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汉江文化史:明代卷

汉江文化史:明代卷

1星价 ¥107.8 (7.0折)
2星价¥107.8 定价¥154.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010240183
  • 装帧:精装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542
  • 出版时间:2023-04-01
  • 条形码:9787010240183 ; 978-7-01-024018-3

内容简介

本书以汉江文化为线索,以时间为序,以汉水流域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为对象,再现了几千年来汉水流域所形成的具有地域特色的壮阔画卷。该书共分8卷包括先秦卷、秦汉卷、魏晋南北朝卷、隋唐五代卷、宋元卷、明代卷、清代卷、民国卷,主要内容涉及汉水流域的环境与资源、神话与传说、思想与学术、文学与艺术、教育与科技、城市与建筑、商贸与交通、水患与水利、军事与战争、移民与人口、民族与宗教、风尚与民俗等内容,全面的再现了汉水流域的文化风貌,是**部系统全面反映汉水文化面貌的著作。本书为第六卷明代卷。

目录

绪论 **章 明代秦巴山区生态环境系统素描 **节 明清文献中明代汉江流域生态环境的史实描状 第二节 地球环境科学视野下的秦巴山区环境状况追溯 第三节 人类活动进程中的秦巴山区自然环境盛衰 第二章 移民视野下的汉江流域人口重建 **节 元末战乱与汉江流域的人口损失 第二节 汉江中上游的移民与“山西大槐树” 第三节 汉江中下游的移民与“江西填湖广” 第四节 秦巴山区的移民与荆襄流民运动 第五节 汉江流域移民所折射的文化现象 第三章 明代汉江流域的辖制区域 **节 明代国家行政区划制度概述 第二节 明代汉江流域的行政治理体系 第三节 明代汉江流域巡抚体制变迁 第四章 汉江流域的社会治理与明代藩王制度 **节 明代宗藩制度概述 第二节 汉江流域藩王时空分布及其事略 第三节 明朝宗室对汉江流域城建与经济的影响 第四节 明朝宗室对汉江流域政治与社会治安的影响 第五节 明朝宗室对汉江流域文化教育事业的贡献 第六节 明末农民战争与汉江流域的藩王 第五章 郧阳抚治 **节 明代巡抚制度与荆襄抚治沿革素描 第二节 明代设立郧阳抚治的动因 第三节 明代郧阳杰出抚治人物举略 第四节 明代郧阳抚治管辖区域沿革 第五节 郧阳抚治与鄂西北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 第六节 明代郧阳抚治的制度文化建设 第七节 明代郧阳抚治的历史文化意义 第六章 明代汉江流域的社会动荡 **节 明早期的汉江流域社会矛盾与动荡 第二节 明中叶的流民起义 第三节 反对矿监税使的斗争 第七章 明末农民战争与李自成转战汉江史略 **节 明末李自成农民起义始末 第二节 闯王李自成八进八出商洛山 第三节 李自成在汉江上下的起伏跌宕 第八章 明代汉江流域的经济发展 **节 明代汉江上游的资源开发与荆襄流民 第二节 汉江下游的垸田大兴与“湖广熟,天下足” 第三节 明代汉江流域的渔业经济 第四节 手工业、商业的发展和市镇的兴起 第九章 明代汉江上游水利发展与文化梳理 **节 明代汉江上游的农田水利建设 第二节 水利技术的革新和管理制度的完善 第三节 明代水利事业的组织特色和文化影响 第十章 明代汉江下游的环境变迁和堤防建设 **节 明代汉江下游的洪涝灾害的时空分布和水利环境素描 第二节 明代中后期汉江中下游洪灾频发的原因探析 第三节 明代汉江流域水利建设的组织形式和日常管理制度的革新 第四节 明代汉江流域水事纠纷和“水利社会”的形成 第十一章 明代汉江流域的教育事业和书院建设 **节 明代汉江流域的官学发展演变 第二节 汉江流域的社学发展演变 第三节 明代汉江流域的书院教育发展演变 第四节 明代汉江流域的杰出人才记略 第十二章 明代武当山与中国道教的勃兴 **节 明代武当道教勃兴的社会历史机缘 第二节 明代皇室对武当道教的推重崇奉 第三节 明代武当道教著名的代表人物事略考论 第四节 明代武当山的空前建设观要 第五节 明代武当道教的祭礼科仪与范式 第六节 明代武当山道教勃兴的社会历史影响 第十三章 明代汉江流域的文学艺术 **节 明代中期汉江流域的文学 第二节 公安派的勃兴与文学贡献 第三节 竟陵派与汉江流域晚明文学发展 第四节 明代汉江流域的戏曲发展 第五节 明代中后期汉江流域的文言小说发展 第十四章 崇道皇帝朱厚熜与汉江文化 **节 大礼议之争与汉江流域的孝道文化 第二节 嘉靖崇道述略 第三节 嘉靖皇帝故乡情结 第四节 明代皇权之争中的“蟠龙菜”传说 第十五章 千古宰相张居正 **节 不计毁誉荣誉的人生抉择 第二节 一往无前的旷世改革 第三节 不拘一格的用人之道 第四节 刚毅品格与风雷魄力 第五节 难以克服的历史局限:禁毁书院和钳制言官 第十六章 陈士元的经世之学 **节 陈士元生平事略 第二节 陈士元经学研究的不凡业绩 第三节 陈士元的小学研究 第十七章 “穷经巨擘”郝敬 **节 郝敬生平及仕宦经历 第二节 郝敬的主要著述和儒学思想 第三节 郝敬的学术成就与身后评价 第十八章 李维桢与晚明文学 **节 李维桢生平事迹述略 第二节 李维桢的文学批评 第三节 李维桢的诗歌创作 参考文献 索引 后记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刘玉堂,男,1956年生,湖北大悟人。先后毕业于湖北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武汉大学,分获史学学士、硕士、博士学位。现任湖北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湖北省政协委员,湖北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北京工业大学、湖北工业大学、长江大学等高校兼职教授。社会兼职主要有中国民族史学会副会长、中国建筑园林研究会常务理事、湖北省楚国历史文化学会会长、湖北省三国文化研究会会长、湖北省荆楚文化研究会副会长、湖北省炎黄文化研究会副会长等。1997年获“湖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2002年入选“湖北省新世纪高层次人才”,2005年入选“中央直接掌握联系的高层次人才”和湖北省宣传文化战线首届“五个一批”人才。长期致力于中国经济史、中国法制史和中国城市史研究,公开出版学术专著《楚国经济史》等10部(含合著),主编或参与撰写《长江文化研究文库》(共55卷)等20余部,在《光明日报》等报刊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其科研成果多次获国家级和省部级奖励,在相关学术领域引起较大反响。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