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详情
- ISBN:9787566922274
- 装帧:平装-胶订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192
- 出版时间:2023-07-01
- 条形码:9787566922274 ; 978-7-5669-2227-4
内容简介
本书是以马克思主义美学为指导,关于美学、美育、生活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思考的成果,是作者在美育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在“美学与生活”课程的教学实践过程中所产生的问题,经过梳理、提炼、比较研究,逐渐形成的成果。本书从《诗学》《美育书简》《拉奥孔》《悲剧的诞生》《会饮篇》《谈美》《美学散步》《美的历程》等多部关于美学与美育的论著中,选取若干章节,分为“美是什么”“何谓审美的人生态度”“如何读图与画”“如何用美育的视角去审视影视、文学、爱情与婚姻”“如何欣赏史诗与悲剧”“造型艺术与诗的艺术”“何谓中华美育精神”等篇。作者撰写本书目的是为读者提供一个了解美学的基本原理的窗口。本书既包括美学经典理论,又有美育教育中的案例分析,可以帮助读者在学习基础美学理论的基础上,激发他们对美学起源、美学问题有更深入的研究,自觉构建自身的审美经验,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增强独立的思维能力,促进身心的和谐发展,把握正确的人生方向。与同类书相比,它的特色是强调美育的人格塑造目标,以及美育的哲学高度与人文特性。本书可作为高等教育院校开设的以美学美育为主题的课程教材。
目录
《美学与美育的交响》目录 绪论 美学与美育是美好生活的必修课 上编 美 学 **章 美是难的一、《会饮篇》:美的阶梯 二、苏格拉底的精神助产术三、《大西庇阿斯篇》:美的本质 第二章 诗艺与悲剧 一、模仿问题——从柏拉图到亚里士多德二、悲剧理论——以 《俄狄浦斯王》为例第三章 造型艺术与诗的艺术 一、史诗中的 “拉奥孔”二、莱辛对温克尔曼的质疑三、拉奥孔的 “哀号”与 “叹息”第四章 诗与画的同一与差异 一、诗与画的同一性二、诗与画的差异性第五章 审美主体与审美契机 一、历史维度中的审美主体二、康德美学的四个契机对审美主体的规定 三、审美的四个契机对审美主体历史生成的意义 第六章 “手工复制时代”的誊写美学 一、誊写:“文学文化无与伦比的保证” 二、讲故事的艺术与誊写术三、印刷术与誊写术第七章 禅悟与空灵之美 一、空灵为美的境界二、禅悟与自然而然三、诗化的禅修之道下编 美 育 第八章 中西美育文化 一、席勒与 《美育书简》 二、蔡元培:“以美育代宗教”三、新时代美育思想:作用、宗旨、方法与目标 第九章 庄子的人性观及其美育意涵一、人的本性———自然 二、自然本性的复归———心斋与坐忘 三、庄子人性观的美育意涵 第十章 审美活动与人的解放 一、肯定的文化 二、新感性与艺术的解放功能 三、通过审美回归人自身 第十一章 美育视角下的影视与文学 一、和解的距离——— 《千里走单骑》中的中介问题二、从 《愚公移山》到 《流浪地球》———亘古不变的家国情怀三、新媒体时代的劳动之美 四、文学叙事中的瘟疫与病毒 第十二章 美育视角下的爱情 一、《会饮篇》:对完整的希冀与追求就是爱情二、《爱的艺术》:爱情需要知识和努力 三、《作为激情的爱情》:不确定性不是爱情的敌人 第十三章 美育视角下的女性与婚姻 一、女性的 “处所焦虑” 二、女性的观念魔咒 三、女团成长类节目中的同质性话语四、女性的多元婚姻观第十四章 美育视角下的教与学 一、互联网教育的未来不只是 “炫技” 二“量子波动速读”之省思三、论教育的包容性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马欣,东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德国莱比锡大学访问学者。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美学,目前致力于法兰克福学派文化理论方面的研究。
本类五星书
浏览历史
本类畅销
-
寻味中国
¥10.3¥38.0 -
漫谈中国文化(金融·企业·国学)
¥8.7¥26.0 -
茶经(黑白版)
¥11.8¥48.0 -
中国馔馐谭
¥12.7¥23.0 -
瓢箪鲶闲话
¥9.7¥36.0 -
经典常谈
¥5.8¥14.8 -
我的童年在台湾
¥10.7¥32.0 -
跨文化的想象:文献.神话与历史
¥9.6¥30.0 -
三大师谈红楼梦
¥14.4¥45.0 -
地理的故事
¥12.7¥47.0 -
东北的土灶
¥14.7¥45.8 -
神秘的黑猫
¥16.3¥48.0 -
东瀛印象记
¥11.9¥35.0 -
厕神:厕所的文明史
¥20.3¥39.0 -
山里山外
¥15.1¥35.0 -
蒋凡讲世说新语
¥18.6¥58.0 -
解密富春山居图-国宝背后的秘密
¥5.7¥22.0 -
文史足徵录
¥17.2¥49.0 -
古典名著聚珍文库:山海经
¥5.6¥15.0 -
中国读本:经典版
¥14.7¥4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