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梦视域下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

包邮中国梦视域下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

¥52.0 (7.6折) ?
1星价 ¥52.0
2星价¥52.0 定价¥6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224149562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38
  • 出版时间:2023-06-01
  • 条形码:9787224149562 ; 978-7-224-14956-2

内容简介

本书以大历史观为研究方法,以近代以来中国现实的社会变革及其时代问题为经度,以不同时期的哲学思想的主线为纬度,融事件、观点于著述之中,理论地再现这一系统模式中的哲学发展的立体图景,呈现出中国梦视域下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生成与发展逻辑的问题聚焦、规律总结、理论特色、发展动向与时代意义,凝练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经验与理论特色,赋予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构建人类文明新形态中新的时代特征和思想内涵。本著作将近现代以来中国人民为中华崛起而奋斗的历史实践过程,同时看作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转型与创新的过程,旨在从形上与形下的结合上,考察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生成,体现了历史和逻辑的一致性,是可信的和具有说服力的。

目录

绪论 **章 中国梦历史实践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之互动发展关系 **节 中国梦的内涵: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梦 一、“中国梦”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民族集体意志 二、“中国梦”是复归集体尊严和共同幸福的价值诉求 三、“中国梦”是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时代使命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对实现中国梦的重要作用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为寻梦之路提供认识论指导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为寻梦之路提供方法论指导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为寻梦之路提供目的论依据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与中国梦历史实践的双向互动关系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是实现“中国梦”的思想指南 二、“中国梦”的历史实践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发展 第二章 近代救亡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生成背景 **节 晚清救国运动与“中体西用”的哲学进路 一、晚清有识之士的救国运动 二、“中体西用”:晚清时期中国传统哲学的转型 第二节 “中体西用”的历史意义与局限性 一、晚清“中体西用”哲学进路的历史意义 二、晚清“中体西用”哲学进路的历史局限与思考 第三节 进化论哲学传人与中国资产阶级革命 一、中国近代“救亡梦”进程中西方近代哲学思潮的涌动 二、进化论哲学:中国近代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哲学思想 第四节 中国近代资产阶级革命派进化论哲学的历史意义与局限性 一、中国近代资产阶级革命派进化论哲学的历史意义 二、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进化论哲学基础的历史局限性 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自强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创生 **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自强梦的时代内涵 一、启蒙与救亡的双重挑战 二、寻找人类解放的思想武器 第二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自强梦与唯物史观的传播 一、唯物史观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早期的演进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自强梦”哲学基础的理论优势 第三节 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对唯物史观理解的历史局限性与认识根源 一、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对唯物史观理解的历史局限性 二、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对唯物史观理解的历史和认识根源 第四节 毛泽东实践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思想结晶 一、毛泽东实践哲学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原创性贡献 二、毛泽东实践哲学的意义 第四章 新中国成立初期振兴梦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双重路径 **节 新中国成立初期振兴梦的时代内涵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初期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发展的双重路径 一、教科书哲学“体系界说”的生成与发展 二、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实践哲学对教科书体系的继承与突破 第三节 哲学教科书体系的历史经验反思 一、哲学教科书体系的历史意义 二、哲学教科书体系与中国现代化发展之间的张力15l 第四节 新中国成立初期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发展之经验反思 一、苏俄哲学危机及其对中国的负面影响之思考 二、新中国成立之初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发展新生机之认识 第五章 改革开放富强梦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论兴起l 6 l **节 改革开放富强梦的时代内涵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论在中国发展的理论致思与逻辑进路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论在中国发展研究的大致历程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论在中国发展的理论焦点与反思 三、从马克思主义哲学观念的变革理解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论兴起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论在中国的新发展 一、实现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传统的自我更新 二、通过对“中国现代性研究”推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 第四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论在中国发展的当代意义:哲学的解放 第六章 新时代语境下复兴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发展创新 **节 复兴梦的时代内涵 一、复兴梦的时代内涵与实践转向 二、“生态式发展”理念的逐步形成 第二节 多元对话:新时代语境下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发展的新契机 一、文化建设与哲学自身发展的“共识” 二、开放与承认:多元对话与哲学创新的前提性反思 第三节 新时代语境下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发展的交会点 一、“和而不同”的思维方式 二、生态本位的特定“场域”为哲学发展提供了对话的“公共空间” 三、哲学共同的走向和旨趣 第四节 新时代语境下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新发展态势 一、面向现实生活世界的价值信仰重塑 二、“契合创新,引儒入马”:新时代语境下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话语变革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为主导的中西哲学辩证统一 后记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韩静,1982年生,陕西宝鸡人,哲学博士,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师从雷龙乾教授。现为陕西省重点研究中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员,宝鸡文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研室主任,陕西省哲学学会苏武文化研究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伦理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主持陕西省社科基金项目1项,主要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项、教育部项目2项。在《云南社会科学》《重庆社会科学》《理论月刊》等期刊发表论文多篇。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