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关闭
闪速前进:后电影文论选(拜德雅·新迷影丛书)

闪速前进:后电影文论选(拜德雅·新迷影丛书)

1星价 ¥48.4 (6.2折)
2星价¥48.4 定价¥78.0
图文详情
  • ISBN:9787532187294
  • 装帧:平装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460
  • 出版时间:2023-09-01
  • 条形码:9787532187294 ; 978-7-5321-8729-4

本书特色

★直面“电影之死”困境,寻觅数字时代的电影本质 当数字时代来临,电影的形态发生了根本的改变——人们不再局限于在电影院的黑暗之中观看影片;电影出现在银幕之外的其他媒介上,而影像本身成了便携的、开放的、可编辑的视频;在每一台电视、手机、电脑、iPad上,任何人都可以随心所欲地观看和剪辑电影。 数字技术更是直接改变了电影的本质——《黑客帝国》呈现了主角躲避子弹的慢动作,家用摄像机可以拍摄出《灵动:鬼影实录》系列电影,《变形金刚》《星际穿越》等特效大片层出不穷,电影制作者甚至能使用3D建模技术“制作”出一部电影。 ★透视后电影的理论建构,剖析后电影之视域局限 这是黑暗的消失、观影的消亡?还是电影的再造与新生? 倘若既往的电影理论,无法再解释和分析当今的特效电影、动作电影,我们该如何理解电影、研究电影? 在德勒兹的时间-影像、运动-影像之后,影像的形态是什么? 身居所谓的后电影时代,视觉和声音的表达发生了怎样的改变? 电影应当如何适应数字技术的发展,以创造出新的艺术形式与风格?

内容简介

本书精选了西方电影研究学者、媒介研究学者关于“后电影”的15篇代表性论文,探讨了21世纪的后电影如何帮助塑造和反映新的情感形式,丰富了对于21世纪电影新形态和新问题的研究。本书是一本内容丰富、论述详实的汇编著作,编者从形式的转变、情感与感觉、技术对叙事的影响、批评与反思几个角度,展现了后电影理论研究的面貌,不仅有严谨深刻的理论阐释,还以数部电影、游戏为分析案例,印证了作者的观点,也增强了可读性和趣味性。

目录

总序 编者导言|重建电影研究:从“后理论”到“后电影” 弗朗西斯科·卡塞蒂 后电影时代的电影存续 珍妮特·哈伯德 离心电影导论 史蒂文·沙维罗 后连续性 后电影情动 分裂原子:后电影声音和视觉的表达 肖恩·丹森 疯狂摄影机、不相关影像和后电影情动的后感知中介 帕特里夏·皮斯特斯 闪速前进:未来就是现在 安德烈亚斯·苏德曼 子弹时间与后电影时间性的中介 塞尔吉·桑切斯 走向非时间影像:数字时代的德勒兹笔记 戴维·兰博 错误影像:论记忆的技术 比利·史蒂文森 后电影的场所:趋向基础结构主义诗学 托马斯·埃尔塞瑟 媒介考古学:过时的诗学 西格弗里德·齐林斯基 艺术与媒介的无考古学与变体学是为何以及如何丰富电影研究的 特蕾丝·格里沙姆 等 《灵动:鬼影实录》与《灵动:鬼影实录2》中的后电影性 肖恩·丹森 等 后连续性、非理性摄影机、关于3D的思考 参考文献 大都会文献翻译小组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作者

帕特里夏·皮斯特斯(Patricia Pisters),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媒体文化和电影研究专业教授,荷兰皇家科学院、荷兰皇家科学与人文学会、欧洲科学院成员。她的主要研究领域集中于电影哲学、影像本体论、银幕文化的政治性等,代表作品有《视觉文化的基体:与德勒兹探讨电影理论》《神经-影像:德勒兹电影哲学与数字银幕文化》等。

丛书主编

李洋,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制片人,主要研究方向为艺术理论、图像哲学与电影史,著有《目光的伦理》《迷影文化史》等。
作者 帕特里夏·皮斯特斯(Patricia Pisters),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媒体文化和电影研究专业教授,荷兰皇家科学院、荷兰皇家科学与人文学会、欧洲科学院成员。她的主要研究领域集中于电影哲学、影像本体论、银幕文化的政治性等,代表作品有《视觉文化的基体:与德勒兹探讨电影理论》《神经-影像:德勒兹电影哲学与数字银幕文化》等。 丛书主编 李洋,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制片人,主要研究方向为艺术理论、图像哲学与电影史,著有《目光的伦理》《迷影文化史》等。 本书主编 陈瑜,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电影理论与批评,著有《电影悬念的叙事分析》等。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