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欲望的新科学

包邮欲望的新科学

¥55.9 (5.6折) ?
1星价 ¥55.9
2星价¥55.9 定价¥99.9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22907338
  • 装帧:平装-胶订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40
  • 出版时间:2023-08-01
  • 条形码:9787522907338 ; 978-7-5229-0733-8

本书特色

超受欢迎的耶鲁大学心理学家经典力作 作为世界知名认知心理学家,屡获心理学、教育和写作领域大奖的杰出研究者,“耶鲁大学受欢迎的心理学教授”,布卢姆沉淀多年之后推出了这一经典力作,书中包含诸多领域的前沿研究和革命性的观点,是布卢姆的代表作。 揭示带给人类快乐的事物背后的秘密,找到左右人类好恶的根本原因 布卢姆基于认知科学、社会和发展心理学、进化学等领域的广泛研究,揭示了带给人类快乐的事物背后的秘密,从而帮助我们深入理解人类偏好与决策背后的种种动因,更好地理解自己、他人和我们所生存的世界。想知道关于人类快乐的根本秘密,这是一本绕不开的书。 史蒂芬·平克、乔纳森·海特、丹尼尔·吉尔伯特、《时代》杂志、《纽约时报》、美国全国公共广播电台、贝小戎鼎力推荐! 湛庐文化出品。

内容简介

为什么人人都偏爱真迹?为什么真实故事比虚构故事更能吸引人?如何找对适合你的伴侣?超受欢迎的耶鲁大学心理学家布卢姆通过这一经典力作,为我们揭示了带给人类快乐的事物背后的秘密,以及左右人类好恶的根本原因。布卢姆基于认知科学、社会和发展心理学、进化学、语言学、神学和哲学领域的全新研究,向我们揭开了一个颠覆性的真相:人类的快乐是有深度的,我们对事物的兴趣并不局限于表象,还与事物的本质或本质属性有关。比如,我们愿意花高价买下名人穿过的衬衫,不自觉地认为昂贵的红酒更好喝,连孩子也会毫不犹豫地拒绝自己心爱玩具的复制品,这都是事物的内在本质在起作用,而我们都是本质主义者,我们对事物的认识会影响我们从中获得的快乐,并决定我们做出何种决策和成为什么样的人。作为“人类如何理解世界”这一命题杰出的研究者,布卢姆在本书中几乎倾注了该领域的全部前沿研究和他先锋性的观点。如果你是心理学领域的研究者,你看到前沿、海量的研究精华;如果你是管理者和教育者,你将看到有力激发他人潜能和兴趣科学方法,如果你是偶然翻开本书的任何一个人,你必将欣喜地看到,你将经由本书对我们所处的人类社会有全新和多面的认识,你将对他人和自己的行为与心理有更深刻的洞察,你将趋于走向一种更为饱满的、有价值的幸福人生。

