重功能 一 从创始人的界定到后续理解 二 脑机接口的多重技术面相 三 多学科交叉的脑机接口研究 第二节 脑机接口的类型 一 非侵入式(无创)和侵入式(有创)脑机接口 二 治疗型和增强型脑机接口 三 由脑到机与由机到脑的脑机接口及其他 第三节 对脑机接口界定和分类的哲学理解 一 脑机接口界定的哲学理解 二 脑机接口分类的哲学阐释 第三章 脑机接口与本体论 **节 脑机接口与实在性和实在感 一 脑机接口与世界的实在性 二 脑机接口使用中的本体感或实在感 第二节 脑机接口中的心脑关系问题 一 对心脑二元论的批判 二 对心脑还原论的否定 第三节 脑机接口与心物交互 一 作为哲学恒常主题的心物交互 二 脑机接口开辟心物交互新通道 三 理解心物关系的新视野 第四章 脑机接口与认识论 **节 脑机接口的认知功能 一 作为认知技术的脑机接口 二 脑机接口的认知治疗功能 三 脑机接口的认知增强功能 第二节 脑机接口与认识主体 一 脑机接口对认识主体的新型赋能 二延展认知与认识主体 三 脑机融合与认识主体 四 “亚常”与“超常”认识主体 第三节 脑机接口与认识的新形式:人工感知与脑-脑交互 一 基于脑机接口的人工感知及其技术发展 二 人工感知的多重意义 三 从人工感知到脑-脑交互 第四节 脑机接口与可知论 一 读脑及其对可知论的新论证 二 心脑互译的可知论意蕴 第五章 脑机接口与行动-实践论 **节 脑机接口的行动-实践功能 一 行动、实践与脑机接口的基本功能 二 进展与现状简瞰 三 工作机理的哲学透视 第二节 脑机接口与行动-实践哲学新概念 一 人工行动 二 延展实践与融合实践观 三 脑机接口中的“活劳动” 第三节 技术性知行合一 一 从脑机接口到知行接口:知行融合新形态 二 脑机融合中的行动-实践主体 三 基于脑机接口的知行联结新问题 第六章 脑机接口与价值论 **节 脑机接口的价值负载 一 技术负载价值的含义 二 脑机接口负载价值的维度 第二节 脑机接口的价值选择:治疗还是增强 一 从治疗到增强:脑机接口的功能扩展 二 治疗优于增强:价值选择的基本立场 三 “正常”标准的变动性:从治疗过渡到增强的合理性 第三节 脑机接口的价值评估:收益与风险之间 一 侵入与非侵入的收益与风险 二 更多的风险,尤其是脑增强的风险 三 权衡风险与收益的复杂性 第四节 脑机接口的价值建构 一 现状:从主导价值到双重价值 二 价值建构:向善的人与向善的脑机接口 第七章 脑机接口与人 **节 脑机接口与人的新进化 一 脑机接口与人的协同进化 二 脑机接口与身体革命 三 身体观的新拓展与身体哲学新问题 第二节 脑机接口与自我认同 一 自我感与自主感:脑机接口对自我的确认 二 脑机接口对自我认同的新冲击 三 脑机接口与自我重构 第三节 脑机接口与超人、后人类及人的本质问题 一 基于脑机接口的脑机融合:走向人的新进化 二 基于脑机融合的“超人”或“后人类”景观 三 人的本质:超人还是人吗 四 无尽的人文探索 第八章 脑机接口的伦理问题 **节 从技术伦理到脑机接口伦理 一 技术的一般伦理原则 二 技术的伦理原则在脑机接口中的呈现 第二节 从医学伦理到脑机接口伦理 一 知情同意 二 隐私保护 三 超出治疗之外的增强 第三节 脑机接口的伦理辩护难题 一 善恶难辨:基于元伦理的辩护难题 二 原则冲突:基于规范伦理的辩护难题 三 价值差异:基于角色伦理的辩护难题 结束语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肖峰,重庆忠县人,江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上海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原为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教授。长期从事科学技术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重点和一般项目5项,出版《信息革命与当代认识论研究》《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等学术专著23部,在《中国社会科学》《哲学研究》《马克思主义研究》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340余篇,多部(篇)获省部级优秀科研成果奖,一部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