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联网背景下的表达权研究

包邮互联网背景下的表达权研究

¥74.5 (7.6折) ?
1星价 ¥74.5
2星价¥74.5 定价¥9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61588451
  • 装帧:平装-胶订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404
  • 出版时间:2023-05-01
  • 条形码:9787561588451 ; 978-7-5615-8845-1

本书特色

表达权是一种通过权利话语进行的有中国特色的权利建构,是一个极具中国特色的政法话语。表达权从文本上的权利向实践中的权利的变化过程是权利主体的利益、价值及其蕴含于权利中的尊严的实现过程。同时它的有效实现*终有助于国家的法律和政策真正体现和实现人民意志。围绕这一问题意识,本书在对表达权自身的内涵、发展等学理属性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基于互联网时代表达权的发展特点,探索如何对表达进行治理,如何通过完善国家制度、提升国家治理能力进而有效实现表达权。

内容简介

表达权是一种通过权利话语进行的有中国特色的权利建构,是一个极具中国特色的政法话语。表达权从文本上的权利向实践中的权利的变化过程是权利主体的利益、价值及其蕴含于权利中的尊严的实现过程。同时它的有效实现*终有助于国家的法律和政策真正体现和实现人民意志。围绕这一问题意识,本书在对表达权自身的内涵、发展等学理属性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基于互联网时代表达权的发展特点,探索如何对表达进行治理,如何通过完善国家制度、提升国家治理能力进而有效实现表达权。

目录

**编 表达权的学理属性 **章 作为中国政法话语的表达权 **节 学理与脉络:“转进”的表达权 第二节 理论拓展:表达权建构数字人权时代的“新思想市场” 第三节 功能价值:表达权在良法善治中表达和实现人民意志 第四节 实现与保障:表达权实现的物质与制度基础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从表达自由到表达权——媒介变迁的视角 节 媒介与表达自由 第二节 美国媒介变迁下的表达自由 第三节 对美国媒介变迁下表达自由的反思 第四节 中国媒介融合场景下的表达权 本章小结 第二编 表达权的治理 第三章 “三元模式”网络表达权的保护与规制 节 “网络发言者”的出现 第二节 网络表达权三元关系分析 第三节 具体场景下网络平台与用户表达权的尴尬 第四节 网络表达权的生态营造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网络表达的多元规制——以规范表达权的实现为视角 节 作为政法话语的表达权 第二节 表达权的实现与网络表达的规制 第三节 网络表达的“行政一司法二元替代”规制模式 第四节 透视网络表达秩序的多元规范需求 第五节 构建网络表达的多元主义规制模式 第六节 网络表达多元主义规制的实施路径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疫情防控下“网络表达权”异化及其治理 节 “网络表达权”:概念意涵与历史沿革 第二节 疫情防控下“网络表达权”异化及其成因 第三节 疫情防控下“网络表达权”异化的治理原则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互联网平台对公众表达的规制及限度 节 互联网平台所构筑的公众表达新场域及其特性 第二节 互联网平台规制公众表达的行动逻辑 第三节 互联网平台规制公众表达的权力正当性论证 第四节 对互联网平台规制公众表达的权力的规制 本章小结 第七章 表达权视角下互联网仇恨言论的规制 节 表达权的内涵及特点 第二节 寄生自由的仇恨言论 第三节 天生正义还是寄生自由:规制互联网仇恨言论的理论和现实困境 第四节 突破桎梏:对仇恨言论进行规制的路径分析 本章小结 第三编 表达权的实现 第八章 表达权行使如何可能 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研究进路 第三节 厦门PX事件中表达权行使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郭春镇,厦门大学法学院副副院长,教授,法学博士,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研究中心博士后,福建省法学会法理学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厦门大学法律与认知神经科学研究中心研究员。 张慧,厦门大学法学博士,华侨大学法学院讲师,主要研究领域有国家治理、网络法、表达权。在核心期刊上发表多篇学术文章。 厦门大学法学院博士研究生,法学理论专业,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互联网背景下的表达权研究”、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保护的边界与策略研究”等课题。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