目录

引言 人类生来就有固定的快乐清单 固定的快乐清单,后天无法再增加 事物的本质属性,决定了如何对其定义与分类 警惕本质主义的偏见 儿童是天生的本质主义者 将同类个体区分开来的“生命力”本质 探寻欲望与快乐的源泉 第1章 人间至味是清欢:什么决定了我们的饮食偏好 你是不是个“超级品鉴家” 我们为什么不吃看起来恶心的东西 你吃什么,决定了你是什么样的人 感官和思维共同决定了我们对食物的看法 人类的喜好是有深度的 第2章 只愿君心似我心:爱与性的愉悦为什么是永恒的主题 什么是繁衍的头号杀手 越来越复杂的性 外表不是唯一的决定因素 3个问题帮你找对伴侣 关于婚姻的是非题 我爱你是因为你是你 “爱不是用眼睛看,是用心感受” 第3章 除却巫山不是云:为什么有些东西永远无可替代 我们依据什么衡量事物的价值 与物品的共同经历,影响着人们对它的评价 名人效应 物品的魔力:让人睹物思人,又是原物主的一部分 物品是独立的个体,而非属性的总和 它们的无可替代源于“经历”的本质 第4章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什么我们会对艺术表现力孜孜以求 为何人人都是真迹控 耳朵的盛宴:音乐是人类独有的快乐来源 实物的逼真写照能像实物本身一样带给人快乐 艺术是一种自我表现 人们对原作的历史着迷,才会对原作情有独钟 对艺术品的评价,取决于人们看待它的方式 体育运动和艺术都是人类本质主义观的外在表现 丑陋的艺术也能带给人快乐 第5章 庄生晓梦迷蝴蝶:为什么想象力让我们沉浸在快乐中 从游戏中获得快乐 元表征是想象力带来快乐的核心 故事带来快乐 从角色与自己、现实与虚拟的双重视角获得快乐 从小说中获得快乐,是进化的意外,而非必然 虚拟与真实结合,让快乐加倍 第6章 古来苦乐即相倚:为什么我们会在“自找苦吃”中获得愉悦 出色的故事,就是让人分不清现实和虚拟 安全感与快乐 为什么孩子比成年人更能体会到快乐 恐惧和悲痛会带来愉悦感 为zui糟糕的事做好准备 主动选择痛苦 白日梦就是快乐的演练场 结语 深度愉悦:探寻更深刻、更复杂的本质 进化的本能只会要求自我满足,而非自我优化 永不停歇的好奇心 敬畏感是促使我们不断探索的动力 想象力造就一场“思想实验”
展开全部

相关资料

布卢姆是深沉的思考者,同时又是通俗的科学写作者。他用鲜活的例子、明晰的语言天才般地阐释了我们从来没想过的见解。这些见解如此新颖独特,直指人心。 史蒂芬·平克 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畅销书《理性》《当下的启蒙》作者 顺着快乐的小径,布卢姆把我们引入了不可思议的人类乐园。在这段旅程的终点,我们发现了一个简单而又非常有价值的真理:我们都是本质主义者,并受这种倾向驱策。 乔纳森·海特 知名心理学家、《象与骑象人》《正义之心》作者 阅读这本书不仅令人愉悦,更能获得深刻的启发。它出自心理学领域深刻的思想家和杰出的作家之手,每一章都如此清晰又迷人,我想你一定会细细阅读,爱不释手。 丹尼尔·吉尔伯特 社会心理学家、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 布卢姆在这本涵盖科学实验、金句、哲思和故事的通俗著作中,深入探讨了食物、性、艺术以及其他主题。就连“快乐原则”的提出者弗洛伊德本人,也应该会毫无疑问地赞同他。 《时代》杂志 这是不同于任何一本幸福之书的佳作,书中没有关于如何通过整理衣橱变得更快乐的建议,布卢姆探讨的是比单纯追求心情愉悦更深刻的事物。 《纽约时报》 引人入胜,令人回味……布卢姆是一位笔触流畅、文笔清晰的作家,他对快乐的反直觉主张实在令人着迷。 美国全国公共广播电台 作者通过一些生动的案例,揭示了我们为什么会喜欢某些东西:这些东西触动了我们拥有了几百万年的心理动机。书中的结论与我们的直觉或常识是相违背的,它提醒我们应时刻反思自己的思维方式。 贝小戎 《三联生活周刊》主笔

作者简介

知名认知心理学家、发展心理学家、多伦多大学心理学教授、美国哲学与心理学协会前主席,曾被评为“耶鲁大学受欢迎的心理学教授”。 《科学》杂志评出的Twitter上有影响力的50位明星科学家之一,先后获得心理学卓YUE奖、斯坦顿奖、莱克斯·希克森社会科学领域杰出教师奖、美国佳科学写作奖、威廉·詹姆斯奖、克劳斯·J.雅各布斯研究奖等。在耶鲁大学任教期间,其“心理学导论”课程是该校受欢迎的公开课之一,全球有数百万学习者。 《行为与脑科学》联合编辑、《大西洋月刊》特约撰稿人。其作品广泛见于《自然》《科学》《纽约时报》《美国科学家》《纽约客》《大西洋月刊》等报刊。已出版《欲望的新科学》《苦难的意义》《摆脱共情》《善恶之源》等6部著作,畅销全球。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